《短文三篇》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 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唯其如此,读随 笔时,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往往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题材广泛。 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 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 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逸闻等,无不能作为随 笔的材料,
好直率却不谦虚,说话急切尖刻。不懂礼,没涵养,做 事没有回转余地。还打着诚信和果断的旗号做事,殊不 知已伤人伤己。对讲诚信的人讲诚信,对符合道义的事 行结果。讲信用不可迂腐。
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选自《道德经》三十八章
【译文】 堂堂正正的人,总是持守质朴淳厚之道,不实 行虚华无用之礼;行为忠厚朴实,摒弃浮华浅薄之事。 【评说】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问过李嘉诚:一个企 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什么?李嘉诚说不是土地、厂房、设 备,甚至不是人才,是你的商誉和品牌。也就是说,李嘉 诚在香港经济最萧条的时候,他凭着商誉可以不用一分钱 的抵押从银行贷款。这就是品牌和人格的力量。
答案:(1)fù cì kān mí wěi xī mǐn ju yǎn (2)dù/duó mó/mò chù/xù mò/méi nánɡ/nānɡ jǐn/jìn āi/ái shāo/shào chēnɡ/chènɡ/chèn quān/juān/juàn chà/chāi/cī/chā
5.填字组词
(2)流逝·流失 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主要用于时光、岁月等。 流失: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带 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 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 很可能是慈禧陵中________之物,但随着时间的 ________,慈禧陵中其他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 说不清了。 答案:(1)赋予 付与 (2)流失 流逝
短文三篇1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
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
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 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 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 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 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 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 柯察金
品读探究
2、研读《热爱生命》 。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 须臾,___________。”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说: “况修短随化,——————。”曹孟德还说:“对酒当歌, _________。”人生何其短暂,那么蒙田告诉了我们用什么 方法来对待生命呢?
(1)热爱生命、充实生命 (2)珍惜时间 (3)有效利用时间
●2010年5月25日,男工李海(19岁)清晨坠楼,死亡。
●2010年5月26日,富士康又一男性员工坠亡。
平衡生活
沉迷网瘾不能自拔
现代社会竞争剧烈,带来的 必定是“压力山大” ,这时学会 平衡生活就显得尤为必要。应积 极、乐观地学习、思考、玩耍, 情趣高雅,快乐生活,而不是用 一些极端的方式。
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曝含杀虫剂
品文 · 悟理 · 知行
《短文三篇》
自由诵读
课文感知
问题探究
我道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热爱生命 食指
多贵恪守诚信,面对巨奖毫不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高一年级第一册三篇课文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史铁生《我与地坛》、川端康成《花未眠》,这三位作家的三篇作品的主题都显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且都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也显示了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主题。
但这几篇文章存在着一种令人深思、惋惜、感叹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在作品中歌颂赞扬生命、显示生命的价值;可一方面在生活中又逃避生活世俗所带来的烦恼,他们不堪生活的重压,其中有两位作家海子和川端康成都是在文学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而自残生命。
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而新教材又将这样的作品集中放在高一第一册的教材中。
面对教材这样集中的安排,其实也好象是在考验我们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在检验我们是否能从教材的安排中体味到更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单个的教某一篇课文。
作为运用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新教材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发挥教学潜能的空间,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看起来很敏感的问题。
面对这些我们怎样给学生解释这样的现象呢?高中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回避矛盾,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作家作品的矛盾现象,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进一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首先,吃透教材,理解作品所阐释的生命内涵。
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我们体味到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朴素无华、自然清新的的语言,表达了追求幸福世界的博爱之情。
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机和活力,好象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从自然的“花未眠”中感受到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作品还告诉读者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
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丛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小草,错过了我们身边流淌过的小溪,但只要坚韧的活着,只要活下去,才能不断的发现美。
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的无限。
《短文三篇》教案

《短文三篇》教案短文一:《小猫的故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阅读、理解并复述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根据简短的提示回答问题。
3. 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描述小猫的特征。
4. 学生能够根据所听故事内容进行判断。
【教学准备】幻灯片或黑板、小猫的图片、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小猫。
激发学生回答的热情,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小猫的原因。
Step 2: 讲故事使用图片或PPT展示故事的关键点,并讲述以下故事: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ittle cat. It was very small and cute. It had white fur with black spots. It had big blue eyes and a small pink nose. This little cat was always very curious. One day, it saw a butterfly in the garden and chased after it. It ran so fast that it didn't notice the hole in the ground. The little cat fell into the hole and couldn't climb out. It meowed loudly for help. A kind girl passing by heard the meowing and rescued the little cat. From that day on, the little cat learned to be more careful and never go nearholes.Step 3: 问题回答根据故事的内容,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以下问题:1. What did the little cat look like?2. Why did the little cat fall into a hole?3. How did the little cat get rescued?4. What did the little cat learn?同学们可以回答问题,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短文三篇》

短文三篇的共同点
主题: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情感:深沉内敛富有哲理 结构:严谨紧凑层次分明
缺点:部分内容过于抽象 难以理解;部分观点可能 引发争议需要进一步探讨; 部分表达方式过于直接缺 乏委婉。
汇报人:
短文一的分段和总结
短文一的第一段:阐述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认 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 想。
短文一的第二段:进一步阐述作者的观点认 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只有不 断地挑战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短文一的第三段:总结作者的观点认为 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获得真正的 成功。
短文二的分段和总结
分段: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主要观点。
总结: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强调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短文二的语言特点
语言简练明快表 达力强
语言质朴自然不 矫揉造作
语言生动形象富 有感染力
语言幽默风趣引 人入胜
பைடு நூலகம்
短文三的主题和论点
主题:人生意义
短文三篇的不同点
风格:《短文三篇》中的三篇 文章风格各异表达方式不同。
内容:《短文三篇》中的三篇 文章内容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主题:《短文三篇》中的三 篇文章主题不同各有侧重。
语言:《短文三篇》中的三篇 文章语言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短文三篇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语言简洁明了表达 力强;主题明确思想深刻; 文笔流畅易于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短文三篇》课件1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这是作者在瞬间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 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 命。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 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 了宇宙。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 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 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接上页) 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 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 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 些基本的信条。
1、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品析】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
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 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 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 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 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 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主旨:人本身脆弱,伟大之处·在于能思想,人应该“努力的好 好思想”。
信条
主旨: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 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探究二: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点拨】
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 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 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 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 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 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转下页)
《短文三篇》课件2

雅俗共赏
语言既高雅又通俗,既有 古典文学的韵味,又符合 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内涵丰富
语言内敛而不做作,言简 意赅,意味深长,能够引 发读者深思。
结构特色
短小精悍
过渡自然
每篇短文都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没 有冗余。
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读 来流畅。
层次分明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
修辞特色
主题应用
主题的应用包括对文章主题的拓展和 延伸,以及将主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深入探讨 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将主 题应用到写作、演讲、教育等领域中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水平。
04
短文三篇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简洁明快
短文三篇的语言风格简洁 明快,用词简练,不拖泥 带水,表达清晰。
分析短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指导学生分析三篇短文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以及语言特点,如用词、 句式、修辞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要点一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要点二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和应用
比喻生动
运用比喻手法时,比喻形象生动 ,贴切自然。
排比有力
运用排比手法时,排比句式整齐有 力,气势磅礴。
对仗工整
运用对仗手法时,对仗工整严谨, 语言优美。
短文三篇教学建议
05
教学重点
理解三篇短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篇短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包括对北京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 、《务虚笔记》等。
《短文三篇》教学课件

讨论三:文章中作者认为人是靠什么战胜自 然的?
这是作者在课文中着重介绍的东西,人虽渺
小,但人却有着自己的优势,“人的全部尊严在
于思想”,思想是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
物的标志,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思想是人在自 然界中有了尊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 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 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
一个死囚在临刑前被突然告知:你如果能端着一 碗水绕皇宫走上一圈而滴水不洒,你就会被国王赦免。 死囚答应了。皇宫周围高低不平,还有许多台阶,观 看的人起哄,而死囚只是死死地盯着碗里的不一步步 地走了大半天,终于走回到了出发点,竟然一滴水也 没有洒出来。人群沸腾了,国王也非常高兴,问他: “你怎么能做到滴水不洒呢?”死囚回答说:“我端 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生命啊!”人生只是一个竞 技场,当你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场上自由呼吸着生命的 空气时,也许你并没有觉察到,生命、自由的宝贵, 而一旦将失去这些,除了懊悔与自责外,更多的是加 倍珍惜。我们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绽放 出绚丽的色彩,那就让我们去品读这三则短文吧!
莱兹· 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 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 《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 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 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 源泉。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认为是 “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 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几何学上的帕 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 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 水银气压计。他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
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自己的信条
Page 34
明确: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 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 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 要有集体精神。
Page 18
自读这篇课文,画出那些对你感触比较深 的信条
哪一条信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 深,是怎样的感悟?
Page 19
有东西大家分享, 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便后要冲洗。 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 过一种平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 东西,逗逗乐儿、画画画儿、唱唱歌儿、 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儿。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走走,要注意来往车 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Page 28
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 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 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 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 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 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 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 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 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 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 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
Page 29
做到了返朴归真,我想这些信条,这些都 是我们在幼儿园,可能在更小的时候都已 经学到过了。其实像这些信条,坚持一辈 子都是幸福的。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 走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因为我们 的生命是多么的可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每一刻。
Page 30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 底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 名言—“认识你自己”。 在后来的人类历史上, 有许多圣者大家们都思考过 这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今天我们所学的三篇短文, 是三个不同国度,不同历史 时期的思想家,站在不同的 角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让 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领 悟三篇短文中蕴含的深刻的 哲理吧,看看对作为“人” 的我们有何启发?
Page 23
这一点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他讲究 卫生,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健康 是最重要的。你有这个基础条件,你才会 注意这些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对 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 先天条件。
Page 24
收拾好自己的一 摊子。 作者为何认为这 一条重要?
Page 25
Page 26
过一种平凡的生活, 学一些东西,想一 些东西,逗逗乐儿、 画画画儿、唱唱歌 儿、跳跳舞,玩玩 游戏,外加每天干 点活儿。
作者为何认为这 一条重要?
Page 27
在这个竞争强大的世界上能过上这种 平衡的生活是多么可贵。学一些东西, 想一些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 己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每个人的生 活都是波澜起伏的,过一种平凡的生 活,属于自己的生活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 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 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 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的时候 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 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自沉汨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 淹、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著名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 融汇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Page 13
3、“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 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 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无法填充时间和空间,在空间无限大 的宇宙面前,人显得微不足道。但人有 思想,思想是没有边界、不受限制的, 它可以以整个宇宙作为思考的对象,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囊括了宇宙。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 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 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 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 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 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 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 命呢?
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哪一条?
“当你们出门, 到世界上去走 走,最好还是 手拉手,紧挨 一起。”
Page 31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 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 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Page 32
罗伯特· 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 哲学家。当人们问他,‚你是干什 么的?‛他通常都回答说他是个哲 学家。然后他解释说,他喜欢干的 事,是多多地想些平常琐事,再把 他所想到的表达出来。琐事上蕴涵 着卓识,这是他告诉大家的。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看似与其他的人无关,其实社 会就像一张大网,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网点,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影 响到周围的一个很大的范围。就像一个事件,比 较早的一个事件,马加爵,他与他的同学,因为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我们看来他的思想境界应该 很高。可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呢?有这种 冲动去杀人呢?因为同学之间的那种攀比而忌妒, 他心里产生了很强的忌妒。受到一定的刺激,人 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平等,在他同学的刺激下,他 自己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如人,这样他才会有那种 冲动,才会去杀人,所以说收拾自己的一摊子, 就是自我约束,约束好的自己行为,那警察都不 用了。
思想(思考)
Page 10
作者简介
其实帕斯卡尔就是一根这样的苇草,他从十八岁开始就一直 被病痛折磨,24岁中风瘫痪,但直到39岁去世时,他在数学 上创制了帕斯卡尔三角形、六边形定理,在物理学上创制了 帕斯卡尔大气压定理,创立了概率论。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 家,他还是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 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 帕斯卡尔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 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 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 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 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 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 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
Page 20
有东西大家分享,惹了别人就说声 对不起,别忘了那个“看”字。
作者为何突出一个‚看‛字?
Page 21
明确:因为在生活中需要自己去观察、 体会,观察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能改正自己的不足,能更好的认识 别人和自己,
Page 22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 对这一条你有何感受?
Page 14
4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 一体?
人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人有了思想 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人因为思 想,可以概括宇宙。
Page 15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 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 想。
Page 16
学习《信条》
Page 17
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 什么?
Page 7
《热爱生命》的主旨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 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死 亡也就不觉烦恼了。Page 8源自学习《人是一根能思 想的芦苇》
Page 9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它出自于唐朝韩愈的《进学 解》,意思是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 功,但却能毁灭于随波逐流。 第二句它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 的一句名言,从字面上来看,我思考 所以我存在。 2、这两句话它们都共同强调了什么?
第一部分(1-2):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乐趣。
第二部分(3):珍惜光阴,充实生命。
Page 4
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 在哪些地方?
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令人不快的时候, 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 子‛)。 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采取两种不同的度日态度 和方法,‚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 ‘度’‛;‚好日子‛要‚慢慢地‛‚细细 地‛‚赏玩‛、‚领略‛、‚品尝‛。 最后再把那些‚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 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 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 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 赐‛,‚是优越无比的‛。
2.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 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 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 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 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 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 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 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 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 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 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Page 2
学习《热爱生命》
阅读《热爱生命》,追寻作者的思路, 将文章的脉络整理出来。
Page 3
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 理解和不同的态度。从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 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认识有偏差,只 好虚度此生。接着,换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 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 亡的苦恼,作者由于讲究生活的方式,才使生命丰 盈饱满。 也可简单概括为:
Page 5
文章中“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 是什么意思?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 限的,活过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走 近了一步,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作 者正是从终极意义上关照生命,以此 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