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细腻的描绘和精湛的技法。

以下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工具与材料:毛笔:通常使用羊毫或狼毫毛笔,具有弹性和吸墨性,使得线条更为流畅。

宣纸:以宣纸为主要绘画材料,因其质地柔韧、透明度好,能够更好地表现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颜料:传统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如朱砂、雄黄、蓝靛等,这些颜料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较好的保色性。

勾线:画家首先会用淡墨或浓墨在宣纸上勾勒出花鸟的轮廓,这是画面的基本框架。

勾线要有变化,通过控制笔触的轻重、粗细,形成线条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

皴法:皴法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一种重要的描绘手法,通过毛笔在画面上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分为直皴、弯皴、交叉皴等不同形式,画家根据表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皴法。

点染:点染是用毛笔蘸墨点在画面上,形成一点一点的颜色,用以描绘花瓣、羽毛等细小的部分。

点染要有层次感,透过不同深浅的点,展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淡墨渲染:通过淡墨的涂抹,画家可以表现出远近、轻重、深浅等层次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在表达花叶、羽毛等柔软的物体时,淡墨渲染是非常常用的技法。

留白:工笔花鸟画中,留白是一种常见的手法,通过不涂抹颜料的部分,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画面更加清新明快。

写意与写实结合:工笔花鸟画追求细腻写实,但也注重艺术家的个性和表现力,有时可以适度发挥写意手法,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感。

总体来说,中国工笔花鸟画在技法上注重细致入微,追求写实的同时又能够融入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传统绘画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喜爱。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珍贵艺术形式。

它是绘画的一种技法,即先用笔勾勒轮廓,然后填充颜色,最后再点染细节而成。

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非常明显,具有以真写实、以写入画、刻画精细、色彩丰富等特点。

首先,以真写实是工笔花鸟画的一大特点。

真实的物态,写实的姿态,是工笔花鸟画的特点之一。

画家在描绘花卉和鸟兽时,采用真实的写实手法,使画面感觉非常逼真。

画家通过充分观察和理解自然,精确地描绘每一个细节,并运用透明度和光影等手法,表现出真实生动的花卉和鸟兽形态和特征,令人目不暇接。

其次,以写入画也是工笔花鸟画的特点之一。

工笔花鸟画注重笔、墨、色三者相结合,通过墨色的不同渲染、染色的分明细腻,使花鸟图案在充分表现形态的同时,也体现的浓郁的文化意境。

工笔花鸟画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花鸟的深切情感,融入了他们思想的妙趣,也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理念。

再次,刻画精细是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工笔花鸟画所描绘的花鸟形态必须达到极佳的熟练和掌握技巧的高度。

画家的笔法和技艺必须精细、精确地给予每一个细腻的绘画理念,因此工笔花鸟画的细节非常精致。

画家还需要对花鸟的习性做详细调查研究,才能完美地表现出花鸟的柔美与精美。

由此可见,工笔花鸟画刻画精细是贯穿于整个绘画过程中,代表着工笔花鸟画绘画的最高水准。

最后,色彩丰富是工笔花鸟画的又一个特点。

工笔花鸟画通过颜料不同的配合和质感的变化,使绘画色彩产生和谐的感觉。

画家要非常谨慎地选择和使用各种颜料、颜色、粘合剂等材料,使画中的花卉和鸟兽清晰、逼真、生动,使人们感到色彩的鲜明、华丽、有趣。

总的来说,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特点。

它以真写实、以写入画、刻画精细和色彩丰富等特点脱颖而出,这些特点展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

工笔花鸟画不仅具有美学的价值,而且能传达出绘画家对花鸟的情感表达和深厚思想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视“工”,即绘画技巧的精湛和准确,注重用形似骨、色似丹、写似镜的技法,刻画精细细腻,构图严谨,细节处理细致入微,力求还原花鸟的真实形态、动态和气息。

同时,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丰富鲜艳,通过中西方先进的绘画技法深化升华了传统的工笔画,不但严谨规范,更增加了立体感和现代感。

其次,中国工笔花鸟画注重“笔”,即艺术家绘画的笔墨、构图和意境的表达。

工笔花鸟画笔触清晰挺拔,写出了花鸟的骨气和精神,构图严谨有序,符合自然和谐之美,意境深邃幽远,传递了画家的内心感受和审美情趣。

工笔花鸟画常以“写意”的表现方式来表现画家的抒情情感,从而达到境界的提升。

最后,工笔花鸟画还强调“用心”,即艺术家对绘画题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在绘画过程中的专注和用心。

中国工笔花鸟画常选取花鸟等自然物象作为绘画题材,寓意丰富,更具文化内涵。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需要耐心细致,逐步堆砌,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国工笔花鸟画具有工、笔、用心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质,也是现代工笔花鸟画艺术家不断探索的方向。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作者:甘思迪那海峰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年第09期一、工笔花鸟画的造型之色彩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方面是十分注重的。

色彩是通过颜料来决定的,在作画中能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巧妙的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用色方面的独具特色。

根据物象的色彩以及创作的需要都可以改变本身所固有的颜色,以便能达到艺术效果的需求,使色彩丰富。

工笔花鸟画比较能让一些画家所喜爱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色彩方面不受到外界的限制,且可以自由搭配颜色,只要能色调和谐统一那么就将是一个好的作品。

有了色調的统一和谐才能创造出或静谧宜人、或清新明快、或热烈浓艳、或素净典雅的独特意境。

工笔花鸟画的颜色搭配与色调都是分主次关系的,一个作品的整体首先要从颜色上面分主次,一种颜色为主体,次要的颜色用来铺垫一些细小琐碎的细节,色彩有主次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花鸟画的特点。

工笔花鸟画与其他画的色彩对比有所不同就在于墨和色都要相互对称相互融合的,用墨渲染打底再加上颜色的完美融合这样能达到交融的色彩效果。

而且更有利于使画面洁净、细腻、富有装饰性效果的美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最终必须受到线的制约,线是整体的中心骨干,色只是作为辅助,同时呢!线就是为了在作画的过程当中色彩能更巧妙的掌控。

花鸟画本身就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例如:黄筌的作品《写生珍禽图》这幅作品当中有许多的鸟类及一些昆虫造型上能把动物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造型各尽微妙微翘之功。

色彩上,在鸟类的羽毛上积染、层染一次次打底后再染色,表现出了色彩颜色的效果又未失清秀的格调。

二、中国工笔花鸟画意境的表达意境的形成是通过外界事物所连想到再放映到作者头脑的一种构成。

从古至今工笔花鸟画已经时时刻刻在人们生活中存在,在很多的传统绘画史上已经有许许多多不能抹去的辉煌成绩。

宋代时期的工笔花鸟画主要是以写实为意境特点,大体都是通过“实”来表现出“意”,最后表达了一种写实的精神,“实”的基础上还要完美的表现出意境的情感。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绘制花鸟为主题的绘画形式,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成为了中国画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绘画的明珠”。

一、精细写实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其精致、写实的技法而著称。

画家通过对细节的准确描绘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使花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二、细腻细致中国工笔花鸟画强调对细节的处理和描绘,追求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表现丰富的细节和情感,使得整件作品显得细腻细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三、写意与工笔相结合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追求写实的也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画家们能够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花鸟的神韵和魅力,体现出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精神。

四、色彩鲜艳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十分讲究,追求色调的明快亮丽,色彩的层次丰富,使得作品生动有趣,充满了活力和艺术张力。

五、取材广泛中国工笔花鸟画取材广泛,涵盖了梅、兰、竹、菊、牡丹、莺、鹬、鹦鹉等多种花鸟,丰富多样的题材使得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多样化和富有变化。

六、注重意境和神韵中国工笔花鸟画追求在表现花鸟的外貌特征的更注重通过笔墨和造型来表现花鸟的气质和神韵,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七、工笔与写意的平衡中国工笔花鸟画能够把写意和工笔结合得恰到好处,既能传达出花鸟的外在特征,又能表现出花鸟的神韵和情感,使得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其精细写实、细腻细致、色彩鲜艳、取材广泛、注重意境和神韵、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特点,成为了中国绘画的瑰宝,展现了中国画独有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称道和喜爱。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描绘花鸟为主题,运用细腻的描摹技法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展现出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珍品,中国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构图结构、线描技法、色彩运用、意境表现等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构图结构上注重对称美和平衡美。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构图结构注重整体的和谐与平衡,主要表现在对称美和平衡美。

绘画中花鸟的位置、大小、形态、动态等要符合整体的美感,使整幅画面看起来统一和谐。

而中国工笔花鸟画中常见的对称构图,就是一种追求和谐美感的表现。

对称的布局可以使整个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审美效果。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线描技法上追求精细入微。

中国工笔花鸟画以精细入微的线描技法见长,细腻入微的勾勒表现出花鸟的精致和美丽。

线描的使用不仅能够刻画花鸟的细节,更能够增强花鸟画的真实感和鲜活感,让观者能够感受到花鸟的栩栩如生。

线描的精细还能够体现出画家的功力和技艺,展现出画家的造诣和修养。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鲜艳明快。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色彩的鲜艳明快,追求色调的协调搭配。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常常以绚丽多彩的色彩展现在观者眼前,让人感受到视觉上的享受。

画家通过对于色彩的运用,让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了更多观众的共鸣。

在意境表现上,中国工笔花鸟画追求深刻的情感与内涵。

中国工笔花鸟画在传达题材的注重情感表达和内涵的挖掘。

画家在描绘花鸟的时候,除了追求形态的逼真和色彩的鲜艳外,更注重在表达花鸟的情感和气韵。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传递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作品的独特气息和深刻内涵,同时也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审美情感。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中国古代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花卉植物和鸟禽昆虫为主题。

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中国古代花鸟画注重写实性。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力求准确地描绘花卉植物和鸟禽昆虫的形态特征。

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和精细的工笔技法,展现出花草的娇艳和飞禽走兽的灵动。

每一朵花、每一只鸟的线条、色彩和纹理都被精心描绘,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

中国古代花鸟画注重传神性。

艺术家通过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使花卉植物和鸟禽昆虫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

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表现出花卉植物的生机勃勃和鸟禽昆虫的灵动活泼,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妙。

第三,中国古代花鸟画注重意境和情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鸟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

艺术家通过巧妙运用构图、色彩和线条,表达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追求画中花鸟的和谐、宁静和安详,通过独特的意境和情趣,使观者在观赏画作时产生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

第四,中国古代花鸟画注重笔墨的运用。

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善于运用水墨、颜料和其他绘画材料,通过墨色的深浅、线条的粗细和色彩的明暗,表现出花卉植物和鸟禽昆虫的立体感和质感。

他们通过独特的笔墨技法,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欣赏自然之美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细腻的描绘、传神的表达、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笔墨运用,中国古代花鸟画展示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它不仅为观者带来美的享受,也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宁静和内心的平静。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工笔花鸟画以描绘花鸟为主题,以精细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表现为特点,通过强调细节的处理以及勾勒物象的特征来表现物象的形态和神韵,展现了中国绘画中的传统审美理念,对于花鸟的资料性刻画和观察力表现,甚至比摄影更为逼真、更为细腻。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一、细致入微的描绘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其细致入微的描绘。

画家们通过精细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表现,以及勾勒物象的特征,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神韵。

在画鸟时,画家不仅要准确地描绘出鸟儿的外貌特征,还要在细微之处表现出鸟儿的活动状态和生动形态。

在画花时,画家则要捕捉花朵的细腻质感和独特气质,通过绘画工具勾勒出花朵的纹理和细节,使之栩栩如生。

二、注重写实与传神工笔花鸟画注重写实与传神,要求画家以繁复的构图和丰富的细节来准确描绘花鸟的形态和色彩,通过对花鸟的仔细观察和创造性表现,使之在画面中生动活泼。

画家们追求传神,不仅要表现出花鸟的外貌特征,更要在笔墨之间表现出花鸟的神态和动态,让观者通过画面能够感受到花鸟的灵动与生气。

三、追求雅致的审美情趣工笔花鸟画追求雅致的审美情趣,强调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在绘画过程中,画家们要通过巧妙的描绘手法和精湛的技艺,表现出花鸟的秀美和灵性,使之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

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也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追求画面的雅致和优美,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能够感受到艺术的愉悦和情趣。

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工笔花鸟画在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

画家们在绘画中力求体现出儒家的中和之美、道家的清幽之趣、佛家的空灵之意,通过对花鸟的描绘,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心灵与神韵的和谐统一之美。

画家们不仅要通过笔墨表现花鸟的形态,更要通过绘画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使之超越了单纯的艺术表现,更具有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这是一幅优秀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最基本的要点。

因此,这就要求中国工笔花鸟画画家,能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有“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的塑造能力。

无论是鼎盛时期的两宋工笔花鸟画,还是后来的工笔花鸟画历史,都是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

不论纨扇还是宏幅巨制,都是用了很大的力气苦心经营。

这既是工笔花鸟画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形式特色,也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幅优秀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都是经历了由外至内,因物动情,进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

所呈现的是天趣与人的精神,是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觉中把自然纳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创造的是无我之境。

在宋人花鸟画中,总是以亲切可爱的姿态向欣赏者呈现大干世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

那是画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与花卉禽鸟中,潜流着无穷的意趣与情思。

那一笔一墨和色彩的节奏正是画家饱满的情绪理想的追求,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动,也是诗情的荡漾。

从所能见到的工笔花鸟画来看,无论是格法严谨的黄家体,还是徐熙的野逸旷达,以及崔白的萧散风骨,虽风格各异,但我们都能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理想欲望和对生命的爱恋之情。

“声音颜色,饮啄态度,远而巢居野处,眠沙泳浦,戏广浮深,近而穿屋贺厦,如岁司晨,啼春噪晚者……”这一切均在宋人笔下被表现得出神入化,把人们带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工笔花鸟画表现人的意志精神总是以自然的面貌,以画面的生趣、天趣来呈现。

常常把画家的审美追求与自然形象融为一体。

恰似如同不露人工雕琢之感的“自然之物”,让人似乎感到画面上所呈现的物象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本来面貌。

俨然像一个“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间,阴阳一嘘而敷荣,一吸而揪,则葩华秀茂,见于百卉众木”的“纯”自然的景象,是“自行自色”的“无我之境”。

以至简单误论这工致细腻的花鸟是自然物形的再现与追求。

其实这正是工笔花鸟画把人的主观精神与自然的客观形态悄然结合的境界,是作者内心思维与外部世界之融合,寄情感于自然,是观自然生趣(窥自然之天机,凝自然之意)与作者精神(主观情趣)的结合。

正是这种有机结合,才创作出工笔花鸟画活色生香的绘画境界。

可以说,历代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作者无不是在追寻这种境界。

这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魅力之所在,也是区别于西方绘画中所表现同一题材所呈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审美境界。

可以这么说:中国工笔花鸟画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邻于理想,是“天人合一”的美的理想。

二、主要表现手法
白描法:白描法是工笔画手法的一种。

纯粹以墨线来塑造对象,自然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其笔法自古有十八法。

花鸟画白描要求线条遒劲生动、墨色明洁滋润。

在造型上要求结构严谨,对线条的疏密、画面空白也要十分精意。

白描烘晕法:白描烘晕法一般用于白色花朵与浅色调画面。

在白描的基础上,用花青、赭石或淡墨在物象周围烘晕。

注意这种晕法从浓到淡要逐渐变化,要掌握
水分,不要留下水渍与笔触,有烘云托月之感。

工笔重彩法:工笔重彩法主要是以色彩为表现手段。

它在墨线勾好的基础上,运用“三矾九染”的渲染方法,以多种颜料多层次积染而产生浑厚华滋的画面效果。

它的艺术
特色是华丽典雅,有富丽堂皇的效果。

工笔淡彩法:工笔淡彩法着染基本上选用颜料属植物质,如花青、藤黄、洋红、胭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但在实际创作中也有局部使用的情况)。

它的基本特征是色调秀丽淡雅,清新明朗,比较强调线条本身的艺术魅力,给人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艺术品味。

点染法:点染法实际上是工笔渲染法与没骨法的结合。

此种方法用笔变化丰富灵活,既能达到工笔细腻效果,又能避免反复加染易刻板的毛病。

这种方法具有笔法丰富、色彩自然的优点,用于表现水边植物较好。

勾勒法:这是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清墨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着色,画完后再用重色或用重墨线重复原有轮廓。

这线不单是代表轮廓,还要表
达出花叶翎毛等质感,使得形象更加生动明快。

唐、五代和宋代多用这种技法,后来的民间画家仍用这种方法。

冲水、冲色法:冲水、冲色法是在墨线白描的基础上进行,其长处在于变化生动,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表现像棉花、荚蓉花花脉比较明显的花卉时效果尤佳。

棉花、芙蓉可在花瓣尖用红色向瓣根下染,汁绿则从瓣根向瓣尖染,趁色尚未干时用白粉勾花脉,让白粉与原有底色自然渗化,待花干后再稍加修改。

这时,花脉时隐(白粉融人底色之中)时现(白粉仍保持),变化丰富自然。

画叶子也—样,用绿、深绿画好叶子,后用石绿、石膏按画面需要冲入原底色中,使其自然渗化,特别是画小草及小菊花之类题材时用此方法效果更好。

填勾法:填勾法又叫“双勾廓填”。

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重墨双勾出形象的不同质感,并在此基础上填色。

这双勾法和前面所说的“勒”法完全一致,不过“勒”法使用的线条不一定是墨,可以用比较重的颜色。

双勾是先用重墨勾出,然后再填色,这是它们的区别。

这方法要注意的是色不侵墨,要保持墨线的流畅生动感。

此法从唐、五代、两宋直到元一直被普遍使用。

兼工带写法:兼工带写法是指融合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的优点,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没骨法:没骨法就是花卉不用双勾,也不用勾勒作骨干,分别用五彩来表达浓淡,轻重、厚薄。

据说此法创始于北宋时的徐崇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