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20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办法

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管理,规范、统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提高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
第三条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编制项目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项目设计预算,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第四条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
第五条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第六条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工作地区基本条件;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第七条按地质调查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预算表分甲、乙两类。
甲类预算表适用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的地质调查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甲类)》、《项目设计预算表(甲类)》、《单项工程手段费用标准构成表》。
乙类预算表运用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项目,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独立的综合研究、科研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乙类)》、《项目设计预算表(乙类)》、《项目外协工程量预算表》。
第八条为规范和方便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与审查,甲、乙两类预算表,应分别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工作项目目录(甲类)》和《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费用项目目录(乙类)》编制。
第九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依据:l. 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项目任务书;2. 项目技术设计方案;3.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4. 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方法;甲类项目设计预算按投入的工程手段(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坑探、浅井、槽探、岩矿实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逐项进行计算,并进行汇总编制。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预算新标准

三、新《预算标准》主要内容和调整幅度
新《预算标准》由地质调查工作手段(甲类)预算标预算标准三个部分 组成。
地质调查工作手段(甲类)预算标准包含:地形测绘、地质测量、 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 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九大部分。在九大部分之中,按不 同的技术方法、技术要求、困难类别、地质复杂程度、比例尺、岩 石级别等技术条件分类制定了3000多项预算标准。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
及预算新标准培训班
主讲人:张富安 研究员、教授级高工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公司首席资深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原矿管研究室主任 暨资源环境研究室主任
主办单位:中国财经出版社培训中心
2008年3月29日 乌鲁木齐
纲目
一、进一步认清我国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 二、新《预算标准》的修订背景、基本思路、主要特点及
准,这将对合理安排项目经费支出,加强和规范地质调查 项目预算管理,提高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新《预算标准》是以地质调查工作手段(或费用项目)为 基本单元,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制定的价值量标准,公平、 合理安排地质调查项目经费的重要核算依据。 2.新《预算标准》制定的背景与过程
二、新《预算标准》的修订背景、基本 思路、主要特点和重大调整
(二)新《预算标准》修改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修改的基本思路是…… 2.修改的方法 (三)新《预算标准》修改的主要内容和重大调整 1.对地质调查工作手段(甲类)预算标准的成本费用结
构和水平进行调整; 2.修改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乙类》预算标准; 3.补充了部分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预算标准
(七)“十一五”后三年地调目标任务确定 深入贯彻《决定》,落实《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围绕大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教材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OO九年十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 -回复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 -回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地质勘查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地质勘查是指通过对地球物质、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观测、测量和分析,以及对地质过程和地质环境的研究,来揭示地球内部和表层的构造、组成、演化和资源分布的一项科学技术活动。
在国土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地质勘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有效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制定合理的预算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是指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地质勘查任务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额度和分配原则的一项政策措施。
预算标准的制定旨在合理规划和利用财政资金,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地质勘查是挖掘和利用地下矿产资源的基础工作,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预算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保地质勘查工作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地质勘查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工作要求进行细化。
地质勘查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遥感、地质灾害调查等多个方面。
在预算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结合各项工作的技术难度、所需人力物力资源、工作周期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确定不同的预算额度和分配原则。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的制定还应考虑到地质勘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地质勘查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和相关专业知识。
在预算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勘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对地质勘查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地质勘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地质勘查2020预算标准的制定应注重财务管理和效益评估。
地质勘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预算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审查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审查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管理,提高国家专项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的审查。
第三条项目设计预算审查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按照规范和规定,如实审查核实项目费用;坚持量(设计工作量)、价(预算标准)、费(单项费用)和设计技术方案同审;充分协商,解决好技术、经济以及被审单位的协调关系。
第四条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资格的经济监审专家开展项目设计预算审查工作。
项目设计预算审查与项目设计技术审查同时进行。
审查时,经济监审专家人数不少于2人。
第五条接受审查的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提供以下送审材料:1、项目实施单位编制的项目设计书;2、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设计书的初审意见书;3、其他应送审的材料。
第六条经济监审专家应按下列依据进行项目设计预算审查:1、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4、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其他管理规定和制度。
第七条项目设计预算审查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1、检查送审材料是否齐备;2、是否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项目任务书要求,编制项目设计总预算和年度预算;3、项目设计预算是否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4、项目设计预算中计算的量化指标是否与设计技术方案相符,项目设计预算与项目的工作任务及工作量是否平衡一致;5、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所采用的预算标准是否合理、正确;6、复核项目设计预算表各项计算是否准确无误;7、确定审查结果,编写并签署审查意见,填制《项目设计预算审查调整表》。
第八条项目设计预算审查的方法,主要采用经济类比法或逐项审查法。
经济类比法是将要审查的项目设计预算与已有、相类似的预、决算进行经济类比,从而确认项目设计预算是否合理。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四项经费管理的通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四项经费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日期】2011.09.14•【文号】中地调函[2011]317号•【施行日期】2011.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四项经费管理的通知(中地调函〔2011〕317号)各项目承担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勤俭办事业”的方针,以及开展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重大决策,严格管理地质调查和科研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加强地质调查和科研专项项目会议费、交通费、招待费、出国(境)费支出等“四项经费”管理提出如下要求:一、中央财政安排的各类地质调查和科研专项资金,要明确项目目标,紧密围绕工作任务,按照真实、合法、经济的原则,从严从紧安排“四项经费”支出预算。
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项目经费开支的会议次数和规模,压缩会议支出。
应在技术方案中明确业务会议研究内容和预期目的,技术方案中没有说明会议的必要性,不得编列会议经费预算。
各类业务会议要严格执行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尽量使用单位内部的宾馆、招待所、会议室和车辆,不得租用高级宾馆、饭店召开会议,也不得到党中央、国务院严禁召开会议的风景名胜区等地方召开会议。
三、各单位要对项目实施中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结合本单位现有车辆条件,实行统一管理和严格审查,防止重复浪费。
租用各类交通工具主要用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应根据野外调查工作量测算租用数量和时间。
租赁野外地质工作用车应制订租赁用车计划与经费预算,选择具有营运资质的单位,签订租赁合同。
没有野外地质调查任务的软课题研究类项目,一般不得安排交通工具租用预算。
四、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
项目招待费预算应控制在扣除委托业务费后的项目经费总预算的1%以内,据实列支,不得计提或分摊。
五、严格控制项目经费安排出国(境)预算。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21年)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21年)一、概述地质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保障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地质调查项目的预算管理,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订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地质调查项目的预算编制和管理,包括矿产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等。
三、编制依据1. 《地质调查工作管理办法》2. 《预算管理办法》3. 地方地质调查项目的地方政府规章4.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四、项目预算编制原则1. 依据调查规模、任务程度和地质条件综合确定项目费用2. 合理确定人员工资、办公耗材、交通差旅等费用3. 严格控制预算费用,确保预算科学合理五、项目预算编制流程1. 制定编制方案,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和要求2. 统筹各项费用,明确费用构成和预算依据3. 编制预算表格,按照费用项目和用途分别列出4. 经过内部审核、财政部门审定、领导批准等程序5. 项目实施后,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预算调整六、项目预算内容1. 人员费用包括工资、福利、保险、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费用 2. 办公费用包括办公用品、设备维护、办公场地租金等费用3. 差旅交通费包括出差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等差旅相关费用4. 调查设备和材料费包括购置设备、器材、地质材料等费用5. 专家交流费用包括专业交流费、技术评估费用等外部支出费用七、预算执行管理1. 严格依照预算标准执行2. 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监督和管理3. 项目负责人进行费用使用和支出的监督4. 实施过程中发现费用偏离预算,需及时报告并调整八、预算资金的获取和使用1. 预算资金来源从地方财政预算中列支、国家专项资金拨款等途径获取2. 预算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内容和用途执行九、附则1. 地方政府可按照本标准制定地方性的预算管理办法2. 需要对本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经批准结语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年最新版本)

Ⅴ
(1)居民地、水系很密,道路网发达的人烟稠密区或城市地区
(2)地貌切割很剧烈,地形破碎、水网发达地区,或山坡陡峻、多岩石的山脊断崖、冰河很多的高山地区
(3)支流很多的大河三角洲,水网稠密复杂、水工建筑密集的地区
困难类别特征说明同控制测量。
(三)地形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比例尺
困 难 类 别
Ⅰ
Ⅱ
Ⅲ
Ⅳ
Ⅴ
1:10000
2777
3612
4874
6824
10237
1:5000
4750
6173
8336
11643
17464
1:2000
13349
17354
23430
32725
49086
1:1000
20606
26786
36162
50627
75940
1:500
30506
39657
53536
74951
112429
注:1.数字化测图,按以上标准提高30%计算。
2.采用航测方法时,以上标准包括摄影资料费。
3.地形图草测按以上标准的65%计算。
第二节制图
一、地形图编绘
(一)工作内容
资料搜集、展点、拼贴、编绘、照相、填表、整饰、校验、印刷全过程。
(一)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征说明
Ⅰ
地质界线稀疏,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很少,地质点、勘探工程、井、泉等分布很稀
Ⅱ
地质界线密度中等,分布明显,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地质点、勘探工程等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二 节专项地质测量" " .……
......... ... .. ... .. 16
第三节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 ,…...…..... 17
5百四节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挠地质测量
..... ........ ........ 19
3在五节区域工程地质、环挠地质调查 "" " " .""" " "" ,…..... 21
第三节化探. ................................................................... .......... 43
第 四节物化探测网 与剖而布设。... . ............ ........ ................... .... 50
第 二 节水文地质钻探.. . . .. .... . . .. . ..... .... ...................….......… ..5 7
第 三节地热钻探 ..... ........... .. ............ .... ... ... ... .... ... ..... ....... ..... .. 61
目录
第一部分陆域非油气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一章地形测绘
..... ..... ....... ............ ... ..5
第 一节地形测毡 第 二 节制图 第二章地质测量
...................................... 5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第 一 节区域地质调查. ...........……..... .....,,,,,,,,,,,,,,…….....Leabharlann ...... 14第四章钻探
...,.... . ... . .., . . ........ . ........... 52
第 一 节矿产地质钻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第五章山地工程
. . . . . 71
第 一 节坑探... ......… ... .... ... ............ ............ ...... ..... .. .... ... .. ......71
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
.................. ...................................... 62
第五节原位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第六节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
23
第三章物化探
. . . . . 25
第 一节地形等级划分
...................... .......................... 25
第 二 节物探...........,…… ... .. .. ............ ......... ......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