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指引共识制定规范

合集下载

胚胎实验室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

胚胎实验室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

胚胎实验室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背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简称为“质控”)的目的在于通过政策、制度和文件来控制与规范环境质量、硬件条件、试剂耗材、操作流程、技术水平及人员培训等,以获得稳定及与预期相符的胚胎培养结果,因而其一直是胚胎学家工作的重点。

但是,配子收集、受精以及胚胎培养等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对其进行质控也是难点。

临床检验等实验室可以利用控制物进行质控,然而在胚胎实验室中,控制物往往无法获得或不稳定,难以开展控制物质控。

利用指标进行质控不仅可以系统地检测和评估胚胎实验室在患者健康治疗管理中的贡献(ISO15189-2012),是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指标是对引入实验技术或操作流程、建立掌握操作的最低标准、监控QMS的执行效能[内部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及外部质控(external quality assureince,EQA)]以及设立基准和质量提高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标。

另外,指标的数据都来源于实验中记录的常规数据,所以常规数据的产生及收集过程必须是直接的、可监控的,由此得到的指标才是正确和可信的。

只有发展一个强大的、系统的、持续性的电子信息化数据库统计系统以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及计算,才能快捷、全面地监控和分析关键指标,预警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止问题大规模爆发,这对维持稳定的胚胎培养效果及持续提高胚胎实验室整体水平有十分重要意义。

不同生殖中心胚胎实验室的临床策略及胚胎培养策略不尽相同,因此关键指标的设置需要符合胚胎实验室自身实验室情况及工作流程。

此外,由于胚胎实验室涉及的实验操作过程较多,理论上针对每一个环节都应设置相应指标进行质控。

但是如果将所有指标都作为关键指标进行质控,不仅使胚胎学家的工作量和压力倍增,而且大部分指标的目标指向性并不明确,从而导致管理者无法快速地从众多指标中发现异常情况。

第六次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圆满闭幕

第六次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圆满闭幕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生殖医学学术年会圆满闭幕(中国试管婴儿网)2012年2月24-26日,由北京生殖医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六次生殖医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雁飞,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各级领导均在开幕式中对辅助生殖医学对人类生殖健康、社会和谐及家庭稳定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生殖医学学术年会的召开推动了生殖医学的普及,加强了同道们的沟通,并对大家进行了鼓励。

2012年2月23日下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举行了进行了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生殖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候任主委乔杰教授成为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莹璞教授为第三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于修成教授、陈子江教授、黄荷凤教授、黄国宁教授为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信在乔杰主委的带领、新一届委员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将更加规范、有序。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一直致力于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开幕式中,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与国际生殖学会联盟(IFFS)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为国际生殖医学大家庭的一员,加强了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为中国生殖医学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拓宽了道路。

“饮水不忘挖井人”,在上届年会中,分会将“中国生殖医学终身成就奖”授予了张丽珠教授、庄广伦教授、卢光琇教授、于修成教授。

本次年会开幕式上,刘雁飞副会长将“中国生殖医学突出贡献奖”的奖牌授予生殖医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王一飞教授。

本次生殖医学年会共注册学员1067名,参与论文投稿657篇,较历届年会都有大幅增长。

大会共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瑞典、台湾、香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讲者100多名,他们就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基础研究及实验室研究、伦理社会与法律问题、胚胎干细胞、生育力保护等多个方面举行了20场大会报告、58场专题报告及58场口头发言交流。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指引共识制定规范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指引共识制定规范
推荐分级证据分级研究a1高质量meta分析rct系统回顾或误差风险极低的rct1较好的meta分析系统回顾或低误差风险的rctb1meta分析系统回顾或误差风险较大的rct2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的系统回顾高质量且极低误差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并且因果关系可能性大2较好的且低误差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中等c2高误差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且不存在因果关系d3非分析型研究如病例报道病例系列gpp4专家意见a级
4
四个要素,一般含 15-20 个关键问题最佳。编写小组通过达成一致意见来决定最终 的关键问题。 4. 系统文献检索和识别
证据的甄别和选择是回答关键问题的必不可少的步骤,首先是查阅现存的提出 相同问题的指南。其次,关键问题应当作为关键词或检索词的形式,便于通过系统 全面检索进行证据查询,避免偏倚。 1)现有指南共识 查阅是否有现存的指南共识以供参考,推荐应用以下网址查询:
2. 正式的专家共识制定方法采用特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名义群体法 (nominal-group technique)和共识会议法等方法。推荐采用共识会议法,由相关专 家、群体、代表等以投票、排序或公开讨论等方式针对相关的研究证据进行评估, 最终专家小组成员得出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推荐意见。正式的专家共识指南制定法虽 然回顾了相关的研究证据,但在制定推荐意见时没有相关证据质量评价,专家的主 观意见仍占主导地位。 (二)CSRM 专家共识制定的过程 1.题目的选定和申请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指南共识制定规范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一、定义
指南共识类文章是指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指导类文章,包括指南、规范、专家共 识、草案等[1]。指南共识的制定,是通过系统评价对相关证据进行再评估和整合, 并且考虑到利/弊后,经讨论达到一致性意见或提出最恰当的推荐意见并形成具有 权威性的医疗文件,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做出临床诊疗重要决策。而实际工作中, 指南共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患者,最终的诊疗决策是根据患者意愿、具体病情、 医生认知等综合影响因素而制定。

2021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全文)

2021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全文)

2021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全文)男性生育力保存(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 MFP)是指通过冻存男性精子(包括精原干细胞)或睾丸组织以期预防未来生育风险, 并借助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最终达到生育目的的技术和方法。

MFP既适用于拟实施ART的不育症患者, 也适用于有生育力保存需求的正常男性和有不育风险的男性人群, 旨在为有需求的男性提供生育力保存的服务, 为男性在接受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治疗或暴露前保存生育力, 同时最大限度降低ART 治疗过程中女方取卵或人工授精当日, 男方无可用精子的风险。

随着ART和男科学发展, 稀少(或微量)精子甚至单精子冻融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临床证明安全可靠。

随着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MFP越来越受到医生与患者的关注。

美国肿瘤学会已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 要求肿瘤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生育力保存相关信息, 在启动肿瘤治疗前建议患者接受关于生育力保存的咨询, 实施生育力保存。

近年国内MFP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已经建立超细麦管和超薄片法等冻融稀少(单)精子体系, 并出生了健康子代。

这些技术的发展, 为实施ART的男性不育患者, 尤其是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带来福音。

但目前临床存在生育力保存适应证不明确, 冻存管理不规范以及临床结果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

因此, 为规范MFP的临床应用原则和路径, 设立标准化生育力保存工作流程, 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更好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生育力保存服务,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托男科学组, 组织专家成立编委会, 再基于临床实践、文献综述、专家研讨等资料凝练总结, 形成本共识, 对MFP的适用范围、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及管理、样本管理及伦理问题等提出建议。

一方法本共识广泛征集我国有关MFP的实际问题, 咨询辅助生殖机构和人类精子库专家与临床工作者, 系统检索知网、万方、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中的前瞻性队列、随机对照与基础研究, 尤其借鉴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研究结果, 结合我国目前自精保存的发展现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与《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而形成。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量监督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量监督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量监督专家共识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在临床应用中的需求日益增长。

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各地医疗资源、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规范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权益,制定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量监督专家共识迫在眉睫。

二、目的本共识旨在为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的质量监督提供参考依据,确保辅助生殖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质量,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三、共识范围本共识主要针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的质量监督,包括以下方面:1. 临床诊疗流程与操作规范;2. 实验室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3. 患者管理与关爱;4. 数据统计与分析;5. 人员培训与考核。

四、临床关键指标1. 女方年龄:女方年龄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应严格控制女方年龄在适宜范围内。

2. 基础内分泌水平:通过检测女方基础内分泌水平,评估其生育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 卵巢储备功能:通过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了解女方卵巢储备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4. 男方精子质量:男方精子质量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严格把控男方精子质量。

5. 胚胎质量:胚胎质量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应严格把控胚胎质量。

6. 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是衡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7. 流产率:流产率是衡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8. 多胎率:多胎率是衡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9. 出生缺陷率:出生缺陷率是衡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10.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调查评估。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会议日程001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会议日程001

吴章鑫
吴 煜 李 娜 王晓丹 王俊霞 吴泽璇 高 彦 李 蓉 刘红芳
18:27-18:35 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多态性
2015年12月23日 下午 大河厅(实验室学组分会场)
分会场报告 时间 主持人:康跃凡 王树玉 内容 讲者 刘 平 靳 镭 胡 蓉 武学清 孙正怡 内容 主持人:李艳萍 马艳萍 内容 讲者 黄 锦 徐艳文 李 妍 翟 军 汪彩珠 王珊珊 廖桂芝 胡艳秋 讲者
16:59-17:07
利用Time-lapse技术分析人类孤雌单倍体胚胎自发二倍体化的行为动 力学特征
孔祥怡 李红星 讲者 夏 兰 阮井玲 施文浩
17:07-17:15 不同形态学评分的ICSI 0PN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 大会发言 时间 主持人:孙晓溪 卢美松 内容 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中获得的未成熟MI期卵子及经过体外成熟MII卵子 的ICSI结局比较 A random control trail from fresh embryos transferred to women of advanced age
14:00-14:20 辅助生殖实验室运作模式和技术人员的质控管理 14:20-14:40 Time-lapse 技术对实验室的益处及最新进展 14:40-15:00 IVF实验室人才培养及管理措施 15:00-15:20 SrCl2激活对反复受精失败患者体外培养结局的影响 15:20-15:40 全胚冷冻技术安全性问题 专题研讨会 时间 15:40-15:55 如何优化培养体系 大会发言 时间 主持人:
17:15-17:23 MII卵子数与HCG日14mm以上卵泡数的比率对ICSI结局的影响 17:23-17:31 17:31-17:39
High Survival of Mouse Oocytes and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17:39-17:47 After vitrification in the Absence of Permeating Cryoprotectants and Ultra-rapid Warming by an IR Laser Pulse 17:47-17:55 不同冷冻保护剂在羊卵巢整体冻存中的效果比较 17:55-18:03 冻融胚胎的卵裂球存活数目对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的评估 18:03-18:11 二次冻融胚胎临床结局的分析 18:11-18:19 D5和D6冻融囊胚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 18:19-18:27 IVF实验室空气净化系统高效滤膜更换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18:27-18:35 新建IVF实验室中VOC的浓度变化及其对鼠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背景辅助生殖技术(ART)涉及复杂多环节的临床和实验室操作过程,临床患者病因和病情也多样化,需要有效的临床数据指标衡量和保证临床治疗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临床处理和胚胎培养呈现多样化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对辅助生殖过程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采用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人员、设备、材料、环境和制度进行标准化控制,是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水平,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行质量、风险、流程的管理,达到质量的控制、保证和最终改善,实现最优化的治疗结局。

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结合国内生殖中心现状,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的关键指标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将质量控制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

根据临床定量数据质量控制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经验,经过专家们的深入交流讨论,达成本共识,并对生殖中心临床数据质控提供分析路径。

方法本专家共识的设计与制订步骤参考2014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CSRM指南共识的制定规范(2016)》,结合我国的具体临床实践,参考国内外相关规定及医学研究结果,对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临床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经过讨论达成专家共识。

01共识发起和支持单位按照中华医学会共识制订要求,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起,临床学组组织和撰写。

02共识注册与计划书撰写专家共识已在实践指南注册平台(GlobalPrac-ticeGuidelinesRegistryPlatform,http:∥)国内版进行注册(注册号:IPGRP-2017CN039),读者可联系该注册平台索要计划书。

03共识范围该专家共识拟定题目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数据质控专家共识”。

该共识适用于从事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

共识的使用人群为从事生殖医学的医务工作者(包括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师)。

共识的目标人群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女性。

2021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1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1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背景自从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 辅助生殖技术(ART)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临床妊娠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

众所周知, 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与内膜之间的同步是影响妊娠结局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

随着胚胎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 技术的开展, 优质胚胎的获取得到保障。

因此, 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ART过程中, 临床医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子宫内膜异常情况, 任何子宫内膜的异常(子宫内膜形态的异常和功能的异常) , 将可能对胚胎着床造成负面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ART中出现的或伴有的异常子宫内膜诊治的报道, 但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 尚无关于ART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专家共识, 亦无系统、全面的临床指南。

而生殖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基于高质量证据、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指导。

因此, 我们参考国内外现有的医学研究结果及国际最新的分类分型,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提出ART中异常子宫内膜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作为当前医疗实践中较常用的指导性文件, 高质量的专家共识是大规模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负担、改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工具, 是规范医疗行为和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

ART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课题组按照《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 指南共识制定手册》要求, 组建多学科团队, 制订“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为不孕女性诊疗的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 提高临床妊娠率。

方法本专家共识的设计与制订步骤参考2014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 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结合我国的具体临床实践, 参照“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工作组推出的证据和推荐的评级系统(GRADE系统) , 对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进而达成专家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分会
一、定义
指南共识类文章是指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指导类文章,包括指南、规范、专家共 识、草案等[1]。指南共识的制定,是通过系统评价对相关证据进行再评估和整合, 并且考虑到利/弊后,经讨论达到一致性意见或提出最恰当的推荐意见并形成具有 权威性的医疗文件,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做出临床诊疗重要决策。而实际工作中, 指南共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患者,最终的诊疗决策是根据患者意愿、具体病情、 医生认知等综合影响因素而制定。
常见的相关名词: 临床治疗管理办法 由国家卫计委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 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颁布的一些管理办法[2],其目的是加强医疗 临床管理,建立医疗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临床诊疗规范 为加强医疗机构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 疗安全,专家们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 用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深入讨论制定的规范[2]。有助于全国各地、 各级医疗机构广大医生诊疗行为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提高临床医生的 诊疗水平。 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是专家们对严谨客观的临床试验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对临床医生或相 关专家的经验、建议和意见等主观性经验进行规范化研究分析,经讨论达成专家一 致性共识或意见,是对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方向性指导[2]。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 临床实践指南是在特定的临床环境下,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经系统研究后制 定发布,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患者本身的健康问题做出恰当的认识和处理提供简
四、CSRM 专家共识制定方法和过程
制定高质量专家共识是国内外实施规范化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投入 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专家共识制定方法分为非正式和正式的专家共识制定方法:
2
1. 非正式的专家共识制定方法,较为简单,专家共识制定者组织专家通过会 议形式,将会议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意见形成推荐指南即专家共识,由专业学会或政 府机构进行发布。这种指南的制定缺乏相关的证据基础,推荐意见易受专家个人经 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专家推荐的干预方式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并不能确保真正对 患者有利,因此,这种指南的质量一般较差,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可靠性。如,系统 综述问题的确定、证据的解释、建议的制定等。
该手册是为了 CSRM 更加规范、客观、详细、准确制定指南共识而编写,以保 证指南共识制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对中国生殖医学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 影响。该手册的编写基于国际指南编写方法学、国际方法质量评定标准的相关文献, 借鉴了国外指南共识手册的编写经验。
三、临床诊疗规范制定过程
临床诊疗规范是受国家职能部门委托,经过 CSRM 常委会讨论,组成编写小组, 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和《人 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系统总结 相关疾病或技术的标准化诊断、治疗、操作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技 术。编写小组形成初稿后,征求委员的意见,收集意见后在常委会上进行讨论定稿。
2. 正式的专家共识制定方法采用特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名义群体法 (nominal-group technique)和共识会议法等方法。推荐采用共识会议法,由相关专 家、群体、代表等以投票、排序或公开讨论等方式针对相关的研究证据进行评估, 最终专家小组成员得出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推荐意见。正式的专家共识指南制定法虽 然回顾了相关的研究证据,但在制定推荐意见时没有相关证据质量评价,专家的主 观意见仍占主导地位。 (二)CSRM 专家共识制定的过程 1.题目的选定和申请
申请人通过填写申请表(见附录 A),向 CSRM 委员会申请启动一个新的专家 共识的编写工作。所有递交的申请,都由 CSRM 委员会秘书组收集、整理后,提交 CSRM 常委会,由常委会讨论决定其申请是否可以进入正式的编写流程。 2. 成立编写小组 有关申请经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成立编写小组并确定负责人。 1)人员组成:一旦新的专家共识申请被批准后,负责人需要考虑多元化的编写小 组人员,可包括:业内专家、非专家医师、患者、相关的医疗服务人员(卫计委人 员)和一名 CSRM 研究专家,每个编写小组成员在 10-15 名最佳,适当考虑地域、 性别平衡问题。 2)职责:在编写的不同阶段,编写负责人将在讨论会议中组织特定培训,目的在 于提高并均衡编写小组成员的水平、确定人员分工和职责,如有需要可以组织编写 研讨会。如果编写小组成员连续两次不能参会,负责人可以要求其退出小组。如果 此时编写正在进行中,通常将不再添加新的组员。如需要另外增加专家或替换组员, 则需要通过组内讨论。
1
要明了、通俗易懂的指导性意见(推荐建议)[3]。指南是经过长时间循证医学依据 论证和有关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指导性意见,具有权威性、宏观性、适 用范围广等特点。
二、目的
CSRM 指南共识主要目的是为中国人类生殖和胚胎学领域提供临床推荐意见, 以推动其发展。CSRM 指南共识是在已有的证据基础之上,对一个特定的临床问题 (如男性不育,PCOS,PGD/PGS),根据已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形成专家共识或对 证据评价形成具有权威性的临床实践指南。CSRM 指南共识可以用于临床医务人员 的培训,指导临床工作,促进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交流,以及为中国一些医疗政策的 制定提供参考。
为确保编写小组能够有效运行,所有组员须遵守以下职责:接受不同观点,
3
开放性讨论,证据胜过观点,共同承担责任,定义保密范围,经 CSRM 常委会通过 后方可以 CSRM 名义出版,保证参加所有会议,所有组员必须提供关于机密性的公 开声明(见附表 B)。 3. 确定范畴和形成关键问题 1)明确目标:明确所有目标,将对哪些患者及目标人群实施,与其他文件的关系。 2)确定范畴:确定适用范围的方法包括初步文献查阅,或者通过咨询目标使用者 及患者,并记录其期望及参数清单。咨询的方法包括个人或群体访谈,也可以进行 问卷调查。在大致确定应列入的问题,应排除的问题之后,范畴可以根据记录的清 单来确定(附 C)。包括专家共识关注的疾病、患者群体、不同类型的干预与治疗 措施、主要结局,以及针对的医疗机构。 项目记录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