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名

合集下载

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摘要】如果说库布里克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导演,也许言过其实,但说他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则绝不为过。

他独特的黑色幽默、娴熟细腻的镜头设计、富于创造力的音乐使用以及天马行空的幻想,使库布里克在影史上独树一帜,亦独领风骚。

通过下面的文章,我们将更加细腻的去认识他。

“昔日玫瑰以其芳留名,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关键词】光影;升格镜头;恐惧;讽刺一、操纵光影的魔术师镜头,可以说是库布里克最为熟悉的事物,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开始学着通过相机来观察世界,光影是他最初表达自己的方式,所以即使后来他选择拍电影,仍然摆脱不了对镜头的迷恋。

《杀手之吻》中密闭环境中的光源变化、《杀手》中那个著名横移镜头加多光源的灵活使用以及《闪灵》里低角度的快速更拍等等开创性的镜头运用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而在《全金属外壳》中的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不仅带有浓郁的库式风格,其中变焦镜头的使用更堪称影史经典。

摄影机推拉镜头本片中的推拉镜头,既有机械运动的摄影机的推拉,也有作为光学运动的变焦推拉。

库布里克在影片的前半段,也就是新兵训练的部分频繁使用摄影机跟拍进行推拉,比如影片开始不久就是一个长长的跟拉镜头:在一间庞大的海军陆战队新兵宿舍里,凶神恶煞般的教官踱着步训话,旁边是一排排的双层床和站得腰板儿笔直的新兵。

镜头在前面一直平滑的跟着他,走了四面房间中的三面才随着叙事的推进切出去。

这间新兵宿舍的环境本身就很压抑,双层床和士兵被挤压到两侧,中间本来很空阔,却又矗立着几根硕大的柱子。

色彩单一却对比强烈,朱红色的地板与墨绿色的军服形成一冷一热的反差,非常怪异。

第8分钟是在军营道路上列队操练的跟拉镜头,摄影机长时间的跟着列队行进的部队。

接下来内外景的运动镜头总是交替的大量出现。

比如第10分钟内景教官训话的横移镜头,第12分钟的外景训练的横移镜头;接近第13分钟的内景跟拉镜头,教官竟然率领整连新兵摸着自己的裆部行进,还喊着滑稽可笑的口号。

以玫瑰之名林笛儿书评

以玫瑰之名林笛儿书评

以玫瑰之名林笛儿书评
《玫瑰的名字》这本书我应该只会打三分,因为作为一个对中世纪的历史及宗教学没有什么知识储备的浅薄读者来讲,无处不在的哲学和宗教讨论真的很令人劝退。

但是耐着性子仔仔细细读完了第二遍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埃科的妙处。

他既博学又有趣,他像一本中世纪的百科全书,同时又一本正经通过威廉的嘴来吐槽。

然而像我一样的普通读者该怎么读《玫瑰的名字》呢,我想提供一些我的小建议,请大家一起讨论吧。

一是降低对侦探推理的预期;二是熬过前一百页或者及时放弃;三是跟着阿德索的步伐,慢慢去探求吧。

一、这是侦探小说?
我最开始就是想单纯看一本侦探小说,可是我拿到书,
看到作者的简介是:翁贝托·埃科,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

我就知道这个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了。

在书里,皇帝的使团成员与教皇的一些特使即将在这个修道院进行会谈,试探各自的立场。

会谈前,中世纪的修道院里,连续六天都有僧人惨死,是不是很吸引人?然而我们足智多谋的方济各修士威廉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侦探,而本书采用侦探小说的模式只不过是因为它是最符合逻辑和世间秩序的一种文本模式。

与其他的推理小说相比,虽然一个一个僧人的死亡推动着故事前进,威廉也一直在带着我们寻找凶手,但是大段大段的哲学思辨和宗教讨论相比,推理浓度也就在23.57%左右吧。

重温经典解读玫瑰——埃科《玫瑰的名字》探析

重温经典解读玫瑰——埃科《玫瑰的名字》探析

家都 以为它不似真正 的 文学作品 ,而更像一本 教科书或学术著作 。也
许 是 因为 它 包 含 了太 多 的 二 元 对 立 要 素 :知 识 与权力 、真 理 与谬 误 、 理性与信仰 、君权与神 权、有序与无序、创造 与毁灭 、颠 覆 与 重构 、 清晰与迷茫甚至名与实 等等。埃科 不仅 用小说 展 现 了这 些 矛 盾 对 立 ,也 传 达 了 他 对 这 些 对 立 的 思 考 ,更希 望引发读者对人之存在 、世界之存在 的终 极 思考 。从这个角度讲 ,这本小 说承 载 了文 学 的价值 , 并将 随着更 多的人读懂它而 受到关 注。 昔 日玫瑰 以其 名 流 芳 今 人 所 持 唯 玫瑰 之利北方的一座修 道院里 ,修 道院里的藏 书楼是 一座 名副其 实 的迷 宫 , 它有无数珍本古籍 、它有神秘 的魔镜 ,它有难解 的文 字密码 ,但 它也让意欲一探究竟者有进无 出。担任 多 年图书馆馆长的豪尔 赫虽 目肓而仍 控制 着这座 迷宫 : 传说 中亚里 士多德 的 《 诗学 》第二 卷被他 视为禁 书 , 所 有擅入此 宫者都受到他直接或 问接 的制裁 。七天七 夜里 ,七个修士 因这本禁 书 以各 不相 同 的方 式丧命 。 当 然 ,每 种 方 式 都 不 仅 仅 是 为 了变 换 花 样 吸 引 读 者 的 眼球 , 而是 包 含 着 复 杂 的 寓 意 。 年 轻 的 绘 制 画 师 阿 德 尔摩 、被 制作成 猪血腊肠的韦南齐奥 、藏书馆馆长助 理 贝伦加 ,甚 至藏书馆馆 长本人马拉希亚 ,他们都 因 舔拭 了被豪 尔赫涂 在书角的毒药而亡 。一种追求知识
图书馆与书 知 识 与权 力
这是一句意大利谚语 ,它起源于十二世纪本笃会 修士 的 《 世界沉 思录》 ,出现在 《 玫瑰 的名字 》的 最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活动场地介绍-798ppt课件(共6张PPT)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活动场地介绍-798ppt课件(共6张PPT)

1952年,联合厂在京郊毫无工业基础的酒仙桥地区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施工,1并宣布开工生产。
场地出租举办活动part 1
场术地区出 ,租这举就办是活79动8艺pa术rt区1 。
“玫瑰之名〞位于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 场地出租举办活动part 21
活动现场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 “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厂是 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王铮部长指挥筹建,前苏联、民主德国 援助建立起来的。1952年,联合厂在京郊毫无工业基础的酒仙桥 地区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国家领导参与了 开工典礼并宣布开工生产。
798玫瑰之名欢迎您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 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 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Page1
现实场景实照景片
新产品推介会、艺术演出、时尚庆典、新闻发布会、音乐 会、时装表演及发布会
“玫瑰之名〞位于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 谈起北京798艺术区的历史,必须从新中国工业化开始说起...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北术京区7,9这8艺就术是区79所8在艺的术地区方。,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场 可地举出办租 小举 型办 酒活 展动 、发pa布rt 会2 、演唱会、等等活动的完美场所!
Page2
现实场景实照景片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1200 m2,拥有600 m2施展大厅,12米高度。
Page3
场地出租举办活动part 1
实景照片
嘉年华现场盛况

《玫瑰之名》观后感十篇

《玫瑰之名》观后感十篇

《玫瑰之名》观后感十篇《玫瑰之名》是一部由让-雅克·阿诺执导,肖恩·康纳利 / 克里斯蒂安·史莱特 / Helmut Qualting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之名》观后感(一):时空前人,今人,后人,不过都是短暂时空的匆匆过客。

时代氛围,社会光景,千年百年。

于是,人不禁又想到永恒。

然终究被微不足道的现实覆没。

追求真善美,执着的、牺牲的……至少有人做过了,才有人去相信,而不至于是从头再来的重演。

然而,凡人终究只能先投身到生活的洪流里,且行,且思,但愿勇敢隐忍。

多点相信。

《玫瑰之名》观后感(二):借圣洁之名,行龌龊之事黑暗中世纪,政教合一,宗教恶势力借主的名义行龌龊之事,为维持统治使用愚民政策,宗教更是宣称只有自己对于圣经的理解才是正统的,其它的均为异端邪说,因为当时民众普遍不识字,圣经又由拉丁文所写,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假借圣洁之名行龌龊之事。

顺便,一个演员帅一阵子不难,像肖恩康纳利这样帅一辈子的还真是不多《玫瑰之名》观后感(三):《玫瑰之名》影片相当大篇幅的删减了原著中对偏门知识博学的书写,仅仅是留住大枝干,对于埃柯的推崇者来说肯定是不可接受的。

不过这样一部著名历史推理小说,改编成令原著迷满意本身就是枉然。

所以编导另辟蹊径,发挥了电影视听方面更大的空间。

整体气氛,特别是节奏的掌控可能是关于中世纪后期那个黑暗时代最好的电影表现之一。

而从建筑、服装、美工、化妆等方面制作,如今看起来仍旧很有说服力。

《玫瑰之名》观后感(四):玫瑰之名,不可明说的名字刚看完这部早期经典电影,关于标题《玫瑰之名》有几层指代的自我理解。

电影和书里都没有出现玫瑰。

玫瑰的名字,暗示电影里的女孩,是小教徒初探性与爱的经历;玫瑰的名字,藏在神秘图书馆的秘密,以及整个教会中的秘密;玫瑰的名字,对神圣权威和禁欲的质疑;玫瑰的名字,在中世纪神学环境下不可以明说的真理...书本原作绝对比电影叙事更有味道。

《玫瑰之名》的反侦探小说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玫瑰之名》的反侦探小说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玫瑰之名》的反侦探小说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玫瑰之名》的反侦探小说特征研究一、选题背景《玫瑰之名》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于1925年发表的长篇侦探小说,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之一,其叙事构造和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本书的特殊结构和人物性格却与典型的侦探小说有所不同。

本文将基于此,探究《玫瑰之名》的反侦探小说特征。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玫瑰之名》这一经典反侦探小说的分析,探究其反侦探小说的特征,切实理解反侦探小说的内涵和特点,从而达到加深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整体理解和增强对侦探小说的认知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1.对反侦探小说的定义和特征进行概括性阐述2.在此基础上,分析《玫瑰之名》中的反侦探手法的使用和反侦探精神的体现3.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的构想和表现方式4.从结构和情节的层面来分析反侦探小说的巧妙之处四、研究方法本文将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方法、比较法、归纳法、感性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玫瑰之名》这一反侦探小说进行研究和探讨。

五、研究意义《玫瑰之名》作为一部反侦探小说,与一般侦探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

通过对本书的研究,能够加深对侦探小说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整体领悟和分析能力。

同时,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也可以对学术和文学研究领域产生重要意义。

六、论文结构本文分别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对研究进行介绍,并扼要说明本文的具体研究步骤及论文的结构。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导言、概述反侦探小说、分析《玫瑰之名》的反侦探小说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反侦探小说的结构特点。

玫瑰之名:隐喻与互文

玫瑰之名:隐喻与互文

玫瑰之名:隐喻与互文庞 贝我不知道,我在望着镜子里的脸时,回望我的是什么样的脸;我不知道,是什么衰老的脸,在沉默和已经疲劳的怨恨中寻找自己的形象。

我在两眼漆黑里慢慢悠悠地用手摸索着我的看不见的痕迹。

一阵闪光来到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你的头发,灰白的或者仍然是金黄。

我反复地说:我失去的仅仅是事物的毫无意义的外表。

这句慰藉的话来自弥尔顿,那么高尚,然而我依然想着文字,想着玫瑰。

我也想着,如果我能够看见我的脸,我就知道,在这个难得的傍晚,我是谁。

这是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的《一个盲人》。

晚年的博尔赫斯是一个盲人,确切地说,他在五十六岁时即已完全失明。

在人类文学史上,有不少杰出的作家都是失明者,远有荷马、弥尔顿,近有乔伊斯和博尔赫斯。

他们是失明者,101但也是感觉敏锐的智者。

在20世纪世界文学的众神殿中,博尔赫斯无疑是少数几位令人仰之弥高的尊者。

就文学意义而言,只有詹·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等屈指可数的小说家有资格配享这样的尊位。

也同样无疑的是,他们是被诺贝尔文学奖所忽略的大师。

当然,他们并不需要一个诺奖来证明自己。

博尔赫斯早已远去,在他留给世人的遗产清单中,最为人珍重的是虚幻的迷宫、时间的镜像和记忆中的玫瑰。

毫无疑问,意大利作家埃科也是这份遗产的受益者。

而今埃科亦已作古,埃科也留下了他的文学遗产。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学院派作家,2016年2月19日以84岁高龄去世。

意大利时任总理伦齐说:“埃科的去世是文化界的巨大损失。

作为欧洲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将深刻认知历史的智慧与推测未来的强大能力完美结合。

我们将怀念他的著作,他的声音,他尖锐且生动的思想和他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

”在东方中国的诸多悼文中,人们也不忘强调其“当今欧洲最耀眼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的身份,尽管吊诡的是,在当今中国文化语境中,“公共知识分子”已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公知。

堪称的部宗教电影

堪称的部宗教电影

堪称的部宗教电影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堪称经典的17部宗教电影2008年12月02日星期二下午 10:42《十诫》(1956年)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由西席地密尔(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便是以他命名)执导,却尔登希斯顿饰演那位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穿越红海的先知摩西,而埃及法老王则是由光头巨星尤柏连纳饰演;由于本片早已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足以证明其在影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此外本片亦入围了奥斯卡最佳音效、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影片、及最佳特效(得奖)等多项大奖,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影史经典之作。

《软乳酪》(1963年)这部电影是帕索里尼最重要的宗教题材作品之一,影片采用戏中戏方法,表现了一个扮演耶稣的群众演员,戏外由于极度饥饿而食用了过多的软乳酪,结果在拍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场景时,自己也因为腹胀而猝死。

这个结局将神圣和世俗两种等同结果讽刺的融为一体,遭到了宗教团体的强烈攻击。

导演也因“渎神”和“反耶稣”而被叛入狱4个月。

《十日谈》(1971年)在社会越来越庸常的70年代初,帕索里尼需要一部充满挑战意味的影片,令所有人的头脑为之一震。

一向关注经典文本的帕索里尼选中了本国文艺复兴时期挑战封建道德礼法和宗教特权的名着:《十日谈》。

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恶作剧事件,帕索里尼针对意大利早些时候泛滥的中产阶级电影类型和近年来的政治教条电影,在影片的拍摄方式、表现手段和主体理念等方面加以颠覆,制作出这部极富挑战意味的“通俗影片”。

影片所展现的故事,全都质朴地几近恶俗。

除了几个讽刺教权的小故事以外,更多的是一些类似街传巷议的谣言故事,这样以宏大的气势规模来拍摄这样“不规范”的影片,也是帕索里尼挑战中产阶级电影观念的一种方式。

争议:对宗教电影极度狂热的帕索里尼,从薄伽丘名着《十日谈》中,精选了9个故事拍摄成电影:在修道院做工的青年,在修女的引诱下与其发生性关系;用鬼话哄骗神父的小混混,死后却被尊为“圣徒”;农夫要求神父惩罚自己的妻子,神父去对其妻极尽猥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之名
玫瑰之名
Name of Rose
Name of Rose Der Name der Rose Der Name der Rose
1、游戏组成游戏组成
8个人物模型个人物模型:
William 大棕色模型,戴兜帽
Adson 小棕色模型,不戴兜帽
6个不同颜色的僧侣模型
2×6个记分个记分指示器指示器指示器((小木块小木块,,对应僧侣的颜色每种颜色两个对应僧侣的颜色每种颜色两个,,一个薄一个薄,,一个厚一个厚,,日晷后面的小圆点的小圆点))
一个时间一个时间指示器指示器指示器((立方体立方体,,日晷上的小白方块日晷上的小白方块))
游戏板
背面为日晷)
,背面为日晷
)个任务块(
42个任务块
(小正方形
小正方形,
5×6颜色标记块颜色标记块((中正方形中正方形,,背面分别写有A~E ,相同字母的正面分别为6个对应僧侣的颜色颜色))
3个揭露块个揭露块((大正方形正方形))
14个事件块
66张卡片张卡片::
60张行动卡(背面为玫瑰):
28张建筑卡(每种建筑2张)
24张僧侣卡(每个僧侣4张)
8个william/adson 卡
6张身份卡(背面是僧侣)

游戏初始:
2、游戏初始
把游戏板放在桌子中间。

背面向下洗混14张事件块,把其中6张面向下按照顺序放在游戏板上,剩余的8张放回游戏盒,不要查看。

在第1张,第3张,第5张事件块后面放上揭露块。

把6个薄记录指示器放在蓝色的怀疑槽10分的地方,如果有必要可以互相堆叠
把6个厚记录指示器放在棕色的线索槽5分的地方,如果有必要可以互相堆叠。

把时间指示器放在日晷蓝色的地方也就是(0/24点的地方)
把8个人物模型放在任意不同的地方。

(注意不管几位玩家参与游戏,一直使用所有的模型)
面向下洗混42个任务块。

面朝上随机放2个在每个建筑物上。

剩余的14个任务块,面向下排列在游戏版旁边。

面向下洗混60张行动卡。

给每个玩家:
1.3张行动卡。

2.6个颜色标记块(背面的字母要相同)在游戏开始时,每个玩家都把此标记块,字
母面朝上,放在自己前面。

3.抽取一张身份卡。

切记保密!
游戏开始
3、游戏开始
每个游戏都由7轮组成。

每一轮都代表一天。

在前6天每天的行动都由如下步骤组成:
一天开始:翻开事件块。

日常行动:打出行动卡,直到时间指示器再次回到蓝色的位置。

一天结束:把怀疑点数转变为线索点数,分配事件块。

在第七天,只有怀疑轮发生。

一天开始
当一天开始的时候,翻开最左边未翻开的事件块,这个事件在一天都有效。

日常行动
第一天任意指定一个起始玩家,随后按照顺时针顺序行动,直到一天结束。

在一个玩家回合,由以下动作组成:
1.打出行动卡:打出手中三张卡牌中的一张,面朝上放入弃牌堆。

2.移动时间指示器:根据卡上所写的数字移动时间指示器。

如果打出william/adson卡,
时间指示器移动的步数,取决于他想移动哪个模型。

时间指示器的移动可以通过丢弃时间块来影响(被玩家收集的任务快,日晷面朝上放在每个玩家面前,就是时间块)。

每当一个玩家把自己持有的一个时间块,放在游戏板旁边未曾使用的任务块后面,可以使得自己的行动需要移动的步数减一。

可以同时以此方法使用多个时间块。

比如:时间指示器还有2格就要到蓝色位置了。

当前玩家只有一张需要3个时间单位的行动卡了,他可以使用2个时间块,来使自己打出这张行动卡,并且只移动时间指示器1格。

3.移动人物模型:如果打出的是人物卡,必须移动相应的人物去任何不同的地点(不可停
留当前地点),执行行动。

如果打出的是地点卡,必须移动任意玩家从不同的地点进入相应的房间,执行行动。

如果打出William/adson卡,必须移动william或者adson去一个不同的地点,执行行动。

4.执行动作:
执行的动作有如下4种可能性:
如果僧侣进入的地点至少有一个任务块的颜色和他的颜色一致。

他必须拿取这个任
以后的回合使用,来影响时间指示器的行动),务块(面朝下,转变为时间块,在以后
以后
并且移动这个僧侣的怀疑槽按照任务块上的数字向后相应的格数。

(注意不能小于
0位置)。

如果这个动作拿走了此地点最后一个任务块,那么拿取剩余任务块前两
张,面朝上放在此地点的空位上。

如果一个僧侣走入的地点,没有任何一个任务块的颜色和他一致,那么他就要被怀疑了。

把他的怀疑槽往前移动,他所在地点的任务块上数字的总和(不会超过40)。

如果william走入一个建筑物有一个以上的其他僧侣。

每个在场的僧侣的线索槽移动+3或者-3格。

当前玩家必须单独为每个僧侣决定线索槽移动的方向。

如果adson走入一个建筑物有一个以上的其他僧侣。

每个在场的僧侣的怀疑槽移动+5或者-5格。

当前玩家必须单独为每个僧侣决定线索槽移动的方向。

5.抽一张卡:当前玩家抽取抽牌堆最上面的一张卡。

如果抽牌堆抽完了,重新洗混弃牌堆,
成为新的抽牌堆。

一天结束
每个玩家轮流行动,直到有一个玩家在他的回合把时间指示器移到或者超越日晷的蓝色位置。

这个玩家如常完成他的回合,之后这一天结束。

发生如下事件:
怀疑点数转变为线索点数。

获得越多怀疑点数的僧侣,就会有越多不利的线索指向他。

在怀疑槽最前方的僧侣,往前移动相应颜色的线索槽5格。

第2位的移动4格,第三位的3格,以此类推。

第六位的,0格。

如果不同的僧侣在怀疑槽上的位置相同,名次不会跳过。

比如灰色在线索槽的第一位,蓝色和白色在第2位,红色和黑色第三,橙色第四,那么在线索槽上,灰色往前移动5格,蓝色和白色往前4格,红色和黑色3格,橙色2格。

之后所有僧侣的怀疑槽全部归位在10的地方。

结束这一天的玩家,拿取当前事件块,放在他前方,在游戏结束时,每有一个事件块,这个玩家要移动他所代表的僧侣在线索槽上往前移动2格。

揭露块
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之后,玩家必须翻开一个颜色标记块,这个颜色标记块的颜色必不是他所代表僧侣的颜色。

在第六天开始的时候,每个玩家的前面必须有3个翻开的颜色须不是
不是
标记块,它们的颜色显示了这位玩家肯定不会扮演的僧侣的颜色。

在揭露回合,每个玩家首先决定自己想要翻开的颜色标记块,面朝下放在自己的前面,直到所有玩家都这么做了,一起翻开颜色标记块。

每个翻开的颜色指示器,都会使得相应的僧侣在线索槽上向前移动2格。

翻开的颜色标记块,保留在玩家的面前。

下一天…..
下一张事件块翻开。

结束前一天的玩家,开始这一天的行动。

游戏结束
4、游戏结束
在第六天结束之后,第七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开始了。

每个玩家不再打出行动牌,移动模型等等。

最后的怀疑轮将会开始。

所有玩家必须猜测他的对手扮演的是哪个僧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玩家从游戏板上拿取三个和他们之前揭露的,被排除的颜色相同的任务块,放在自己的前面,同时把所有的颜色标记块字母面朝上,放在自己的面前。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所有玩家的颜色标记块能都颜色面朝下,并且让其他玩家看出,他们揭露过的,被排除的颜色。

之后所有玩家,在每个其他玩家的面前,选出一个自己拥有的颜色标记块,字母面朝上放置,等待所有其他玩家都这么做。

最后每个玩家一起翻开面前所有放置的颜色标记块和自己的身份卡。

每有一个自己面前翻开的颜色标记块和自己对应僧侣的颜色相同,就必须把自己颜色的指示器在线索槽上往前移动相应的距离。

移动的距离和玩家人数有关。

2个玩家,往前12格;3位,6格;4位,4格;5位,3格。

比如,在一场4人游戏中,蓝色玩家面前的颜色标记块,翻开之后为:蓝色,橙色,蓝色。

两个玩家猜对了此玩家的颜色,所以蓝色玩家必须把蓝色的指示器在线索槽上往前移动(2×4)8格。

最后根据自己拥有的事件块,移动自己代表的僧侣,每个事件块在线索槽上移动2格。

移走没有人扮演的僧侣,此时在线索槽最后的玩家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他隐藏地最好。

如果并列,获得事件块最少的玩家获胜,如果仍然相同,那么赢家就不止一个了。

Za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