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含答案)“诗化小说”“诗化小说”的特点1.注重抒情,淡化叙事,情节延缓,结构松散,作者不追求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2.环境意境化,注重景物形象的描写,营造意境,着重展示的是一种纯净的审美世界。

3.人物虚化,甚至没有主要人物,人物大多是普通人,扁平而单纯,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并且被作者安排化入小说的情境氛围里。

4.小说的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

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5.注重细节描写,每一个细节都有意义,小说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件,都是有目的有价值的6.主题上,往往隐去或淡化生活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诗化小说”的解读路径(一)明确线索,把握行文脉络。

与传统情节性小说相比,诗化小说不太讲究故事的起承转合与情节逻辑,不太追求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也不注重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而是侧重将主观情感融入到叙述内容之中,追求小说内在的诗意情致、情调和情绪的抒发与表达。

因为诗是抒情的,而情感的变化却又是流动而非线性的,这就使得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体现出明显的“形散特征,行文结构看起来随意散化,内容之间跳跃性强,表面看缺乏密切的有机关联,但其实,作品中有其内在的“神”来贯穿全文,即弥散于文本深处的情感与诗意。

正是这些或显或隐的“神”构成了小说文本的内在行文脉络,将那些看似零碎、跳脱、散化的内容有机聚拢起来,呈现出类似于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二)关注叙述视角,把握叙述特色。

不少诗化小说比较喜欢采用主观性、抒情性比较鲜明的叙述视角,如“我”的视角、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儿童视角、回忆视角等。

这些叙述视角往往根据情感抒发、氛围营造与诗意内涵的需要交织一起或灵活切换。

1.“我”的视角《溜索》这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

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见证和感受来展现马帮汉子的勇敢无畏,但文中从头至尾也没有出现第一人称“我”。

2019-2020-阅读答案:《诗化人生》(含答案)-范文word版 (4页)

2019-2020-阅读答案:《诗化人生》(含答案)-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答案:《诗化人生》(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诗化人生王兆胜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②天上的月亮每月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夜,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

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

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③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有的人一生虽然锦衣玉食,清闲无事,甚至过着寄生的生活,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心”累与否。

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有无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

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孔子《论瘩》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⑤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

比如苏东坡,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有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专题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专题阅读+课件
【答案】①蜡烛跳动的火苗,渲染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气氛,营造了 一种富有诗意的画面美。
②“感到一种像被亲人抚慰般的轻轻的舒快”,运用心理细节描写, 展现出蕴藏在人物心灵的微动的诗意。
③“像泻下了一摊水银”,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暗夜中明亮 的流星斜划过天空的景象,以景作结,含蓄蕴藉,富有浪漫气息, 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4.主旨:
①从小说的选材以小见大:虽都以宏大的时代为背景,但都不以情节取胜,摒弃 宏大叙事,裁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小场景,为小说的诗化提供了可能; 如:《百合花》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②小说的主题情感的诗意美: 往往隐去或淡化生活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 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5.读者:
流露的诗意,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口,她看见有一个很大的流星斜过天空坠落了,像泻下了一摊水银,照着全院明
亮。
(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
【注】李佩钟念过师范,后为封建家庭所迫,嫁给了地主的儿子田耀武,她内心极痛
苦,于是就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投身革命,从地主的儿媳妇、乡绅的女儿成长为革命
的中坚力量。选文中她主要抓抗日动员会工作。
孙犁的《风云初记》富有鲜明的“诗化小说”特色,请结 合选文最后一段简要赏析其诗意美。(4分)
四、答题思路
①虚化人物。 ②淡化情节。 ③意境美。 ④主旨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⑤语言诗化。 ⑥意象有意蕴丰富的意象
破路
孙犁 黄昏时候,李佩钟站在十字路口,送走那些出征的战士。他们是第一次去作战, 一个紧跟一个,急急地走着,举手向女县长告别。将军高庆山在最后拉着一匹马,沉 静地走着。李佩钟望着他走尽了东大街,走出了东城门,才转身回到了县政府。夜晚, 她一个人在这大院落里,在南窗台点起一支红蜡烛。她好像听见了寒风里夜晚行军的 脚步,看见霜雪在他们的面前飞搅。想到骑在马上的将军也不会想到爱情,她振作自 己,在一张纸上,描画破路拆城的计划。 她一个人在夜晚工作。在这样的夜晚,有的母亲正在拍哄着怀里的孩子;有的妻 子,正把头靠近她的丈夫。想到这些,很长时间,李佩钟心里不能安定,拿起笔来又 放下。她听着院里的一棵老槐树发出的冬天的风的响声,她把想念引到那走在征途上 的人们,她必定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眼望着蜡烛的火苗,女人的青春的一种苦恼,时时刻刻在心里腾起,她努力把它 克服,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尘埃。 她在一张从学校帶出来的图画纸上,设计着农民破路的图样。她用修得尖尖的铅 笔,细心地描画,好像一个女学生在宿舍里抱着竹绷子做绣工。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

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是诗的语言。

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除了语言之外,什么都没有。

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

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

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

而语言却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

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

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意象。

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

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

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

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日常语言中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

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存在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

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此,省略掉这些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

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练:诗化小说系列(附答案解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练:诗化小说系列(附答案解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练:诗化小说系列(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蛇刘以鬯许仙右腿有个疤,酒盅般大。

有人问他:“生过什么疮?”他摇摇头,不肯将事情讲出。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讲出来,绝不会失面子。

不讲,因为事情有点古怪。

那时候,年纪刚过十一,在草丛间捉蟋蟀,捉到了,放入竹筒。

喜悦似浪潮,飞步奔跑,田路横着一条五尺来长的白蛇,纵身跃过,回到家,右腿发红。

起先还不觉得什么,后来痛得难忍,郎中为他搭药,浮肿逐渐消失。

痊愈时,伤口结了一个疤,酒盅般大。

从此,见到粗麻绳或长布带之类的东西,他就会吓得魂不附体。

清明。

扫墓归来的许仙踏着山径走去湖边。

西湖是美丽的,清明时节的西湖更美。

狂风大作,所有的花花草草都在摇摆中显示慌张。

雨来了。

雨点击打湖面,仿佛投菜入油锅,发出刺耳的沙沙声。

他渴望见到船,小船居然一摇一摆地划了过来。

登船,船在水中摆荡。

当他用衣袖拂去身上的雨珠时,“船家!船家!”呼唤突破雨声的包围。

如此清脆,如此动听。

岸上有两个女人。

许仙斜目偷看,不能不惊诧于对方的妩媚。

船老大将船划近岸去。

两个女人登船后进入船舱。

垂柳的指尖轻拂舱盖,船在雨的漫漫中划去。

于是,简短的谈话开始了。

他说:“雨很大。

”她说:“雨很大。

”舱外是一幅春雨图,图中色彩正在追逐一个意象。

风景的色彩原是浓的,一下子给骤雨冲淡了。

树木用蓊郁歌颂生机,保俶塔忽然不见。

于是笑声格格,清脆悦耳。

风送雨条,雨条在风中跳舞。

有人想到一个问题:“碎月会在三潭下重圆?”白素贞低着头,默然不语。

高围墙里的对酌,是第二天的事。

第二天,落日的余晖涂金黄于门墙。

许仙的靴子仍染昨日之泥。

“你来啦?”花香自门内冲出。

烛火跳跃。

花烛是不能吹熄的。

夜风,正在摇动帘子。

许仙开药铺,生病的人就多了起来。

邻人们都说白素贞有旺夫运,许仙笑得抿不拢嘴。

药铺生意兴隆,值得高兴。

药铺后边有个院子。

这一天穿过院子时,实见一条蛇由院径游入幽深处,许仙一阵昏黑,跌倒在地而不自知。

202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诗化小说系列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诗化小说系列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诗化小说系列专练(附答案解析)诗化小说诗化小说,凭借诗的隐喻、象征等,让时空、心理变得浑然一体,小说的情节被淡化,整体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提升审美空间。

这与其他小说不同,诗化小说既不注重叙事表达,又不以情节取胜,而是重视创造情境。

其特点如下:1.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或寓于诗情,或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2.既有生活的客观真实,不失美感,又有思想内涵,博大精深。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翔的故事李浩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

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他不思蜀。

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

“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

”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

如此过了一年,一年。

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

“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它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人而已。

新来的待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

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散文的诗化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散文的诗化

散文专题训练---散文的诗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雪的回忆穆木天(一)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居在上海,每年固然都冒过几次严寒,可是,总觉得像是没有冬天似的。

至少,在江南,冬天是令人不感兴趣的。

雪地冰天,没出过山海关的人,总不会尝过那种风味罢。

一片皑白,山上,原野上,树木上,房屋上,都是雪。

你想象一下好啦,在铅灰色的天空之下,皑白的地面,是如何地一望无边呀。

一望是洁白的,是平滑的。

雪!雪夜!雪所笼罩着的平原,雪在上边飞飘着的大野,广漠地,寂静地,在展开着。

在雪中,散布着稀稀的人家,好像人们都是鼾睡在自己的安乐窝里。

儿时,我叹美着这种雪的世界。

现在这种雪的世界,又在我的想象中重现出来了。

过去的一幕一幕,荡漾地,在我的眼前渡了过去。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二)雪!潆潆的雪,下着。

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

这一年冬天,我们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热闹得多了。

我们是住在里边的小院里,外边是一个大的院子。

现在,马嘶声,人的往来声,车声,唱歌声,打油的锤声,在外边的院子里交响着。

颓废的破大院,顿时,呈出了新兴的气象。

父亲是忙忙碌碌的,从站上跑到家里,从家又跑到站上。

一车一车的黄豆,每天,被运进来又被运出去。

据说父亲在站上是做“老客”。

一个先生,是麻脸的,教我读书。

可是,有时,他也去帮父亲去打大豆的麻包。

外院里,是好几辆车在卸载装载,人,往来如梭地,工作着。

雪霏霏地下着。

麻脸先生,划着苏州码子,记着豆包的分量。

雪霏霏地下着。

秃尾巴狗在院里跑着,飞快地,在雪里轻轻地留下了爪印。

外院的东院是仓子,是马厩,是油房。

人往来地运豆子。

鸽子,咕噜咕噜地叫着,啄着豆子吃。

各个人都在忙着。

晚上,工作完了,父亲同麻脸先生总是谈着行情,商量着“作存”好还是“作空”好。

我呢,总是跑到油房里去。

那里,是又暖烘,又热闹。

马拉着油碾子,转着。

豆子被压扁,从碾盘上落到下边槽子里,出了一种香的油气。

同着碾子的人打了招呼,进了去。

2023高考二轮复习小说文本阅读专练:诗化小说系列

2023高考二轮复习小说文本阅读专练:诗化小说系列

2023高考二轮复习小说文本阅读专练:诗化小说系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蘑菇圈(节选)阿来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①跟前去了。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

胆巴哥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

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

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

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

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

阿妈斯炯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

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

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

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

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

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

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

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化阅读附答案
诗化
赵汀阳
①“诗化”思想与人文思想有什么微妙区别呢?从风格上说,“诗化”思想的理论性不强,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理论性,它讲究一种独特的、敏锐地、活生生的眼光。

理论眼光是灰色的,诗的眼光是绿色的,诗虽然不讲道理,却天然具有一种哲学眼光,这种朴素的哲学眼光在我们今天这个“充分发达”的时代已经被遗忘得差不多了。

②人类用语言在思考。

维特根斯坦曾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们思想的界限。

反过来可以说,语言有很大的天地就给了我们思想多大的天地。

我们的语言有着许多可能性,也就有着许多个天地。

诗意的语言正是其中最自由的一层天地,它最符合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自己在说话”这一境界。

本来我们依靠语言在思想,可是经常又拿一些思想框框反过来去奴役语言,使语言沦落为繁琐浮华的思想化妆品。

这样,语言就无法说自己想说的话。

③假如你失去自由,你的所做作为全由别人做主,你会有什么感觉?你肯定连一件漂亮事情也干不出来。

现代社会正在努力地暗中剥夺生活、思想和语言的自由,表面上看,现代社会给人很多选择,例如数不清的广告忠告你买这些东西或者买那些东西,好像是由你选择,其实你不管买哪一种都无非是乖乖听了话。

思想也就是现成的想法,语言也是现成的话。

现代人说话就像嚼别人吐出来的口香糖一样说别人的话。

这样就很难有诗化的思想了。

海德格尔说,语言本是我们的家园,但人们却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④诗化的思想不属于什么文化传统,它永远要求以崭新的、活生生的眼光去看事务,它自己就是“本源”。

诗化思想要求看到的东西既是真理同时又是价值,这一点从根本上使它既区别于科学又区别于人文理论。

诗化思想标志着从头开始的新思想。

⑤也许还需要说一句,免得误会。

诗化思想不一定要求语言像诗一样说出来。

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有好些诗化思想,而就语言风格来说,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语言很难说是“诗一般的”。

海德格尔的语言甚至不优美,但这没关系。

17.请概括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18.结合全文理解理解第三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19.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参考答案
17.先论述语言和思想的密切相关:二者界限相同;然后指出诗意语言最自由;最后指出思想框框奴役语言及语言无法自由的后果。

18.用比喻的手法,人类用语言在思考,获得思想自由与归属感;但现代社会正暗中剥夺生活、思想和语言的自由,只能听从和说着别人的话,难有诗化思想。

19.补充论证,避免读者误解,强调诗化思想不一定用诗一样的语言风格来表达,甚至不优美,厘清了概念内涵,突出其独特的、敏锐的、活生生的眼光从头开始的新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