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合集下载

新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趋势分析

1新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1.1有害生物入侵形势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外来入侵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据中国农业生物入侵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确定入侵中国的外来有害生物达到58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200多种。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

美国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370亿美元,中国每年在这方面造成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11种主要外来生物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70亿元。

我国每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低温冻害等林业自然灾害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占比56%以上,上升为我国林业主要灾害损失。

1.2新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新疆作为我国西北门户,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频繁。

新疆林业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是通过国内其他省区传入和国外直接传入两种途径实现的。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通过苗木引种或木质包装材料传入新疆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达42余种,占现有监测统计种类的1/3。

如光肩星天牛、扶桑绵粉蚧、遮扁蛾、加拿大一支黄花、苹果绵蚜、野蛞蝓、双条杉天牛、日本盘粉蚧、沟眶象、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白星花金龟、黄刺蛾、冠瘿病、吹绵蚧、枣实蝇等等。

其中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6种,自治区级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5种。

经测算,新疆仅枣大球蚧、苹果小吉丁虫、黄刺蛾、苹果绵蚜、枣瘿蚊、苹果蠹蛾、橄榄片盾蚧等7种林果有害生物年度直接经济损失达2.18亿人民币。

1.3新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特点1.3.1外来农、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频繁,交叉危害调查统计,1950至1970年年间平均每年0.35个种入侵,1970至1990年年间平均每年0.85个种入侵,到1990至2010年年间平均每年2.65个种入侵,后20年共有53个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种类。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一、什么是外来水生生物外来水生生物,指的是非本地区自然区系的水生生物,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进到新环境中的。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是指这些生物进入到了新的水域,并在那里繁殖起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危害。

二、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危害1.生态系统外来水生生物的入侵会导致当地水生物的灭绝,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例如,加拿大近年来频繁发生有害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大西洋雨林中的外来有害物种对当地鳟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生态系统正在发生严重的破坏。

2.经济外来水生生物的入侵会对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许多地方,水产品是当地农村地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外来水生生物在当地繁殖产生大量,它们可能消耗当地的食物资源,降低鱼价,对当地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例如,亚洲贝现在是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生态问题之一,对当地的钓鱼、旅游产业、水产业等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3.社会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对当地社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当这些物种对当地环境和经济产生影响时,往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削弱当地经济基础、失业和人口迁移等。

例如,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常常遭受外来物种蚂蚁入侵,这些蚂蚁对当地的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的社会问题也很严重。

三、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1.防止外来水生生物的入侵防止外来水生生物入侵是减少其危害的最佳策略。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方法:(1)禁止物种的进口和运输阻止外来水生生物进口和运输是最重要的防止物种入侵的策略之一。

许多国家已经颁布了严格的法规,禁止有害的外来物种进入其领土和水域。

(2) 对进口物种进行检验和处理如果不能完全禁止外来水生生物的进口,可以对进口物种进行检验并实施必要的处理来降低其风险。

(3) 采取物理屏障在许多地方,采取物理屏障(例如堤坝、闸门和过滤网等)的策略被用来隔离和防止外来水生生物的进入。

2.控制和消灭外来水生生物即使外来水生生物进入了水域,也还有一些控制和消灭的方法。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摘要:外来入侵的生物不仅仅会使得区域生物的物种更加丰富,还会对多个国家以及地区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外来生物入侵的现象正在日趋严重,入侵的生物种类也会更加广泛。

因此,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也就得到了各个地区乃至社会的广泛重视。

目前,有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的工作,但在实际进行防控的过程当中,也就势必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昌宁县的外来入侵生物作为切入点,对于防控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于解决的对策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外来生物的防控水平。

关键词: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解决对策引言:伴随着当今时代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入侵的生物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它们都会生存在指定的生态群落当中,并于其他的生物之间保持着竞争、共存、互惠等关系,从而使得这种生物群落可以存在并得到进化。

而当某种生物进入到一种新的生态群落当中,也就会对于原有的物种平衡关系打破,使得生态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破坏。

那么怎样对于外来入侵的生物进行防控呢?下面让我们以昌宁县为例,共同对于防控的措施进行分析以及探讨。

一、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危害近些年,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正在日益加大,这也成为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013年2月1日,农业部发布公告,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中包含了52种外来入侵物种,这也就会对海洋、森林、河流等各大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损失上亿元的经济。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到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关调查表明,在保山市昌宁县已经发现了10种国家重点管理的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其中主要包括薇甘菊、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马缨丹、银胶菊、奇异虉草等等。

生物入侵近期情况汇报

生物入侵近期情况汇报

生物入侵近期情况汇报
近期生物入侵情况汇报。

近期,我国各地生物入侵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
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就我国生物入侵的近期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首先,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增多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比如,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外来植物入侵,对当地的植被和土壤有一定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比如,近期我国北
方地区出现了一些外来害虫的入侵,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外来害虫往往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抗逆能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生物入侵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他们
加强了对外来物种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

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农民有效应对外来害虫的入侵。

总的来说,近期我国生物入侵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生态环境
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大对外来物种的调查和研究力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入侵问题,共同维护好地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对策
5 对 策与 建议

害 ,并 结 合 我 国 的 管 理 现 状 与 问题 .提 出
了对外 来物 种入 侵 应采 取 的控 制 对策 与 建
议 。
关 键 词 :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途 径 :危
害 :控 制 对 策
是 加 强 立 法 ,保 证 各 项 防 范 工 作 均 有 法 可
参考 文献 f 1 1王德 兴 ,吴 晓平. 生物入 侵一 当代 生 态学 中的难 题 [ 陕 西师 范 大学 继续教 育 学报 ,2 0 ,2 1 1. 04 1
() 7 3 :14~18 7.
外 来入 侵 物 种 是 指 生 物 有 原 生存 地 , 经 自然 或 人 为 的途 径 侵 入 到 另 一 个 新 环
依 ,构 建 具有 中 国特 色相 应 的专 门法 律体 系 。二是 加 强早 期预 警 能力和 建立 跟踪 监控 体 系 ,在 有 害物 种 入侵 初期 进行 早期 预警 和及 早 防治 ,建立 健全 风 险评价 制度 体系 ,协 调有 关部 门对 农业 活 动 ,进 行 可行 性 评估 论证 [ 8 1 ;三 是 通 过 电视 台 、 互 联 网 等 新 闻媒
境 ,并在 新栖 息地 迅速 蔓延 失控 ,发生 爆
发 性 的生长 ,对 当地 生态 系统 、生物 多样 性 以及 人类 健 康构 成威 胁 ,造 成 危害 的外
来种 【 1 1 。
2 外 来 有 害 生 物 入 侵 我 国 的 途 径
我 国土 地 幅员 辽 阔 ,气 候及 生态 类 型
来 物 种 入 侵 的 3种 途 径 和 入 侵 物 种 的 危
物 多样 性 减 少的 一个 重要 原 因,外 来物 种
物 种 管理 工 作专 门性 法律 网 :二 是缺 乏有 效 的部 门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深圳湾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红树林湿地之一,其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深圳湾湿地红树林也面临着一些有害生物的威胁和侵害。

为保护深圳湾湿地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有必要深入了解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的现状,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 蚊虫类:在深圳湾湿地红树林中,存在大量的蚊虫类有害生物,它们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给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不小的卫生隐患。

2. 有害植物:一些外来的有害植物不但占据了湿地红树林的生存空间,还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3. 有害动物:部分有害动物如鼠类、鸟类等,对湿地红树林的植被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威胁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综合防控措施1. 加强生态监测:通过科学的生态监测手段,加强对深圳湾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的调查和监测,及早发现有害生物的蔓延趋势和危害程度。

2. 生物防治:运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推行生态平衡理念,增加天敌种群,抑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减少对红树林的危害。

3. 化学防治: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化学防治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减轻其对红树林的破坏程度,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4. 生态修复:通过对湿地红树林进行生态修复,增加当地植被的多样性,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有害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条件。

5. 社会宣传: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宣传,增强大家对湿地环境的保护意识,共同参与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1. 配备专业人员:建立专门的湿地红树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组织,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制定详细的防控计划和措施。

2. 加强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协作,组织实施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控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在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3. 拓展合作渠道:与国际相关机构合作,借鉴其他国家湿地红树林的防控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湿地红树林生态环境。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植物入侵是全球环境领域的一大挑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也面临着外来入侵植物的严重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外来植物种类和数量在中国境内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目前,中国已经有大约500种外来植物在本土生长并且蔓延。

这些外来入侵植物来自不同地区,如亚洲、欧洲和美洲等。

一些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广泛分布,并且快速扩张,对当地的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水葫芦、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入侵了许多湖泊和河流,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秋茄、三角杏等陆生植物则入侵了农田和林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

由于外来植物的入侵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及时发现和控制入侵物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可行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2. 研究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外来植物入侵研究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有一些研究在进行,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对于入侵机制、入侵规律、入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此外,有关外来植物入侵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 缺乏全面的管理措施:当前,对于外来植物入侵的管理措施还不够全面和有效。

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术机构开展了一些防治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

另外,外来植物种群的控制和治理工作中也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是避免和防止植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关键领域的监测,采用新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网络等,可以提高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掌握和应对能力。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摘要】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种群侵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对当地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平衡、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生物入侵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同时损害农林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一些外来生物还可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治生物入侵,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以及重视宣传与教育。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也是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控和预防措施,加强科研支持和技术开发,以及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影响、生态系统、农林业、疾病、防治措施、国际合作、法规制定、监测、预警、科研、技术支持、宣传、教育。

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对原生物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是在原生物种无法适应的环境下生存繁殖而形成的。

生物入侵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概念始终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可能是有意引入的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无意传播的外来物种。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生物入侵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入侵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

生物入侵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生物学领域,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加以解决。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并扩散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的现象。

当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现状以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并对未来的发生趋势进行了简单预测。

简要描述了关于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外来有害生物生物入侵现状影响趋势1综述1.1生物入侵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1]。

中国地域辽阔,栖息地类型繁多,生态系统多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很容易在中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繁殖地,这也使得中国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的麻烦。

“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而现在损失已经高达2000亿元。

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生物入侵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一方面,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

再者,虽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但任何一个国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该国生物的多样性。

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最后,生物入侵还有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困扰,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例如:豚草产生的花粉是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北京“枯草热”逐年上升。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1.2外来有害生物外来有害生物( Exotic pest) 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生态环境, 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

它是本地不存在的, 从外地传入的, 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有害生物。

在定义上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外来入侵种(A lien invasive species) 有相似之处[2]。

要准确理解这一概念, 首先要明确外来物种的定义( Alien species)或者称非本地的(Non- native)、非土著的(Non- ind igenous)、外国的(foreign)、外地的(exotic)物种。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 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3]。

如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 那么某个物种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原来没有这个物种, 是通过人为有意或者无意的从其它生态系统中引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 这就叫外来物种。

但是, 一旦这种外来物种在当地自己繁殖, 形成对当地生态或者经济的破坏, 这种物种可以称为外来入侵种, 这是以生态系统来界定(据中国国家地理)。

外来有害生物与外来入侵种首先在概念的范围上就不同, 外来有害生物是一类物种的总称, 即所有的非本土的有害生物统称; 而外来入侵种是具体到某个物种, 其所指的是每一个非本土的入侵种。

其次, 外来有害生物带来的威胁可能是潜在的, 也可能是已经造成的, 即该外来物种即使未在当地形成自我繁殖的种群, 其也可定义为外来有害生物。

如当前检验检疫部门截获的非本地有害生物, 如地中海实蝇、谷斑皮蠹、大豆疫病、假高粱等有害生物。

而外来入侵种是指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了种群, 并可自我维持, 改变或威胁本地物种, 这是外来入侵种与外来有害生物最大的区别。

最后两个概念也有不同的含盖范围, 外来入侵种是属于外来有害生物定义范围之内的, 即外来有害生物包括外来入侵种(如图 1 )。

根据外来物种入侵的“十分之一法则”(tens rule)[4], 所有被引入的外来物种中, 大约有10%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自行繁殖, 在可以自行繁殖的外来物种中又有大约10%能够造成生物灾害成为外来入侵种。

但几乎所有的外来有害生物都是潜在的外来入侵种, 其关键是该外来有害生物能否在新的生态体系中建立种群。

图1 外来物种、外来有害生物、外来入侵种定义范围示意图2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东西5200km,南北5500km,跨越50个纬度和5个气候带,这种自然条件使我国很容易遭受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害。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尤其是近20年来,有意或无意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导致了更多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本土生态系统的入侵, 并产生了灾难性的结果。

到底有多少外来生物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造成危害,这些都是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5]。

本文将已查询到的从国(境)外传入我国的林业主要外来有害动物、有害微生物和有害植物发生危害情况简述如下。

2.1有害动物2.1.1干木白蚁(Incisitermes minor Hagen)原产美国加州南部西海岸,又名小楹白蚁。

1937年一位乡绅由香港带回木箱将干木白蚁传入浙江宁海,并造成局部的严重危害。

目前我国除浙江宁海外,上海、江苏等地也有分布。

干木白蚁为木栖性白蚁,一般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地方, 主要筑巢于干燥的木材中, 危害家具及房屋的木构件。

受害的木材常被蛀食一空,只剩下外表一层很薄的皮壳,里面则充满了粉末及排泄物。

所以对房屋建筑、树木、江河堤防及水库堤坝、铁道枕木、公路桥梁、电杆电缆、古代文物、图书资料、帐册收据、棉麻制品、贮藏粮物及农林作物等都构成威胁[3,6-8]。

2.1.2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原产美国东部, 1914年在山东、辽宁发现[8], 在我国分布于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山东、云南[9],寄主有苹果属(Malus)、梨属(Pyr us)、山楂属(Crataegus)、花楸属(Sorbus)、李属(Prunus)、桑属(Morus)、榆属(Ulmus)等。

苹果棉蚜是目前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主要以成虫、若虫吸取寄主的枝干、果实和根系汁液, 被害根部形成瘤状虫瘿, 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 虫瘿增大破裂后, 易招致其它病虫的侵袭, 加重对寄主的危害, 直至寄主枯死, 并能在果实的果萼、果洼内危害, 造成结果推迟, 果实质量、产量下降, 使生产蒙受损失。

2.1.3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 sumurae Kuwana)原产日本,我国最早于1942年在辽宁省旅顺口老铁山首次发现, 1950年在山东崂山也发现该虫危害[10]。

布于辽宁、吉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地。

寄主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thunbergii)、赤松(P.densif lora)、油松(P . tabulaeformis)、千头赤松(P.densifloracv. Umbraculifera)、垂枝赤松(P. densifloravar. pendula)、黄山松(P.taiwanensis)、黄松(P.thunbergii)、琉球松(P.luchuensis)等松属植物。

日本松干蚧是松树枝干的重要害虫, 老龄松树和4龄以下幼树及苗木均能受害,以5~15a生松树受害最重。

主要以2龄若虫在阴面枝梢上危害, 造成树干向阳面倾斜弯曲或枝条软化下垂、叶枯黄脱落、枝梢萎蔫, 受害较久的松树树皮增厚、硬化、卷曲、翘裂, 并易引起次期性虫害侵袭, 发生危害后很快造成树木死亡, 致使大面积松林枯死。

2.1.4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原产北美,于20世纪80年代随国际木材贸易传入我国, 1998年秋在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11]。

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该虫主要危害油松,寄主树木包括松属(Pinus)、云杉属(Picea)、黄杉属(Pseudotsuga)、冷杉属(Abies)和落叶松属(Larix)的植物。

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树干基部和根部,可导致几年生至几十年生的树木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

2.1.5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原产北美, 1979年在辽宁发现,现在我国分布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地[3]。

美国白蛾是杂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在我国已发生地区被害树木和植物也超过百种, 主要危害糖槭(Acer saccharum)、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桑树、樱花树(Prunus spp.)、杨(Poplus spp.)、柳树(Salix spp.)、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枣树(Ziziphus jujuba)等多种阔叶树和果树。

严重发生时, 整株树叶大部分被吃光, 形成大的网幕笼罩整个树冠, 造成树木死亡或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果树受害后造成减产或不结实。

2.2有害微生物2.2.1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原产美国, 1982 年在江苏发现[3], 现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寄主有赤松、黑松、马尾松、黄松、海岸松(Pinus pinaster) 、火炬松、湿地松、琉球松、白皮松(P . bungean)等松属植物。

松材线虫通过松墨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 寄生在树脂道中, 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 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 最后整株枯死。

2.2.2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ola)原产欧洲[12] , 1958年在辽宁省本溪县发现此病[13],分布于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是多种五针松的危险性病害, 寄主有红松(Pinus koraiensis)、新疆五针松(P . sibirica)、华山松(P . armandi)、乔松(P.griffithii)、偃松(P. p umila), 主要危害幼苗和20 a生幼树的枝干部位。

感病红松当年松针长度减少30%, 变灰绿色无光泽, 绝对干重减少27%, 主梢生长量减少82%~94%, 树高仅为健康株的4/ 5~ 3/ 5; 3~5 a后干枯, 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