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专题复习课件
安徽省2014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第15课时 三角形

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B∶∠C=1∶2∶1, 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设每份为 x°,根据题意, 得 x+2x+x=180, 解得 x=45,2x=90, 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如 图, AE 是△ABC 的角平 分线 ∠ BAE = 1 ∠CAE= ∠BAC. 2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 内 ________ 部.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5课时┃ 三角形
如图,AF 是△ABC 的高∠BFA=∠CFA=90°. 三 角 形 的 高
________ 锐角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 ______ 钝角 三 ______ 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5课时┃ 三角形
2. 如图 15-4 所示, ∠A、 ∠1、 ∠2 的大小关系是( B )
图 15-4 A.∠A>∠1>∠2 B.∠2>∠1>∠A C.∠A>∠2>∠1 D.∠2>∠A>∠1
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 解 析 意内角”可知,∠2>∠1>∠A.故选 B.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5课时┃ 三角形
例 5 [2013· 上海] 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 α 是另一个内 角 β 的两倍时, 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 其中 α 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 为 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30° . ________
2014届中考复习《3.2一次函数》课件

1. (2013陕西)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 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 (2, m), B(n, 3),那么一定有( D ) A. m>0,n>0 B. m>0,n<0 C. m<0,n>0 D. m<0,n<0
2.(2013•荆门)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 (-2,1),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过( A ) A. 第一、二、四象限 B.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二、三象限
2. (2010•自贡)为迎接省运会在我市召开,
市里组织了一个梯形鲜花队参加开幕式,
要求共站60排,第一排40人,后面每一
排都比前一排都多站一人,则每排人数y 与该排排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39+x(x为1≤x≤60的整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3•重庆)如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 知直线y=x上一点P(1, 1), C为y轴上一点, 连 接PC, 线段P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 PD,过点D作直线AB⊥x轴,垂足为B, 直线 AB与直线y=x交于点A, 且BD=2AD, 连接CD, 直线CD与直线y=x交于点Q, 则点Q的坐标 9 9 ( , ) 为 .
8.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合理利用水资 源,某城市规定用水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 水量不超过6米3时, 水费按0.6元/米3收费,每 户每月用水量超过6米3时,超过的部分按1元 /米3.设每户每月用水量为x米3,应缴纳y元. 写出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和每户每 月用水量超过6米3时,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 并判断它们是否为一次函数.
6. (2013•内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 A(13, 0), 直线y=kx-3k+4与⊙O交
2014中考总复习课件_第1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函数)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函
数
y 第一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了用有序 象限 实数对表示平面内的一个点,需要 第二 P (a , b ) 用两根互相垂直的数轴,一根叫横 象限 · x 轴(通常称为x轴),另一根叫纵 O 轴(通常称为y轴),它们的交点O 第三 第四 象限 象限 是这两根数轴的原点,横轴以向右 为正方向,纵轴以向上为正方向,横轴与纵轴的 单位长度通常取成一致(有时也可以不一致), 这样建立的两根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记作 Oxy,如图.
.
. .
考点链接 例题链接
第三单元
函
数
归纳总结 ◆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特征:第一、 三象限的角的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 等;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横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第三单元
函
数
公式 规律
4.坐标系内点的平移与轴反射(轴对称)
每个点都向右 平移k个单位 每个点都向左 平移k个单位 每个点都想上 平移k个单位 每个点都向下 平移k个单位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 坐标系中 点坐标的特征 类型二 函数中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 类型三 分析判断 函数图象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函
数
考点1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特征
1.有序实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叫做有序实数对,记作(a,b).在建立平面直 实数 角坐标系后,平面上的点与① 是一一对 应的.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函
数
2014中考数学名师复习课件(第29课时梯形)

全效学习中考学练测
考点管理
归类探究
易错警示
课时作业
(3)由(2)知DE∥AB,∴△DCE∽△ACB, DE 2 1 S△DCE DE2 2 ∴ = ,即 =3DE = , AB 9 S△ACB S△ACB
∴S△ACB=18, ∴四边形 ABED 的面积为 S△ACB-S△DCE=18-2=16.
全效学习中考学练测
考点管理
归类探究
易错警示
课时作业
图29-5 【解析】 (1)证△AOD≌△BOE或证△ABD≌△BAE. (2)只需证明DE∥AB,则需证明∠1=∠DEO,就需 证明∠ODE=∠OED,由(1)完成. (3)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ABC的面积,从而求梯
形ABED的面积.
全效学习中考学练测
考点管理
归类探究
易错警示
课时作业
图29-2 解:(1)∵AD∥BC,AD=CE, ∴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AC=DE. 又∵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AC=BD.∴BD=DE.
(2)∵AC⊥BD,AC∥DE,∴BD⊥DE.
又∵BD=DE,∴∠DBE=∠E=45°, ∴∠OCB=∠E=45°=∠DBE,∴OB=OC.
易错警示
课时作业
2.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______ 中 点的线段叫做梯
形的中位线.
两底 并且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_______ 一半 . 等于两底之和的________
全效学习中考学练测
考点管理
归类探究
易错警示
课时作业
1.[2013· 兰州]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在 Rt△AOB 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OA2+OB2= 17.
初2014级复习资料(基础及常识专题)

专题一初中物理公式专题二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三、容易搞错的单位换算关系1 m/s = 3.6 km/h 1 g/cm3= 10 3 kg/m31 度=1Kw h = 3.6 x 10 6 J 1 m = 10 3 mm10 6口m = 10 9 nm专题三常用估算量专题四初中阶段出现的几位物理学家的贡献专题五常见隐含条件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 ,光线相交,实线9.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 ,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 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 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 白气:液化现象14. 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 吸= Q 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 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 2. 3. 4. 5. 6. 7. 8. 9.10. 电流:计算器100卩A 电功率:计算器0.5mW 器 1000W硬币 人1教室人单只脚底面积 250 cm 2,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 4Pa ;大气压强人步行 1.1m/s 自行车5m/s 小汽车40m/s 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卩m 成年人腿长1m灯0.2A 电冰箱1A 空调5A电灯60W 电冰箱100W 空调1000W 洗衣机500W 电热水 壬曰.质量 密度 体积 面积 压强 速度 长度6g 中学生3x 10 k g / m180 m50Kg 鸡蛋 50g3空气 1.29 kg/m 3冰3人 0.05 m 32 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3 30.9 x 10 kg/m P 金属> P 水> P 油10 5Pa课桌椅1m 教室长10m 宽6m 高3m16. 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 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 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 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 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 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专题六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2014中考总复习课件_第1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4单元三角形)

1.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线段公理:过两点的所有连线中, ① 线段 最短.
3.线段的中点:如图①,点B在线段AC上,且把线段
AC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B与AC,这时B点叫做线段 1 AC的中点,即AB=BC= AC. 2
图①
返回目录
3
第四单元
三角形
1.角的概念: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
返回目录
5
第四单元
三角形
考点2 角及角平分线
3.角的分类 (1)分类
分类 度数 锐角
0°<α< 90°
直角 钝角 平角 α=90 α=180 90°<α< ⑤ _ ° ° 180°
周角 α=360 °
(2)周角、平角、直角之间的关系和度数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1直角=90°; 1 1平角=2直角=180°,1 60 60 1°=60′,1′=60″,1′=( )°,1″=( )′.
2.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⑳ 相 ; 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相 ; 等 互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补 (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5)两条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都相等.
例题链接
11
第四单元
三角形
3.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
相 ,两直线平行; 等 (2)内错角 相 ,两直线平行; 等 (3)同旁内角 互 ,两直线平行; 补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返回目录 13第四单元三角形类型一 相交线中角的计算(重点)
例1(’13大连)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 C ) 平分∠DOB.若∠COB=35°,则∠AOD等于( A.35° B.70° C.110° D. 145° 【解析】∵ 射线OC平分∠DOB,∠COB=35°, ∴∠DOB=2∠COB=2×35°=70° .∴∠AOD=180° -∠DOB =110°. 【点评与拓展】相交线中角的计算,常 常需要借助邻补角,对顶角,角平分线, 平行线的性质、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内、 例1题图 外角和定理等知识点,联合一起解决问 题.突破方法是:正确理解、掌握上述概念、定理.
2014年中考总复习提能训练课件_第四章 第2讲第1课时三角形

在△ABD 与△ACE 中,
AB=AC, ∠B=∠C, BD=CE,
∴△ABD≌△ACE(SAS). ∴AD=AE.
【试题精选】
4.(2013 年湖北仙桃)如图 4-2-8,已知△ABC≌△ADE,
【学有奇招】 1.利用全等三角形解答有关问题的证明思路是:根据已知 条件,得到全等三角形,再得到线段关系或角的关系,其中判
断线段关系分为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三角形全等口诀:全等判定三条件,总得有边方实现. 已知元素图上标,边角关系清晰见;三边对等最易找,两边一
角需夹角,两角一边任意边,角角边或角边角;三角抑或边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题:(2013 年湖北十堰)如图 4-2-7,点 D,E 在△ABC 的 边 BC 上,AB=AC,BD=CE.求证:AD=AE.
图 4-2-7
思路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及条件, 借助“边角边”易证△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得 AD=AE. 证明:∵AB=AC,∴∠B=∠C.
C.75°
D.85°
图 4-2-3
图 4-2-4
5.如图 4-2-4,△ABC 是等边三角形,P 是∠ABC 的平分 线 BD 上的一点,PE⊥AB 于点 E,线段 BP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F,垂足为点 Q.若 BF=2,则 PE 的长为( C ) A.2 B.2 3
C. 3
D.3
三角形有关边、面积的计算 例题:(2013 年江苏南通)有3 cm、6 cm、8 cm、9 cm 的四 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 三角形的个数为( A.1 个 ) B.2 个 C.3 个 D.4 个
不等边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201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_第1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6单元圆)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4)圆心角:顶点在圆心,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 的角叫做圆心角. (5)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 的角叫做圆周角.
如图①,在圆 O 中,O A 为半径,A E 为 弦,E F 为直径,������������为劣弧, ������������������为优弧, ∠A O F 叫做������������所对的圆心角, ∠A E F 为圆周 角.
������ ������
考点链接 返回考点
������
������
第六单元
圆
类型二
垂径定理的运用
例2 (’13梧州)如图,AB是⊙O的 直径,AB垂直于弦CD, ∠BOC=70° ,则∠ABD=( C )
A. B. C. D.
20° 46° 55° 70°
例2题图
考点链接 返回考点
第六单元
圆
【解析】连接 BC,∵OC=OB,∴∠OBC= ∠OCB=
图①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第六单元
圆
2.圆的性质 (1)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即圆绕圆心旋转任意 角度,都能与自身重合.特别地,圆是中心对称 图形,⑤ 圆心 是它的对称中心. (2)圆是⑥ 轴对称 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 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第六单元
圆
考点2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⑦ 平分 这条弦 . 温馨提示 ◆垂直于弦的直径⑧ 平分 弦所对的弧;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弦,并 且平分弦所对的弧;3.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 的弧⑨相等 .
考点链接 返回目录
第六单元
圆
2.垂径定理的应用类型 (1)如图②,基于圆的对称性,下列五 个结论: ①������������=������������; ②������������=������������; ③AE=BE; ④AB⊥CD;⑤CD 是直径,只要满足其中的 两个,另外三个结论一定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周年 35周年
逢“十”周年 1794年,法国大革 命达到高潮
周年数 220周年
逢“五”周年
周年数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 495周年 航行开始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 365周年 推上断头台
世 界 近 代 史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 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325周年 的资产阶级统治 1769年,瓦特研制改良蒸汽 245周年 机
专题五
大国崛起 及大国关系
一、大国崛起
(一)英国: B、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C、殖民扩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治)
经济
(二)美国: A、美国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B、美国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C、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三)大国崛起 的启示: 要善于抓住机遇,要重视引进、发展科技。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 二、大国关系 (一)中日关系: 1、古代—友好交往是主流。 隋唐时期: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 2、近代—日本多次侵略中国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
2014初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
专题一
国家统一
1、隋,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 明朝:戚继光抗倭,平息倭患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清: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军,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2、对边疆地区 的管理
台湾问题:
一、中国
A: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1683年,康熙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对 东南边疆的管理; C:民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给中国 当今阻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A、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 B、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奠定思想基础
中共一大(建党)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南昌起义(1927)----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建 军);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1928) ; 红军长征;
九一八事变后,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开辟敌 后战场(百团大战);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开创者:邓小平;开始标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专题二
建国65周年——党的发展历程
一、党的建设—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会议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时间
1921
1935.1 1945.4
地点
上海 浙 江嘉兴
遵义 延安
主要内容
八上P52
八上P71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 1978.12 北京
八上P101历史贡 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 献:把毛泽东思 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 想作为党的指导 利奠定了基础 思想 八下P46 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 的伟大转折
二、世界
美国南北战争:1865北方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分裂 祖国、阻挠统一 行为必将失败。 作为青少年学生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 行做斗争。
三、国共关系
第一 次合 作 影响 国民革命运动 1924创建了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 时期 养了一大批人才。后领导了北伐战争, 1924~1927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年 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 想 大 解放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促进 了思想解放,为资 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后 期(1917年11 月)
李大钊
歌颂十月革命,宣 传马克思主义
世 界
文艺复兴
但丁、达. 人文主义思想 芬奇
• 拓展问题: 1、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思想解 放能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思想解放做支 撑。九上P72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成果 : • 我们应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文化成果,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3、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1938—1944年进行重庆大轰炸 (五三、五四大轰炸;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 现在:钓鱼岛争端 、日本否认侵略战争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在曲折中 发展。 拓展问题:1、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2、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 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 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其余问题见八上p78 (二)中俄关系 清朝:沙俄侵略中国,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近代: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人开始向俄国学习,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战期间:中、苏、美、英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史实: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苏联对日作战等) 新中国成立后: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现在的中俄关系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 会
二、中共在领导革命时期遭遇的挫折
1、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三、中共开辟的正确道路
(一)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创者:毛泽东; 起点标志: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重要史实:
阶级基础
党的创建时期:五四运动
90周年 80周年
1919年五四运动
95周年
专题(十一)┃周年问题
逢“十”周年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 中 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 国 人民共和国宪法》 现 代 史 周年数 60周年 逢“五”周年 1949年10月1日,开 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立 1979年邓小平提出四 项基本原则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 提出办经济特区 周年数 65周年
近现代的
制度创新:
根本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 本完成)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 确立我国根本政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在农村改革中推行,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君主立宪制: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 志着 制度创新:
专题七
周年问题
一、周年大事
逢“十”周年 1684年,清朝设 中国 置台湾府
古代 史
周年数 330周年
逢“五”周年
周年数
589年,隋统一南 1425周年 北 1689年,《尼布 325周年 楚条约》
中 国 近 代 史
1894兴中会成立
1924年5月,黄埔 军校成立 1934年10月,红 军长征
120周年
西藏问题
A、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唐和吐蕃关 系日益“和同为一家”);唐吐蕃结盟(823年) B、清朝: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雍正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 的管辖。乾隆确立“金奔巴瓶”制度,选定达赖、班禅继承人。
C、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
1804年拿破仑建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英国史蒂 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 210周年 开始 1789年8月,颁布《 人权宣言》
225周年
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雾月 215周年 200周年 政变
专题(十一)┃2014年热点预测
逢“十”周年 周年数 逢“五”周年 1939年9月1日,德国 闪击波兰,第二次世 界大战开始 1944年6月6日,美 英盟军在诺曼底登 陆。 周年数
西方领导人以所谓“中国西藏人权问题”,执意会见达赖喇嘛,谈谈你的认识,
借西藏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违背国与国之间交往原则,损害中国人民利益。 我们坚决反对西方 一些领导人的这种做法。 新疆问题 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不和谐音符:现在“东突”势力为实现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在中国境内制造了多 起恐怖事件新疆成为当前我国反恐的主要战场,我国政府正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以维护 我国 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抗日战争时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 1937~1945 同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 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年 1、国共关系演变的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合 作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 2、国共关系演变的现实意义:国共两党应积极进行第三次合 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 第二 次合 作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 重要史实:
一、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资产阶级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19世纪末) 结果:失败 世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 结果:成功,使俄日两国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开始)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1、三大改造(1953--1956)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 我国进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拓展问题:1、成功改革的主要原因及共同作用。 主要原因:A、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B、改革措施要适应 国情;C、改革家要有勇往直前、为改革献身的精神。 共同作用:A、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B、使政权巩固,国家强 大。 2、改革的启示:见书上补充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