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卷本英国史之佳作——《牛津英国通史》简介
英国通史1

读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院系:历史文化学院学号:2007211037 姓名:覃仁归在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一般称作“英国”。
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它的历史作用实在是太特殊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千年中,它以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对它之外的世界产生了极其广阔而又深远的影响。
没有这个国家,现在的世界可能就不是这个样;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读了钱乘旦先生和许洁明女士合著的《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以下简称《通史》)之后,对英国的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正如简介所说的:“《通史》……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叙述生动;凝聚了作者长期治史心得,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阐述了英国兴盛之道,透视了其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了英国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其所开创的现代文明;各章之后的作者话语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言近旨远,启人心智。
”就是这个简介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个简介毫无夸张成分之虞,它恰如其分地评价了这本书,这是一部将大众化、趣味性和学术性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史读本。
《通史》一共19章,外加前言、结束语、附录和后记,完美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脉络清晰的历史长卷:第一章、从远古到罗马占领,分四节先后讲了自然环境与海、早期的人类活动、罗马统治下的不列颠、罗马人撤离。
作者最后点评的大体意思是:自然环境对历史确实是有影响的,尤其在文明曙光初露时更是这样,不列颠是岛屿国家,因而它在屡遭侵犯的同时又使它开放,不得不面对外来的世界,不列颠的文明都是外来的,最后积淀了不列颠民族的心态特征。
在读完这一章后,我了解到土地养育着人民,自然环境制约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如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能不了解它的自然环境特征。
在文明曙光初露时代,滔滔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的界限。
英国史Ⅰ经典读后感10篇

英国史Ⅰ经典读后感10篇《英国史Ⅰ》是一本由大卫·休谟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5.00元,页数:3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史Ⅰ》读后感(一):翻译吐槽一下不知道译者是读古文出身还是为了炫技,文章四字用语较多,还有一些字涉及用典,文白夹杂严重,有些地方能够增进文意,但是有的地方就比较突兀。
虽然这样翻译的风格颇有民国风韵,不过对于西学翻译来说,流畅的白话文似乎更为适合,尤其在是这个时代。
《英国史Ⅰ》读后感(二):英国史Ⅰ远古时代遗留的史乘总是充满了模糊、矛盾,无法确证,令人掩卷长叹、不胜遗憾。
有闲暇的才智之士自然应该越过文字的丰碑已经得以树立和保存的时代,深入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
野蛮民族的功业一向依赖记忆和口传的历史,即使有文字记录残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较文明的各民族的兴趣。
《英国史Ⅰ》读后感(三):用这本书学学中文还是不错的我只看了十几页,发现好些不懂的中文字眼,于是查字典学习,收获不少。
后来在豆瓣看到大家的评论,说是翻译有些问题。
难怪我读得有点似懂非懂。
综上所述,用这本书学学中文还是不错的。
以下文字请忽略。
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英国史Ⅰ》读后感(四):英国史1-6套装终于心弦出炉了~~~~~英国史1-6套装终于心弦出炉了~~~~~正是《英国史》的写作给休谟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这套六卷本的巨著,休谟当时是写完一卷出一卷的,没想到甫一出版就成为了畅销书,这也使得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休谟,进而开始关注他的哲学、道德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成就。
所以说,当时的英国人首先把他视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
《英国史Ⅰ》读后感(五):感觉有时间上的谬误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大家看一看。
第一章第六节结尾处说到,公元723年,威赛克斯国王埃格伯特一统撒克逊七国。
然而在接下来的第9节,作者又说道墨西亚的奥法国王于公元794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后数年,墨西亚才被威赛克斯的埃格伯特吞并,这前后跨度将近八十年。
关于英国历史的书

关于英国历史的书
蒋孟引:《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近年来各类世界史教科书陆续问世,这不仅标志着高等院校世界史课程建设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史知识的普及,意义重大。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科书缺乏个性,水平一般,但质量上乘的佳作也为数不少,蒋孟引教授主编的《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便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英国史研究的水平。
钱乘旦、陈晓律、陈藩明:《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
20世纪是英国衰落的世纪。
在这一百年中,曾显赫一时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只剩下残阳的馀辉。
然而,20世纪对英国来说,又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时代。
英国通史读书笔记

英国通史读书笔记读英国通史这本书,真的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在英国历史的长河里畅游。
一、初读印象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既兴奋又有点小忐忑的。
兴奋是因为一直对英国的历史充满好奇,像英国那种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它的历史肯定超级精彩。
忐忑呢,是怕里面的内容太过晦涩难懂。
不过开始读之后,发现作者写得很巧妙,就像一个超级会讲故事的朋友,把那些古老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二、有趣的王朝更迭英国的王朝更迭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都铎王朝,亨利八世这个人物可太有故事性了。
他为了离婚的事儿,和罗马教廷都闹掰了,然后就开启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大门。
这在当时可算是超级大的事儿,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了一颗大石头,激起了千层浪。
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也是个厉害角色,在她的统治下,英国的海军变得很强大,英国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让我不禁感叹,一个王朝的兴衰有时候就取决于这些君主的决策和个性呢。
三、工业革命的震撼英国的工业革命那可是改变世界的大事。
书中描写的那些工厂林立、机器轰鸣的场景,感觉特别震撼。
以前都是靠手工劳作,突然就有了那么多神奇的机器,像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等等。
这些发明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也让英国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呢,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
那些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工资又低,这就像是工业革命背后的一道阴影。
四、文化的魅力英国的文化也是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那些古老的城堡建筑,每一个元素都充满了魅力。
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像哈姆雷特那种充满矛盾的人物,让人读了之后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英国的城堡也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五、与现代的联系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英国的历史对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就是从英国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很多国家都借鉴了这种制度。
还有英国的教育,那些古老的大学,像牛津和剑桥,一直都是世界顶尖的学府,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
牛津世界史:牛津英国史

亨利二世(1154— 1189年在位)
理查一世(1189— 1199年在位)
约翰(1199—1216 年在位)
亨利三世(1216— 1272年在位)
爱德华一世
1
(1272—1307
年在位)
2
威尔士和边境 区
3
苏格兰
4
政府
5
法律与司法
教会和宗教
经济
战争中的英格兰 (1290—1390)
01
自由贸易: 工业经济的 猖獗
02
流动人口: 城镇和乡村
04
职员和商业: 中下阶层
03
大众和阶级: 城市工人
05
有产阶级
06
盛典
1
“礼仪的重大 提升”
“别墅托利党 2
人”:保守党 的复兴
3 爱尔兰、苏格
兰、威尔士: 地方自治受挫
4
不情愿的帝国 主义者?
5
世纪末的反应: 新的国家观念
爱德华时代: 解除国家危机
“你美好的夏 季结束了”
1
第一次世界大 战
2
20年代
3
30年代
4
第二次世界大 战
5
战后世界
从70年代到90 年代
进入千禧年
中世纪早期(节选)
革命与法治(节选)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牛津世界史:牛津英国史》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财富、人口和社会变 革
Hale Waihona Puke 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1390—1490)
建立一个民族国家
建立新王朝
人口变化
年轻的亨利八世
亨利的离婚和英国的 “帝制”王权
英格兰史六部曲

“英格兰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变革与演进的史诗。从古老的凯尔特文明,到罗马 帝国的征服,再到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以及近代的工业革命和全球化浪潮,这 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威廉征服不仅改变了英格兰的政治格局,也带来了法国文化的冲击。诺曼人 带来的封建制度、法律体系和城堡建筑,为英格兰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两次世界大战对英格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不仅考验了国家的实力和人 民的勇气,也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变革。”
“英格兰的历史充满了曲折与矛盾,但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从王 权与教权的斗争,到贵族与平民的冲突,再到保守与改革的较量,每一次冲突 都是对英格兰社会的一次洗礼。”
《英格兰史六部曲》中的这些精彩摘录,不仅展现了英格兰历史的波澜壮阔, 也揭示了历史的深刻内涵。它们提醒我们,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未 来的启示。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有信心 面对未来的挑战。
内容摘要
这一部分全面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对英格兰的影响,以及战后英格兰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 变革。作品还分析了英格兰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读者展现了20世纪英格兰丰富多彩的 历史画卷。 《英格兰史六部曲》通过深入剖析英格兰历史的重要阶段和关键事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而 深刻的英格兰历史全貌。这部作品不仅对于了解英格兰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理解人类 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启示。
精彩摘录
《英格兰史六部曲》是一部深入剖析英格兰历史变迁的鸿篇巨著,由知名历史 学家精心撰写,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细腻的英格兰历史画卷。这本书不 仅仅是一部历史书籍,更是一部文化与社会的百科全书。以下是从本书中精选 的一些精彩摘录,它们不仅展示了英格兰历史的丰富多彩,也揭示了历史的深 刻内涵。
关于了解英国历史的好书推荐

关于了解英国历史的好书推荐英国,是个美丽浪漫的国家。
英国不像中国,英国国境大部分建筑都是上了年代的,比如大本钟。
想了解英国的历史吗?下面是本人分享的关于了解英国历史的好书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历史的好书安利英国,它东濒北海,西邻爱尔兰,北望大西洋,南可通英吉利海峡,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发达国家。
自维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在829年统一了英格兰以后,英国从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而称霸海洋映入世界眼帘。
发展至今,我们仅仅回想起英国在历史上留下的寥寥几笔重彩之处,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国度跌宕起伏,波折不断的历史路程。
卡莱尔曾经说过:“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时代会过去,什么都会消逝,而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想要更好的了解英国历史,这里为大家推荐了几部获得超高口碑的好书。
NO1. 《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作者:(英)科瑞恩假如你在搜索栏内输入“英国历史书”的关键词,这本书的名字一定会显示在内。
你一定想问,为什么一部关于剑桥大学的书会和英国历史紧紧相连呢?作者柯瑞思并不是剑桥的学生,他毕业于布里斯托大学,由于对剑桥有着浓厚的兴趣,便放弃事业,成为了剑桥的导游,倾尽心血为剑桥写了这本书,书中扉页写道:“剑桥是英国历史的中心。
”全书分为各个不同的主题,讲述剑桥的历史与现在,宏观与微观。
书中写道:“许多和剑桥无关的人也享受着剑桥的风俗:英国的本土词汇中,处处可见来源于剑桥生活的表达方式;英国的体育运动,也深受剑桥大学的影响。
”剑桥大学在过去的800年间,可谓是将英国的众多有才之士都收归其中,那么剑桥教育当然就会影响着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书中所讲述的不止是剑桥,而是一个英国历史变迁的缩影。
如果你想了解英国历史,这本关于剑桥的书会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NO.2 《英国通史》作者:(中)钱乘旦许洁明这本书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籍,由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国外会士钱乘旦与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许洁明所著,以远古罗马开篇,二十世纪末现代社会结束,以了解资本主义进程,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为宗旨,作者将多年从事英国历史的教育研究心血全然注入这本书中,不仅脉络完整地讲述了英国历史中的跌宕起伏,更是对其中英国民族天赋异禀的创造力与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刻的研讨,言近旨远,引人深思。
《英国通史》读后感

《英国通史》读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英国通史概述
三、英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四、读后感悟
五、结语
正文:
【引言】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近日我阅读了《英国通史》,对英国的历史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这本书以宏观的视角纵观英国历史,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国家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英国通史概述】
《英国通史》从史前时期开始,讲述了英国文明的起源,以及其后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书中详细介绍了英国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殖民时代到工业革命、从世界大战到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剖析,使读者对英国的历史演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英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在英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塑造了国家的命运。
例如,诺曼征服、玫瑰战争、光荣革命等政治变革,以及诸如威廉一世、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等独具特色的国王和女王。
这些事件和人物为英国的历史增色添彩,使
之成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
【读后感悟】
阅读《英国通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和变数。
英国从一个偏僻的欧洲岛国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再到现今的现代化国家,其中的艰辛和辉煌令人感慨。
同时,书中对英国民主制度的剖析,使我认识到这一制度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砺和修正。
【结语】
总之,《英国通史》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
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英国历史的全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又能体会到其中的智慧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 些观 点是 否 成 立 尚待 专 家 进 一 步 研 究
,
,
《 津英 国 通 史 》 一 问 世 就 获 得 好 评 牛 刚
是
!∀#
“
年 英 国 出 版 的 历 史 书 籍 中最 畅 销 的 著 作
”
。
,
《 期 日 泰 晤 士报 》 至 称 它 是 今 后 一 个 世 纪 中 星 甚
单 卷 本 英 国 史 的 标准 读 物
发 展 过 程 又 注 意 到 每 一 时 期 具体 的 特 征 通 读 全 书 我 们 不 仅 可 对 政 治 人 物 的 活 动 典 章 制度
的 制 订 战 争 的 进 程 公开 或 秘密 的 外 交 周 旋 等 有 所 了 解 而 且 对 各 时 代 英 国 社会 五 光 十色 的
、
、
,
,
现 象 诸 如 足 球 板球 比 赛 甲 壳 虫 乐 队 的 兴 起 避 孕 堕 贻 现 象 以 及 广 播 电影 电视 的 传 播 和
注 意 到 它 与 海 外 别 的 民族 在 经 济 智 力 文 化 和 宗 教 上 的 联 系 注 意 到 欧 洲 其 他 国 家 北美 亚
、
,
,
、
、
洲 非 洲 和 澳 大 利 亚 等 对 英 国 历 史发 展 的 影 响
, , , ,
、
。
一 方 面 他 们 认识 到 英 国 历 史 平稳 持 续 发 展 的
、 、
不 过 对 我 国读 者
、
,
来说 它 也 有 些 缺 陷
、
,
。
全书 % 万 字 分 为 罗 马 不 列 颠 时 期 盎 格鲁 撒克 逊 时 期 中 世纪 早 期 中
, ,
、 、
# 世纪后 期 都铎 时期 斯 图 亚 特 王 朝 !
(! # ! 一 ! ∀ ! )
,
世 纪 革命和法 治
, ,
、
(! − # ∀一 ! # !
新 书 架
单卷本英 国 史之佳作
—
《牛 津 英 国 通 史 》简 介
常 绍 民
《 津 英 国 通 史 》 主 要 以 英 国 读者 为 对 象 的 一 部 英 国 史 由 肯 尼 斯 牛 是
,
・ ・
摩根 等 十 位 专
。
业 历 史 学 家 通 力 合作 写 成
,
。
中译 本 由 王 觉 非 先 生 翻 译 新 近 由商 务 印 书 馆 出版
“
,
作 为 一 部 通 史 本书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博
”
。
所 谓 博 一 是 指 它 所 涉 及 的 时 间 范 围 宽 自公元 前
!∀#
,
一
年恺撒 率 罗 马军 队 远 征 不 列 颠 起 一 直 写 到
,
、 、
,
年 它 出版 时 为 止 凡
, ,
,
∃%% %
余年 二 是
,
。
指 它 包 括 的 地 区 广 不 是 像 以 往 许 多 史书 那 样 专 谈 英 格 兰 历 史 以 英 格 兰 历史 代替 英 国 历 史
,
、
、 、
国 遗 产 鼓励 个 性 和 家 庭 生 活 的隐 秘 性 等 为 标 识 的 爱 国 主 义 思 想 诸 如 此 类
, ,
、
,
。
正 因 为 有这 么 一
,
。
种 东西 作 者 不无 自信地 认 为 今 日 英 国 仍 是 一 个 有机 的 组 织 严 密 的 社 会 有 能 力 自我 振 兴 并 在 未来 的 世 纪 里 继 续 有 所 作 为
、
、
、
、
。
因 而 这 些 图 片 不 是 孤 立 的 装 饰 品 而 是 对 于 人 们 了 解 历 史 进 一 步 理 解 关键 性 历 史 事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的 资料
,
。
四是 指 它 内 容丰 富
, ,
。
在 该 书 中 历 史 不 只 是传统 史学 所重 视 的 政 治 军 事 外
、
, ,
。
英 国 也 曾 是 人 类纷 争 的 一 个 场∃Fra bibliotek世纪、
作 者 自称 该 书 的 目的 是 分 别剖 析 从 最 早 的 罗 马 时 期 到
主 要 的经 验
”
,
“
后 期 英 国 整 个 历 史 那些
、
理 清 不 列 颠 岛 屿 上 世 代相 传 的 主 要 政 治 社 会 经 济 宗 教 智 力 和 文 化 现 象
,
。
独 特之 处 但 几 十年 来 一 直 在 引 起 争 论
,
。
,
。
对 于 一 个 单 卷 本 通 史性 著 作 而 言 想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实
,
。
,
非 易 举 因而 作 者 明 智地 采 取 半 回 避 态 度 留待 读 者 自 己 去 得 出 结 论 当 然 想 完 全 回 避 是 不 可 能的 实 际 上 他 们通 过 对 各 个 时 期 历 史的 叙 述 向 人 们 展 示 了英 国精 神 的 许 多 不 同 方 面 包 括
,
、 、
逊 时 期 晚期 的犁 耕 图 作 战 中 的 骑 士 四 季农 事 科 弗 代 尔 圣 经 妇女 学 习 骑 车 工 人 阶级 的住
、
、
、
、
、
房 宪 章 运动 最 后 一 次 示 威游 行 大英 博 览 会 劳 合 乔 治 视 察 一 战 战 场 奥 尔 德 姆 斯 顿 进 军 等
, ,
、
、
,
、
、
交 史 而 且 包 括 社会 生 活 的 各 个 方 面 尤 其 是 文 化 思 想 宗 教 信 仰 经 济 生 活 等
∋
,
。
。
它既 注意到重
、
要 政 治 人 物 在 英 国 历 史 上 的 作 用 又 注 意 到 一 般 群 众 的 生 活 状态 既 注 意 揭 示 英 国 历 史 纵 向 的
、
,
幅 ) 包 括 ∃ 幅 彩 图和 ! 幅 历 史 地 图 这 些 图 片不 仅 包括重 #
。 、
要 政 治 人 物 的 画 像 如 伊 丽 莎 白 女 王 一 世 维 多利亚 女 王 丘 吉 尔 等 人 的 形 象 而 且 (这 方 面 可
、
,
能 更重 要 ) 涉 及 英 国 社 会 历 史 的 各 个 方 面 如 罗 马 不 列 颠 时 期 的 犁 耕 萨 顿 胡权标 盎格 鲁撒 克
)
、
自由 主 义 时 代
, ,
和 ∃ 世 纪 等 十 章 平 均 分 配 篇 幅 古 详 今 略 有 些 地 方 过 于 概 括 对 英 国 史预 先 %
,
。
如 无一 些 了 解 读 起 来较 为困 难
上 弥补这 一 缺 陷
。
书 末 附 有 大 事年 表 王 朝 世 系 表 历 届 首 相 表 可 在 一 定 程 度
。
,
一 面 (这 是 史 家 一 向 强 调 的 ) 另 一 方 面 又 看 到 其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种 种 波折 和 急 邃 的 变 化
,
以 向 来 为 人 称颂 的 都 铎 时期 为例 作 者 认 为 这 是 一 个 蕴 育 着 各 种 难 以 克 服 的 矛 盾 的 时 代 如
罗 马 入 侵 后 留 存下来 的 克 尔 特 基 督 教 特性 盎 格 鲁 撒 克 逊 时 期 文 化知 识 的 复 兴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民 族 意 识 的成 长
、
,
,
,
,
,
,
,
!#
、
∀ ! 世 纪 各 方 面 进 步 带 来 的 民 族 意 识 的 强 化 以 国 王 议 会 法律 程 序 帝
人 口 增 长 的 压 力 宗 教 冲突 及 外 国 入 侵 的 威胁 等
、
。
这 些 矛 盾 遗 留 给 了斯 图 亚 特 王 朝 并 在 那 一
,
单 卷本 英 国 史之 佳作
,
—
《 津英 国 通 牛
。
史》 介 简
!∃∗
时 期进 一步 恶化 终致 引发 内战 即我 们所 说 的 资产 阶级 革 命 所 协 同 一 致 和 冲突 都是 它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影 响 等 都 会 有 较 生 动 的 印象
, ,
。
,
、
,
,
、
,
、
、
本书 的 独 特之 处 还 表 现 在 新 上
,
、
“
”
。
书 作 者 均 为 一 流 专 家 对 各 自学 科 领 域有 深 厚 的 造 诣
。
,
,
行文 之 中 在 照 顾 通 俗 性 的 同 时 吸 取 了 一 些 最 新 的研 究 成 果 他 们 既 注 意 英 国本 身 的 特 征 又
&
而 是 把苏 格 兰 威 尔 士 北 爱 兰 的 历 史也 放在 适 当 的位置 这 也 反 映 在其 作者 构 成 中 十 位 著 者
中 有三 位 威 尔 士 人 两 位 苏 格 兰 人 共 收 录 了约 ∃ % 幅 ( 中 译 本 酌 选 !
,
,
。
三 是 指 它 插 图 多 质 量 高 ∋ 该 书 原 名 《 图本 牛津英 国 史 》 插
“ ”
。
“
、
、
”
,
这 就 不 能 不 涉 及 英 国 精 神 或 民族 性格 这 一 复 杂的 问 题
&
著 名 史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