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微钙化的声像图特征探讨.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组3 0例 患者 中, 以浸润性导 管癌为主 , 共 1 6
至2 0 1 3年 1 2月收治 , 采 用高频超 声诊 断 , 分析声像 图特点 。结果
例, 占5 3 . 3 %; 其次为浸润性癌 , 共 4例 , 占1 3 . 3 %; 小叶癌 2例 , 占6 . 7 %; 其余导管 内癌伴浸润 、 黏液腺癌 、 神 经 内分 泌癌 、 乳头状瘤癌变、 淋 巴瘤 、 混合 来源肿瘤、 髓样癌、 鳞形细胞癌各 l 例, 分别 占 3 . 3 %。 良性肿瘤 3 例, 占1 0 %, 恶性 2 6 例, 占8 6 . 7 %; 未明确 定性 1 例, 占3 . 3 %。声像 图特 点 : 包块纵横 / : h > l 、 形态不规则、 回声衰减 、 毛刺样改变、 簇状
检查证实。 肿瘤平均大小 2 3  ̄ 1 8 m m 。 患者均 自 愿签署
占5 O %; 模糊或欠清晰 1 1 例, 占3 3 . 3 %。 ( 3 ) 回声 : 肿块 呈低 回声 表现 2 8例 , 占9 3 . 3 %, 呈不 均质 、 欠 均质 、 均
可有衰减 伴发 ; 囊实性 肿瘤 1 例, 占3 . 3 %, 肿 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沟通障碍、 配合障碍及机 质 改变 , 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 块以囊性为主时 ,内部有大小不等液l 生 暗区或细小网 状管道 , 肿瘤以实性为主时, 中部或边缘有液性暗区; 1 . 2 超声检查
延 长生存期 的关键 。 高频超声技术研 究在近年取得 巨
2 结

大进步 , 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了有力条件。 高频超声 探头可获取高清晰度 、 高分辨力的二维图像 , 对乳腺内
2 . 1 病理类型
本组 3 0 例 患者 中 ,以浸 滑 l 生导管癌为 主 ,共 l 6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
详细描述
X线钼靶摄影利用低剂量X线对乳腺进行投照,可以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发现异常肿块、钙化灶等病变 。对于乳腺癌的诊断,X线钼靶摄影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成像的优势,能够提供更丰富的 诊断信息。
详细描述
MRI检查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乳腺进行成像,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尤 其是对于致密型乳腺和病灶的定位诊断具有优势。同时,MRI检查还可以评估肿 瘤的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
汇报人:
202X-01-05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 • 乳腺癌声像图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
比较 • 乳腺癌声像图的诊断价值与局限性 • 乳腺癌声像图的鉴别诊断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
乳腺癌
指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
是女性特有的哺乳器官,位于胸大肌浅面,约在第2至第6肋骨之间。
内部回声
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钙化点或液化 坏死区。
血流信号
肿块内部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高 速高阻型。
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点
01 肿块形态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 糊,有时与周围组织分界 不清。
03 内部回声
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时可
见散在钙化点。
02 浸润表现
癌组织向周围组织浸润生 长,导致正常结构破坏或 消失。
血流信号鉴别
乳腺癌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呈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良性 肿块内部血流信号较少,呈低阻 静脉血流频谱。
与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部位鉴别

乳腺肿块内微细钙化点高频超声诊断与分析

乳腺肿块内微细钙化点高频超声诊断与分析

乳腺肿块内微细钙化点高频超声诊断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物内微细钙化对乳腺癌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和准确性。

方法对乳腺患者采用高频探头超声显像特征、内部回声及结构等声像图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全部经病理检查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

其中肿物内伴微细钙化点分布鉴别良、恶性诊断尤为重要。

结论典型的乳腺癌二维超声即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不典型者结合彩色多普勒(CDFI)检测血流信息与特征,二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显像; 乳腺肿瘤; 钙化灶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病率呈增多趋势,随着超声诊断仪性能的提高,应用7.5~10MHz高频探头显示乳腺肿块微细钙化己成为可能。

本文对122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49例见肿块内微细钙化点进行总结、研究,分析了肿块内微小钙化的超声诊断、鉴别诊断规律为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22人,为本院于2000年8月~2006年8月诊断乳腺肿块病例,均为女性,其中病例中有49例均可见肿块内微小钙化灶,年龄在31~65岁,全部经手术,送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恶性肿瘤35人,占71.5%,良性肿瘤14人,占28.5%。

2方法应用仪器LOGIQ 400 B/W,探头频率7.5~10MHz。

患者呈仰卧位,将探头垂直放置到乳房上,乳头圆点为中心,对整个乳房作放射状顺/逆时针连续扫查,对乳腺肿块进行连续性、多方向扫查,并适当降低增益。

常规探查,发现肿物重点检查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肿块可分为实性、混合性为主,实性分为高回声、等回声和低回声及不均质回声,亦可为混合性。

发现肿瘤应多角度地转动探头以良好显示微小钙化灶。

对不典型病例结合CDFI检查助诊。

3结果3.149例肿块内见微细钙化灶,肿物部位位于外上象限31人、内上象限8人、外下象限5人、乳晕下方上侧5人。

大小范围0.8~5cm,肿物回声由低回声—等回声—增强回声—混合性回声,大部分为低回声,实质性,欠均质为主。

乳腺癌声像图中微钙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乳腺癌声像图中微钙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乳腺癌声像图中微钙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姜健;李泉水;张家庭;陈胜华;李征毅;熊华花【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11)12【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肿块声像图中微钙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24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70个肿块,选择肿块的大小、边缘、形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6项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与肿块的微钙化情况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微钙化灶与肿块的边缘、形态、淋巴结转移及C-erbB-2表达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肿块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肿块声像图中的微钙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侵袭性的特点.【总页数】4页(P804-807)【作者】姜健;李泉水;张家庭;陈胜华;李征毅;熊华花【作者单位】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肿瘤转移的关系 [J], 何旭;李玉林;张丽红2.乳腺癌X线钙化与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J], 杨鹏;马捷;臧达;贾桂静;赵乐勇;朱进;刘晓景3.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J], 何旭;张丽红;许传杰;王阳;朱桂彬;张海英;李玉林4.声像图含微钙化灶的乳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研究 [J], 唐甜5.乳腺癌钼靶X线微钙化与C-erbB-2表达关系的对比研究 [J], 唐文艳;宋亭;何婉玲;邝惠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经病理确诊为乳癌的34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内容,归纳、总结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者居多,可伴有钙化灶;后方回声呈衰减状态;纵、横径比值>1;cdfi显示肿块血流丰富等。

结论: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性质的判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玛赛克现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医疗技术种类也日益增多[1],比如x线乳腺检查、红外线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等。

其中,彩色多普勒凭借其准确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列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手段,现对其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图像特征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年龄26--67岁,大于或等于60岁13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者30例,表现为乳头溢液者3例;双侧肿块1例,单侧者33例(左侧12例,右侧11例),肿块最大者为96mm×68mm,最小者为14mm×10mm。

1.2 方法:检测仪器为日本阿洛卡prosound α7彩色超声诊断仪,采用可变频探头,频率范围在7--12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对乳腺各个象限行纵横切扫查,仔细观察肿块的各种超声表现,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

2 结果乳腺内均探及到了肿块,大小不等,单发,形态欠规则;其中有24个呈分叶状,10个呈类圆形;26个肿块内部呈低回声,另8个呈混合回声;边界较清晰1个,其余边缘均模糊不清,表现为毛刺或角状突起;29个肿块显示有各种形态钙化灶;后方声衰减者32例,后方回声增强者2例;肿块纵、横径比>1。

cdfi:显示肿块周围、内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有的表现为“玛塞克”现象。

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在超声中的显示与意义探究

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在超声中的显示与意义探究

良性(n=20) 6(30.00) 2(10.00) 7(35.00) 6(30.00)
合计(n=76)
46
6
14
21
2.2 病理类型与超声检出微小钙化的相关性 56例恶性肿块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43例,导管癌10 例,单纯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检测出40例钙化现象,钙 化率93.02%,3例无钙化;导管癌检测出2例钙化,钙化率
综上所述,超声对于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灶的显示在不 断提高,对于乳腺良恶性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蒋云秀,潘永寿,秦 蕾.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临 床意义[J].右江医学,2014,42(5):596-598.
[2] 王雪祥.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与临床研究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6):717-71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收治的76例乳腺 肿块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乳腺肿 块。无孕妇、哺乳产妇、精神病。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 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年龄29~58岁, 平均(41.34±14.23)岁;肿块直径(6~65)mm,平均 (43.23±11.78)mm;单发肿块55例,多发肿块5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6~15 MHz,患 者取仰卧位,扫描采用直接接触法,并行二维及彩色多普 勒超声检查,对钙化灶的大小、部位、数量及其形状进行 观察分析,对于有结节的钙化应分析其血供状况、血流速 度。内部回声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
性导管癌检测出40例钙化,钙化率93.02%。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出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其征
像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论文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论文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内容包括肿物的部位、边缘形态、内部回声、纵横比、病灶后方回声、微小钙化灶、有无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彩色多普勒的血流表现等方面。

结果典型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值>1,有砂粒样钙化,cdfi显示血流丰富等。

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44-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频超声其对浅表组织具有显像清晰度高、重复性好,使用方便,对人体无损害无痛苦的特点,所以在乳腺疾病检查中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和准确性,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均为在我院2008年2月~2010年9月就诊的患者,年龄25~56岁,平均40.5岁。

所有患者为女性,均接受彩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 sequia 512以及hd—1l(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7.5~12 mhz高频探头,充分暴露胸部,双臂上举过头,常规仰卧位,首先观察整个乳腺,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扫查,重点观察肿块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及液化、肿块与胸大肌及皮下脂肪的关系等,并且行双侧腋窝、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仔细观察肿块内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测量其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

仪器彩色增益调整至刚好不出现噪声为准,调整取样框大小使其包括病灶及其周边1 cm范围,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60°。

彩色血流丰富程度按adler分级法,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i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半径或几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交织成网[1]。

乳腺癌微钙化幻灯

乳腺癌微钙化幻灯

在本组病例中有8例通过查体发现,表现为 数目不等、密度不均微钙化,其中3例表现乳腺 组织正常,5例伴有乳腺轻度增生。 近年来普查 检出的导管内癌占到了全部乳癌10~15%。随着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钙化在乳腺癌普查中的作 用显的非常重要。
单 纯 微 钙 化
单纯钙化 (同一病人)
2008.2.22
乳腺肿块内外可见蠕虫 样钙化伴皮肤增厚
乳腺肿块内蠕虫样粗大成团状钙化
混合型钙化
混合型钙化
乳腺癌钙化形态表现各种各样,钙化 形成可能由于癌灶局部缺血,引起钙盐在 导管内沉积;也可能由于肿瘤细胞分泌而 形成不同密度的钙化;也有人认为乳腺癌 组织中表达某些骨基质蛋白,可能与钙化 的形成有关。粗大铸型钙化可能由于癌瘤 沿导管方向浸润,与钙化形成时间的长短 及钙盐沉积的多少有关。

影像学表现 一、乳腺癌钙化的密度
以钙化周围组织为参照,把钙化的密度 人为分为高、中低密度两类。 高密度钙化( 26 例),指钙化明显高于周围 组织和肿块的密度,X线钙化点密度高,钙化 点之间能清楚显示。 中低密度钙化( 41 例),指钙化密度较低隐 约可见,边缘不清楚,其中 29 例局部加压放 大摄影显示清楚 。

模糊不清泥 沙样微钙化
模糊不清 低密度微 钙化,加 压放大摄 影
模糊不清的微钙化 放大摄影
模糊不清的 粗大钙化
边缘清楚的砂 砾样钙化
乳腺 内粗 大钙 化伴 淋巴 结内 钙化 乳腺内粗大 钙化
图1
图2
图3
图1、2平片顺导管方 向可见铸形钙化,图 3乳导管造影可见导 管中断
乳腺内“Y”形、 “V” 短棒状钙化等,多发生两侧乳腺。 4、中间型钙化,界与良恶性之间, 有时难以定性。观察病变时,要注 意病变周围的间接征象及临床特点 进行综合分析,要短期复查,或采 用组织活检等其它方法,进一步确 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微钙化的声像图特征探讨
本文通过对乳癌微钙化的声像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出微钙化对诊断乳癌的意义,以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乳癌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年龄29~61岁。

使用仪器ATL超4探头频率7.5MHz,观察肿物部位、大小、形状、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观察内部钙化灶大小、数量、分布、形态、有无声影,进行照相记录。

注意仪器调节及多角度多方向探查。

2 结果
本组乳癌钙化灶根据其回声特点可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1)细点状钙化:钙化灶呈1mm左右针尖状强回声点,后方无声影,单一或多个散在分布,似夜空中散在的星星状(见1)。

(2)簇状钙化:钙化点聚集成团,范围不定,似夜空中的银河状,声影或有或不明显(2)。

(3)班点状钙化:为大于1mm的点状钙化(3),可为多个或多个光斑。

上述钙化灶可见于病灶中心或近周边处。

1 细点状钙化(左乳单纯癌)
2 簇状钙化(左乳单纯癌)
3 斑点状钙化(左乳单纯癌)
本组资料未见其分布有特定规律,也未见边缘弧形钙化,上述一般钙化后方无声影,仅在簇状钙化后方见浅声影或声衰减较明显,而乳腺肿块多表现为低回声。

乳癌病理类型与钙化类型见表1。

表1 乳癌病理与钙化类型
3 讨论
乳腺癌的钙化属营养不良性钙化,是肿瘤组织变性,坏死所致钙盐沉着,大约2/3的病例都存在坏死,其钙化出现率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发现50%以上,在乳腺X线摄影中易被查及,使X线摄影成为过去诊断乳腺癌唯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前诊断方法,但近期大量研究表明高频超声对乳癌微钙化的检出率要高于X线摄影,且把微钙化像的检出作为诊断乳癌的声像特征之一。

虽然高分辨率高频探头仪器的使用,为乳癌微钙化的检出提供了保证手段,但在实际运用中结合本组病例我们体会到超声检测微钙化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仪器调节:低增益,低背景。

高增益易将微钙化掩盖于肿瘤间质组织(纤维)强回声之中,逐渐降低增益因钙化回声强度最大,故在虑去组织回声后微钙化灶便衬托而出,且纤维强回声为短棒状,缺乏闪烁感;② 操作手法上应多切面多向角度,连续,编织式扫查,因肿瘤组织钙化灶分布空间位置不定,这样扫查可提高超声对乳癌微钙化的检出。

张晖等报道一组病例,乳腺恶性肿块内部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为68.5%。

本组乳癌钙化灶的声像分析,我们认为:① 微钙化的检出和乳癌病灶大小无关,本组乳癌病灶最大者40mm×50mm,而最小者仅
10mm×10mm,且钙化类型以细点状最多,簇状钙化次之,斑点状最少。

② 钙化和乳癌病理类型的关系,学者报道浸润性导管癌微钙化检出率高,至于乳癌微钙化的病理形态学与声像表现的对应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组病例未见钙化声像类型和病理类型有何规律关系。

虽然钙化在X线下可表现为成团的不规则小颗粒,大的细条状及分支状钙化,粗糙的不规则钙质沉积,斑状及管状钙化,弯曲的波纹状钙化,且不同的钙化类型和病理变化有关。

乳癌微钙化X线影像是乳癌微钙化灶的重叠像,而超声是切面像,理应更能直观的反映微钙化的形态学表现。

③ 本组病例90%以上均在50岁以下,国内秦茜森报道认为50岁以下的乳腺肿块有钙化,则其恶性可能为94.23%,张晖报道一组病例,乳腺恶性肿块内部微钙化的检出率为68.5%,通过本组病例也说明微钙化的检出对诊断乳癌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如果良性病变出现钙化,则多为非典型
增生等癌前病变,可提示临床引起注意。

④ 病理上认为乳癌坏死与恶性程度具有恒定关系,恶性度越高,其坏死越明显,而组织坏死易致钙化,本组病例均为高度恶性乳癌,且14例腋窝已有转移,说明微钙化的检出尚有其更特殊的意义。

另外,乳腺良性肿瘤也可有钙化,但一般为粗钙化或坏状钙化为主,后方常伴有声影,诊断时加之其它声像特征,不难做出鉴别诊断。

作者简介:马富成(1961—),男,新疆人,副主任医师。

马富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功能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