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F103住宅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F103住宅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F103住宅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一、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住宅安全措施,如安装防盗门、窗户护栏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住宅安全,但存在被动防御、无法及时报警等不足。

研究并设计一种智能化的住宅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TM32F103微控制器是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32位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本设计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结合多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住宅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自动报警、远程控制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住宅安全防护水平。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为住宅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为住宅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 住宅安全现状及其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住宅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住宅火灾和盗窃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事件的频发,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居民的心理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住宅的安全防范水平,构建智能化的防火防盗报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传统的住宅安全防范措施主要依赖于人工监控和简单的物理防护设施,但这些措施往往存在反应迟钝、监控盲区多、误报率高等问题。

特别是在夜间或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传统安防系统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开发一套基于STM32F103的住宅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系统的引入,能够实现对住宅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算法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火灾和盗窃风险。

同时,系统还能够与用户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联动,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安全防护体验。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应运而生,其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传感器、通信技术等,实现了家庭安全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优势。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包括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通信模块等。

其中,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火灾、烟雾、盗情等异常情况;执行器模块负责控制报警、灭火等操作;通信模块负责与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

(1)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温度、烟雾、人体活动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单片机发送信号。

(2) 执行器模块:包括报警器、电磁阀等。

当单片机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异常信号时,通过控制执行器模块,实现报警、灭火等操作。

(3) 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连接。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软件实时查看家庭安全状况,控制执行器模块的操作。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

单片机程序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模块的操作;上位机软件负责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

(1) 单片机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

当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单片机立即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控制执行器模块进行报警、灭火等操作。

(2) 上位机软件设计:采用Java或Python等编程语言开发,实现与单片机的数据传输、远程监控、报警提示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软件实时查看家庭安全状况,控制执行器模块的操作。

三、系统实现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温度、烟雾、人体活动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单片机发送信号。

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控制执行器模块进行报警、灭火等操作。

毕业设计(论文)_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_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深受好评。

智能化防盗报警系统可全天候自动检测盗警,当确定警情时自动通过电话报警,这对社会安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设计了一种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系统硬件方面包括防盗、防火等检测电路的设计,软件方面有控制模块、拨号模块、语音模块等程序的设计。

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了抗干扰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完成系统可靠工作。

关键词:单片机;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自动拨号;探测器目录一、系统硬件设计 (1)(一)防盗探测器电路设计 (1)(二)防火探测器电路设计 (1)(三)用户端自动报警器总体设计 (2)(四)自动拨号及语音报警电路设计 (4)(五)键盘与密码显示电路设计 (10)(六)电源 (11)二、系统软件设计 (13)(一)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13)(二)拨号模块程序设计 (14)(三)语音模块程序设计 (17)(四)摘挂机模块程序设计 (18)(五)密码及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18)(六)读写数据模块程序设计 (19)三、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22)(一)系统硬件抗干扰措施 (22)(二)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22)设计小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硬件设计(一)防盗探测器电路设计实际电路中,是由振荡器电路产生并发射近微波段电磁波形成微波场,天线把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磁波辐射到周围空间,辐射半径可达10m以上(如果想继续增大辐射半径或提高灵敏度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大小和方向来完成)。

当有人在场中运动时,反射回去的微波将发生频率变化,从而使微波探测器输出一个与人体运动速度有关的低频电信号。

根据该特性,也选择微波探测器用于盗情的检测。

环形天线和它周围的电阻、电容和MOS场效应管组成了近微波段高频自激振荡电路(它的振荡频率在1GHz左右),微波探测器原理如图1所示,图1 微波探测器原理框图当电路接通电源以后,振荡产生的单频、等幅信号通过外接天线发射到空间,产生一个立体空间微波防护区,天线既发射振荡信号,也接收回波。

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


过设备间的通信,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遇到可疑情
况及时启动预定策略,达到预防、监测、报警、追踪、破案的目的。

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可分为以下模块:
1. 传感器模块:包括门窗磁、红外、烟感、气感等传感器设备,实现对房屋内外环境的感知与监测。

2. 控制模块:将传感器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与其它模块
进行交互,如控制门禁、灯光、摄像头等设备的开、关、拍摄、报
警等操作。

3. 通讯模块:实现系统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对外接口的交互,通过WiFi或有线网络连接。

4. 数据处理模块: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取
有效信息,并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

5. APP客户端:用户通过APP实现对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和监测,随时了解家庭安全情况。

在设计防盗报警系统时,需要依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布局,设
置安装位置和数量,提高系统覆盖率,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能源管理和维护问题,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有效
维护。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前言现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家庭住房的防盗、防劫、防火设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所以现代社会有更多的人需要对偷盗、抢劫、火灾、煤气泄漏等事故进行监测和报警。

为了有效的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设计了一款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智能家居报警系统采用这种星型拓扑结构能够很好地扩展组合,容易增加网络节点,满足在家居中网络节点分布的不确定性,可在房间、隔离处放置一个节点,避免无线干扰和报警区域不确定性的问题,由中心节点对多个网络节点所传递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是否发出报警信号。

该系统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电话网络进行监控,将AT89S51 单片机、ISD4000 集成语音芯片、HT1602 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及集成电路组成的双音多频拨号电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种功能先进、实用、成本低廉的家庭智能防盗报警器。

1 电路组成框图和基本工作原理1.1 电路组成框图智能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是由无线发送/ 接受模块、报警模块、键盘模块、晶显示模块、语音模块、DTMF解/ 编码模块等构成, 系统硬件总体框图如图1.1-1 所示。

图1.1-1 系统硬件总体框图1.2 电路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当家中发生警情时, 此时家中设定的无线模块或者其他传感器模块会发出异常信号给单片机, 单片机接受到信号后立即发出现场声光报警信号来威慑侵入者, 同时将单片机自动拨打预先存储在24C02 中的电话号码给主人或者小区物业报警, 以便及时采取防盗措施避免财产损失。

当主人在异地处理家中的情况或者遥控家中的电器的开关时, 只需要拨打家中的固定电话号码, 因为该报警系统的电话接口是并联在电话机上的, 若铃声响五次后无人接通(具体次数可由软件设定),则该报警系统就自动模拟摘机, 在主人输入预定的密码后, 就可以观测家中的动静以及控制家中电器的关、断。

当主人在家无须设防时, 该报警系统还可以显示时钟、温度等等, 还可以设定起床闹铃等多重功能, 这些都可以结合软件和相关芯片来实现。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一、引言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是一种以实现家庭安全为目标的智能化设备,它通过各种感知器设备,如门窗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监控家庭环境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有效地提高了家庭的安全性。

本报告将设计一个家庭防盗报警方案,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系统架构设计1.主要设备-门窗传感器:安装在家庭的门窗上,用于监控门窗的开关状态。

-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客厅等,用于检测突然出现的人体热源。

-摄像头: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走廊等,用于实时监控家庭环境。

-报警器:安装在家庭的显眼位置,如客厅墙壁上,用于发出警报声。

2.系统工作流程-当门窗传感器检测到门窗被打开时,系统开始录像,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

-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突然出现的人体热源时,系统开始录像,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

-用户在手机上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家庭摄像头的视频画面,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具体方案设计1.门窗传感器安装-门窗传感器应安装在家庭的每个门窗上,并与主控制面板进行连接。

-门窗传感器的位置应选择在门窗通常被人开关的地方,如门把手附近。

-门窗传感器应设置为高灵敏度状态,只要门窗开启角度达到一定值就会触发报警。

2.红外线传感器安装-红外线传感器应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客厅等。

-红外线传感器应放置在高于一般人高度的位置,以避免被家庭成员或宠物误触发。

-红外线传感器应设置为适度灵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摄像头安装-摄像头应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走廊等。

-摄像头应设置为广角或全景模式,以覆盖更大的监控范围。

-摄像头应连接到云端服务器,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视频画面。

4.报警器设置-报警器应安装在家庭的显眼位置,如客厅墙壁上。

-报警器应设置为高声模式,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

-报警器应与主控制面板进行连接,当报警触发时发出警报声。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安全防范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住宅的安全性,降低火灾和盗窃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本文将对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对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软件平台的搭建、系统架构的设计等方面,同时还将探讨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的定制和优化。

接着,本文将重点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软件平台的开发、系统功能的测试等方面,并详细阐述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住宅的需求日益显著。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

对系统的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防盗报警系统需满足全面监控和及时响应的需求。

系统应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住宅内的各个关键区域,如门窗、走廊等,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如非法入侵,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住户或物业管理人员。

防火报警系统需满足及时发现火源并有效报警的需求。

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住宅内的烟雾、温度等参数,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启动报警机制,并通过声光报警、自动拨打消防电话等方式,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还应满足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的需求。

系统应设计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护,同时还应支持升级和扩展,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安全威胁和技术发展。

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的需求分析涵盖了全面监控、及时响应、火源监测、报警机制、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多个方面。

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

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

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2010-09-27 09:48:00来源:21IC中国电子网有0人评论分享[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住宅面积不断扩大,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居住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科技的日新月异带动了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家用电子类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家庭和小区用户提供安防保障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也已走近人们的家庭。

【安防知识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住宅面积不断扩大,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居住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科技的日新月异带动了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家用电子类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家庭和小区用户提供安防保障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也已走近人们的家庭。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GSM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智能防盗系统。

该系统采用GSM移动通信技术,可以使小区安防人员和用户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从而使用户损失降到最低。

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轻松组网。

报警网络可大可小,小到家庭独立使用、小区组网,大到地区组网。

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不需要重新布线,可随意放置监视探头,非常适合小区及家庭使用。

1 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工作原理智能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无线防盗报警探头、家庭主机、小区主机、地区主机。

无线防盗报警探头一般安装在用户住宅的窗户上,其外形小巧美观,可以直接贴在窗户上。

防盗报警探头通过对振动和红外热源的双重探测原理,确认盗贼的入侵。

当发现警情后立即启动自身声光报警,震慑入侵者,同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报警信息传送给家庭报警主机。

家庭报警主机立即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小区或地区的报警主机,同时可启动大功率的室内声光报警装置,阻止进一步的侵犯行为。

(1)无线防盗报警探头采用振动传感器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双重监测原理确认盗贼存在,保证了报警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23 No.3May 2009第23卷 第3期2009年5月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张橙(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8)摘要:介绍了无线通讯模块TC35的结构及功能,分析了单片机控制TC35模块进行短信息发送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并给出了TC35短消息收发模块在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TC35;单片机;GSM网络;家庭防盗报警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833(2009)03-0097-03Design of Home Intelligent Burglar Alarm SystemZhang Cheng(College of Electr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China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C35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alyses the microcontroller's software and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n how to control TC35 module transferring text mess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C35 short message transceiver module in home smart anti-theft alarm system.Keywords :TC35;microcontroller ;GSM net ;home burglar alarm收稿日期:2009-02-26作者简介:张橙(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湖南工业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E-mail :17690674@随着智能化家居概念的不断推广及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向生活领域渗透,实现家居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家居系统发展的新趋势。

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可对家居的安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如防火、防盗等,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就会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使得户主及时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紧急处理。

1系统整体设计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采用现有电话网络,结合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和单片机网络控制技术,具有经济、组网灵活、并无需为传感器布线等优点。

本系统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第三代G S M 双频模块T C 35、ATMEL 公司生产的AT89S52单片机、电平转换芯片MAX232、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等构成,利用现有GSM 网络作为数据的传输网络,单片机通过RS232串口通信来控制TC35模块进行短信息收发,通过40引脚的ZIF (zero insertion force ,零阻力插座)连接器,实现控制信号的双向传输[1]。

其整体方框图如图1。

2系统的基本构成模块简介2.1TC35短信息收发模块TC35是SIEMENS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模块,可快速、安全地实现数据和语音传输、短消息服图1系统整体框图Fig.1The block diagram of the overall system湖南工业大学 学 报982009年务和传真[2];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5.5V ,可在900MHz 和1800MHz 2个频段工作,所在频段功耗分别为2W 和1W ;TC35模块主要由GSM 基带处理器、GSM 射频模块、供电模块、闪存、ZIF 连接器、天线接口6部分组成。

作为TC35的核心,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GSM 终端内的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涵盖了蜂窝射频设备中所有的模拟和数字功能,在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电路的前提下,可支持FR 、HR 和EFR 语音信道编码[3]。

2.2电平转换芯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MAX232是德州仪器公司推出的1款兼容RS232标准的芯片,该器件包含2个驱动器、2个接收器和1个电压发生器,电路提供TIA/EIA -232-F 电平。

2.3红外线遥控系统红外线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2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 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4]。

红外线遥控SAA3010编码芯片由PHILIPS 公司生产,支持8种系统,512种编码;其码型的一帧数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起始码部分—1.5位(2个逻辑“1”);2)控制码部分—1位;3)系统码部分—5位:00000;4)指令码部分—6位,在连续发波形时,重复码波形与第一次发射的波形相同,控制码位在前后2次按键中交替改变。

接收器及其解码电路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部分,要求输入信号是已被调制的信号,经过接收放大和解调后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信号,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

3系统软件设计3.1系统检测程序设计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检测使用WINDOWS 自带的“超级终端”软件,为能实现电脑与模块的直接通信,此处设置波特率为9600Hz ,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

该系统以微控制器AT89S52单片机为监控模块,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2发送“AT”指令当单片机检测到有外部中断时,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息,这里每次发送和接收的指令需要有一定规格,即短信内容必须符合时限规定的协议,使得收发双方可解释该指令,并处理指令提示的内容[5]。

TC35模块一般提供2种短信收发模式:TEXT 和PDU (protocol data unit )模式。

PDU 模式可采用UNICODE 编码发送英文、汉字,但合成PDU 码比较复杂,而TEXT 模式只能发送英文,但无需编码[6],本程序采用TEXT 模式。

短消息发送流程如图3所示。

当模块与电脑通信成功时,“超级终端”界面会显示“^SYSSTART ”字样,然后输入“AT ”回车,可以看到返回信息:“OK ”。

3.3设置短信模式短消息设置命令:AT+CMGF=1回车,从终端画面看到返回“OK ”,则说明修改成功[7]。

设置短信息的程序编写:send_str("AT+CMGF=1"); //短信格式为TEXT send_str("\x0d"); //\x0d 回车send_str("\x0a"); //\x0a 换行delay_1ms(10);send_str("AT+CMGS=");send_char('"');send_str("137xxxxxxxx");send_char('"'); //上面四句是短信发送的目标号码send_str("\x0d"); //\x0d 回车send_str("\x0a"); //\x0a 换行delay_1ms(10);send_str("alarm\r\n"); //文字内容,必须是英文send_str("\x1a") ; // \x1a ctrl-z delay_1ms(10);send_str("\x0d"); //\x0d 回车send_str("\x0a"); //\x0a 换行delay_1ms(10);delay_1ms(10);alarm_flag=0;}图2系统检测流程图Fig.2The flow diagram of system图3短消息发送流程图Fig.3The flow diagram of the short message第3期99张橙 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4系统的实现4.1打电话功能的实现设置命令为:ATD137xxxxxxxx ;回车(后面11位为电话号码),此处注意电话号码后面一定要加分号,然后才按回车键,在电脑上显示如图4。

4.2短信息发送功能的实现短信息的发送分为2步:1)发送接收的手机号码,等待应答:“>”AT+CMGS="137xxxxxxxx"回车(此号码为目的地址)TC35回应:AT+CMGS=“137xxxxxxxx ” >2)输入短信息的内容(只能是英文):alarm 以ctrl+z 的组合键结束,短信息就可以成功发送出去了,手机收到的正是TC35模块发送出来的内容:alarm ,短信息发送过程显示如图5。

5结论通过对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得到如下结论:1)该系统功能比较符合实际需要,能对家庭安全进行有效的防护和检测。

2)通过已普及和成熟应用的GSM 蜂窝网络,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系统采用的功能模块性价比高,成本较低,可用于大面积推广。

3)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灵活、可调。

4)该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住宅和人群。

同时系统的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有一些需要改进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没有进行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可结合GPS 精确地确定移动系统的位置和去向。

参考文献:[1]丁元杰.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6-69.Ding Yuanjie. Microcontroller ’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1:56-69.[2]郑凌燕,葛万成. 基于GSM 短信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06,10(5):36-38.Zheng Lingyan ,Ge Wancheng. Remote Control System Basedon GSM Short Message[J].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2006,10(5):36-38.[3]王书伟,张茜萍. 基于AT89S52与TC35i 实现的短信息处理系统[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6(3):31-34.Wang Shuwei ,Zhang Xipin. Implement for SMS(ShortMessage Service)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AT89S52 andTC35i[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zation ,2007,6(3):31-34.[4]朱纯益,路建华. 单片机用作通用红外遥控接收器的设计[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7(8):24-25.Zhu Chunyi ,Lu Jianhua. Design of Microcontroller Used asUniversa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Receiver[J].Micro-controller and Embedded Systems ,2002,7(8):24-25.[5]刘涛,张春业,韩旭东,等. 基于手机模块TC35的单片机短消息收发系统[J]. 电子技术,2003,8(4):14-16. Liu Tao ,Zhang Chunye ,Han Xudong ,et al. Short MessageSystem of Microcontroller Based on Phone Module TC35 [J].Electronic Technology ,2003,8(4):14-16.[6]孙磊,陈新. 基子TC35模块的数据通信的实现及其应用[J]. 中国数据通信,2005,12(5):17-21.Sun Lei ,Chen Xin. Realization of Data Communications and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TC35 Module[J]. China Data Communication ,2005,12(5):17-21.[7]马忠梅,籍顺心,张凯,等. 单片机的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72-188. Ma Zhongmei ,Ji Shunxin ,Zhang Kai ,et al. Microcontrollers ’C Language Applications Design[M]. Beijing :Beijing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ess ,2005:172-188.(责任编辑:李玉珍)图4AT命令操作示意图Fig.4AT command operation diagram图5短消息发送示意图Fig.5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hort mess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