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交换技术

合集下载

软交换技术浅谈

软交换技术浅谈
科 技 摄 讨
软交换技术浅谈
屠 红 燕 ( 江 邮 电职 业 技术 学院 浙 浙江 绍兴 32 1 1 0 6)
摘 要 :软 交换技 术是 近 年 来 发展 起 来 的一 种 新 兴技 术 ,具 有 开放 的 网络 体 系结 构 ,能 支持 不 同类 型 的业 务 ,是 电路 交换 网 向分 组 交换 网 演进 的主 流技 术 。本 文 主 要 从软 交换 技 术 的 概念 、特 点 、与 传统 交换技 术 的 区别 、核 心 思 想 和体 系结 构 几个 方 面 来 介 绍软 交
货 人 邮 编 ,总 额 ) 。网 站会 员表 、商 品 信 息表 、订 单 信 息表 之 间 的数据 联 系 如 图 3 。
网上支 付 主 要有 两 种方 式 :其一 是 通过 网上 银 行 ,商家 预先 到相关 银行 申请 网上银 行 B C商 家账 户 ;其二是 通 过第 三方 支付 2 平 台 ,现在 第 三 方 支付 平 台 很 多 ,诸 如 ,支付 宝 、财 付通 等 等 。
式在页面间传送。
36 网上 支 付 实 现 .
数据 库 设 计是 网 站 购 物 系统 开发 过 程 中最 重 要 的一 个 环 节 , 数 据库 设 计质 量 的好 坏 直接 制 约 这 系统 应 用 的效 果 。数 据库 表设 计 :网站会 员表 ( 用户 名 ,用 户真 实 姓名 ,密 码 ,联 系电话 ) ;商 品信息 表 ( 品 编号 ,商 品 名 称 ,价 格 ) 单 信 息表 ( 单 编 商 ;订 订 号 ,用 户名 ,水果 编 号 ,下单 日期 ,商 品数 量 ,收货 人地 址 ,收
பைடு நூலகம்
A P 非 常好 的实现 动 态 网页技 术 ,它 比 H ML 功能 更加 强 S是 T 大 ,网页制 作 的效 果更 加明 显 ,更 加实 用 。B ,s模 式是 近 几年伴

软交换技术浅谈

软交换技术浅谈

软交换技术浅谈摘要:软交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能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交换网演进的主流技术。

本文主要从软交换技术的概念、特点、与传统交换技术的区别、核心思想和体系结构几个方面来介绍软交换技术。

关键词:软交换下一代网络分离电信网最初是按照业务来组网的,每一种业务对应与一种网络,像公用电话交换网,用户电报网等等。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业务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如果每一种业务都对应于一种网络,那么网络数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

网络种类繁多必然会导致网络资源难以共享,而且资源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这也给网络间的互通加大了难度。

运营商们非常希望能够用同一种网络来支持不同的业务,以达到业务的融合和网络的融合。

而电信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相分离,软交换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软交换是一种基于公共的分组承载网络,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相分离,能够承载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一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这一概念的提出,便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可为是下一代网络NGN(NextGenerationNetwork)中的关键技术。

软交换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可,许多厂家纷纷开始研发软交换设备,运营商们也开始逐步用软交换设备来取代传统的交换设备。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念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其指导思想在于软件系统不但*于所控制的硬件,而且与自身所运行的平台无关,依靠各种协议的互通进行工作,通过与业务控制点(SCP)的配合来重用已有的业务,并允许用户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进行编程以开发和创建新业务,从而使得*软件商可以真正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有力推动现有通信网络向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演进过程。

软交换技术浅析

软交换技术浅析
重新起动 发动机 ,发动机怠速下 降到 750rpm,但 怠速工作不稳 ,并且故障指示灯亮 。
分 析 : 由 于旋 动 了节 气 门 限 位 螺 钉 ,致 使 节气 门 不 能全 闭,怠速时有额 外空气进入气缸 ,发 动机怠速 升 高 。
调整后,故程中松动了其他线路等。 3.5检测故障码
故障码代 码为 4l,系节气 门开度传感器 信号。此 时忧然大悟 ,原来在调整节气 门限位4累钉后 ,忘记 了 将节气 门位置 传感器调整 回来 ,导致 节气 门在正 常怠
速 时 ,VTA1开路 。 调整节气 门位置传感器 ,消 除故 障代码 ,起 动发
动机,发动机正常运 转,怠速为 800rpm,工作稳定 。 4总结
速时 ,步 进 电机 完全关 闭 (0步 )而 荧动机 能够正常 运转 ,说 明进气 系统存在漏 气的地 方。ECU检测到怠 速 转速 过 高而 控 制 IAC逐 渐 关 闭旁 通气 道 。用 化清 剂 喷射在 空 气供 给 系 统 的管路 与接 口地方 ,怠 速没 有 变 化 。
拆 下进气软管,观察节气 门,真相大 白:怠速 时, 节气 门没有完全 关闭,旋开一定角度 。调整 节气 门限 位螺钉 ,使怠速时节气 门全闭。
人们 提供 更 加 多样 的通 信和 网络 业务 ,增加 传 统交 换 没 有 的 个 性 化 服 务 。
1软交换 技术概述 软交 换技术是未来通信 网的功能控制实体 ,通信
网络 从单一业务 的独立通信 向下一代承载多种业务的 交 换 网络 的进 程 正 成 为 事 实 , 为 下一 代 NGN具 有 实 时 性要 求的业务 的提供 呼叫、连 接控制功能。这种核心 的变 革 是利 用 分 布 式 的 结构 ,把 语 音 、数 据 综 合 在 同 一 个 无 缝 网络 中 ,传 输 时将 接 入 、 呼 叫控 制 和通 信 程 序 的三层 构架。通信运 营商提供更灵 活的实 用性与更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在数字网络中实现电话通信的传送和交换。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话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高效的通信体验。

软交换技术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线路连接,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将交换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的接续、转接、呼叫转移等功能。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负责处理电话通信中的各种功能和信号。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对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将信号传送到目标用户。

而在传统的电话网络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模拟-数字转换和数字-模拟转换,信号质量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线路质量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建设大量的交换中心和线路,成本较高且扩容困难。

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实现扩容或缩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和维护难度。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方便地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电话与互联网、电视、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连接。

软交换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软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通信,将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沟通质量。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支持虚拟专用网(VPN)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呼叫中心等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软交换技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带宽和网络延迟的要求较为敏感。

如果网络质量不好或者带宽不足,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呼叫延迟增加等问题。

其次,软交换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通信中断。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2)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2)

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2)软交换技术论文范文篇二浅谈软交换技术摘要: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

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可编程网络应用程序接口电力通信网1 引言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

交换机的功能与其提供的业务都需要在每个接点完成,并且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所以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

为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智能网。

智能网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分开。

交换机完成呼叫连接,而智能网完成业务提供,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增强业务的能力,缩短了新业务提供的时间。

而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多样化,必须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这正是软交换引入的目的。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这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

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现有的PSTN 网络与分组网络实现互通,将PSTN逐步地向IP网络演进,其关键的网络产品就是软交换设备。

2 软交换技术2.1 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又称为呼叫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

其最基本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信令互通等。

这种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

这一分离同时意味着呼叫控制和媒体网关之间的开放和标准化,为网络走向开放和可编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浅谈通信工程中关于软交换技术应用

浅谈通信工程中关于软交换技术应用

浅谈通信工程中关于软交换技术应用摘要:在我们国家的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而现有的通信技术由于其复杂性和技术费用等原因,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对自身的技术进行改进,因此,就有了软交换技术。

文章深入分析了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发展方向引言随着通信市场的日益活跃和发展,通信运营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公司必须要持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这样才能使公司的总体经营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

但因受中国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使得它在使用现代通信技术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网络需求,在通信软件上加入软交换技术,以提升现代通信技术,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一、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优势(一)电力通信网中的网络互通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深入,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许多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各类有功操作,其中既有语音传输,也有数据传输。

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软开关技术,不仅能推动业务的发展,而且能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新业务。

另外,根据媒体的不同,该网络可以实现一致地运作。

由于在电力通信网络中,要通过不同的媒体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因此,在电力通信网络中采用软交换技术,可以通过一个服务器来实现一个统一的处理,使得不同媒体之间可以进行独立的信息交流,减少了复杂的交换流程,有利于提升相关工作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使用软交换技术还能够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避免设备的浪费,节约区域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成本,进而减少投资。

(二)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当前,电力通信系统主要以数据和语音为主,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图像和多媒体等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行一些创新和发展。

软交换技术是一项能够高效地支撑语音业务,并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为基础,向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增值业务的新型技术。

浅谈软交换技术

浅谈软交换技术

浅谈软交换技术【摘要】论文介绍了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概念及主要功能,并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意义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关键词】软交换;媒体网关;智能网随着数据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建设,现有的网络结构和存在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如何解决在不同网络间的通信,已成为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最终走向大规模组网和全面商用,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传统交换网络中,给用户提供的功能或支持的业务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因此交换机需要的功能或它所需要提供的新的服务都需要在每个节点来完成,如PSTN交换机能提供如缩位拨号、呼叫前转、呼叫等待、三方通话等14种补充业务。

ISDN交换机能提供的补充业务比PSTN交换机还多。

传统交换网络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提供业务的方式,通常在制定交换机规范的时候就要确定该交换机应提供什么业务,在增加新的业务时必须要对每一个交换机或信令作出相应的改造,因此提供业务所需的时间比较长。

为了满足业务的需要,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即智能网。

智能网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分开。

交换机完成呼叫连接,而智能网完成业务提供。

将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分开的方法大大增强了业务提供的能力,缩短了业务提供的时间。

但是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多样化还必须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

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灵活有效的实现不同业务的及时提供。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一、软交换的定义软交换也称为呼叫代理、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

其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的功能是以媒体网关控制器为基础,采用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

它所完成的功能相当于原有交换机所提供的功能。

浅谈软交换技术

浅谈软交换技术

浅谈软交换技术作者:冯雷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6期冯雷(长春一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11)【摘要】软交换技术是NGN网络的核心技术,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网关1软交换的基本概念软交换(Softswitch)基本含义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把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网关(传输层)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互通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的生成等功能。

采用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2软交换的技术特点2.1支持各种不同的PSTN、ATM和IP协议等各种网络的可编程呼叫处理系统2.2可方便地运行在各种商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2.3可有效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2.4组网高效灵活性2.5开放性通过一个开放的和灵活的号码簿接口便可以再利用智能网业务。

2.6为第三方开发者创建下一代业务提供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2.7具有可编程的后营业室特性2.8具有先进的基于策略服务器的管理所有软件组件的特性包括展露给所有组件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接口、策略描述语言和一个编写及执行客户策略的系统。

3软交换技术主要功能3.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媒体网关功能是接入到IP网络的一个端点/网络中继或几个端点的集合,它是分组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提供媒体流映射或代码转换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3 6卷
20 0 8年 8月






Vo. 6 No 4 13 .
YUNNAN ELECTRI 0W ER CP
Au . 0 8 g2 0
浅 谈 软 交 换 技 术
胡 丽 赵 凌
602 ) 50 8
( 南电网公 司通信 分公 司 ,云南 昆明 云
换设备相连 的应 用 服务 器 ,可 以 提 供开 放 的业 务
4 软 交换 技 术在 电力 通信 应 用
目前 ,电力 通信 网 承载 的通信 业务 可 划 分 为
话 音 、数据及 多媒 体业务 、其 他业务 。
1 )话 音业 务 :包 括 调 度 电话 业 务 和 行 政 电
话 业务 。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7 4 ( 0 8 4— 0 1— 2 0 6— 3 5 2 0 )0 0 5 0
( G 和智能终端 。 WA )
由于科技 的进 步 ,企业 的竞 争 ,人 们 的需求 促进 了通信 的发展 ,为适 应各种业 务发展 的需求 ,
提 出了下一代 网络的概 念 。N N从广 义上 来 说是 C
图 1 软 交换 网络 结 构 图
2 )传送 层 :传送层 的功能是把 所有业务 、媒 体流通 过一个 统 一 的传 送 网络 传递 ,要求 是 高带
宽 ,有一定 Q ¥保证 的分 组 网络 , 目前 主要是 I o P 和 A M 网络 。 T
心 的下一 代网络 不但 实 现 了 网络 的融合 ,还 实 现 了业务 的融合 。
摘 要 :介 绍 了软 交换 网络 结构及 电力通
信 网 简要 阐 明 了观 点 。
关键 词 :下一代 网络 ( C ) 软 交换 电力 通 信 N N
中图分 类号 :T 9 N2
● - 吾 I 刖 - ● 一 一0
应 用 层固
控 制 层
图 圆 圆



指 可以提供 语音 、数 据及 多媒 体 业务 ,能 够 实 现 网络终 端用户 之间 的业务互 通及共享 的融合 网络 。
传 送 层
从狭义 来讲特 指 以软交 换 设备 为控 制 核 心 ,能够 实现业务 与控制 、接人 与 承载 彼 此分 离 ,各 功能 部件 之 间 采 用 标 准 的协 议 互 通 ,兼 容 各 业 务 网 ( S N、I PT P网等 )技术 ,提 供 丰 富 的用户 接 人 手
2 1 网络结构 .
软 交换 采用 分层 的 开放式 网络结 构 ,使 组 网 更加灵活 和方 便 。软 交换 网络 一共 分 为 4层 ( 如 图l 所示 ) ,从 下往 上依 次是 :接 人 层 、传送 层 、
控 制层 、应用 层。
4 )应用层 :应用层 的作 用是利用各 种设 备为 整个软交换 网络体 系提供 业 务 上 的支持 。包括 应
之 问的转换 ,其 功 能类 似传 统交 换 机 中 的用 户模
块或 中继模块 。包 括 信 令 网关 ( G) S 、中继 网关 ( G) T 、接 入 网 关 ( G) A 、媒 体 资 源 服 务 器 ( S 、综 合 接 人 设 备 ( A 、无 线 接 入 网 关 M ) I D)
3 )控制层 :是 软 交换 网络 的呼 叫控 制核 心 。 该层 的设 备就 是软 交换 设 备 ,用 来控 制接 人层 设 备完成 呼叫接 续 。软 交换 设 备 的主要 功能 包括 呼
叫控制 、业务 提 供 、业 务 交换 、资 源管理 、用 户 认证 、SP代理 等 。 I
2 软 交换 网络 的 结构 及特 点
收 稿 日期 :2 0 0 0 8— 5—1 5
5l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4期
云南 电力技术
第3 6卷
次结 构 ,各 网元 之 间使 用标 准 的协 议 和接 口 ,使 得 各部件在地 理 上得 以 自由分 离 ,网络 结 构逐 步
换矩阵 、内部 总线 及交 换 机 之 间 的传输 网络 ,形
段 ,支 持标准 的业 务开 发 接 口,采 用统 一 的 分组 网络进 行传 送 ,能够 实现 语音 、数 据和 多媒 体 业
接 人 层
务开放 的分层体 系架构 。 软交换技术 是 下一 代 网络 的核 心技 术 ,软 交
换思 想吸取 了 I 、A M、和 T M等众 家之 长 ,形 P T D 成分层 、全开 放 的体 系架 构 ,以软 交换 技术 为核
1 )接人 层 :接人层 主要作用是 利用 各种 接人 设 备实现不 同用 户 的接 人 ,并 实现 不 同信 息 格式
用服务器 、用户数 据库 、A A服务器 。 A 2 2 软 交换 网络特点 .
1 )基 于分 组 :软交 换 网络 基 于 分 组 网络 进 行传送 ,信 息全被 转换 为 统一 的 分组形 式进 行传 送 和处理 ,迎合 三网合 一的趋 势 。 2 开放 的 网络 结 构 :具有 简洁 、清 晰 的层 )
成一个 无阻塞 的高效 网络 。
走 向开放 ,可根据 需 要 自由组 合 各部 分 的 功 能产 品来组建 网络 ,实 现各种异 构 网络 的互通 。
3 )业 务 与 呼 叫控 制 分 离 ,与 网络 分 离 :使 业 务真正独 立于 网络 ,业务 的提供 更加 灵活有效 。 4 )业务 与接 入 方 式 分 离 :业 务 提 供 和 用 户 接入属 于两 个独 立 层 面 ,业 务 可 以 和接 人 介 质完 全分离 。用 户可 以 自行 配 置和 定 义 自己 的业务 特 征 ,不必关 心承载 业务 的网络形 式 以及 终端类 型 , 使得业务 和应用有 很大 的灵 活性 。 5 )快速 提 供新 业 务 :采 用 标 准 接 口与 软 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