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与磁的三大实验
初中物理 专题五 “电与磁”的三个典型实验

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电动机在工作时,
线圈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直流电动机在工作时,由换向 器不断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持续的转动,故D错.
第十八章 电从哪里来 类型三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8.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ab导体静止.当蹄形磁铁沿水 会偏转 平方向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选填 “会偏转”或“不偏转”);若磁铁运动方向不变,只对 磁体的两极 调 ,就可以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 解析:由题图知导体ab与灵敏电流计构成了闭合回路,而导体ab也是 此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蹄形磁铁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相当于导体 ab向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感应电流 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若磁铁运动(相当于导 体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的方向也可以改变电流的方向.
第十八章 电从哪里来 9.如图所示,badc是一个“U”型金属导轨,pq是一根金属棒,可以在金属 导轨上滑动.金属导轨处于一个蹄形磁铁中,一重物通过定滑轮的细绳与 金属棒相连,整个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当重物开始下落 C 且pq在磁场内运动的过程中 ( ) A.回路中有电流,此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回路中无电流,此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回路中有电流,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回路中无电流,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本题中金属棒pq与金属导轨(pq左边的部分)构成了闭合回路,而运 动的金属棒pq也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并且在金属导轨上滑动时,能切 割磁感线,满足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所以一定会有感应电流;金属棒pq 滑动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消耗了它的机械能,得到了电能.因此在此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初中物理电磁学实验归纳

初中物理电磁学实验归纳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电磁学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部分。
电磁学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电磁学概念,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初中物理中常见的电磁学实验进行归纳。
一、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是揭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的重要实验。
实验装置: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导线下方放置一个电池和开关。
实验步骤:1、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变化。
2、改变电流的方向,再次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实验现象:当闭合开关,有电流通过直导线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会改变。
实验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这个实验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认为电和磁没有联系的观念,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装置:通电螺线管、小磁针、铁屑、电源等。
实验步骤:1、在通电螺线管周围均匀撒上铁屑,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
2、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的不同位置,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实验现象:铁屑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分布,小磁针的指向也各不相同。
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并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流产生磁场的特点和规律。
三、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装置: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大头针、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1、保持线圈匝数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保持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的匝数,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电流越大,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也越多。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了如何通过改变电流和线圈匝数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物理实验中的电磁现象与电路实验

物理实验中的电磁现象与电路实验教案:物理实验中的电磁现象与电路实验引言:电磁现象和电路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实验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磁现象和电路原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系列的电磁现象和电路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器材与材料磁铁、线圈、电表、镍铜片、灯泡、电源、开关、导线等。
3. 实验步骤(1) 将磁铁放在导线上,开关断开。
(2) 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
(3) 开关闭合,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变化。
4.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开关闭合时,导线两端的电压会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磁铁切割导线产生的磁通量变化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2)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通过改变磁铁的位置和导线的长度,可以观察到电磁感应的不同现象。
二、电磁铁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器材与材料电池、导线、铁芯、铜线、开关等。
3. 实验步骤(1) 用导线将电池与开关连接起来。
(2) 将铁芯绕上几圈铜线制作成线圈。
(3) 将电池与线圈连接,观察铁芯上的磁力效果。
4.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上会产生磁力。
这是由于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磁场与铁芯相互作用产生磁力。
(2) 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观察到磁力的变化。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电磁铁的吸附和释放功能。
三、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解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实验器材与材料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等。
3. 实验步骤(1) 将两个灯泡并联连接在一起,并将其与电池连接。
(2) 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 将两个灯泡串联连接在一起,并将其与电池连接。
(4) 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专题38 电磁三大现象(解析版)

专题38 电磁三大现象电磁学在中考中是必考的内容,也是是进一步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
电磁三大现象是中考中常常出现的考题,由于三大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是中考最常考的知识点。
中考中占2——5分左右。
一、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将一通电直导线平行地置于小磁针正上方,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如图甲),断电时小磁针转回到指南北的方向(如图乙),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如图丙)。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特点: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①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在螺线管外部是从N极到S极,在螺线管内部是从S极到N极,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构成闭合曲线。
③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④螺线管N、S极与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改变,螺线管N、S极跟着改变。
螺线管N、S 极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例题1 (2021黑龙江哈尔滨)如图,请根据通电螺线管附近静止小磁针的指向,用箭头在A点标出磁感线方向,在B点标出电流方向。
【答案】见解析。
【解析】磁针的左端为N极,则是S极靠近螺线管左端,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可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由于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A点的磁感线方向是从左向右;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大拇指指向螺线管左端(N极),四指弯曲方向为电流方向,则螺线管中电流是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故B点电流方向是向下。
如图:。
【点拨】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已知电流方向、绕法就可以判断螺线管的N、S极和周围的磁感线的方向、周围小磁针的N、S极指向;反过来,也可以判断。
部编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步骤汇总

部编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步骤
汇总
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必背实验步骤汇总,供学生参考和复使用。
以下是各实验的步骤简要概述:
实验一:探究电流的方向与导线正方向的关系
1. 准备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
2. 将导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3. 记录电池的正负极与导线的两端连接方式。
4. 重复实验多次,得出电流的方向与导线正方向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磁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
1. 准备一根直导线、一根螺线管和一个电池。
2. 将直导线与电池相连,并通过螺线管使导线形成线圈。
3. 记录导线正方向和螺线管的方向。
4. 通过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磁力的方向变化。
实验三:探究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1. 准备一个导线圈和一个电池。
2. 增加电流大小,观察磁力的变化。
3. 调整电流大小多次,记录电流与磁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四:探究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1. 准备一根载流导线、一个指南针和一个电池。
2. 通过卡尺测量载流导线与指南针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3. 改变电流方向,观察指南针的偏转情况。
实验五:探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吸力大小的影响
1. 准备一个电磁铁、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
2. 将导线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铁的正负极相连。
3. 增加电流大小,观察电磁铁吸力的变化。
4. 调整电流大小多次,记录电流与吸力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部编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步骤汇总。
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步骤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磁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与电流的 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
问题
实验中的直导线运动一段距离就会离开磁场, 很难持续地运动。那么线圈可以持续地转动吗?
演示实验
通电线圈可以在磁 场里转动过一定角度, 但不能持续转动。
为什么线圈不能持续转动呢?
检测是否 有电流
闭合电路
组成以上的电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 流?如果不能,可能是因为什么?
有可能是电流太小或方法不对。
如果是因为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太小,你有什 么办法改进实验?
检流计
增强磁 场
线圈
通过实验发现:当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电路 中会产生电流。
是不是导体在磁场中做什么样的运动都可以产 生电流呢?
导线运动情况 水平向左 水平向右 斜向上运动 斜向下运动 上下运动
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向右摆动 向左摆动 摆动 摆动 基本不动
电磁感应现象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 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是一种电磁感 应现象。
把磁感线想象成 一根根线,导线想象 成一把刀。
2.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两边受力,但方向相反,发 生顺时针转动。
当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平面与磁场垂直时,通电线圈受平衡 力作用,达到平衡位置。这时由于惯性,线圈还会 继续转动。
线圈靠惯性越过平衡位置后,磁场力作用的结 果使线圈逆时针旋转。
通电线圈最后静止在平衡位置。
电学部分——电磁
9、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发电机原理) (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现象明显。 (2)具体方法:采用多匝线圈在强磁场中快速切割,
八年级物理暑假专题—电和磁的实验与作图(一) 人教版

一. 教学内容:暑假专题——电和磁的实验与作图(一)二. 考点摄要:1、磁铁磁场方向、磁铁南北极的判断、磁感线的画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通电螺线管极性及其磁场方向的辨认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4、电磁铁的重要应用——电磁继电器5、奥斯特实验三. 知识要点:(一)磁场1、磁场方向(1)磁场中某处的磁场方向就是该处小磁针N极所受的磁力的方向。
可由小磁针在该处静止时N极的指向来确定。
(2)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情况,磁感线箭头表示的方向,即是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特征:①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②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不会相交。
③磁感线疏密表示磁场强弱,疏处磁场弱,密处磁场强。
(二)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磁感应线的形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应线跟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应线形状相似,也有两个磁极,磁极的极性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
3、电磁铁(1)工作原理:利用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的原理制成的。
(2)外部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一样,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强度、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4)电磁铁的优点:①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来控制。
②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电流强度和线圈匝数来控制。
③磁极的方向可通过电流方向来控制。
(5)电磁铁的应用——电磁继电器。
其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的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是否相同?怎样知道条形磁铁磁场中的A点的磁场方向?在图上将它的方向作出来。
解析:本题是关于磁场方向的问题,求解本题应知道以下几点:①除了磁感线是平行线的磁场(如蹄形磁铁两磁极间的部分磁场),一般的磁场,由于它的磁感线是曲线,故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一般都是不同的。
②磁场方向是反映磁场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示该处小磁针N极所受的磁力的方向,要注意的是,即使小磁针不存在,该点的磁场方向还是存在的。
初三物理教案:磁现象的实验探究

初三物理教案:磁现象的实验探究磁现象的实验探究磁现象是物质的微观运动引起的现象之一,它具有很多特殊的属性,如磁力、磁场、磁感线等。
磁材料主要包括永磁材料、铁磁材料、抗磁材料和超导材料等。
初三物理课程中,磁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习磁现象的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物理规律。
本文将根据初三物理教学要求,介绍一个磁现象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磁力磁场等磁现象的表现和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磁铁和铁铸件之间的磁作用以及磁场的形成规律。
实验器材:1.一支磁铁2.一些铁铸件3.几根铁丝4.一根银色的电线5.一个电流表6.一只磁力线示意图实验步骤:1.在实验台的表面上放置一些小铁铸件,然后将磁铁靠近这些铁铸件。
2.观察与描述发生的现象。
称所观察到的现象为 "现象A"。
3.在实验台上放置两根铁丝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条缝缺。
4.将磁力线示意图放在实验台上,铜色的电线连接电流表和两根铁丝。
5.将电流通过两根铁丝。
6.观察和描述所发生的现象。
称所观察到的现象为 "现象B"。
7.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厚铁板以覆盖小铁铸件。
8.观察和描述所发生的现象。
称所观察到的现象为 "现象C"。
实验结果:从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当一个磁铁靠近小铁铸件时,铁铸件表面的微小的磁向性将随着磁铁的磁感线而移动。
这就是现象A。
而当电流通两根铁丝时,如果两根铁丝之间有一条缝,可以发现方向与缝一致的磁铁或铁铸件被吸引到缝里,而与缝方向相反的磁铁或铁铸件被排斥。
这是现象B。
当铁板被放置在铁铸件上方并且磁铁放置在铁板上方时,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小铁铸件被吸引到铁板下方。
这是现象C。
分析和讨论:在实验中的三种现象都是磁力和磁场的表现形式。
现象A表明铁铸件中的微小磁向性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现象B说明在一个电流通过的线圈周围,电流所形成的自感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9、10、11所示 (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电路是否有感应电流? _______ (2)通过比较图_______与图_______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是 电路要闭合;通过比较图_______与图_______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 个条件是导体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若图9中AB棒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_______感应电流(选 择“有”或“无”) (4)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水平移动金属棒,电流计指针都没有明显偏转 (仪器、接触都完好).请从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使指针偏转明显: ① —————————————————————— ② ——————————————————
3.(山东潍坊).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的 实验装置,ab是一根金属棒,通过金属导轨连接到电路中,闭合开关后,金 属棒没有运动(仪器、电路都完好),要想使金属棒运动起来,下列措施可行的 是______________ A.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 B.换用磁性强一些的蹄形磁体 C.换用能提供较大电流的直流电源 D.使用轻质金属棒,减小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
电生磁 (电流的磁效应) 1 、 “奥斯特”的实验
I
图1
2、结论
图2
I
⑴ 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⑵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图3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创 高 效 课 堂
注 重 双 基 强 化 能 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之
电 与 磁
武汉市秦园路学校 欧阳晓鹏
1.请写出以下图所表示的实验名称
(1)
电磁继电器
(2) __________
电动机
(3)手摇发电机 __________
三大发现 实验装置图 实验结论
能量转化
应用
电流的 磁效应
① ②
电能转化为 电磁铁 磁能 机械能转化 发电机 为电能
5. 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 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 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 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 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 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 度变化的图像。 (1)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 Ω。当环境温度 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 ,继电器的磁性将 (均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 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 线柱 相连(均选填“A”或 “B”)。 (3)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 极(选填“N”或“S”)。 (4)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4.(四川)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符 号“×”表示垂直于纸面指向纸面里的磁场的磁感线。现将铜棒EF和GH垂直 放在滑轨上,并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当外力拉动GH使其向左移动时,发现 EF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也向左移动;当拉动GH使其向右移动时,则 A.铜棒EF不动 B.铜棒EF也向右运动 C.铜棒EF向左运动 D.无法确定是否运动
电磁感应
通电导体 在磁场中 受到力的 作用
① ②
① ②
电能转化为 电动机 机械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如图是课堂上老师的 演示实验。在静止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 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某同学看了实验后想到:小磁针转 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呢?他认为有这几 种可能:可能是风吹;可能是小磁针旁磁铁的吸引;可能是铁质物体接 近小磁针;还可能是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了磁场。 (1)该同学得出“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结论,其依据 是 。 (2)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小磁针会转动,这是因为 。 (3)为了验证是“直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 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