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的5种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3.海姆立克急救 法的应用场景
成人急救
患者发生咳嗽、呼吸困难或 突然失去意识,可能是由于 气道异物梗阻导致。此时, 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 医院急诊科就诊。
另一手固定住拳眼位置,迅 速向上冲击患者的腹部,直 到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识 。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 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 将拳眼对准患者肚脐上两横 指的位置。
改善医疗体系
海姆立克急救法作为一项基本急救技能, 对于完善医疗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如何推广海姆立克急救法
政府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宣传 和推广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 持等方式普及急救知识。
媒体宣传
利用媒体资源,如电视、广播、报纸 等,广泛宣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 性和操作方法。
社区培训
将受害者置于施救者的膝 盖上,施救者双手环绕在 受害者的腰部。
用力快速向内向上挤压腹 部和膈肌,重复数次,直 到异物排出或受害者能够 正常呼吸。
施救技巧与注意事项
对于成人:施救者站在受害者身后,双手环绕在 受害者腰部,用两手拇指的侧边卡住受害者的肋 骨下缘,然后用力向上向前挤压,重复数次直到 异物排出。
问题三:施救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施救前需要先确保自身安 全,避免在施救过程中受伤 。
对于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 施救者可以站在患者身后, 双手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 拳放在患者胸骨下端,另一 只手握住拳头,向后上方快 速冲击腹部。
对于3岁以下儿童,施救者 可以跪在患者身后,双手环 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放在 患者胸骨下端,另一只手握 住拳头,向后上方快速冲击 背部。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历史与发展
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初 是在1974年发明的, 当时是为了救治一位 被食物噎住的6岁儿 童。自那时以来,这 种方法已经被广泛推 广,并被纳入许多国 家的急救指南。
常见七种急救方法

常见七种急救方法常见七种急救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急救措施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多掌握,能够更好地应对意外事件。
下面是常见七种急救方法: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在突发心跳骤停情况下对病人进行的一种急救方法。
该方法在外层胸骨上按压,刺激心脏舒张,促进心肌再次收缩,保持血液循环。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请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人员进行。
二、止血在出现外伤性大出血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止血。
可以采用手掌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或者将绷带紧紧绕在出血处以上。
尤其对于头部外伤出血的情况,尽快防止大出血,眼睛等器官更是需要紧急处理。
三、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阻塞是指空气无法顺畅进入或出去,造成窒息的现象。
对于窒息的婴儿,可以采用俯卧位,手轻拍其背部以疏通呼吸道;对于成人,可以尝试进行急性喉喷雾或是刺激气管,让其呼吸顺畅。
四、心脏除颤心脏除颤是指在病人突发室颤或是室速的情况下,通过电击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节律活动。
具体来说,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将电极贴在病人的胸部,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能够对患者的生命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中毒处理中毒是指人体接触到有毒物质,造成生理功能紊乱的情况。
对于中毒的患者需要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比如,先立即让患者吐出已经进入食道的毒物,然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洗胃等紧急处理。
六、骨折处理骨折的急救方法必须保证骨骼位置不能变动,最好还要在患处进行固定。
当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必需要移动骨头时,一定必须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能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瞎动。
七、高空坠落救援在高空工作现场,若意外发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进行高空坠落救援,急救人员需要迅速到达现场,给予受伤者技术上的救援,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其不继续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结语以上七种急救方法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都很有必要掌握,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做出正确反应。
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保证平时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要轻易让自己和他人处在危险的情境中。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
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 (共5篇)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共5篇)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一、气管异物倒拎拍背法:适合用于小年龄幼儿,将其倒提,在两肩胛骨间拍击;趴卧拍背法:适合用于大龄幼儿,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胸部紧贴急救者的膝部,头部朝下,拍其背部。
站位急救法:成人站在患儿身后,双臂围绕幼儿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顶在患儿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后方猛烈挤压上腹部。
易进入气管,随气管扩张改变形状,不易排出而造成危险。
一般人常会采用拍打后背的方法来帮助伤者清除进入气道的异物。
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对清除像果冻、年糕、汤团等具有一定粘性的食物所引起的气道阻塞,往往难以见效。
可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
具体的做法是:施救者站在伤者的后面,以拳头的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伤者肚脐与剑突之间的腹部,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紧握,而后快速向上方压挤。
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以使阻塞气管的异物喷出。
②鱼刺:急救措施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
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
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对较小的细刺,也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也较为理想。
注意事项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
虽然有时这样作可以把鱼刺除掉,但有时这样不恰当的处理,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严重时感染发炎就更麻烦了。
二、头部摔伤一、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
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出血时,立即用一块消毒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并及时送医院;:如嗜睡、恶心呕吐、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出现就要引起重视紧急送往医院。
常见家庭急救知识

PART 08
手部外伤的家庭急救
溺水急救 烫伤急救 触电急救 扭伤急救 现场急救
一、手外伤
特点:皮肤大多不会破,出现皮下青或血肿 救治:冷毛巾或冷水袋外敷半小时左右,能防止血肿 增大,减轻疼痛
二、刀伤
出血多时先用力压迫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以减少出 血,然后进行包扎。包扎时要稍用力以达到止血目的,即 加压包扎 一般情况下,手部小伤四五天会愈合,若肿胀不退或化脓, 应到医院诊治。
在高温天气为避免中暑,应做到:营造一个舒
适的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 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注意膳食的调 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 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 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 取纳凉措施。
1. 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 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
医疗知识少不了
家庭急救知识
溺水急救 烫伤急救 触电急救 扭伤急救 现场急救
培训人
XXX
目
录
CONTENTS
1.溺水急救方法 2.中暑急救方法 3.烧烫伤的急救知识 4.触电急救 5.四肢骨折急救法
6.踝部扭伤处理 7.鼻出血的紧急处理 8.手部外伤的家庭急救 9.狗、猫咬伤的急救知识 10.蜂螫中毒的紧急处理 11.现场急救知识
1. 手指出血——另一只手用力压住受伤手指的两侧。 2. 手、手肘出血——四只手指用力压住上臂内侧隆起的肌肉。
要是仍然出血不止,那是因为没有压住出血的血管,故应重 新改变手指的位置,再做一次。 3. 上臂、腋下出血——种情形必须靠第三者的帮忙,用拇指向 下、向内用力压住锁骨下凹处。 4. 脚、胫部出血——种情形也需要第三者来协助。患者仰躺、 脚部微微垫高,施救者用二只拇指压住患者的股沟、腰部、 阴部间之血管。
幼儿园急救知识PPT课件

出现神志不清者可针刺人中穴位。 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医院。
电
击
伤
预防方法
宣传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对电的性能及其危险性的认识,
掌握日常用电的知识和安全的使用方法。 经常检修各种电器安装是否合平安全标准,电线、电器是 否漏电,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教育儿童不要玩弄和拆、装灯头、插座、电线和电器等, 室内插座应安装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在没有断开电源 之前,不要用湿手或湿抹布擦电器。
1头顶部出血2颜面部出血3头颈部出血4肩部出血5前臂与上臂出血6手掌手背出血7下肢出血出血处理方法出血处理方法指压止血方法1头顶部出血2颜面部出血指压止血方法3头面部出血4肩部出血指压止血方法5前臂与上臂出血6手部手掌手背出血指压止血方法7下肢出血8足部出血指压止血方法流鼻血2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
小儿急救流程
拍背5次 +胸部冲击5次
小儿急救流程
食
物
中
毒
食
物 中 毒
2014年3月19日下午15时20分,丘北县双龙营镇平龙 村佳佳幼儿园学生发生食物中毒,7名幼儿误食中毒, 其中2名幼儿死亡,3人危重,2人病情已经缓解。经 公安机关侦查查明:“3.19云南幼儿园食物中毒事 件”系一起人为投毒案。
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 免幼儿咬伤舌头。如牙关紧闭,无法塞人毛巾, 不可硬撬。 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 注意: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 当幼儿发烧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 续上升,导致惊厥。
突 发 疾 病 之
日光长 时间照射幼儿 的头部或天气 过于暑热,可 致使中暑,从 而出现头疼、 头晕、耳鸣、 眼花、口渴 甚至昏迷。 预防方法
急救必备知识点总结

急救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急救原则1.保护现场在进行急救救助时,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自己或其他人也受到伤害。
2.判断意识状态针对突发状况下的受伤者,首要任务是判断其意识状态,如果患者意识清晰,可以和他进行简单交流,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该迅速对其进行急救处理。
3.呼叫急救电话如果伤势严重,必须呼叫急救电话,报告现场情况,并请求救助。
4.判断呼吸和心跳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急救者需要迅速判断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5.进行适当的急救处理对于不同的急救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例如进行包扎和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停止出血等。
6.等待救援人员进行初步急救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将患者转交给专业医护人员。
二、常见急救场景及处理方法1.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心肺复苏的方法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等。
2.止血包扎受伤后出血是常见的急救情况,需要迅速进行止血包扎,压迫伤口或使用止血带等方法。
3.窒息窒息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救情况,需要采取急救措施,如背部拍击、人工呼吸、肚膜刺激等。
4.烧伤烧伤是一种常见意外,需要迅速进行冷却处理,并用敷料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5.心脏病突发突发的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迅速就地急救,并呼叫急救人员。
6.中暑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需要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处,给予适当的解暑措施。
7.跌打伤跌打伤后需要冷敷处理,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及时就医检查伤势。
8.溺水溺水后需要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尽快恢复患者呼吸和心跳。
9.中毒中毒后需要迅速带患者离开中毒源,并进行清洗和排毒处理。
10.骨折骨折后需要固定患者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并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三、急救工具及用品1.急救箱急救箱是储备急救物资的必备工具,里面一般包括止血带、包扎敷料、止痛药、消毒液等。
2.止血带止血带是用于临时止血的工具,可以将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儿童急救技能

对于儿童急救技能,以下是常见的一些知识和建议:
学习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援技能,可以帮助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血液循环。
对于儿童,应该学习儿童版心肺复苏术(CPR),并熟练掌握。
掌握常见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如跌倒、割伤、烧伤等,了解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意外伤害,避免情况恶化。
学习使用急救用品:如绷带、止血带、夹板等,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用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处理伤口或骨折。
了解常见儿童疾病的症状和应对措施:如发热、呕吐、腹泻等,了解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症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设备。
对于儿童,应该学习如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并熟练掌握。
总之,儿童急救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安全,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儿童常见的5种急救方法
导语:小孩在成长发育阶段总是各种情况多发的,面对将会出现的各种状况我们只有及早做好急救知识才能更好的来应对这些意外。
很多家长都有过给孩子灌药的经历,遇到孩子不配合时,家长经常捏住孩子的鼻子,将药硬灌进孩子嘴里,这样做是最危险的。
此外,也有家长用勺压住孩子舌头往里灌药,这样也很危险。
如果药液呛入孩子气管,弄不好会引发吸入性肺炎。
不仅如此,压舌头的动作很容易引发孩子呕吐反应,如果此时姿势不正确,呕吐物被误吸入气管,将立刻引发窒息。
因此,喂药时,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
一次少喂一点,多喂几次,不要怕麻烦。
过小的孩子,则需要家长采取坐姿,让孩子半躺在妈妈的手臂上,用小勺从孩子嘴角斜方向里喂,固体药物也要碾碎用水化开来喂,动作要舒缓,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
如孩子发生呛咳,要立即停止喂药,把孩子抱起来,身子倾斜、面部朝下,即使发生呕吐,也不会窒息。
此外,家长还可以试试“喂药器”。
现在市场上有种平嘴针筒喂药器,有些像针管。
使用时,先将药水抽入针筒中,再将针筒扁平的一端放进宝宝口腔里。
扁平的设计不会让宝宝产生呕吐感,喂起来相对方便一些。
孩子一旦将花生、瓜子等东西误吸入气管时,会无法呼吸、脸发紫,并伴随抽搐,这时要一边拨打120,一边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俗称腹部冲击法进行解救。
该急救法分为成人与婴幼儿两种版本,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看护者需要如此操作:
1.让宝宝的身体趴在自己大腿上,面向地板,头部稍微向下倾斜,上半身也稍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