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医学精品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急救处理方法

学前儿童急救处理方法

3. 不要爬到高处或其他有危险的地方,不要从楼房的窗户
或阳台护栏处往下看,更不要探出身子张望。
2020/9/24
编辑版ppt
12
4.在容易滑倒的地方不要奔跑。如有积水或凹 凸不平的地方,很容易滑倒致伤。
5.教育幼儿不要打架斗殴
6.上手工课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刀,剪 等工具,以免出现意外.
2020/9/24
(1)呼吸状况 (2)脉搏状况 (3)瞳孔反应
2020/9/24
编辑版ppt
4
(二).学前儿童意外事故急救原则
1.抢救生命 2.防止残疾 3.减轻痛苦
2020/9/24
编辑版ppt
5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 急救与处理
2020/9/24
编辑版ppt
6
(一)简单性创伤
பைடு நூலகம்
简单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及急症之一.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 按创伤性质可分为: 1.擦伤 2.扎伤 3.划伤与割伤 4.挤伤
2. 不要爬到高处或其它有危险的地方,不要从 楼房的窗户或阳台护拦处往下看,更不要探出身 子张望;在容易滑倒的地方不要奔跑,如有积水 或凹凸不平的地方很容易滑倒致伤.
2020/9/24
编辑版ppt
19
十三.触电
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多数是因为 直接接触电流,也有可能是高压电或雷点击伤.儿童 玩弄电器,不慎触及断落电线或遭遇雷击等是造成 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急救处理
(1)物理降温
(2)药物降温
2020/9/24
编辑版ppt
16
十.冻伤
冻伤是人体受到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 性损伤.
1.症状

(学前卫生学课件)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学前卫生学课件)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切实有效
有效的安全教育可以保护儿童的 生命安全。
永久受益
通过教育,养成安全自觉的好习 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安全教育不仅是保护儿童的生命, 还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敢自 信的人生态度。
儿童事故的原因与分类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因
人为失误、安全意识淡漠、环境差、突发事件等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跌倒伤
观察伤情,清洗伤口,处理伤口,必要时送医治 疗。
中暑
将孩子移到室内,给他喝一些温凉饮料,洒水降 温,必要时送医。
烧伤
冷却烧伤处,撕除松紧衣物、饰品等物品,向烧 伤处喷洒清水。
结语及总结
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知识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防范意识,提 高安全意识,以避免任何风险。
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情绪波 动,对他们进行爱心关怀。
学前儿童的常见疾病与预防
1
感冒
建立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保持
腹泻
2
室内通风。
做好水果清洗和饮食卫生工作,养成良
好的卫生习惯。
3
伤风
开窗透气,避免感冒,裸露上肢和脚部 散热,以增强体质。
应急情况下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低血糖
让孩子坐下放松,给他喝一些可溶的葡萄糖,保 持温暖的环境。
2
分类
水火电气伤、交通事故、误食毒物、跌倒、玩耍受伤、意外游泳、感染疾病等等。
3
预防
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制定防范措施,保证环境安全,做好应急处理。
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切勿鲁莽行事
掌握周围环境,在安全设施的保 护下进行活动。
急救常识

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PPT课件

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PPT课件

01
03
05
02
04
06
预防工作:
惊厥
01
也叫抽风,常见于5-6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以2岁以下婴儿多见。 畅通呼吸道 专人守护 想法降温 辅助处理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患儿由于高热而大量出汗,使体液中水分以及盐分大量丧失,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运动失调,甚至昏厥等。
减少痛苦。
2、婴幼儿意外事故急救的原则
简单性创伤
01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
02
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按创伤性质分为:擦伤、扎伤、划伤、割伤、挤伤等。
03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2、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的外1/3处,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儿童挖鼻孔或鼻外伤时,易造成出血。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酒精擦拭
03
水温在32-34℃,与正常人皮肤温度接近 。
温水擦浴
7.降体温
8、热敷法
01
该法用于减轻疼痛,特别是腹部疼痛。可用于疖肿初起时,有辅助消炎、消肿作用。
02
湿热法 水温在40-50℃
干热法 水温略低于50℃
运用热敷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幼儿户外活动出现扭伤时,在24小时内不宜用热敷或用手按揉,以防局部血流增多而造成充血肿胀。
02
止血方法
创伤出血的预防
防止婴幼儿跌伤出血 防止幼儿切割伤出血
一般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6、头面部创伤
(1)伤后出血时 (2)伤后未出血时 伤后未见出血,成人要对摔伤的幼儿进行密切观察,在24小时内有无下列症状出现: ①平时很调皮、好动的幼儿此时变得很温顺,而且感觉疲乏; ②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③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④头部剧烈疼痛,脸色变白; ⑤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 ⑥发生痉挛、手脚麻痹、言语障碍的情况。 如有以上情况出现,可能有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32页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

32页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
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需要正确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 接压迫伤口,达到止血
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
用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 伤口,通过增加压力来
减少出血。
抬高受伤部位
对于四肢出血,可以通 过抬高受伤部位来减少
出血。
注意事项
止血时需要先清洁伤口 ,避免感染,同时需要
学步期儿童的生理特点
学步期儿童开始能够独立行走,但身 体协调能力较差,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
学前儿童心理特点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对颜 色、形状、声音等的感知 能力,需要提供丰富的刺 激和环境。
注意力发展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有 限,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 和技巧来吸引和保持其注 意力。
注意保暖
避免孩子腹部受凉, 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
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 状态、食欲等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4
常用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胸外按压来维持血液 循环,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
人工呼吸
在窒息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呼吸来维 持氧气供应,保证大脑的正常功能。
饮食调理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 情。
发烧护理
总结词
发烧是学前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家 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采 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01
02
监测体温
定时测量孩子的体温,了解发烧程度 。
03
物理降温
采用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方法降温 ,避免使用酒精擦拭。

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

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

常见呼吸道疾病
感冒
感冒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预防感冒应注重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 状。预防哮喘应注意避免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常见消化道疾病
利的边角、不稳定的家具等。
监督与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教育 孩子认识危险物品和行为孩子在 特定场所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准则
,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
处理方法
伤口止血
对于轻微的割伤或擦伤,家长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 迫止血。
冷敷与热敷
对于扭伤或关节脱位等情况,家长可以先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 痛,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 的紧急抢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 和人工呼吸来恢复患者的生命体 征。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包括判断 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和人工呼吸,需要定期进行培 训和演练,确保熟练掌握。
止血方法
总结词
止血方法是指通过压迫、包扎、填塞 等方式控制出血,减轻伤者的失血和 休克风险。
动物咬伤处理
总结词
动物咬伤处理包括清洗伤口、压迫止血、就医接种疫苗等步骤,以预防感染和狂犬病的发生。
详细描述
在处理动物咬伤时,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避免挤压和包扎,及时就医接种相关疫苗,并注意观 察身体状况。
05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环境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消除家居中 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隐患,如锐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确 保学前儿童每天有足够的 睡眠时间。

2020年10月自考《学前卫生学》2020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用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

2020年10月自考《学前卫生学》2020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用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

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 生命造成的损害。
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有窒息、溺水、车祸、 中毒、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以及跌伤、动物 咬伤等等。这些意外伤害都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 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意外伤害事故给幼儿园 带来的不良后果
声誉受损:发生事故后,家长往往对幼儿园失去信 任,使幼儿园声誉直接蒙受损失。
经济损失:有些重大事故发生后,幼儿园不得不在 经济上进行赔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影响工作:意外事故的发生给园领导、教师容易造 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工作起来束缚手脚,使正常工 作的无法进行。
发生在幼儿园的意外事故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10点,多数幼儿 已经到园,教师布置让幼儿到室外阳台上自由玩 耍。这时,一位家长来送孩子,两位教师与家长 在活动室交谈,忽然几名幼儿拽着一男孩的胳膊、 腿往教室抬,该男孩额头上鲜血直流。经询问才 知几名男孩在阳台上追逐跑,该男孩摔倒后碰在 了台阶上,额头上碰破一较深的小口子。教师问 清情况后,急忙将该男孩送医院进行缝针处理。 放学后对该男孩进行了家访,讲明了事情发生的 经过,并诚恳地给家长道了歉。
案例三: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午睡时,教师发现 一幼儿有异常低哼声,过去后发现该幼儿将一小 段油画棒塞入鼻孔中,且越抠越深,后在医务室 医生的帮助下方取出油画棒,脱离了危险。
案例四: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然躺在地 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经医生诊断是高烧 引起的抽风,在医生抢救下方脱离了危险。
2.鼻腔异物
• 处理方法:
• (1)轻声安慰,使其安静配合操作。避免 大哭。
• (2)异物置入较浅,可擤鼻。如无效,切 不可用镊子等器具夹取圆形异物。
• (3)异物取出后,如有鼻粘膜损伤,可根 据具体情况涂点消炎药膏或口服消炎药。

《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常见病和急救

《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常见病和急救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又称 "软骨病",是3岁以下婴幼儿 的常见病。由于机体缺乏促进骨铬钙化的 维生素D而使骨骼发育出现障碍。佝偻病患 儿发育缓慢、抵抗力低,易患肺炎、上感 等疾病。
病因:
1.紫外线照射不足。维生素D在婴幼儿饮食申 含量很少,主要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吸收 紫外线后转化而来。
(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 糕点等,易造成龋齿;
(3)牙齿结构的缺陷:
牙釉质发育不良:缺钙、磷、维生素D、氟易 导致其发育不良。氟是增进抗龋能力的主要微 量元素;
牙齿排列不齐:易留食物残渣…。
预防: (1)定期检查牙齿。 (2)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教育幼儿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4)婴幼儿饮食中供应充足的钙。 (5)纠正幼儿某些不良习惯。 (6)药物预防,饮用含氟的水,使用含氟的
二、常见消化道疾病
腹泻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许多其 他疾病的并发症。
婴幼儿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而消化系 统发育不完善,所以胃肠负担较重,加上 婴幼儿免疫功能亦不完善,因此容易发生 腹泻。对于发育迅速的婴幼儿来说,腹泻 严重影响了机体对营养的吸收严重腹泻时, 由于机体脱水,可影响到生命。
牙膏。
(二)弱视
弱视:是指视力达不到正常,但查不出影 响视力的明显眼病,验光配镜也不能矫正。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
病因:
1.先天性弱视。 2.斜视性弱视。 斜视是指眼睛在注视某一方向时,仅一眼视轴指向
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表现为两眼的黑眼 珠位置不匀称。
3.屈光参差性弱视。 两眼的屈光状态在性质与 (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PPT课件

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PPT课件

(三)腹痛 剧烈或阵发性哭闹,下肢蜷曲,面色苍白,出冷汗
疼痛部位Βιβλιοθήκη 上腹正中——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右上腹部——胆管蛔虫及肝、胆疾病 左上腹部——脾创伤 肚脐周围——蛔虫症、急性肠炎 右下腹部——急性阑尾炎 左下腹部——痢疾、粪块堵塞 腰部——肾盂肾炎
腹痛后面色 发青、紫或 白,大多为 急病;若腹 痛伴有呕吐, 病情也较重
8
(四)呕吐
1.新生儿期 2.婴儿时期
分娩时吞入羊水 ;消化道畸形,脑部产伤 喂养方式不当 ;各种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肠套叠
3.幼儿时期
(五)便秘
维生素A或D中毒;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以 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蛔虫症所致的并发症
1.摄入的食物及水分不足 2.饮食成分不恰当 3.按时排便的习惯没养成
温 37.5— 37.9℃ ——低热
的 38.0— 38.9℃ ——中度发热

39.0 — 39.9℃——高热

40℃以上——超高烧
13 CXL
案例一: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 然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 经医生诊断是高烧引起的抽风,在医生 抢救下方脱离了危险。
问题:孩子高烧怎么处理?
问题:我们怎么处理?
17
五、冷、热敷
1.将毛巾在40-50℃热水中浸湿,折叠后置于患处。待热量部 分散发后更换,重复多次 2.将热水灌入热水袋中,排出气体后拧紧盖子,倒提水袋检 查是否漏水,用毛巾包裹好放在患处
1.非疾病所致: 婴儿哭闹多由饥饿、口渴、过冷、过热、尿布湿、
衣服紧、蚊虫叮咬等引起;幼儿常为要挟性哭闹
哭声嘶哑 ——发音器官疾病
哭声粗而低沉 ——声带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度烧(烫)伤伤及皮下组织和肌肉,甚至累及骨 骼。
对二、三度烧(烫)伤的患儿,可用干净的纱布、毛 巾等覆盖创面,或用干净的床单包裹住,不要弄破水疱, 及时送医院救治。有时烧(烫)伤面积较大,患儿可能 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
预防工作:
(1)室内暖气应加罩,炉火应有防护措施;
(2)电器电线应经常检查是否漏电,以防幼 儿接触造成击伤;
(3)不允许幼儿进入食堂、锅炉房等高热地 带;
(4)给幼儿提供的饮用水温度要适宜,不可 过烫,热水瓶、热水壶等要妥善放置;
(5)进餐时,保育员要认真管理好热汤、热 粥,最好是煮好后稍微晾凉些,再给幼儿分盛;
(6)为幼儿洗澡时,要先放凉水,再加热水, 或者先调好水温,然后再端至幼儿面前,等等。
8、惊厥
儿童如果被无毒蛇咬伤,只需按照一 般损伤处理;如果被有毒蛇咬伤,需要 立即救治,以免发生严重后果。急救措 施如下:
1.阻止蛇毒扩散; 2.去除蛇毒; 3.药物急救; 4.速向医院求救。
4、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2)鼻腔异物 (3)咽部异物 (4)外耳道异物 (5)气管异物 (6)吞咽异物
5、创伤出血
①平时很调皮、好动的幼儿此时变得很温顺, 而且感觉疲乏;
②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③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 识丧失的状态; ④头部剧烈疼痛,脸色变白; ⑤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 ⑥发生痉挛、手脚麻痹、言语障碍的情况。 如有以上情况出现,可能有发生颅内出血的 危险,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①物理降温 ②药物降温
10、冻伤
(1)症状 轻度冻伤常造成局部损伤。多发生在耳廓、手 、
足等部位,仅伤及皮肤表层,局部红肿,感到刺痒和 疼痛。多发于初冬以及早春季节。
全身冻伤者,往往由于冬季落水或在严寒中长久停 留而引起。起初感觉全身发冷、头晕眼花,渐渐陷于 昏睡,呼吸和心跳逐渐减慢,出现严重的生命危险。
8、热敷法
该法用于减轻疼痛,特别是腹部疼痛。 可用于疖肿初起时,有辅助消炎、消肿 作用。 (一)湿热法
水温在40-50℃ (二)干热法
水温略低于50℃
运用热敷法时,要注意揉,以防局 部血流增多而造成充血肿胀。
2、面部及口腔周围等处感染,也不 宜用热敷,以防病菌随血流循环进入颅 内,而加重病情。
7、烧伤、烫伤
处理:
(1)立即清除造成烧伤、烫伤的根源
(2)根据受伤的程度不同及时处理创面
一度烧(烫)伤只损伤皮肤表皮层,局部皮肤红肿、 疼痛、无水疱。处理时可将损伤部位用凉水或冷开水反 复冲洗,若手足灼伤可直接浸于冷水中,至疼痛缓解后 去除冷水。可在伤面上涂紫药水、清凉油或烫伤药膏等。
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除红肿外,还出 现水疱,疼痛剧烈。
也叫抽风,常见于5-6岁以下的儿童, 尤其是以2岁以下婴儿多见。
1.畅通呼吸道 2.专人守护 3.想法降温 4.辅助处理
9、中暑
(1)症状 患儿由于高热而大量出汗,使体液中水分
以及盐分大量丧失,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 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面色 苍白、大量出汗、运动失调,甚至昏厥等。 (2)急救处理
第六章 学前儿童护理方法 及常用急救术
第一节 常用的学前儿童护理方法
1.测体温 2.数脉搏 3.观察呼吸 4.点眼药水 5.滴鼻药 6.滴耳药
7. 降体温
(1)冷敷法 水温多保持在18-25℃之间。
(2)酒精擦拭 将70%酒精或白酒加水一倍,使酒精
浓度在20%-30%之间。 (3)温水擦浴
水温在32-34℃,与正常人皮肤温度接 近。
首先要脱离电源。
脱离电源以后,应立即检查患儿的 精神、呼吸和心跳,必要时立即施行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不要轻易放弃 抢救,在抢救的同时,应立即送医院进 一步处理。
(2)急救处理 轻度冻伤者,可用白酒、辣椒水轻轻涂擦患处,再
涂抹冻疮药膏,一般伤愈后不留疤痕,但是再次受冻 容易复发。全身冻伤者,应立即保暖复温,除去已经 冻结的衣服,裹上厚棉被,可用热水袋热敷身体。要 求动作要轻柔,必要时可去医院处理。
11、急性中毒
(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时 (2)毒物由皮肤侵入时 (3)毒物溅入眼内时 (4)毒物经消化道侵入时
二、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一)学前儿童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及急救原则 1. 婴幼儿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 (1)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2)根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①呼吸状况 ②脉搏状况 ③瞳孔反应
2、婴幼儿意外事故急救的原则
①挽救生命。 ②防止残疾。 ③减少痛苦。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①蚊子咬伤时 ②蜜蜂蛰伤 ③黄蜂即马蜂蛰伤 ④蝎子蛰伤
⑤毒蛇咬伤
一旦发现被蛇咬伤,应立即辨别是有 毒蛇还是无毒蛇。
毒蛇的头多为三角形,咬伤后除了留 下一般的齿痕外,另有两个明显成对的 齿痕,且大而深,疼痛剧烈,有全身症 状;
无毒蛇的头多为椭圆形,咬伤后留下 一排整齐的小而浅的牙痕,伤口不痛, 无全身症状。
催吐洗胃:可口服温盐水或清水,也 可选用蛋清、牛奶、面糊、豆浆等作为 洗胃剂。
婴儿及神志不清者不宜选用催吐法。
12、骨折
(1)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可以分为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 骨折。
(2)根据骨折的程度以及形态, 可以分为不完全骨折与完全骨 折。
骨折的急救原则是:固定伤肢、限制活动。
13、触电
1、简单性创伤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
常遇到的急症之一。 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按创伤性
质分为:擦伤、扎伤、划伤、割伤、挤 伤等。
2、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 的外1/3处,因该处鼻粘膜较薄、 血管集中成网,儿童挖鼻孔或鼻外 伤时,易造成出血。通常把该部位 称为“易出血区”。
3、咬伤、蛰伤
(1)创伤出血的鉴别 第一类是皮下出血。 第二类是外出血。 第三类是内出血。
(2)止血方法 ①一般止血法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 ③指压止血法
(3)创伤出血的预防 ①防止婴幼儿跌伤出血 ②防止幼儿切割伤出血
6、头面部创伤
(1)伤后出血时 (2)伤后未出血时
伤后未见出血,成人要对摔伤的幼儿进行密 切观察,在24小时内有无下列症状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