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蒋军晶群文阅读讲座通用课件

蒋军晶群文阅读讲座通用课件
是关键问题。
学生阅读负担重
相对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短 时间内阅读多篇文本,这对学生的阅读速
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施难度高
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 生进行多文本阅读和比较,这对教师的教 学能力和课堂掌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价标准不明确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归纳等阅读能力,但如何评价学生的阅 读成果和阅读能力尚缺乏明确的标准。
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对比和 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
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群文阅读涉及多个文本,涵盖 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拓 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群文阅读强调对多个文本进行 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 考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群文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
主题要有趣
主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 探究精神。
主题要有深度
主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 思考价值,能够引发学生 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选择文本
文本要相关
选择的文本应与主题紧密 相关,能够支持主题的探 讨和深化。
文本要有代表性
选择的文本应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能够反映某一方 面的文学特征或社会现象 。
阅读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阅读过程
通过观察图片、朗读故事、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动物 的形象和特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群文阅读案例
主题 阅读材料 阅读目标 阅读过程
《人类的探索》
《火星探险记》、《地球的起源与演化》、《人类对宇宙的探 索》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课件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课件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生活 品质。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经济发展方面需要重视产品品质,医疗、教育、 文化等社会服务领域同样需要精益求精,这样才可能提供更加丰富、更能满足群众期待的高品质产 品和服务。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矢志创新,戒除浮躁,为“中国制造”提供坚强支撑。
第二单元群文阅读
刷专题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10667个集体,31515人次——这是自1950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的15次全国 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数。2020年,这个数字再次刷新——将有新一批劳 动楷模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至高褒奖。70余年来,劳动模范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用劳动的双手浇筑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不朽丰碑,鼓舞亿 万劳动群众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刷专题阅读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我国各行业都需要摒弃功利和浮躁之风,沉下心来 做一名“工匠”。 B. 材料二“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等典故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可见工匠精神 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 C. 材料二选取了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为了论证科技的重要 性这一中心论点。 D. 近年来,中国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工匠精神已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强 大的支撑。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政府部门、广大企业和每一名社会成员共同培育有利于创造精品的“土 壤”。如今,“工匠精神”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社会各界对其广泛讨论并达成普遍共识…… 一个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制造强 国建设目标必将实现。

群文阅读ppt课件

群文阅读ppt课件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
比较阅读,拓展思维
选择多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对比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和主题。
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拓展思维和认知。
讨论交流,提升认识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和见 解。
总结讨论成果,提升对文章主题的认 识和理解。
倾听他人的观点,提出问题和建议。
群文阅读ppt课件
• 群文阅读概述 • 群文阅读材料的选择 •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 群文阅读的实践与反思 • 群文阅读的未来发展
目录
01
群文阅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它以多文本为载体,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组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群文阅读与学科整合
语文学科内的群文阅读
将同一主题或同一文体的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整体 阅读和比较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跨学科的群文阅读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信息融入群文阅读中,例如将历史、 地理、科学等学科内容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与学科整合的意义
改进措施3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 学方法。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01
02
03
提升方向1
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和文 学鉴赏能力。
提升方向2
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提升方向3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探索适合学生的 教学方法和策略。
05
群文阅读的未来发展
多样性
选择不同体裁、题材、风格 的群文阅读材料,以满足学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单元-群文阅读--良知与悲悯-课件ppt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单元-群文阅读--良知与悲悯-课件ppt

②1877 年 7 月 31 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 堡市市长特列波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 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 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行:“迫使一个被折磨 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我觉得绝 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 依旧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1987 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 款人署名“炎黄”,1000 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 资。此后 27 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 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 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 来。2014 年 11 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
⑧“啊呦,年纪这么小呦,跟我家小女一样大哟。有事情跟阿 姨讲,阿姨尽量帮你们解决呦……”这是一位武汉大娘与一位白衣 小天使的对话。
⑨“我是感染科医生,我去!……‘我跟家里人都讲好了,随 时准备出发。’”这是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感染科的一名“老兵”。17 年前“非典”疫情时,年纪尚轻的她自愿报名投身防疫隔离一线; 17 年后,面对武汉疫情,她依然冲锋在前。
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 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 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 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 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
⑥强弩又把我的心神射向疫情战场的英雄儿女的身边。 ⑦“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空寂的街巷,寥落的灯火下 涌动的力量,我们清晰感知。这,是一股闯过难关的信念和决心, 千万武汉人咬紧牙关,他们知道,闯关,武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武汉更不是孤军奋战!”我读到这,听到的是祖国各地“疫情就是命 令”的回应,听到的是暖心的诗行,勇敢逆行者的心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课件
《故都的秋》:对话。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荷塘月色》:无。
景物描写方法比较
《荷塘月色》:叠词、比喻、拟人、虚实结合。 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 人。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 子却更见风致了。 《故都的秋》:虚实结合。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 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景物描写方法比较
《故都的秋》:对比衬托。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南国之秋衬托北国之秋。 外国对秋的感情与中国对秋的感情的联系比较。 《荷塘月色》:对比衬托。 无月之夜与圆月之夜的比较。 清华园荷塘与江南采莲地的比较。 ……
抒情方法比较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能使读者对作者所描 绘的景物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作者抒发的感情所感染。
作家比较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 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 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 许地山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 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成立时间为1921年1月4日。
文学研究会奉行的原则是:“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 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 生。”(沈雁冰《关于文学研究会》)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 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 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 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 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人教版部编版 群文阅读教学要领 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 群文阅读教学要领 课件(共58张PPT)
1.适切度 让学生有话可说,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及知识储备 2.开放性 不作观点暗示,不出现倾向性指向,让学生立足不
同立场都话可说 3.语文性 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议题示例:重庆读本(五年级下)
故事里的“冲突” 1.议题:“冲突” 2.语篇:《奇特的和平使者》《月桃花》《鸿门宴》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上 午3时3 7分21. 8.1103: 37August 11,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11 日星期 三3时3 7分49 秒03:37: 4911 August 2021
点,要学会放弃。
西南大学于泽元论群文阅读
1. 基本定义
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阅 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2. 教学环节
“精心选文”“凸显议题”“集体建构”和“形成共识”
倪文锦论群文阅读
1.群文的“文”,不只限于文章,是多文本类型阅读。 2.群文不是多个文本的简单相加,是将具有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
C、群文阅读基本元素

《劝学》《师说》群文阅读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群文阅读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设喻
证明的道理
特点
效果
青、蓝
学习让人发展、提高
輮以为轮
木、金
跂望不如 登高
登高、顺风、 假舆马、假舟 积土、积水、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驽马、锲而 不舍、锲而舍之
蚓、蟹
学习可以改变本 性,使人向善 推导结论,学习 可以提高自己
空想不如学习
通过学习弥补 不足
学习重在积累, 不断积善成德,
以备圣心
4.文化传承与理解:尊师重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探寻 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
学习活动一:理解“学习之道”
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读出你在《劝学》和《师 说》中所寻到的“学习之道”,完成下面表格。
学习活动一:理解文中“学习之道”
课文
学习的目 的和意义
学习的 作用
学习的方 法和途径
出人远 下圣人亦远 遵循师道 背离师道
批判不从师的人, 强调从师的广泛性
号召师道回归
效果
一正一反,清晰直 观地展现了师与耻 师的行为和结果巨 大的反差,有力地 批判了耻学于师的 社会风气,有效地 强调了从师学习地 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任务三:分享“学习之道”
校园网络贴吧上高一新生吐槽高中学习生活,现在选出了一些典型的吐槽,结合所 学的《劝学》、《师说》及自身对学习的体悟,阐述自己的学习观,给予正能量的回复。 吐槽1:高中学习好苦、好枯燥、好无聊啊! 吐槽2:学习真难啊,老师讲的听不懂,勉强能听懂的部分也不会做题! 吐槽3:“宇将军”又来啦,我的单词还没背下来,英语太可怕了,完全是读不懂的天书 啊!无用! 注意:选择其中一个吐槽,有针对性、有条理地给予回复。
学习的 态度
比较分析,总 结学习之道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课件(共4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课件(共4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①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 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 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 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 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 蹦乱跳,都有生命。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 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 的天空中飘荡。
五、委婉写景,侧面烘托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 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分析手法与作用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②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⑤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注意顺序,主次分明
在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写景顺序主要有四 种,即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镜 头转换。另外还要注意详略。写多种景物时,主要景物要详写, 次要景物要略写;写一种景物时,景物的主要特征要详写,其他特 征可略写。这样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三、用准修辞,充满诗意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 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 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 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 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 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 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准确的修 辞,不仅能使某一片段变得生动传神,韵味十足,更能使整篇文 章变得灵动并充满诗意。在写景过程中,可恰当运用动词、形容 词、叠词等呈现景物特点,凸显语言的动态美、色彩美、韵律美, 吸引读者目光,打动读者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几篇材料分别写了哪些事物,借助这些事 物的特点用来比喻什么或讴歌什么?
2、作者选取的物与所喻的人有什么共通之处?
.
10
.
11
野草 葵花 蜜蜂
顽强不屈的人 边防战士 农民
不择环境、顽强不屈 不畏艰苦、不畏严寒 勤劳、为他人着想
.
12
借物喻人的秘密
是指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 来比喻人的品格。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 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 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
16
.
13
.
14
学写法:
共同之处:
1.都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2.物与人之间都有相同的品格。 3.文章都有一个小故事。借的物和喻的人 有机地连在一起。 是指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 来比喻人的品格。
不同之处: 借的物不同(植物,动物)比喻的
人也不同。
.
15
小练笔:
请你选取一物,来比喻自己或身边 的人。一定要比喻得当哦!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
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
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 ·· ·
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1
• 想一想
• 1、文章借何物,喻何人? • 2、作者所借之物与所喻之人有什么共通之处?
落花生
默默付出 不求回报的人
朴实、有用
.
2
群文阅读
借物喻人的 秘密
.
3
借物喻人:是指借助事物的某一 特点,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或讴歌 人的品格。
.
4
阅读《野草》,思考:
这篇文章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 是什么人?两者有什么共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处? 你是从哪些句子领悟到的?
.
5
野草
顽强不屈的人
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
6
·
.
7
作者为什么赞颂小草的力量?
作者以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启示人 们,面对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克服 一切阻力,奋然向上,鼓励人们勇于 斗争,给人以信心。
.
8
总结方法:
先要读文章,找到借什么物, 喻什么人,再找人与物的共 通点,最后品读体现共通点 的句子。
.
9
阅读提示:
自读群文《葵花之最》《荔枝蜜》,完成以下 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