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_李芳田
国际移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移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移民现象逐渐增多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国际移民对目标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首先,国际移民为目标国带来了劳动力的增加和转型升级的机会。
许多移民在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职业机会时选择移居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
这些移民往往具备较高的技能或专业知识,为目标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他们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移民还可以填补劳动力市场的短缺,缓解目标国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移民劳动力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使得目标国能够更快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其次,国际移民也带来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
移民往往将他们与原国家的经济和商业关系保持着,在目标国创办企业或投资经营,为目标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和经济机会。
他们通过与原国家的合作,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对目标国的投资,刺激了目标国的经济增长。
移民的创业精神和商业技能也为目标国带来了更多的商业创新和竞争力。
这些投资和合作不仅带动了目标国的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然而,国际移民也会对目标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首先,移民对目标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尤其是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移民的涌入可能导致工资水平的下降,增加了当地劳动者的就业难度。
此外,移民还可能给目标国的社会福利系统带来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保健、教育和住房等方面。
目标国需为移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服务,这将增加公共财政负担,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国际移民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目标国应该制定更有效的移民政策和管理措施。
首先,目标国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和劳动力需求,制定合理的移民配额和标准,吸引高素质的移民劳动力。
其次,目标国应加强对移民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目标国的社会和经济。
国际移民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国际移民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移民问题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随着人们交流和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移民问题对于世界各地经济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那么,国际移民到底对经济有何影响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国际移民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国际移民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移民会增加本地的人口数量,其中也必然包含了具有生产和消费能力的群体,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移民也会带来更多的技术和发明创造,推升当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比如,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数量占了人口的相当一部分。
以硅谷为例,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移民人才的加入,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如此一来就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也为美国带来了更多的税收,这都是移民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2. 国际移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影响除了经济增长,移民还会对当地社会福利造成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过于慷慨,那么大量的移民涌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的负担。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公立医疗系统过于优良,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涌入,那么政府将不得不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导致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财政压力加大。
但是,移民也有可能对当地的社会福利造成积极的影响。
例如,大部分移民都带有创业精神,他们会在当地创业、开店,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同时也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做出了贡献。
3. 移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最后一点就是移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的涌入,当地文化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量移民涌入造就了“美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但是,移民也会对当地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一部分移民可能无法适应当地文化,导致社会紊乱甚至犯罪问题的发生。
这时候,当地政府就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以确保移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定。
10838 国际移民及其对目的地国家经济的影响

国际移民及其对目的地国家经济的影响引言移民是指个体或群体离开自己原有的国家或地区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
如今,国际移民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常态。
国际移民带来了巨大的人文、社会、经济影响。
笔者将主要探讨国际移民对目的地国家经济的影响。
国际移民的现状据统计,2019年全球国际移民人口达到2.7亿,占全球人口的3.5%。
其中,中国出境移民人数高达1.5亿人,是全球第一大移民国家。
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移民目的地国家,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14%,人数高达4488万。
这些数据表明,国际移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国际移民对目的地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增长引入移民人口,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移民一般都集中在城市地区,释放出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带来了消费升级的机会。
此外,移民对于企业创新和技术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引进精英移民和优秀留学生,可提高目的地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些移民往往是高素质、高产值的人才,可以帮助目的地国家更快地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填补劳动力缺口目的地国家需要的劳动力需求大于本地人口的供给,国际移民可以帮助填补这一空缺。
移民往往是年轻、有活力的人,他们可以为目的地国家提供劳动力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业等领域,移民的劳动力贡献非常大。
国际移民对目的地国家经济的消极影响加剧市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化很多移民往往只能从事低端工作,收入水平较低。
这些移民和本地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市场上的不平等。
同时,这些移民也容易跟本地社会产生隔离,导致社会的分化。
这些问题会导致社会稳定性的下降,极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很多移民到达目的地国家后,会享受到一些社会福利和保障,如医疗保险、住房等。
这些福利和保障的提供,需要目的地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福利负担和政策压力。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会泽实验高级中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试卷(二)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老子主张“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墨子提出“乐愈繁,治愈寡”“圣王不为乐”。
这反映出A.社会转型促进了音乐发展B.音乐审美折射出政治理念C.思想争鸣促进了文艺繁荣D.音乐教化功能被充分发挥2.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
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
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这说明,战国时代()A.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增强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D.汉化与胡化同时并存3.在秦律中,不仅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而且一切动产及不动产的所有权,如牛羊、甲盾、钱财,甚至是系羊的绳子,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理办法。
据此可知,秦律()A.注重维护私产者的利益B.具有轻罪重罚的特点C.有效保护奴隶主的权利D.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4.《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这描述的是哪种劳作方式()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式劳作D.庄园式劳作5.中原汉人一向的习惯是席地而坐,或是跪坐,或是盘腿坐,并无坐椅子、凳子的习惯……至东晋南朝时期,胡人发明的“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终于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习惯。
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是A.胡人汉化B.胡人统一中国C.汉人生活水平提高D.民族交融6.北魏隋唐时期,大量的镇都设在要冲之区,设险防守。
这说明这些镇的主要功能是()A.经济功能B.军事功能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7.宋朝苏洵在《嘉祐集》中说“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他强调的是()A.官员选拔依据考试成绩B.对官员进行严密的监察C.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D.对官员要有考核和奖惩8.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辉煌,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作者:◆朱伶瑾来源:《商情》2015年第28期【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移民的数量日益增加。
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移民网络等因素。
国际移民给现阶段国际政治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有积极层面的作用,也有消极层面影响。
本文基于国际移民的类型及特点,系统剖析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同时探讨了国际移民对国际政治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国际移民国际政治经济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的跨国交流日益增多,国际移民不管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日益扩大。
国际移民的迅猛发展和流动方式的多样化,给现阶段国际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极具重要性,为移民输出国及输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转型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国际移民的类型及特点(一)类型国际移民,就是跨越国界而迁居至他国,并居留较长时间的人群。
当前国际移民主要有这几种类型:永久性移民,该类型的移民移居目的国后不再回迁自原迁出国。
非法移民,该类型移民主要是为获得法律许可而采取非法方式进入目的国,或具备有效证件但有效期限已过,仍然停留于目的国不返回其所在国。
避难移民,因受到政治、宗教、种族等迫害,有正当理由离开在籍国,受到他国庇护的人群。
技术移民,也称为工作移民,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知识、专业素质的人员,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技能型人员。
该类型移民很受到目的国的欢迎。
一些移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极为重视该类移民。
此种移民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学习性移民,主要是到国外学习的留学生,这是该类移民的主体。
(二)特点首先,从流向来看,国际移民地区化日益显著,逐步形成一个地区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外部环境来探讨,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国际移民的流动方向已从地区外流动逐步转变成往地区内流动,或转往发达国家。
当经济复苏或逐步发展起来后,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国际移民的回归。
移民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移民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移民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移民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移民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移民对政治体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移民人数的增加会对国家的选举和政策产生影响。
举例来说,大量的移民可能会改变选民的构成,从而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
移民社群也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影响,因为他们有不同的需求和利益。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移民的利益,以确保社会的平衡和公正。
其次,移民对经济体制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移民经济贡献的增加可以提振国家的经济发展。
移民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他们的工作和消费都会刺激经济增长。
移民还可以填补劳动力短缺的岗位,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此外,移民也带来了新的创新和商业机会,激发了经济的活力。
他们往往具有创业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然而,移民对政治经济体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移民的增加可能导致社会文化冲突。
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可能会对本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提出挑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紧张。
此外,大规模移民可能会给国家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压力。
移民人口的增加会增加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而政府要承担提供这些服务的责任。
与此同时,移民也可能导致经济不平等的加剧。
有些移民可能因为语言障碍或技能不足而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而陷入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
这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经济不稳定,增加贫富差距。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移民的融入和平等机会。
为了充分发挥移民对政治经济体制的积极影响,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移民政策,既要鼓励高技能移民,又要注重家庭团聚。
其次,政府应该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以确保移民能够融入社会,迅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政府还应该加强移民的语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移民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国际移民不仅对于移民者个体来说意味着新的生活机会,也对于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带来的潜在利益和挑战。
首先,国际移民对于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移民者往往是年轻、优秀的劳动力,他们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和较高的工作能力。
这些移民者在目的地国家找到就业机会后,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他们在各个行业中不断努力工作,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增长。
此外,移民者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也能够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进而为目的地国家的经济活力注入了新的元素。
其次,国际移民也为目的地国家的劳动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移民者往往愿意从事一些短期或临时性的工作,填补目的地国家劳动力市场上的短缺。
这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有助于调整就业结构,满足社会经济的变化需求。
此外,移民者在某些特定行业中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能够弥补目的地国家国内人才的不足,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然而,国际移民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挑战和负面影响。
首先,移民者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目的地国家劳动力市场过剩,从而引发就业竞争的加剧。
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移民者与当地居民争夺稀缺的工作机会,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
其次,移民者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值得关注。
如果目的地国家的政府无法有效管理和监管移民者的劳动权益,可能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从而损害当地劳动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为了最大化国际移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利益,目的地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制定透明的移民法规,并建立良好的移民政策框架,以确保移民者的权益得到保障,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纷争。
其次,加强对移民者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就业市场。
此外,通过建立多元文化教育和社区交流项目,促进移民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剖析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剖析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移民数量持续增长。
移民形成的动因错综复杂,国际移民无论对接受国还是原籍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接受国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环境恶化和国际关系紧张。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移民政治经济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移民便成为一股全球性的力量。
当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本要素及人力资源跨国界流动更为频繁与迅速,因而国际移民数量巨大,而且流动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对移民输出国、输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转型起着促进作用。
现阶段国际移民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一)国际移民的主要类型当今国际移民呈现不同类型,以国际移民目的为标准,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类:工作性移民,指为改善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跨国迁移,为了获得更高收益或更优良工作环境而离开其祖籍国前往另一国家工作,构成当今国际移民的一大重要迁移类型。
其中又可以分为技术移民、合同移民、季节性移民、非固定移民。
学习性移民,指前往外国求学的留学生,是学习性迁移的主体。
按照相关规定,申请人在被求学的国家正式教学机构接纳之后,即可申请以学生身份在该国求学。
另一类比较特殊的“学习性迁移”是到外国的企事业单位接受技术培训类型,即通过办理相关手续后,到另一国家接受在岗职业培训(李明欢,2009)。
家庭团聚性移民,指为了和已经迁居国外的人员团聚而迁移的人员。
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在原则上承认合法移民享有和家庭成员团聚的权利。
而在那些否认这一权利的国家,有关的家庭成员可能会设法非法入境(李芳田,2009)。
托庇性移民。
托庇指依靠别人的庇护,而托庇性迁移指通过迁移以获得另一国的保护。
此类迁移情况相对较为复杂,我国学者将之分为主动与被动两大类型。
被动的托庇性迁移主要包括因原居地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跨国寻求救济、保护,或者遭受种族或政治性迫害而不得不逃离本国、寻求他国庇护的难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9-20作者简介:李芳田(1968—),女,河北沧州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9年第1期总第208期 齐鲁学刊QILU JOURN AL N o .1G ene ral N o .208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李芳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移民数量持续增加。
国际移民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内部经济体制问题、移民网络以及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际移民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移民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能力提出了挑战;并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对接受国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危害;还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双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环境的恶化和国际关系的紧张。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移民;国际政治经济中图分类号:C 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9)01-0099-06 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本要素及人力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频繁和加快,国际移民浪潮方兴未艾。
国际移民的迅速增长及流动方式的新变化,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对移民输出国、输入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移民的主要类型及其现状移民是指越过政治或行政单元的边界,并至少居留一段时间的人群。
国际移民则指跨越国家相互间的边界而迁居另外一国[1],并居留一段时间的人群。
当然,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人并非都是移民。
按照斯蒂芬·卡斯尔斯的说法,移民意味着最少也得住上一段时间———譬如说六个月或一年。
当然,目前国际上对此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国家的规定也相差很大。
可以说,对国际移民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客观标准,而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策和规定。
(一)国际移民的主要类型。
当今世界移民状况与以前相比有许多新的特征,其一就是移民的类型有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的移民。
目前跨国移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永久性移民。
这类移民其迁入目的国就是要定居在那里,不再返回迁出国。
临时性劳工移民。
这类移民也称“客工”或临时合同工,这些工人短期迁居,在移居国从事季节性工作或短期合同工作。
非法移民,亦称非正规移民。
这类移民或是未取得适当的许可而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目的国,或虽曾有有效证件但已过期,仍停留在目的国而不返回其来源国。
这些人多为非法劳工。
难民与寻求避难者。
按照联合国的界定,难民是指那些有正当理由于害怕受到迫害,诸如基于种族、宗教、民族或政治观点等原因,离开原籍国,因而不能或不愿受其原籍国保护的人。
目前,在保护难民方面,联合国先后有两个基本文件,即1951的《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寻求避难者是指那些越过边境寻求保护、但未必严格符合1951年难民公约规定的标准的人。
此外,除上面传统意义上的难民外,近来因生态环境恶化,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无法生存而被迫跨国迁移而沦为难民的人数急剧上升。
过境移民。
这类移民是指那些进入某国却并不真正想迁居此地,而是作为其进入最终目的国的临时停留之地。
近几十年来,这类国际过境移民有不99断增多之势。
技术移民,也称高素质移民。
这类移民是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如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高技能人员。
技术移民受到移入国的欢迎。
一些移民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越来越重视这类高技术移民。
这类人员的流动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因此也造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半移民,也叫不完全移民。
这类移民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形式移民。
它包括有时被叫做“伪装旅行者”的那些人,他们几乎随时准备出国谋生,所从事的是简单劳动,通常是无证打短工等。
尽管每次只在东道国停留几周或几天,但他们多次入境,实际上每年要在国外工作或停留很长的时间。
两栖移民。
这类移民通常是举家迁入外国,家人定居在迁入国,而本人或夫妻俩来往于母国和移居国之间。
多数情况是,定居在迁入国,工作在母国。
两地都有居所,来往于两地间。
他们往往仅有子女长期生活在迁入国,其子女被称为“空投子女”。
回归移民,或称回迁移民。
这类移民主要包括特定民族人口的回迁。
如日耳曼人从中东欧(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回到德国;犹太人从前苏联迁往以色列、德国、美国;俄罗斯族等流向德国、以色列和前苏联地区。
还有就是归国移民,在国外居住一段时间后又返回本土。
特别是那些高技术及专业人员回国往往会受到嘉许,因为其带回资本、技术和经验对本国的发展有益。
家庭团聚移民。
这类移民是指为了和已经迁居国外的人员团聚而迁移的人员。
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在原则上承认合法移民享有和家庭成员团聚的权利。
而在那些否认这一权利的国家,有关的家庭成员可能会设法非法入境。
当然,以上移民类型的划分并不能完全涵盖当前所有的跨国移民,有的可能会相互交叉,但基本上反映了当代国际移民的最新状况和主要情形。
(二)国际移民的现状。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报告,截至2007年底,全世界约有2亿移民。
1990年到2005年之间,作为总体,高收入国家的国际移徙者人数增长最多(4100万)。
2005年,全部移徙者中四分之三仅居住在28个国家。
全世界每5个移徙者中就有一个在美国。
在41个国家中,移徙者至少占人口的20%,其中31个国家居民不到100万[2]。
据估计,全部移民中4000万为非法移民,其中欧洲地区有近300万,主要分布在德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
据统计,仅美国目前就有非法移民1200万,且每年以30万的速度递增。
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每年有近50万的非法移民进入欧盟[3](P238)。
近年来,整个西欧的外籍人口呈不断增长之势。
1996年居住在西欧的外籍人口约1990万,相当于该地区总人口的5%。
1996年中东欧的外籍人口也有50万。
西欧各国国际移民的数量从1988年的1490万到1996年总数增加近33%。
其中1280万人为欧洲人,占国际移民的66.5%。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前期,美、加两国在外国出生的人口都有迅速增加的明显趋势。
加拿大从1981年到1996年外国出生的人口由380万增加到500万,增加了29.3%;美国从1980年到1996年,外国出生人口由1410万(人口普查数字)增加到2469万(当前人口抽样调查数字),增加了74.7%[4]。
在国际移民的地区分布上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欧洲各国的模式不同。
美、加两国的国际移民中欧洲出生移民所占比例下降,加拿大有1986年的62.3%减少到1996年的46.9%。
美国有1980年的36.6%减少到1990年的22.6%。
非欧洲移民上升。
如,亚洲移民由17.7%增加到31.4%,非洲移民由2.9%增加到4.6%;美国亚洲移民的比例由18.0%上升到25.2%。
在美国,美洲移民由37.0%增加到46. 3%,主要是墨西哥移民增加所致[4]。
在国际移民中,难民数量近些年来虽然有所减少,但依然数目庞大。
据联合国秘书长2006年的报告称,全世界的难民人数从1990年的1850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1350万人。
有1080万难民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有780万,非洲有300万。
全部难民的48%是女性。
从1990年至2004年,有2150万难民自愿返回发展中国家,其中690万人返回阿富汗。
难民人数占最不发达国家内全部国际移徙者的23%,占非洲移徙者的18%[2]。
2005年,居住在发达国家的难民有260万人,其中不包括那些已经改变身份的人。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从1994年至2004年,提出的庇护申请达610万份,其中79%在欧洲,20%在加拿大和美国,其余的在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
庇护申请的数目在2001年达到高峰,为619000份,此后减至2005年的310000份。
法国、德国、联合王国和美国是收到庇护申请最多的国家[2]。
有的学者认为,环境难民近来大幅升高,也是当今国际移民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之一。
100此外,近年来在国际移民中经济移民和技术移民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在发达国家工作的非洲专业人员达10万,占非洲全部专业人才的1/3。
在亚洲,仅中国本科以上各类专业人才就有45万人移民美国。
印度40%-50%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出国谋职,相当一部分去了美国。
据统计,仅1960年-1987年,就有82.5万专业人才移民北美[5]。
据联合国秘书长报告显示,2000年,有大约2000万25岁或25岁以上高技术移民在经合发组织国家生活,1990年为1200万(Docquier和Marfouk,2006)。
新增的800万人员占1990年到2000年期间25岁或25岁以上移民增长总数的46%[2]。
在经合发组织国家中,56%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来自发展中国家。
美国关于抵达时间的普查数据表明,55%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和40%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被雇用高技术移民,是在美国获得大学学位的,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则更高[2]。
大量高技术移民无疑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和两极分化。
再者,在当今的国际移民潮中,另一明显的趋势就是女性移民的不断增多。
2005年,女性移徙者占移徙总人数的大约一半(49.6%),而自199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移徙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
这些新趋势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二、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国际移民是全球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而全球化则是当代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世界范围的交互连接之扩大、深入和加速[6](P216)。
全球化不仅是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跨国界流动的加强,而且不可避免也带来人口的跨国界迁移浪潮。
国际移民的形成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全球化的后果。
大规模的跨国人口迁移是世界大多数地区共有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移民不论是规模、范围、模式、原因、影响等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国际移民伴随着资本、商品、文化、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而不断高涨,移民也是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全球的生产重组已经加重了在接收国和派出国之间的差别,造成了主要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吸进大量的进口劳动力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地区的趋势。
”[7](P72)此外,现代化的通信联系工具使人们极为直观、迅速地目睹富裕和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跨国流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