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

合集下载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卷及答案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卷及答案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卷及答案1.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单选题] *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正确答案)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2.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单选题] *A.荚膜B.菌毛C.磷壁酸D.脂多糖E.异染颗粒(正确答案)3.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单选题] *A.毒素B.细菌素(正确答案)C.热原质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4.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单选题] *A.荚膜B.菌毛C.芽胞(正确答案)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5.细菌内毒素的成份是() [单选题] *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脂多糖(正确答案)E.荚膜多糖6.内毒素的毒性成份是() [单选题] *A.脂蛋白B.脂多糖C.脂质A(正确答案)D.核心多糖E.特异性多糖7.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性质稳定,耐热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正确答案)8.外毒素特点之一是() [单选题]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D.可制备成类毒素(正确答案)E.耐热9.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单选题] *A.食物中毒(正确答案)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10.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其他脏器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 [单选题] *A.菌血症B.脓毒血症(正确答案)C.内毒素血症D.毒血症E.败血症11.具有粘附作用的物质有() [单选题] *A.RNPB.LTA(正确答案)C.P蛋白D.DAPE.DPA12.带菌者是指() [单选题] *A.体内携带有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B.体内携带有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C.体内携带有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人(正确答案)D.体内携带有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B.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C.性质稳定、耐热(正确答案)D.毒性强E.抗原性强14.能使细菌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单选题] *A.鞭毛B.菌毛(正确答案)C.荚膜D.R因子E.芽胞15.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单选题] *A.毒血症(正确答案)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16.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份是() [单选题] *A.H抗原B.O抗原C.荚膜多糖D.LPS(正确答案)E.肽聚糖17.在疾病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 [单选题] * A.急性期病人B.恢复期病人C.健康带菌者(正确答案)D.带菌动物E.患病动物18.细菌毒力的强弱取决于() [单选题] *A.细菌侵入的门户B.机体抵抗力的强弱C.细菌侵入的数量D.细菌侵袭力及细菌的毒素(正确答案)E.细菌能否产生芽胞19.对于菌血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细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B.细菌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正确答案)C.细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侵入血流D.化脓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繁殖E.只有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侵入血流20.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种形成B.与生俱有,人皆有之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正确答案)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21.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单选题] *A.补体B.溶菌酶C.抗生素(正确答案)D.乙型溶素E.白细胞素22.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正确答案)23.参与调理吞噬作用的受体有() [单选题] *A.PHA受体B.C3b受体(正确答案)C.PWM受体D.LPS受体E.ConA受体24.机体对外毒素免疫作用是依靠抗毒素的() [单选题] *A.调理作用B.粘附作用C.中和作用(正确答案)D.灭活作用E.清除作用25.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 [单选题] *A.维生素B.纤维素C.抗生素D.抗毒素E.微生态制剂(正确答案)2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或鹅口疮多属于() [单选题] * A.内源性感染(正确答案)B.医源性感染C.交叉感染D.外源性感染E.隐性感染27.不是正常菌群致病条件的是() [单选题] *A.寄生部位改变B.全身免疫功能低下C.局部免疫功能低下D.菌群失调E.药物治疗(正确答案)28.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单选题] *A.伤寒沙门菌B.结核分枝杆菌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变形杆菌29.正常菌群是() [单选题] *A.无侵袭力的细菌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C.健康人体内的致病菌D.健康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30.下列哪种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 [单选题] *A.霍乱弧菌B.副溶血弧菌C.肠炎沙门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E.军团菌31.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单选题] * A.食物中毒B.细菌性痢疾C.过敏性反应D.菌群失调症(正确答案)E.霍乱样腹泻32.条件致病菌是() [单选题] *A.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非致病菌B.正常时存在于机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正确答案)C.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基本的病原菌D.恢复期病人排泄的病原菌E.以上都不是33.防止医院感染的蔓延主要针对什么环节采取措施() [单选题] * A.病原体B.宿主年龄C.传播途径(正确答案)D.医院环境E.宿主基础疾病34.防止医院感染蔓延的主要措施是() [单选题] *A.消灭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正确答案)D.消毒灭菌E.合理使用抗生素35.下列疾病不需要肠道隔离的是() [单选题] *A.霍乱B.乙型肝炎(正确答案)C.甲型肝炎D.肠热症E.细菌性霍乱1.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 *A.耐热且抗原性强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菌体外C.经甲醛处理后可脱毒成类毒素(正确答案)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正确答案)E.可引起DIC2.有关细菌毒素正确提法是() *A.只有G-菌产生内毒素B.外毒素主要由G+菌产生,其毒性作用大致相同C.多数外毒素均有毒性亚单位和无毒亚单位(正确答案) D.外毒素对热不稳定,60℃30分钟可被破坏(正确答案) E.内毒素可用鲎试验进行检测(正确答案)3.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 *A.普通菌毛(正确答案)B.芽胞C.荚膜(正确答案)D.壁磷壁酸E.A族链球菌M蛋白(正确答案)4.内毒素可引起() *A.发热反应(正确答案)B.细胞毒作用(正确答案)C.内毒素血症(正确答案)D.多克隆B细胞激活(正确答案)E.食物中毒5.内毒素的特点有() *A.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正确答案)B.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正确答案)C.耐热性强(正确答案)D.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E.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似(正确答案)6.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 *A.均来源于革兰阳性菌B.化学成分为脂蛋白C.大多于细菌稳定生长期合成并分泌至胞外(正确答案) D.对机体组织具有选择性作用且毒性强(正确答案) E.可经甲醛处理脱毒成内毒素7.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 *A.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正确答案)B.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正确答案)C.乳汁中SIgA的作用D.胎盘屏障作用(正确答案)E.正常菌群拮抗作用(正确答案)8.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体液免疫主要真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正确答案) B.细胞免疫主要真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正确答案) C.血脑屏障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抗体与细菌接合直接杀死病菌E.SIgA主要抗局部感染(正确答案)9.人体的非特异免疫包括() *A.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正确答案)B.血脑和胎盘屏障作用(正确答案)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正确答案)D.正常组织和体液中抗菌物质作用(正确答案)E.乳中分泌型IgA作用10.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 *A.中性粒细胞与吞噬作用(正确答案)B.补体参与调理作用(正确答案)C.IgG抗体介导的ADCC作用D.抗毒素对体内相应细菌的中和作用E.CTL的杀伤作用11.有关抗胞外菌感染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碱性多肽、白细胞素能直接损害菌细胞膜(正确答案) B.中和抗体行使主要特异性保护作用(正确答案) C.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D.青霉素能有效阻止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合成E.特异性抗体能增强炎性细胞的杀菌能力(正确答案) 12.人体非特异免疫包括() *A.屏障作用(正确答案)B.炎症反应(正确答案)C.正常体液和组织中拥有杀伤病原体的物质(正确答案) D.干扰素生成及作用(正确答案)E.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13.非特异免疫的特点为() *A.天生具有,与机体遗传特性密切相关(正确答案)B.针对某一微生物具有免疫力C.其免疫力可因相同细菌或其抗原再刺激而增强D.可因某些微生物的作用而后天获得(正确答案)E.抵抗病原体感染的首道屏障(正确答案)14.正常菌群构成机体生态平衡可表现在() *A.皮肤粘膜的生物拮抗作用(正确答案)B.参与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正确答案)C.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正确答案)D.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正确答案)E.一定的抑瘤作用(正确答案)15.对人致病的细菌有() *A.正常菌群B.条件致病菌(正确答案)C.潜在性致病菌(正确答案)D.致病菌(正确答案)E.机会致病菌(正确答案)16.易感对象是永远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A.精神状况B.年龄因素(正确答案)C.基础疾病(正确答案)D.所处环境E.心理17.接触隔离适用的疾病有() *A.鼠疫B.天花C.急性呼吸道感染(正确答案)D.咽炎和肺炎(正确答案)E.狂犬病(正确答案)18.肠道隔离适用的疾病有() *A.麻疹B.腮腺炎C.霍乱(正确答案)D.甲型肝炎(正确答案)E.胃肠炎(正确答案)19.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 A.由于胃酸的作用,多数细菌被杀灭(正确答案) B.肠蠕动使大量细菌排出体外(正确答案)C.肠道分泌物可抑制细菌生长(正确答案)D.微生物相互作用以保持稳定平衡状态(正确答案) E.只有ABC正确。

(答案版)202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

(答案版)202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

(答案版)202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1.下列选项中,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细胞是A.纤维细胞B.脂肪细胞C.成骨细胞D.血红细胞【答案】C【解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成熟蛋白质的场所,需要蛋白多的细胞自然会多,血红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个细胞器,不存在高级结构,其余选项中成骨细胞,是要再生修复损伤的骨骼,需要的蛋白更多。

2.消化管与其他空腔器官管壁的区别在于A.粘膜肌层B.粘膜下层C.肌层D.外膜【答案】B【解析】消化道与其他空腔器官不一样的在于黏膜层下还有一层黏膜下层,此处有大量的腺体细胞分泌消化液。

3.下列病变中,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A.脑梗死B.心肌梗死C.肾脏梗死D.脾梗死【答案】A【解析】脑属于脂类,脂类属于液化状坏死。

4.下列关于损伤修复的说法,错误的是A.修复过程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再生和纤维性修复B.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C.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D.在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没有炎症反应【答案】D【解析】大多数修复都是炎症引起的,炎症包括变质、渗出、增生,增生即修复过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感染性休克发生始动环节的是A.血容量减少B.心泵功能障碍C.血管床容量增加D.炎症细胞活化【答案】B【解析】感染性休克分类上主要属于血管扩张型休克,同时伴有通透性下降渗出增多有低血容量,但此时心肌负荷减少,不伴有心泵血功能障碍。

6.下列选项中,参与BCR复合物组成的是A.CD11aB.CD79aC.CD19D.CD81【答案】C【解析】BCR包括:CD19 CD20 CD21。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胞因子的是A.肿瘤坏死因子B.生长因子C.趋化因子D.转录因子【答案】D【解析】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ILS)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因子(chemokines)生长因子(GF)。

8.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Ig)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Ig可变区位于近N端B.一条Ig轻链有2个结构域C.一条Ig重链有4个或5个结构域D.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型别可以不同【答案】C【解析】Y可变区是N端,恒定区是C端,重链有3到4个恒定区,不同抗体主要变化就在轻链。

09微生物简答

09微生物简答

比较革兰氏阴阳性菌细胞壁的结构?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强度较坚韧,厚度为20-80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占细胞干重的50—80,有磷壁酸无外膜;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强度较疏松,厚度为10-15nm,肽聚糖层数为1-2层,占细胞干重的5-20,无磷壁酸,有外膜。

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细胞壁:维持细菌固有外形,保护菌细胞的完整性;抵抗低渗,本身起到屏障作用;细胞壁上遍布微孔,与细胞膜共同参与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其组成成分构成细菌菌体表面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某些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的表面蛋白、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内毒素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与细菌染色性有一定关系。

细胞膜:参与物质交换: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选择性的摄取营养物质;生物合成作用:细胞膜上有多种合成酶,是细菌细胞生物合成的重要场所;呼吸作用:细胞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包括细胞色素和一些脱氢酶,可以运转电子完成氧化磷酸化,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与能量的产生、贮存和利用有密切关系。

分泌功能:细菌可分泌多种水解酶,与多种营养物质吸收有关;形成中介体:中介体多见于革兰氏阳性菌胞浆中,中介体参与细菌的分裂并具有真核细胞线粒体的作用。

细胞质:为原生质,无色透明胶状物。

其内含有质粒、核糖体及胞浆颗粒等有形成分。

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菌生命活动的中枢。

核质:由DNA链高度盘旋形成,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细菌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不存在核的形态。

简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荚膜:具有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等作用,与细菌致病性有关,荚膜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是细菌的致病因素之一,性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鞭毛有免疫原型,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芽孢:对热、干燥。

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版).doc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版).doc

普通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菌的形态,其放大的最佳倍数是400倍.1.错。

是1000倍 一个芽胞发芽成无数个繁殖体. 细菌的中介体具有拟线粒体的功能. 细菌的L 型是指细菌细胞膜缺陷型. 细菌细胞膜含有固醇类物质. 2.错。

是一个繁殖体3.对。

4.错。

是细胞壁缺陷型 错。

没有固醇类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绪论**一、 填空题1. 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 一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____________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____ 三大类型.2.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牛物的是—细茵_放线菌_, _支原体_衣原体_立克次体_和_螺旋体3.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_____ 覺菌 _______ .4.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___ 病毒 _________ .二、 判断改错题1.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的细胞器. 1.错。

只有核糖体2.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缺乏完整的细胞器.2.错。

细胞器完整3. 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既含DNA,又含RNA. 3.错。

只含有一种核酸三、 名词解释1. 医学微生物: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 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目的的一门学 科.2. 菌株:是指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种细菌.四、 问答题1. 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答: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 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NA 和RNA 同时存在.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属于此类.(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 或者是RNA )存在.缺乏 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如病毒属于此类.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 填空题1. 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微米 _________ .2. 细菌按其外形分为—球菌 _____ , ____ 杆菌 _____ ,—螺形菌—三种类型.3.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____ 细胞壁 _______ , ___ 细胞膜 ______ ,—细胞质及核质 ___________ 三种.4. 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荚膜—,—鞭毛—,—菌毛 _____________ ,—芽抱 _____ 四种.5. 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肽聚糖 __________ .6.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磷壁酸 _______ .7.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肽聚糖 _________ 和—外膜 _________ .&菌毛分为 _____ 普通菌毛 _______ 和—性菌毛 ________ 两种.9. 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芽抱—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10. 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革兰染色法 ________ ,其次是—抗酸染色法 _______ .二、 判断改错题1. 2 3 4 5三、名词解释1. 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分泌至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厚度不小于0.2p m 称为 荚膜或大荚膜.厚度小于0. 2p m 为微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2. 芽胞:某些细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失水浓缩,形成折光性强,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种坚实小体. 芽胞耐干燥,在消毒灭菌学上以杀死芽胞作为标准.3. 鞭毛:从某些少数细菌菌细胞上生长出的一种纤细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与免疫性,鉴别,致病性 有关.4. 菌毛:某些少数细菌菌体表面生长出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更硬而直的丝状物.菌毛分为两种,一种为普 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另一种为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传递接合有关.5.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为闭合环形双股DNA,能独立自我复制,转移赋于宿主菌产生新的 生物学特性.在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R 质粒,F 质粒等.质粒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抗药性形成,某些毒素产生 有关.6. L 型菌: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形态呈多形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固体培养基中产生荷包蛋样菌落.L细胞壁厚度肽聚糖层数肽聚糖含量糖类含量脂革兰阳性菌20nm〜80nm可多达50层占细胞壁干重50〜80%约45%1〜4%有无革兰阴性菌10nm〜15nm1~2层占细胞壁干重5〜20%15 〜20%11 〜22%无有型菌仍具有致病性.四、问答题1.试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异同点. 答: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之比较如下:2.试述Gram Stain染色法及其意义. 答:革兰染色法的操作与步骤如下:(1)标本片制作:取材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步骤:第一液碱性结晶紫,初染lmin,水洗;第二液碘液,媒染lmin,水洗;第三液95%乙醇,脱色,30s,水洗;第四液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30s,水洗.(3)镜检: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观察其形态,染色性,经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革兰阳性菌呈紫色;一类是革兰阴性菌呈红色.(4)革兰染色的意义:①鉴别细菌;②指导选择用药;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③致病性方面,革兰阳性菌大多数以其外毒素致病,革兰阴性菌以其内毒素致病.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一、填空题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有—营养物质—,—温度—, _________酸碱度—,—气体—.2.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自养菌________ 和—异养菌__________ .3.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型,—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4.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为—迟缓期__________ 对数期_,—稳定期_,—衰退期—.5.人工培养基按功能或用途分为___ 基础—,—营养—,—选择—鉴别—厌氧—5类培养基.6.人工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_____ 固体——半固体 _____________ 液体—3类培养基.7.细菌的色素分为—水溶性_______ 和______ 脂溶性 ______ 2种.&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__动力 ____________ ,液体培养基多用于细菌—增菌 _________ , SS培养基多用于____ 致病性肠道杆菌_________ 的分离培养.二、判断改错题1.一般细菌约20min分裂一次.1.对2.大多数致病菌属于自养菌. 2.错。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C 6.A 7.D 8.B 9.A10.D 11.C 12.B 13.B 14.B 15.C 16.D 17.C 18.D19.B 20.A 21.D 22.D 23.C 24.B 25.D 26.B 27.C28.B 29.A 30.C 31.C 32.C 33.A 34.D 35.D 36.D37.D 38.A 39.B 40.C 41.D 42.D 43.A 44.C 45.A46.A 47.B 48.A 49.D 50.C 51.C 52.C 53.D 54.D55.C 56.C 57.D 58.D 59.C 60.D 61.D 62.A 63.D64.C 65.C 66.B 67.B 68.B 69.B 70.D 71.D 72.D73.B 74.B 75.C 76.A 77.A 78.C 79.C 80.B 81.C82.D 83.B 84.A 85.A 86.C 87.D 88.D 89.C 90.D91.D 92.C 93.D 94.B 95.B 96.C 97.D 98.B 99.A100.D 101.C 102.A 103.A 104.C 105C 106.D 107.A 108.D (二)填空题1.微米/μm2.球菌杆菌螺形菌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拟核4.荚膜鞭毛芽胞菌毛5.多糖骨架四肽侧链肽交联桥6.肽聚糖青霉素溶菌酶7.细胞壁8.肽键交联桥9.肽聚糖磷壁酸10.肽聚糖外膜11.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12.类脂A 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类脂A 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13.周质间隙/壁膜间隙14.转肽酶15.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16.保护菌体贮藏营养附着作用17.抵抗力强18.运动致病力/毒力19.普通菌毛性菌毛黏附作用传递遗传物质20.革兰阳性革兰阴性21.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22.光能营养型细菌化能营养型细菌23.CO2无机物24.有机物25.CO2碳酸盐26.有机物有机物氧化时产生的化学能27.充足的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气体环境28.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耐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29.CO2O230.二分裂31.呼吸发酵无机物氧化32.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33.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34.菌丝孢子35.基内菌丝/初级菌丝气生菌丝/二级菌丝孢子丝/繁殖菌丝36.28~30℃7.0~7.6 3~7天37.气生菌丝型基内菌丝型38.链霉菌无气生菌丝马杜拉放线菌游动放线菌属放线菌39.侵袭力毒素40.革兰阴性菌脂多糖41.类脂A 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类脂A 特异性多糖42.蛋白质类毒素43.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44.细胞内寄生抗原变异伪装45.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46.机体抵抗力下降异位寄生菌群失调47.结晶紫,1分钟碘液,1分钟95%酒精,30秒稀释复红,30秒(三)名词解释1.质粒: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细菌的遗传与变异选择题A 型题1.细菌在0.1%石炭酸琼脂培养基中发生的变异:A 形态B H—OC 耐药性D 芽胞E S—R2.细菌发生 S-R 变异后, 关于R 型的性状哪一项是正确的A 失去动力B 细菌毒力不变C 细菌变为颗粒状D 菌落表面不光滑E 细菌生化反应性、抗原性不变3.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A.个体微小B.具备细胞结构C 有衣壳和核酸组成D 专性细胞内寄生E 以复制方式增殖4.有关噬菌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用噬菌体进行细菌鉴定B.可用噬菌体做载体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C.细菌带有噬菌体后发生的性状改变,均称为溶源性转换D.噬菌体溶解细菌后,可形成噬斑E.噬菌体基因可与DNA发生整合5.噬菌体与一般动物病毒的重要区别是DA.严格活细胞内寄生B.能使宿主细胞裂解C.能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D.不能使人或动物致病E.可作为基因的运载体6.与细菌耐药性变异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 性菌毛B 荚膜C 质粒D 异染颗粒E 中介体7.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 接合B 转导C 转化D 突变E 溶源性转换8.溶源性转换是指A.前噬菌体直接与宿主基因发生重组B.受菌直接摄取供菌DNA片段C.通过噬菌体为媒介将供菌DNA转入受菌D.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进行局性转导E.两种原生质体相互融合9.关于噬菌体错误的是A 具有严格的寄生性B 需在活的易感细胞内增殖C 无种和型的特异性D 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E 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噬菌斑10.能在敏感菌中增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称:A 温和噬菌体B 前噬菌体C 毒性噬菌体D 溶源性噬菌体E 溶原性细菌11、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 细菌B 螺旋体C 寄生虫D 真菌E 病毒12.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载体A 细菌B 噬菌体C 螺旋体D 支原体E 衣原体13.BCG是有毒牛型结核杆菌经哪一种变异形成的A 抗原变异B 毒力变异C 形态变异D 芽孢变异E 结构变异14.下列哪项是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C.使用广谱抗生素D.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E.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15.细菌的性菌毛A 化学成分为多糖B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 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D 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E 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16.H-O变异属于A 毒力变异B 菌落变异C 鞭毛变异D 形态变异E 耐药性变异B型题A F质粒B R质粒C Vi质粒D Col质粒E r决定因子1.编码耐药性的质粒是2.决定细菌性别的质粒是3.决定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4.毒力质粒指A 毒性噬菌体B 溶原性噬菌体C 前噬菌体D 溶原性细菌E L型细菌5.能产生溶原状态的噬菌体:6.使相应细菌裂解的噬菌体:7.整合在宿主染色体的噬菌体核酸称为:8.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A 转化B 转导C 溶原性转换D 接合E 原生质体融合9.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10.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连接沟通并将质粒DNA传递给受体菌的过程11.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其遗传基因发生改变的过程12.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自己的基因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上,使细菌的DNA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变异A R质粒参与B 性菌毛介导C 毒性噬菌体参与D 温和噬菌体参与E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DNA片段13.溶原性转换由14.接合由A 外源性感染B 内源性感染C 隐性感染D 显性感染E 带菌状态15.感染来自于自身体内的正常菌群称16.感染来自于患者或带菌者称17.感染后不出现症状称18.入侵机体的细菌毒力与机体的免疫力相衡称X型题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A 染色体B 质粒C 转位因子D 粘肽E LPS2.细菌素与噬菌体的共性是(ADE)A.均可是细菌裂解B.均可成为溶源状态C 均受质粒控制D 均具有抗原性E 均可用于细菌分型3.菌落变异可伴有下列哪些变异A.抗原变异B.毒力变异C.结构变异D 生化反应的变异E 耐药性变异4.噬菌体能侵袭下列哪些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螺旋体E 放线菌5.噬菌体的用途有A 细菌的鉴定与分型B 作为DNA载体用于基因工程C 作为载体用于核酸序列分析D 作为测定未知DNA片段分子量的标准物E 检测标本中的未知细菌6.关于溶源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EA 带有前噬菌体B 溶源状态可自发终止C 可发生溶源性转换D 对同种或近缘噬菌体的再感染具有免疫作用E 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进行DNA转化填空题1.细菌的变异现象有:、、、、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集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集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集泉州医高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编二00六年十一月一、填空题1.微生物根据其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分为、、三大类。

2.病毒属微生物,真菌属微生物,细菌属微生物。

3.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大多数球菌的直径约为。

4.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5.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和。

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7.细菌的运动器官是,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8.革兰染色法的步骤为初染,媒染,脱色,最后以复染。

9.螺形菌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两类。

10.消毒灭菌时,常以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1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由和两部分组成。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由和两部分组成。

13.不染色法主要包括和法,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

14.抗酸染色法将细菌分为和两大类。

15.细菌L型主要是由于细菌的缺陷而形成的。

1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含量比革兰阴性菌高。

17.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18.青霉素和溶菌酶对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19.在适宜的环境中,一个芽胞发芽长成个繁殖体。

20.细菌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

2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和。

2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其中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须,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是。

23.大多数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最适生长温度为。

霍乱弧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

24.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主要是和。

2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分为、、。

26.细菌以法进行繁殖,多数细菌繁殖一代需要分钟左右。

27.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害的有、、。

28.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三种。

29.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和五种。

30.细菌的生长曲线所示细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和四个期。

细菌的各种性状均较典型的是在期。

3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和等现象。

32.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和等现象。

3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和等现象。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技术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技术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动物微生物学2、培养基3、革兰氏染色4、灭菌5、传染6、热原质7、抗毒素8、抗原9、天然自动免疫10、变态反应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凡、、、、的生物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3、微生物的种类包括、、、、、、、等八大类。

4、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条件。

5、高压蒸气灭菌通常用压力,温度达0C维持分钟,可以杀死全部细菌及其芽孢。

6、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有、、、。

7、构成抗原的条件是、、、。

8、构成微生物侵袭力的因素有、、、。

9、机体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外周免疫器官包括、,免疫活性细胞包括、。

10、免疫学在定践中的用途包括、、。

三、判断题(10分)1、细菌的呼吸就是将营养物质分解,从中取得解量。

()2、大部分病原菌属于异养菌营养类型。

()3、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

()4、放线菌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5、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6、免疫对机体都是有利的()7、真菌对人没有任何有益之处。

()8、传染和免疫互不相关()9、人工自动免疫就是自然感染了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所产生的免疫。

()10、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细菌的基本构造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2、影响机休产生抗体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试题二一、填空(每题3分,共30分)1、凡、、、、的生物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3、细菌可分为、、、、四种呼吸类型。

4、细菌的合成产物有、、、、、、、。

5、高压蒸气灭菌通常用压力,温度达0C维持分钟,可以杀死全部细菌及其芽孢。

6、常用的消毒剂有、、、、、、、、、等十大类。

7、病毒的复制,可分为、、、四个时期。

8、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有、、、。

9、机体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外周免疫器官包括、,免疫活性细胞包括、。

10、免疫学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和。

2、外毒素可分为、、三大类。

二、是非题
()1、血桨凝固酶试验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的依据。

三、选择题
1、与细菌致病力有关的结构是:
A、芽胞B、中介体C、异养菌D、菌毛
2、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常见下列哪种菌
A、大肠杆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淋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3、外毒素的正确描述是
A、多数革兰阳性菌产生
B、为脂多糖
C、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酶
D、多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4、病原菌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并引起严重临床症状
A、败血症
B、菌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5、与鉴别细菌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维生素
B、抗生素
C、细菌素
D、色素
6、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
A、侵袭力和毒素
B、毒力
C、毒素
D、芽胞
四、名词解释
1、败血症
2、菌血症
3、毒血症
4、类毒素
五、问答题
1、简述构成细菌致病性的物质有哪些?
2、试述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点?
正确答案:
一、填空题
1.侵袭力、毒力
2. 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
二、是非题
1.√
三、选择题
1.D、
2.D、
3.A、
4.A、
5.D、
6.D
四、名词解释
2.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
状。

3.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
过。

4.产外毒素的病原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只有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并
损害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5.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保留其抗原性,称类毒素
五、问答题:
1. 一细菌的毒力:①侵袭力:荚膜、微荚膜,菌毛(粘附素),侵袭性酶(血
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②毒素: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为蛋白
质,由细胞毒、神经毒素和肠毒素组成。

内毒素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为脂多糖。

二侵入数量
三侵入门户
2. 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
来源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
产生方式由活菌分泌出,少数由细菌崩细菌崩解后释放
解后释放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
毒性作用强,对组织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弱,对组织无选择性,各种内毒素毒性作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用相似,引起发热、白细胞变
化、休克、DIC等
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弱,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作用弱,甲醛处理醛处理可成类毒素不能成为类毒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