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灯具
我国历史上灯具设计的六个发展阶段

饰上,很明显是追求精细繁缛、龙飞凤舞的 纹饰,充满了生机。常见的人物、彩绘以及 传统的纹样出现,给人以生活的自由美感, 完全适应战国时代的审美观念。 战国时代又出现了“镫”的称呼。在史 华镫错些”的记录。战国时期的灯具不仅有
高七尺五寸, 作蟠螭, 以口衔镫, 镫 诗《楚辞・招魂》中,屈大夫有“兰膏明烛, 五枝镫,
The Six Development Stages of Lamp Design in Chinese History
文 / 张慧明
灯最早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 7 万年以 前。 那时, 没有金属和铜可以用来制作灯, 先 人就用中空的石头和贝壳取而代之。这些中 空的石头里被放满了苔藓和其他植物,然后 浸在动物脂肪里。动物脂肪可以代替油,第 一盏灯就是这么诞生的。 随着陶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黄铜时代的 来临, 人类开始模仿其他自然物体的造型制 作灯具。灯芯出现得比较晚,是用于控制火 焰大小和燃烧的速度。公元前 7 世纪,希腊 人开始用陶器灯代替手持的火把。lamp 这 个单词来源于希腊文中的 lampas,意思是 火把。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自己的灯 具,此后连绵不断发展至今。大量的考古资 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灯具不但种类繁多,而 且极具实用性和时代性,许多设计新颖、造 型别致的灯具还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最早的灯具实物——瓦豆灯 目前, 史学界与考古界大多赞同灯具诞 生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持此说的依据是,河 它的上面旋转着四条龙形相连的纹饰。 有人 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的灯具。目前,我们所发 现的最早的灯具实物,是一种陶质的灯具 —瓦豆灯。 “豆”属于先民贮藏熟食的盛 器,用来制作灯具的豆,是一种细把浅盘 豆。它演变成灯具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在浅 盘的中央突起一个尖锥形支钉, 用来支插灯 芯的。 在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中,虽说没有 关于灯的文字资料,却有不少“烛光”的记 夜间活动可用火把,所以没有灯具。 二是陶豆借用说:战国的瓦豆灯绝不可 能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此前,极有可能 盛物的豆与燃灯的豆是相互借用的, 而我国 早期灯具的燃料是植物油, 它对人们并没有 什么危害性,相互借用无所谓。再则,商代 定的专用器具。 第一阶段: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金属工艺也进入了更新的历史 阶段,铜灯具作为青铜器文化中一种后起的 新生事物,在战国时期至少在上层人物中已 经普遍使用了,陶灯具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器。 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灯具数量不 多,有十几盏,此外有大批的陶灯具,按其 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豆形灯、 盒形灯、 多
汉代铜灯的种类

汉代铜灯的种类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
汉代铜灯种类丰富,品种繁多,样式多样,装饰华丽,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汉代铜灯的几种主要种类。
一、立灯立灯是汉代铜灯的一种主要类型,它通常用于室内照明。
立灯的造型多样,有的是单柱,有的是双柱,有的是三柱,还有的是四柱。
立灯柱子的形状有的是圆柱形,有的是六角形,有的是八角形,有的甚至是十二角形。
立灯的灯盘多为圆形或六边形,上面装有灯泡或蜡烛,可以照亮室内。
二、吊灯吊灯是汉代铜灯中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通常用于大厅或宴会厅的照明。
吊灯的造型也非常多样,有的是单灯,有的是双灯,有的是三灯,还有的是四灯。
吊灯的灯盘多为圆形或六边形,上面装有灯泡或蜡烛,可以照亮室内。
吊灯的灯盘下方还常常装有花卉或动物的雕刻,非常华丽。
三、壁灯壁灯是汉代铜灯中的一种装饰性灯具,多用于室内墙壁上。
壁灯的造型多样,有的是单臂,有的是双臂,还有的是三臂。
壁灯的灯盘多为圆形或六边形,上面装有灯泡或蜡烛,可以照亮室内。
壁灯的柄部和底座常常装有华丽的雕刻,非常漂亮。
四、佛灯佛灯是汉代铜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用于寺庙或佛堂照明。
佛灯的造型多为圆柱形或瓶形,上面装有灯泡或蜡烛,可以照亮佛像。
佛灯的表面常常装饰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雕刻,非常神圣。
五、龙凤灯龙凤灯是汉代铜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用于皇宫或富庶家庭的照明。
龙凤灯的造型多为龙头或凤头,上面装有灯泡或蜡烛,可以照亮室内。
龙凤灯的柄部和底座常常装有华丽的雕刻,非常豪华。
汉代铜灯种类繁多,每种铜灯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展示了汉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铜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被人们所喜爱和珍藏。
灯具从古至今发展史

四、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lamp-HID)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有:荧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和金 属卤化物灯。 (1)荧光高压汞灯 特点:寿命长、成本相对较低。 用途:道路照明、室内外工业照明、商业照明。 (2)高压钠灯 特点:寿命长、光效高、透雾性强。 用途:道路照明、泛光照明、广场照明、工业照明等。 (3)金属卤化物灯 特点:寿命长、光效高、显色性好。 用途:工业照明、城市亮化工程照明、商业照明、体 育场馆照明以及道路照明等。 (4)陶瓷金属卤化物灯 特点:性能优于一般金卤灯。 用途:商场、橱窗、重点展示及商业街道照明。
西汉时期的灯具,从形 制上看,除了承袭战国 和秦代座灯之外,还出 现悬挂方便的吊灯,它 也是我国最早的吊灯。 灯具的造型多姿多彩。
西汉长信宫灯(河北省 博物馆藏,中山靖王刘 胜夫人窦绾墓出土)
西汉朱雀铜灯(河北省博物馆 藏。中山靖王夫人窦绾墓出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物灯具、人物灯具开始 大量流行。当时佛教盛行,带来了佛教艺术 之盛。灯具装饰艺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瓷灯、铜灯,还是石灯,无论是莲花 形灯、莲花瓣纹,还是人物灯、动物灯的装 饰,均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 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 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 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
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 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或玻璃, 并在外表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
18世纪灯具的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燃烧器发明了。 随着这项发明的诞生,一种独立的燃料也从金属中提取出 来。另一个细小的变化是加入了金属管调节灯火的亮度, 这是照明史上的重大发现,因为有了调节装置,人们就可 以根据需求减弱或增强亮度。新的灯具还有另一个变化, 那就是有了玻璃灯罩。灯罩的作用是保护火焰,控制空气 流动,使灯具使用上更安全,也大大增加了亮度。
灯具设计中国古代灯具

春秋战国时期灯具
青铜器时代
这一时期的灯具多以青铜为材料 ,造型独特,如河北出土的"战国 铜灯"。
特点
设计简单,主要用于照明和祭祀 。
秦汉时期灯具
陶器与石器
秦始皇陵出土的陶俑和石器灯具,展现了秦代工艺的精湛。
特点
实用与美观并重,出现了"长信宫灯"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灯具
瓷器为主流
这一时期瓷器技术得到发展,瓷灯逐渐普及。
05 中国古代灯具对现代设计 的影响
设计理念的启示
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灯具设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 协调,追求器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这种理念启示现代设计应注重整体性, 使灯具与室内环境相得益彰。
以人为本
古代灯具设计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如造 型、光线柔和度等,旨在为人们提供舒 适的光照环境。现代设计应借鉴这种以 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用户体验。
古代灯具的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设计可从中汲取灵感,将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设计 手法相结合,打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灯具。
技术与传统的融合
古代灯具在技术上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现代设计应将先进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既体现现代科 技的创新,又不失传统的魅力。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灯具上常刻有吉祥图案和文字, 如“福”、“寿”等,寓意幸福
、长寿。
体现礼仪
灯具在古代是礼器的一部分,具有 礼仪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融合多元文化
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灯具设计 也吸收了外来元素,呈现多元融合 的特点。
04 中国古代灯具的代表作品
长信宫灯
01
年代与产地:西汉,河北满城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古代灯饰的文化形态

古代灯饰的文化形态
古代灯饰的文化形态
一、灯火的重要意义:
1、灯火象征着和谐:中国历史上,灯火在社会中一直被作为吉祥、祈福、和谐等象征与祝愿,灯火在礼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灯火可传递信息:灯火可以传达警示、守夜等信息,也可以把快乐气氛带给同样身处黑暗之中的人们,象征着内心的慰藉和温暖。
二、古代灯饰的形态:
1、圆灯:是以象征圆满的圆形作为基础,具体材料可使用纪梵希的铁制石榴花座圆灯,也可以使用紫砂灯座瓷器,样式丰富多样。
2、长柄灯:又称长柄灯,以铁质灯柱为基础,上端悬挂瓷灯,普通使用荷叶灯,把颓废的灯柱装饰华丽,常用于客厅信息地方。
3、概念灯:是一种形式新颖、多样化的灯具,以概念、想象灵活运用,在照明装饰工艺中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色。
三、古代灯饰文化:
1、古代灯饰实物文化:在古代,各地都有灯饰工艺和传播文化的传统,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吉祥、祈福、喜庆、庆典等。
2、古代灯饰文献文化:古代的灯火文献以及每一件灯饰的材料和制作,在各路灯饰文献和古代技艺记载中都各有特色。
3、古代灯饰传统文化:古代灯饰不仅体现着技艺高超,还代表了某种传统文化,它更深层次的象征着一个家庭或团体间的和谐友爱。
琉璃盏的介绍

琉璃盏的介绍
琉璃盏是古代的一种用来照明的工具。
这种灯具由多层玻璃
构成,造型比较简单,不加装饰,只在外面敷以琉璃釉。
现在收
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和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中国的琉璃盏多用
琉璃制作,有薄如蝉翼、晶莹透明、不用灯油、不会产生任何烟
的“琉璃”。
“琉璃”二字是一个俗称,主要指一种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加入各种化学元素之后,采用1300℃高温烧制
而成的一种透明玻璃制品。
从《山海经》中的“若火在西北,则
有璇玉”(《海内十洲记》),到《大唐西域记》中的“琉璃光入水
则色如水晶”(《汉书》),到唐宋时期的“琉璃”主要是指“水晶”。
在明清两代,由于“琉璃”一词中“玻”字用得太多,人
们便把这类透明玻璃统称为“琉璃”。
琉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手工
吹制工艺制品。
它始于商周时期,盛于唐宋。
在宋代被称为“五
大名器”之一。
宋人李诫《营造法式》中记载:“琉璃作六面……正背二面……四面正背皆有装饰。
—— 1 —1 —。
中国古代灯具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灯具发展简史一、起源与初创期在中国古代,灯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动物油脂和植物油作为燃料,将它们放在容器中,以保持火源的燃烧。
这个时期的灯具主要是陶制或石制的,形状各异,但都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照明需求。
二、青铜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后,灯具开始呈现出更多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这个时期的灯具多采用青铜材质,造型独特,如著名的“青铜人形灯”。
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这些灯具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
三、汉唐繁荣期汉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灯具的设计和制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照明需求,而是更加注重造型和装饰。
同时,由于石油和蜡烛的普及,灯具的燃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高效。
四、宋元发展期宋元时期,灯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趋向于更加实用和普及,不仅在城市中广泛使用,也在农村地区得到了普及。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灯具的制造材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如陶瓷、铜铁等。
五、明清鼎盛期明清时期,灯具的发展达到了鼎盛。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照明需求,而是更加注重造型和装饰。
同时,灯具的设计和制作也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如“宫灯”等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
六、近代转型期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电光源的发明和应用,灯具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燃料,而是采用了电力作为光源。
同时,灯具的设计和制作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工业化,如“电灯泡”等产品。
七、传统灯具的现代应用尽管现代化灯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灯具在某些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一些传统建筑和园林景观中,使用传统的灯具可以更好地融入环境和氛围中。
此外,一些传统灯具的造型和装饰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载体。
中国古代灯具发展历经数千载,从最早的天然光源到后来的人工光源,灯具的种类、材质、用途都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中国古代灯具欣赏

中国古代灯具欣赏中国古代灯具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灯具,它们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种类繁多。
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晶。
掐丝珐琅描金山水楼阁图灯人类自掌握人工取火的方式,燃起的第一堆篝火,其实就是人类制作的第一盏灯。
从那时开始,古人对灯的精益求精就一直没有停止。
中国古代灯具从造型到工艺,再到结构,细细看来,不禁叫人感叹,神乎其神!古灯所用材质很多,早期的有青铜灯、陶灯、石灯,随后又有铁灯、木灯、竹灯、玉灯、锡灯、鎏金灯、镀银灯,近代又有玻璃灯、合金的灯。
战国古灯材质多为陶质、石质,汉代多为青铜、陶,唐宋瓷质居多,明清古灯上开始出现青花,清末民初开始出现受国外影响的玻璃灯。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锡制鹿托宝瓶烛台明或更早彩绘灰陶瑞兽烛台清鎏金玉臂龙头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翡翠雕龙纹烛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银嵌玉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代银杏木雕刻七层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乾隆铜镂空开窗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乾隆铜胎掐丝画珐琅玻璃亭式宫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乾隆御制青花御题诗书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银烧蓝嵌百宝太平有象烛灯古代灯具,造型各异,形态多样,汉代的等多动物造型,比较活泼,可见当时民间生活氛围宽松;唐代的灯则雕饰华贵,更带有浓郁的异域文化特征,表明当时社会经济的兴盛及对外交流;明清之际,切合时代风尚,把青花、粉彩绘画,引入到灯具装饰中……推杯换盏——器皿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战国玉勾连云纹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满城汉墓出土西汉”椒林名堂“铭青铜豆形灯推杯换盏——器皿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雍正御制金胎画珐琅丹凤呈祥执壶烛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广彩花瓶烛灯人灯共舞——人物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清西式嵌仕女壁瓶铜镏金烛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晚清至民国铜胎掐丝珐琅「胡人骑羊」烛台鸟兽擎托——动物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掐丝珐琅鹿形烛台风中雅树——多枝灯形灯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汉代十二连枝青铜灯灯具虽小,却反映了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民俗风隋,无不印证着文化传承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SIGN &COLLECTION
设计与收藏
我的灯具收藏,和浙江江山廿八都古镇有着不解之缘。
1989年的春天,为保护廿八都古镇的事,我带着准备毕业设计的学生来到这座位于仙霞山脉中浙赣闽交界之处的山村时,我被这里独特的古镇形态和建筑文化深深吸引。
自此,开始了20多年,几乎贯穿我整个学术生涯,对廿八都古镇的深情守护。
同时,也开始了我20多年对油灯收藏不懈的追求。
在廿八都考察古民居时,一盏油灯吸引了我的目光。
竹制的灯座如同一把高背的太师椅(后来知道,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挂灯椅”即与此有关),坐板漏空,上座一盏带柄的铁质灯盏,下挂一个竹筒。
灯盏中一根灯草悬于盏边,淅下的油则顺着盏沿滴进下面的竹筒,供循环使用。
整个灯座以榫卯和竹钉连接,不用一根金属钉子或胶水(图01)。
其功能,其材料,其构造,其造型之高度统一,和我们建筑设计原理完全一致,遂起带回作为教具使用的念头。
孰知这一念头,竟然开始了我漫长的油灯收藏之旅。
这些年,行走全国各地学术活动之余,总要遍访古玩市场寻寻觅觅,以致渐成规
模。
历经20多年,我收藏的油灯已有千盏,材料上涵盖竹、木、陶、瓷、铜、铁、玉、石,时间上也纵跨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其数量和品质大约要在全国可数之列。
江苏知名书家,号称萧娴第二的孙晓云先生为我的书斋书写了堂号“明亮堂”,不仅是因为我的孪生二子名曰明、亮。
李剑晨先生在世时以100岁的高龄为我题写了“千灯万盏之庐”横匾,亦使敝舍敞亮了许多。
人类文明的起源,大约离不开火。
火的获得和保存,是人类从蒙昧走向启蒙的前提。
对于各个民族而言,火都是神秘而神圣的。
所以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带回人间的故事,中国亦有燧人氏“钻遂取火,以化腥臊”的传说。
人类在暗夜中燃起的篝火,应该是灯具的最早形式。
火,让人类能够驱赶黑暗,带来光明。
而灯具的出现,则是在人类懂得了保存火种,继而人工取火以后,产生的专门的照明工具。
我收藏的几盏明代青花油灯盏中题写的文字,正体现了古人对于火和灯的渊源关系的理解(图02)。
试想,有哪个民族,哪个地区,哪个时代,哪个文化,离得开灯和火呢?从这个意义上讲,灯火,伴随着人类文
明的起源、进步和发展。
万家灯火,是和谐安详的社会表征。
而我们对灯具的收藏,特别是对灯具的研究,就显得太为匮乏了。
我会把灯具的收藏持续下去,或可能作为后半生的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油灯研究。
油灯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何时,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战国时期,而我以为还要更早一些。
一盏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的黑衣陶灯,在我收藏的油灯中是最早的,或许,它也是中国最早的油灯(图03)。
油灯作为日常的用具,有时也包含了精妙的设计意识。
战汉时期是油灯繁荣发展的时期,这时的油灯除了从陶豆发展而成的陶灯之外,青铜灯具占据了主要地位。
我收藏的雁足翻盖灯(图04),平时就像一个盒子,但翻开后却形成了一盏油灯。
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今天家具中常用的长足铰链的身影,而它比长足铰链更为巧妙的是它翻开时的定位之准确。
我收藏的汉青铜朱雀灯(图05),汉青铜行灯(图06),亦是这一时期丰富多彩的青铜油灯中的几个精品。
编者按:
收藏,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与古典传承的尊重,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广谱的现象。
设计师作为收藏大军的重要组成,其知识架构与审美趣味决定了他们有着更独到的收藏品位。
这些藏品从木构件、石构件,到古代家具、日常用品,无所不包。
精
美的器形、精巧的功能,都让人们看到了前
人的智慧与巧思。
借此,我们杂志亦开设“设计与收藏”这一栏目,希望能奇物共赏析。
设计师可以在这里将自己的藏品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
和意想不到的收藏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126
SEP
2012
0102030405127
设计与收藏
油灯不仅是单纯的日常用具,它们也寄托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西汉釉陶狮座高立柱大雁灯(图07),它的比例、尺度、细部,与我们建筑中奉为经典的罗马五柱式相比也毫无愧色。
狮子和大雁的抽象造型亦十分精美。
六朝时期的西晋熊足青瓷灯(图08),是这一时期越窑青瓷中的奇葩。
优美的造型、奇妙的釉色、简洁的装饰,不能不说它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说到艺术品,我们会感叹古人超然的想象力。
唐长沙窑釉下绿褐彩鸟形灯(图09),一首一尾,双翅翼然,似球似鸟,十分传神。
长沙窑创烧了中国最早的釉下彩工
艺,米黄色的底釉下点染绿色、赭色,造型、色彩和功能浑然一体,让我们这些设计师也叹为观止。
五代青釉鹄形灯(图10),在灯盏的一侧贴塑一只鸿鹄,一首一尾,拱托灯碗,与长沙窑鸟形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青花是瓷器收藏家们梦寐以求、朝思暮想的藏品。
当然,想要收藏一件作为陈设器的大瓶、大罐、大盘,的确比登天还难。
但是,我想,元代平民总会使用日用青花瓷器,因而收藏到这类元青花或许有可能。
这盏元青花仰覆莲纹油灯(图11),精致和粗放并存,端庄和随性同在,亦不失为
一件可藏可赏的元青花瓷器。
明代是青花瓷器的高峰,明青花油灯
的存世量也比较大。
我的这盏明成化青花
蝴蝶纹油灯(图12),体形硕大,卓然挺拔,
集实用和美观于一体,说它体现了“形式追
随功能”,恐不会遭到批判吧。
实际上,油灯和油灯上的装饰,寄托了
一个时代人的精神情怀,同时也见证了时
代的变迁。
清代的油灯品种十分之丰富,
这盏清同治粉彩麒麟送子瓜瓞连绵纹油灯
(图13),体现了人们对于多子多福的追
求,当是清代民间瓷制油灯的典型代表。
一对清宣统青花龙纹烛台(图14),底款
“宣统三年制”,则记录了清王朝的最终覆
没。
在油灯收藏过程中得到过不少友人的
帮助,我收藏的最早的油灯,良渚文化黑衣
陶油灯即是一位忘年老友所赠。
斯人已仙
逝,睹物思人,不胜感慨。
人生有终期,器
物将永存。
这,大约就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摄影:仲德崑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
2012.08.05 128
SEP
2012
06汉青铜朱雀灯07汉青铜行灯
08西汉釉陶狮座高立柱大雁灯,狮子和大雁的抽象造型十分精美09、10西晋熊足青瓷灯,是这一时期越窑青瓷中的奇葩11唐长沙窑釉下绿褐彩鸟形灯,一首一尾,双翅翼然,十分传神12五代青釉鹄形灯
13元青花仰覆莲纹油灯,精致和粗放并存,不失为一件可藏可赏的元青花瓷器14明成化青花蝴蝶纹油灯
15清同治粉彩麒麟送子瓜瓞连绵纹油灯,体现了人们对于多子多福的追求16清宣统青花龙纹烛台
111213
14
1516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