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中考备战策略 语文练习课件七年级下册(共65张PPT)

合集下载

备战冲刺中考【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七年级下册

备战冲刺中考【人教版】聚焦中考语文习题ppt课件:七年级下册

6.虚词意义及用法
代词,他的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____________ ①其 代词,指仲永写的诗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利其然也 ②然 泯然众人矣
代词,这样 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 ) 名词,自己 __________ ①自 介词,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__________
动词,听说 余闻之也久 ____________ ②闻 名词,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③邑人奇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做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稍稍宾客 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 ⑤父利 其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做状语,每天 ⑥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长大后却庸碌无为的故事,说明了人
的成才不能只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的道理。
【考点精练】 (2015· 成都)阅读《伤仲永》 ,回答问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世隶 耕 隶:属于 . B.父利 其然也 . C.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 . D.不能称 前时之闻 . A.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 . B.或以 钱币乞之 . D.卒之 为众人 . 利:认为„„有利 扳:通“攀”,牵,引 称:称赞

中考专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件.pptx

中考专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件.pptx

谢谢聆听
20
核心字词
pǔ 花圃
yán 廊檐
tì 抽屉
jín 衣襟
dǎn 掸子
zān 玉簪花
zhà 栅栏
lí 骊歌
2019-10-30
谢谢聆听
21
核心字词
ái 挨啄
hài
骇人
lòu 丑陋
jǚ 沮丧
jī 木屐
bèng 迸发
jí 嫉妒
nìng 泥泞
2019-10-30
谢谢聆听
22
核心字词
yù 忧郁
shè 涉足
2019-10-30
谢谢聆听
11
第五课 伤仲永
完美结合


幼年天资聪慧 少年才能衰退 青年沦为庸人
异、奇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
受于人者 不至
2019-10-30
谢谢聆听
12
重点词语 异:以……为异,对……感到惊异
书:写
即书诗四句
就: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或:有的人
或以钱币乞之
于:比
贤于材人远矣
主题归纳
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 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 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019-10-30
谢谢聆听
33
知识卡片 速记速查
通假释义
对镜帖花黄 古今异义
(“帖”通“贴”,贴上)
木兰当户织 (古义:名词,门;今义:人家、门第) 阿爷无大儿 (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 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强健、有力) 军书十二卷 (古义:虚指,指多数;今义:确指十二)

(语文版)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七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223页)

(语文版)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七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223页)

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等。(写出两个即可)
七年级下册
(六)口语交际——沟通: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 中考前夕,你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头岭参加 攀崖比赛的采访活动。你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却以 要迎接中考为由不让你去。 11. 为了说服妈妈,你这样说:(含标点限60个字内) [答案] 示例:妈妈,参加攀崖比赛的采访活动能开拓 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的学习压力,这也 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中考啊! 七年级下册
匾额(biǎn ã) 劲俊 游子
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冥(míng)顽
叫嚣(xiāo)
引吭(háng)
局促(cù) 盛馔(zhuàn) 左顾右盼 猥鄙(wěi bǐ) 分娩(miǎn) 高超
奢侈(shē chǐ) 岑(cãn)寂 三眼一板 不胜(shâng)其烦 空空如也 北碚(bâi)
窥伺(kuī sì) 蹑(niâ)手蹑脚 麒麟(qí lín) 轧(gá)轧 不拘(jū)
[答案] 示例:喜羊羊,因为他乐观开朗,遇事爱动脑筋, 总能战胜困难、化险为夷。 七年级下册
2. 你对小东说的话是:(含标点限40个字内) [答案] 示例:小东,我们都喜欢看卡通片,但是不能
没完没了地看,否则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七年级下册
(二)口语交际——自荐担当志愿者 周末,七年级(3)班组织一次义务劳动,自愿到街道去打 扫卫生。劳动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干得非常卖力,而有些同 学不爱劳动,怕弄脏了衣服,跟在队伍的后面,说说笑笑。 3. 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你会对不爱劳动的同学这样 说:(含标点限60个字内) [答案] 示例:同学们,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既 然我们来了,就要积极参与,用行动证明自己,好吗? 七年级下册
变故

中考备战策略人教版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 (共56张PPT)

中考备战策略人教版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 (共56张PPT)

6.翻译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 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 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7.重难点分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这句话提醒我们,要虚心好学,随时注意学习他 人的长处。
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 人。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 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本册我们学了他的散 文《济南的冬天》。 3.安徒生,丹麦(国籍)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 品。
虽有嘉肴
1.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
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2.重点词语。 (1)虽有嘉.肴 好、美 (2)不知其旨.也 甘美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所以
3.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4.翻译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 己有不懂的地方。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不懂 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解析】B 项:惦污—玷污,僚亮—嘹亮;C 项:暄嚣 —喧嚣,险象叠生—险象迭生;D 项:轻歌慢舞—轻歌曼舞。
三、理解词语。(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 1.泯灭:丧失。 2.猝然:突然。 3.陷入绝境的时候又有了生路。( 绝处逢生 ) 4.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可望不可即 )

内外兼修,高效复习——中考语文复习策略PPT优秀课件下载(98张)

内外兼修,高效复习——中考语文复习策略PPT优秀课件下载(98张)
一个是经济全球化、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 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一个是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 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语言文字运用 文化
基础积累:字、词语、成语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
综合实践:口语表达、图文转换 实用性应用文 写作:作文语言的规范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 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 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 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 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 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 门”做简要赏析。(2分)
2015安徽:班级采风小组到王岭村搜集歇后语。请你根 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 的地。(50字以内)
河北地域文化
2.课标对语文积累的要求更加突出。
•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 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 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 新《课程标准》中“积累”这个词语出现了20次。
2015资阳 9.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列谜 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 语写在横线上。(2分)
序号: 成语: 序号: 成语:
2015长沙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2分)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 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 “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 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 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 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
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又关注学生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的状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 美情趣,培养实践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主动、 和谐地发展;科学地测评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 科所达到的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 发展。
7
(3)命题方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查)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初中毕业生 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各学科试题分基础 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档次,这3档 试题所占分值之比约为7:2:1。全卷试题总 难度控制在0.60左右。
8
2.语文科考试说明具体如下: (1)考试目标和要求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既考
4
一、研究中考命题之“意”
中考命题的依据主要有:新课程标准、国 家有关考试与评价改革的文件精神、我省 中考各学科的“考试说明”(俗称“考 纲”)、我省基础教育的实情(教材使用、 各市县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学生基础 薄弱)等。
5
(一)考试说明(考纲)解析

1.“2016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查)各学科考试说明”明确规定:
必要的。目前,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我 们应本着切合我省中考实际、实用性和操 作性很强、宜精不宜多等原则进行选择。 还要要兼顾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共有内 容,编排上依据人教版顺序。
25
《中考语文总复习导航》
26
16
三、复习策略执行要点
1.调整心态 有人说:心态比策略更重要。很多同学在 考前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老 师也有。心态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着考试的效果。考前复习,要努力调整 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快乐的心态,自然的 心态,自信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中考专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复习ppt课件

中考专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复习ppt课件

中考专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复习ppt 课件
七下复习
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有的回顾以游戏为伴读书求知的往事;有的讲述在父辈的教养下长大成人的故事;有的写命运乖舛而勇于抗争,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有的写天资聪慧却无所进取,神童沦落为俗子……总之,这些课文都在成长道路的重大课题上,给人以莫大的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

这些课文包括散文、小说、童话、诗歌等。

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认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文学熏陶。

第1 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有趣的景色(欣赏)
迷人的传说(新奇)
捕鸟的乐趣(惊喜)
三味书屋
陈设及行礼(威严)
提问受斥(严厉)
读书生活(枯燥)
偷偷画画(珍惜)
欢乐有趣
枯燥无味对比主题归纳
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
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心理。

爸爸的花落了典礼前典礼时。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PPT优秀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PPT优秀课件

分值 10 24 30
难度评价 较易 适中 适中
0.20—0.39
0.20以下

56
46.67
较易
一,语言运用: 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纵观近五年中考试题,我们发现: 1.题型:字音字形、成语使用、病句判别、语句排序、 句式选用、五种选择题题型。 2、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来自课本(读一读,写一写; 附录的语法常识等) 3、题型基本固定,唯一变化的第5道选择题,有句 式选用,仿写,句式变换等出题方式。 复习策略: 小专题突破,精讲精练(研究每一个考点考查的内容范
围、考查的角度、题型模式,总结出各类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技 巧,进行复习讲解和指导,在此基础上,搜集整理出适当的训练 题,进行强化训练)
第一题:字音字形
一、16真题再现: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 o) 告磬 如法炮制(pà 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 馈赠 风雪载途(zà 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 销蚀 恪尽职守(kè ) 珠丝马迹 D.狡黠(xié ) 绰号 叱咤风云(zhà ) 2017年中考语文 复习备考策略
上溪学校 何龙祥
2016年吉安中考语文试题难度评价表
1. 成绩分析表:
年份 本市 考生数 平 均 分 82.95 优 秀 率 11.88 占分比( %) 8.33 20 25 及 格 率 84.65 低 分 率 2.02
2016年 2.试题难度评价表 难度 0.85以上 0.60—0.85 0.40—0.59 大题序号 一 二 三
中考对多音字的复习
一、准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 常见多音字108个: 差 数 和 颤 强 塞 相 落 称 着 分 没 模 薄 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A 项: “蜷”读“ quá n” ;B 项: “怆” 读“ chuà nɡ”; C 项:“搐”读“ chù ”,“剽”读 “ piāo”。 答案: D
3.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叱咤 风云 ( zhà) . 孜 孜不倦 ( zī ) . 忧心忡 忡 ( chōng ) . 怏怏 不乐 ( yang ) .
(6)目似瞑 . 闭眼 (8)狼亦黠 矣 狡猾 .
3.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4.一词多义。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1)前 其一犬坐于前 方位名词,前面 目似瞑,意暇甚 名词,神情、态度 (2)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词,企图
5.词类活用。 (1)其一犬 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 (2)一狼洞 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 (3)意将隧 入(名词作动词,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
4.一词多义。
以为妙绝 (1)绝 群响毕绝 众妙毕备 (2)妙 以为妙绝
副词,极 动词,消失、尽 名词,妙处 形容词,奇妙
5.古今异义。 虽 人有百手(古义:连词,表假设,即使 . 连词,表转折,虽然) 6.翻译句子。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 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 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今义:
3.一词多义。
化为邓林 动词,成为 为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动词,做
4.词作状语,在路上) .
5.古今异义。 河 、渭不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 6.翻译句子。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往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2)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都往东南 方向汇集。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重荷 hè . (1) 叶 hé 荷 . 鲜 为人知 xiǎn . (3) xiān 新鲜 .
归省 xǐng . (2) 会 shěnɡ 省 . 行 辈 há ng . (4) 走 xí nɡ 行 .
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作 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本册课本中我 们还学习了他的《社戏》一文。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普希金,近代 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 之父”。
3.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本文是 他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4. 《伟大的悲剧》 的作者是奥地利(国家 )的茨威格。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5. 《马》的作者是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他用 40 年的时间写成 36 册的巨著《自然史》 。
6.古今异义。 (1)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 ..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2)稍稍 宾客其父(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 (3)泯然众人 矣(古义:常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
7.翻译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 拜访同县人,不让 (他 )学习。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 天的教育。
8.重难点分析。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请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明确:①道具简单。②模拟的声音多。③声音变 化多。④模仿声音惟妙惟肖。⑤宾客听得入神。
短文两篇 1.文学常识。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 ,夸父是古代神话中 的人物。 2.重点词语。 (1)与日竞跑 ,赛跑 .. (2)未至 . 到 (3)地维绝 . 断 (4)共工怒触 不周山 . 碰、撞 竞跑,赛跑
8.重难点分析。 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 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 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明确: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贪图钱财,目光短浅,而“ 不使学”, 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木兰诗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我国 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识记字形。 1.根据拼音写汉字。 yōng( 臃 )肿 丑 lò u( 陋 ) 仰 mù ( 慕 ) 深 suì ( 邃 ) 叮 zhǔ( 嘱 ) shà n( 讪 )笑 shuāi( 衰 )微 cuān( 撺 )掇 花 pǔ( 圃 ) 默 qì ( 契 ) mí ( 弥 )散 jī( 羁 )绊
5.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它的读音连起来。 浑身解 数 . 押解 . jiě xiè 参差 不齐 . 出差 . chāi chā
解 放 jiè 差 别 cī . . 答案:浑身解 数 —xiè 押解 —jiè 解 放 —jiě . . . 参差 不齐 —cī 出差 —chāi 差 别 —chā . . .
2.重点词语。 (1)世隶 耕 属于 . (2)未尝 识书具 曾经 . (3)环谒 于邑人 四处拜访 .. (4)不能称 前时之闻 相当 . (5)泯然 众人矣 消失 .. (6)受 之天也 承受 .
3.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 4.一词多义。
余闻之也久 动词,听说 (1)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词,名声 贤于材人远矣 胜过,超过 (2)贤 如此其贤也 有才能
2.重点词语。 (1)惟 闻女叹息 只 . (2)旦 辞爷娘去 早晨 . (3)关山度 若飞 过 . (4)赏赐百千强 . 有余 (5)著 我旧时裳 穿 . (6)双兔傍地走 . 跑
3.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4.一词多义。
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市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口 技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虞初新志》 ,作者是清代林嗣环。
2.重点词语。 (1)会 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 (2)施 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 . (3)众妙毕 备 全、都 . (4)宾客意少 舒 稍微 . (5)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 (6)曳 屋许许声 拉 . 夹杂
(7)奋 袖出臂 扬起、举起 . (8)几 欲先走 几乎 . (9)京中有善 口技者 擅长 . (10)不能名 其一处也 说出 . 3.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 的人,即宾客)
三、理解词语。 (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 1.亘古:远古 2.形容人声喧闹。 ( 人声鼎沸 ) 3.连妇女和孩子都知道,形容很多人都了解。 ( 妇孺皆知 )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 马革裹尸 )
5.形容气势极盛,上冲星空。也形容怒气很盛, 愤慨之极。 ( 气冲斗牛 ) 6.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杂乱无章 ) 7.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叹为观止 )
6.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用第一人称的口 吻,叙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母 家中的生活经历。小说中的外祖母善良乐观,外祖父 自私残暴。 7.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 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 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文言文梳理
伤仲永 1.文学常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世称“临川先生”。
5.翻译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 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孙权劝学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 。这本书是北宋政治家、史 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重点词语。 (1)蒙辞 以军中多务 . . 推托 事务 (2)但当涉猎 .. 粗略地阅读 (3)蒙乃 始就学 于是,就 . (4)及 鲁肃过 寻阳 到了„„的时候 到 . . (5)即更 刮目相待 . 重新
狼 1.文学常识。 《狼》 选自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 作者蒲松龄, 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是清代人。
2.重点词语。 (1)两狼之并驱如故 . 旧、原来 (2)屠大窘 . 困窘,处境危急 (3)顾 野有麦场 . (4)苫蔽 成丘 .. (5)眈眈 相向 .. (7)屠暴 起 .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覆盖、遮蔽 注视的样子 突然
6.翻译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来诱惑敌人啊。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怅 然 (chà nɡ) . B.苍穹 (qió nɡ) . C.抽搐 (xù ) . D.枉 然 (wǎnɡ) . 蜷 伏(juǎn) . 悲怆 (chānɡ) . 剽 悍(biāo) . 荫庇 (bì ) . 逞 能(chěnɡ) . 甜腻 (nì ) . 遒 劲 (qiú ) . 水门汀 (tīnɡ) .
3.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 词,相当于“吗”) 4.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古义: 当时专掌经学传 .. 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见往事 耳(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
5.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人分别了几天后, 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重新看待。
于舅家见之 介词,在 (3)于贤于材人远矣 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被 忽啼求之 代词,它,指书具 (4)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助词,的 卒之为众人 语气助词,不译
5.词类活用。 (1)父异 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 . (2)邑人奇 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对„„感到惊奇 ) (3)稍稍宾客 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 .. 以宾客之礼相待 ) (4)父利 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 . 认为„„有利可图 ) (5)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作状语,每天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