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药升麻的功效应用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关于《升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升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其别名也被称作龙眼根、周麻、窟窿牙根,表面黑褐色,其在中药中的用途非常的广泛,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升麻的功效和作用。
升麻用于热毒斑疹、牙龈浮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黄连等配伍;对热病高热、身发斑疹以及疮疡肿痛,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窍、赤芍、当归等同用。
升麻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
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较强,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
至于它的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毒。
升麻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升麻的升举阳气作用与柴胡相似,故两药往往相须为用,并多配补气药党参、黄耆以升阳举陷。
升麻还可用治产后尿潴留、莨菪类药物中毒、副鼻窦炎、多发性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婴幼儿秋季腹泻、痔疮、帕金森氏综合征等多种病症。
升麻鳖甲汤方(《金匮要略》),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者。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少气懒言,发热,自汗,渴喜温饮,久泻,久痢,子宫下垂,脱肛,清阳下陷等证。
升麻作用与功效

升麻作用与功效升麻(学名: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升麻属。
它的茎直立,高大,叶互生,羽状复叶,花大且白色,果实为直立的木质蒴果。
升麻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主要生长在山地林下、山沟、林缘等湿润草地。
在中医药理论中,升麻具有清热散结、活血通络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食欲不振、肝病等。
同时,升麻在欧美国家也被用作草药,用于辅助缓解更年期不适症状。
升麻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和苷类、多糖等。
其中,三萜皂苷是升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升麻的药理作用和功效也被逐渐发现和验证,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一、升麻的功效1. 清热解毒:升麻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证,如咽喉肿痛、口疮、疮痈等。
升麻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
2. 活血通络:升麻可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络。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经闭、淤血证以及瘀血引起的腹痛、痛经、神经痛等症状。
升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血管的扩张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减轻疼痛症状。
3. 调经止痛:升麻对于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升麻能够调节女性生理周期,改善经血质量和经量,缓解经前的不适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情绪波动等。
同时,升麻还具有镇痛的作用,对于痛经、子宫肌瘤引起的疼痛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抗肿瘤:升麻中的三萜皂苷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升麻对于乳腺癌、宫颈癌、肝癌等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效果。
升麻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5. 缓解更年期症状:升麻被广泛应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伴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出现潮热、失眠、情绪波动、阴道干燥等不适症状。
医药常识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升麻的功能与作用【名称】升麻【又名】周升麻 (《本经》 ),周麻 (《别录》 ),鸡骨升麻 (陶弘景 ),鬼脸升麻(《纲目》 ),绿升麻 (《医学广笔录》 )。
【药用部位】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
【成份】兴安升麻含多种甾萜类成分及其降体温作用的升麻糖甙等。
【功能主治】升阳,发布,透疹,解毒。
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①《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 (一作瘴气邪气 )。
②《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③《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
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
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愁闷。
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
⑤《汤液本草》:《主治诀要》: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⑥《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 (肿),喘咳音哑。
肺热,止齿痛。
乳蛾,痄腮。
⑦《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0.5~3 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煎水含漱或淋洗。
【附方】①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干葛(锉细 )、升麻、芍药、甘草 (锉,炙 )各平分。
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 (《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②治小儿痘、痧疹不明,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黄芩一钱,栀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钱,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钱。
引用灯心煎服。
(《滇南本草》升麻汤 )③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多日必死,疗得差后,疮瘢紫暗,弥岁方灭,此狠毒之气也):水浓煮升麻,渍绵洗之。
升麻的功效和作用

升麻的功效和作用升麻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升麻在中药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它归经归在肺经,脾经,大肠经和胃经,它主要的功效是以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功效,根据这些功效,中医临床当中主要治疗,这种时气疫疠,就是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感冒、流脑,还有手足口等等这些传染性疾病,出现了头痛发烧、恶寒、咽喉部的疼痛,包括急性的咽炎、扁桃体炎,还有口腔溃疡等等,升麻都有一定的效果。
还有就是对于这种皮疹的疾病,比如说麻疹、风疹、斑疹等等,它这个出疹不透,升麻又能够帮助皮肤,透疹的一个作用。
第二就是升麻它能够提升,就升阳举陷,能提升阳气,所以对于中气下陷的疾病,它有治疗作用,包括久泻久痢、脱肛、妇女的崩漏、带下、子宫的下垂,还有咱们内脏,比如说胃下垂等这些,它都有一定的作用。
升麻的药用部位为干燥的根茎,味辛辣微甜,性质偏寒。
煎汤用,可以用于提升阳气,取三到五克升麻,适宜用蜜炙、酒炒等;功效为清热解毒者,可以加量到十五克,可以生用;或者入丸、散。
外用者,可以取适量,研成粉末调敷或者煎汤含漱或者淋洗。
第三升麻它对于痈肿苍毒,就是一些脓肿,还有一些比如说急性阑尾炎,还有一些皮肤的脓肿、疖肿,这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它有一个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我们可以加用升麻。
荆芥性味:辛、微温,入肺、肝经,具有疏风解表,透疹的功效,炒炭以后还具有止血的作用。
临床常用于外感风邪,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目眩。
如果属于风寒感冒,常与防风等配伍,以增强发散风寒的功能。
若是风热感冒,可以与牛蒡子、金银花等配伍,以疏散风热。
荆芥还有用于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疮疹瘙痒。
荆芥常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者,属于风寒,可以与防风、麻黄配伍,以助散寒透疹;属于风热,常与薄荷、蝉蜕、连翘配伍,以疏散风热、透疹毒。
荆芥还常用于尿血、便血、崩漏出血等,需要炒炭。
怯风、凉血。
荆芥微温不烈,药性缓和,能很好的去除风寒症状。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张富涛副主任医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皮肤科1.解热发热:兔口服水煎剂有弱的解热降温作用。
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升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禁忌事项。
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升麻的了解,并在使用时遵循正确的方法,以确保安全与效果的兼顾。
第一部分:升麻的基本概述一、升麻的概念升麻,学名茜草,属于豆科植物。
其主要生长在我国江苏、浙江、湖南等地,以根及全草入药。
升麻具有辛温、发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而现代研究发现,升麻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平喘、兴奋中枢神经等作用。
二、升麻的功效1. 温经止血:升麻入肝经,并具有温补肝肾的作用。
对于气血不足、经血不调引起的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散寒止痛:升麻具有发散风寒、祛除寒邪的能力,对于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效果。
3. 排毒解毒:由于升麻能够发汗、发散,有助于排除体内湿热、毒素等有害物质。
对于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等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
4. 兴奋中枢神经:升麻中含有一些活性成分,例如茜草苷、茜草甙等,能够刺激中枢神经、提高兴奋性。
可用于神经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的缓解。
5. 抗肿瘤作用:升麻对于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6. 抗菌作用:升麻富含挥发油、茜草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可以用于感冒、咳嗽、肺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第二部分:升麻的禁忌事项在使用升麻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伤害身体健康。
一、孕妇禁用:升麻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滋补作用,不适合孕妇食用。
因为孕妇体内胎儿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善,过量的升麻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哺乳期禁用:升麻可能通过乳汁传递到婴儿体内,对婴儿的肠胃产生刺激。
因此,哺乳期的妇女应避免使用升麻。
三、感冒期间禁用:升麻入药补阳之气,对感冒初期或病菌尚未清除的人体不利。
在感冒期间,应先治疗感冒,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使用升麻。
四、孩童禁用:由于孩童的机体尚处于发育阶段,对于刺激性强、剂量难以把握的中药材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多少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多少升麻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升麻即“竹马”,这里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感兴趣可以网上查一查。
现在我们谈谈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一、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总的来讲,升麻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透疹发表、清热补气。
具体来说,升麻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热毒斑疹、牙龈肿痛或糜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不适均有显著的治疗功效;
升麻还具有提气补气之功,善于改善气虚所致的久泻、脱肛以及子宫下垂等病症。
二、升麻苦瓜饮料的做法
取升麻20克,苦瓜200克,葛根50克,蜂蜜适量。
将升麻、葛根分别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
汁;
将苦瓜洗净、去瓤,切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过滤去渣留汁。
趁药汁温热时调入蜂蜜,待药汁稍凉后加入苦瓜汁调匀即可。
随意饮用,每日1剂。
三、升麻苦瓜饮料的功效
本品具有升阳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利于祛除暑热,改善疡、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等。
四、升麻的选购与储存指南
1、选购:应以个儿大、质坚、表面呈黑褐色者为佳。
2、储存:可先将升麻装入塑料袋或密封罐中,并密封好,再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切不可靠近潮湿的水池或饮水机。
当然,也
可直接将升麻放入冰箱内冷藏。
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升麻的功效和作用用于麻疹初期透发疹毒,常与葛根同用增强发表力量。
清热解毒:本品善解阳明热毒,用于胃热齿痛、口舌生疮、皮肤痒疹等,可配石膏、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
升阳举陷:用于脾胃清阳下陷的少气倦怠、下利、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人参、黄芪同用。
抗炎作用:北升麻对大鼠角叉等胶或右旋糖酐所致脚肿胀均有消炎作用,对乳酸或醋酸引起的肝门溃疡,有使其缩小面积的趋势。
对平滑肌的作用:升麻能抑制离体肠段与妊娠子宫,对未孕子宫及膀胱则呈兴奋作用。
齿阿米醇对氯化乙酰胆碱,盐酸组胺或氯化钡所致肠痉挛均有一定的作用,齿阿米素的作用弱于齿阿米醇。
抗菌作用:升麻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升麻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升阳,3-6g,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
升麻的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升麻的炮制方法1.拣去杂质,略泡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蜜制: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升麻片,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100kg升麻,用炼蜜25kg。
3.制炭:取升麻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晒干。
4.炒制:取升麻片,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黄。
5.麸制:先将锅烧热,加入麦麸与升麻片,炒至微黄色,筛去麦麸,每升麻10kg,用麦麸1.5kg。
升麻的相关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2.《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3.《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
能治口齿风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
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
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4.《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
”5.《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
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野生马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药材,平时这些是属于种普通的中药,不单单可以对于湿疹和清热解毒,有着不错的滋补作用同时,升麻在医学上面,是具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都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使用呢,接下来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关于中药升麻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以及相关的医学知识。
野升麻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移栽后3~4年于10~11月收获,割去茎杆,把根茎挖起,抖去泥砂,晒干或烘干后,撞掉须根。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后生皮层细胞1-3列,细胞外壁木栓化增厚,有的外壁和垂周壁呈乳头状增厚突入胞腔中。
皮层薄壁细胞8-16列。
中柱鞘纤维束由30-50个纤维组成,纤维方形,壁厚约3μm。
维管来约30个,环列,外韧型;韧皮部细胞径向排列整齐。
形成层环较明显;木质部导管多2-10成群,稍径向分布,射线宽2-20列细胞。
髓部宽广,为横切面的3/5;邻近初生木质部部位有韧皮部细胞群。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粉末特征:黄褐色①木纤维略呈纺锤形或长梭形,有的边缘不平整,局部膨大或狭缩,末端锐尖或钝尖,有的斜尖或一端尖突似短分叉状,直径15-48μm,长177-340μm,壁厚3-gμm,多木化,纹孔口斜裂缝状或人字状、十字状。
②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也有网纹、梯纹和螺纹导管。
③纤维少见,长条形,末端圆钝或稍平截,纹孔圆点状。
④后生皮层细胞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有的呈瘤状增厚,突入胞腔中。
⑤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直径2-8μm,脐点不明显。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按升麻薄层色谱项下方法进行,样品液在与对照品阿魏酸、咖啡酸、水杨酸斑点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甘辛;微苦;微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清阳。
主风热感冒;小儿麻疹;热毒斑疹;咽喉肿痛;痈肿疮疡;阳明头痛;以及久泄脱肛;女子崩漏;白带.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药升麻的功效应用
升麻,首录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四川。
夏秋季采挖,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
润透切片。
升麻气微,味微苦而涩。
以外表皮色黑褐、切面黄绿色者为佳。
生用或蜜炙用。
[升麻: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发表,透疹。
主治风热头痛,麻疹不透,久泄脱肛,齿痛口疮。
善治胃火牙痛。
发表透疹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蜜炙用。
]
一、性味归经:辛、微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肺主一身之表,归肺经;解阳明热毒,升举脾胃之气,归脾胃经;升举清阳之气,治脱肛,归大肠经。
)
二、功效应用: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特点】
1、长于清热解毒,善清解阳明热毒。
2、胃火炽盛诸证尤为多用。
3、用治热毒所致的多种病证。
【应用】
1、发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
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发表退热,解热毒之功。
1)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等症,可与桑叶、菊花、薄荷等同用。
2)若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者,可与麻黄、紫苏叶、白芷等药配伍。
3)若外感风热夹湿之阳明经头痛,额前作痛,呕逆,心烦痞满者,可与苍术、葛根、鲜荷叶等配伍,如清震汤。
2、清热解毒,发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发不畅)。
升麻能辛散发表,解热毒,透发麻疹。
1)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常与葛根、白芍、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若麻疹欲出不出,身热无汗,咳嗽咽痛,烦渴尿赤者,常配伍葛根、薄荷、牛蒡子等药。
3)若麻疹热毒较盛之证,可配伍紫草、牛蒡子、大青等药。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多种病证: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阳毒发斑等。
升麻甘寒,以清热解毒功效见长,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可用治热毒证所致的多种病证。
因其尤善清解阳明热毒,故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以及皮肤疮毒等尤为多用。
(升麻同时作为阳明经的引经药,去阳明经热毒。
)
1)阳明热邪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证,多与生石膏、黄连、生地、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
2)治疗风热疫毒上攻之大头瘟,头面红肿,咽喉肿痛,常与黄芩、玄参、板蓝根等药配伍,如普济消毒饮。
3)对于风热上壅,咽喉肿痛之证,多与桔梗、玄参等同用,如牛蒡子汤。
4)治疗痄腮肿痛,可与黄连、连翘、牛蒡子等药配伍。
5)用治阳毒发斑,常与生石膏、大青叶、紫草等同用。
(温病发斑,可与石膏、大青、犀角等同用。
)
6)用于热毒疮疡及皮肤瘙痒之证,可配伍银花、连翘、蒲公英等。
4、升举阳气,用于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脏器脱垂:短气,倦乏,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崩漏下血(气虚不能摄血的崩漏不止)等。
升麻能升气举陷,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
1)常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常与柴胡同用,并须配伍黄芪、人参、等益气补脾之品,以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
2)若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又常以升麻配柴胡、黄芪、桔梗等同用,如升陷汤。
3)治疗气虚下陷,月经量多或崩漏者,则以升麻配伍人参、黄芪、白术等补中益气药,如举元煎。
三、用法用量:煎服,3~10g。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蜜炙用。
(蜂蜜加强补脾气作用,有助于补中益气。
)
四、使用注意:麻疹已透、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气逆不降者均当忌用。
【柴胡、升麻与葛根】
1、柴胡和葛根都可以解表退热,用于治疗表证出现的发热症状。
2、柴胡和升麻有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于治疗脏器下垂。
3、柴胡和黄芩相须配伍产生新功效:和解少阳,用于治疗少阳证。
4、柴胡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用于治疗肝郁气滞的重症,是逍遥散的主药。
5、柴胡生用量大,10g以上,解表退热;炙用量小3~6g,醋炙疏肝解郁,酒炙升阳举陷。
【试述升麻的性能主治及使用注意】
升麻性微寒,升散清解。
一能发表透疹,治风热头痛、麻疹不透。
二能清热解表,既治胃火上攻之口疮、牙痛、咽喉肿痛,又治热毒内蕴之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三能升举阳气,治气虚下陷之久泄脱肛、崩漏下血及胃、子宫下垂等。
升麻升散力强,故麻疹已透,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及喘满气逆者均忌服。
【试比较柴胡、升麻、葛根性能主治的异同】
柴胡、升麻、葛根,虽均为发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发表,但柴胡苦心微寒,入肝胆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或曰和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主清散而发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甘辛性凉,入脾胃而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但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属脾气虚者常配参、术,属热痢初起兼表者常配芩、连。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截疟,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疟疾寒热;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疮,龈肿牙痛、温毒发斑及疮肿;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