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合集下载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但不得少于10 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 米。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 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配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
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
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但不得少于
10 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
床间距不少于 1.2 米。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其中至少有 1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 名具备中
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
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配备肌
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 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
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
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
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
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
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
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
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
动训练器材等。

2. 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
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科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获生活能力。

在康复医学领域,有一些基本标准是必须遵循的,这些标准不仅涉及到医疗技术,还包括对患者的关怀和治疗过程的管理。

本文将就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个性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康复治疗方案必须是个性化的。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全程关怀。

康复治疗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全程关怀。

这包括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同时,医生和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

另外,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专业团队的协作。

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相互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只有专业团队的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最后,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还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的进展情况,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包括个性化治疗、全程关怀、专业团队协作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这些标准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标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获健康、重返社会。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为康复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爱。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科室、面积与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与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与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与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与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与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完成)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完成)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但不得少于10 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 米。

、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设备三)每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配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3. 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 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 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 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 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 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但不得少于10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米。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配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