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武汉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抗震分析设计

第50卷增刊建筑结构Vol.50 S2武汉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抗震分析设计曹源,李智明(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00)[摘要] 武汉某住宅超限高层项目结构高度138.3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属于B级高度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穿层柱等多项不规则项。
利用YJK、MIDAS Builiding、SAUSAGE等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中大震等效弹性分析、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补充了弱连接处楼板抗震性能化设计以及穿层柱屈曲分析。
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管混凝土柱;性能化设计;楼板损伤分析;穿层柱屈曲分析中图分类号:TU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8X(2020)S2-0234-05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in WuhanCAO Yuan, LI Zhiming(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Wuhan 430000, China)Abstract: The structural height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project in Wuhan is 138.3m. It is a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the shear wall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and the column is a steel tube concrete column, which belongs to the B-level height building.There are a number of irregularities such as torsion irregularities, uneven irregularities, and through-layer pillars.This article uses YJK, MIDAS Builiding, SAUSAGE and other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perform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analysis,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medium and large earthquake equivalent elastic analysis, large earthquake elasto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and supplements for weak earthquakes.This article uses YJK, MIDAS Builiding, SAUSAGE and other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perform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analysis, small earthquake e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medium and large earthquake equivalent elastic analysis, large earthquake elasto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It also supplement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of the floor slab at the weak connection and the buckling analysis of the through-story colum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Keywords: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floor damage analysis; buckling analysis of stratified column1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3.59万m2,包含10栋办公楼、1栋商业建筑及1栋住宅。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针对广州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进行研究,介绍了该工程超限情况及有针对性的构造加强措施。
采用了satwe和midas两种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析,用pkpm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及弹性时程分析。
结果表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处于延性阶段,结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超限高层;静力弹塑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构造加强措施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on some exceeding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which locates in guangzhou,is discussed.the code exceeding status and the structural reinforcing measures are introduced.two types of software,satwe and midas,were used for the global analysis,and pkpm was used for pushover analysis and 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 is in ductile stage under rare earthquake,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can satisfy the code requirements.key words: code exceeding high-rise building;pushover analysis;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structural reinforcing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工程概况1.1基本情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用地面积为35525.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95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8033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1627平方米。
广州某超限高层工程结构设计

状态没有 出现塑性铰 。计算结果见表2( 图3 、图4)。
表 2 性 能点 的 确定
大震性能点
4 8 1 4 0 k N,7 4 0m m
中震性能点
3 2 1 8 0k N,3 6 7m i l l
4 . 1 荷 载 和 地 震 作 用
曲线计 算所得 的地震作用 基底剪 力与按规 范的地震 反应谱 曲线计 算所得 的数值 比较结果表 明 ,小震 作用下 ,按规范 反应谱 计算 的基 底剪力 均大于按 安评报告 的结果 ,因此均 按照规范 的地震反应谱 曲线进行小震作用 的计算 。
4 . 2 风荷 载和小震 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本 工程 采 用 S A T WE、P MS A P 、MI DAS / G e n 及E T A BS
小震性能点
位移系数法
5 3 0 1 0k N,6 9 5 mm
4 7 61 0k N,7 3 4mm
F E M A. 4 4 0 5 2 3 0 0k N,6 6 3m m 3 3 5 6 0k N,3 2 4 mm
1 / 1 1 1 9 ( 4 0 ) 1 / 1 2 7 5 ( 3 9 )
1 / 1 2 5 0( 2 6 ) 1 / 1 4 2 9( 2 6 )
1 / 1 1 5 6 ( 3 1 ) 1 / 1 4 1 0 ( 3 5 )
以上考虑 小震组合 的弹性计算 分析结 果表 明 ,结构完 全 能达到小震 作用下 “ 结构处 于弹性状 态 ,各构 件完好 、
无损伤 ”的第一 阶段 的抗震性能 目标 。
4 . 3 中震 作 用 下 结 构 构 件 的 屈 服 判 别 分 析
深圳某高层住宅超限结构抗震设计

深圳某高层住宅超限结构抗震设计摘要:深圳某高层住宅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主体高度148.50m,属于高度超限的特别不规则高层建筑工程。
简要介绍了结构体系、超限情况及抗震性能目标。
并采用YJK、ETABS、SAUSAGE等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反应谱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中震反应谱分析和大震弹塑性分析。
并对结构的转换层及楼板弱连接部位进行复核。
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设定的在指定地面运动下的各项抗震性能水准要求。
关键词:超限高层;抗震性能设计;弹塑性分析;转换层;楼板弱连接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06817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部分设有3栋塔楼,彼此独立,无大面积裙房连系,其中2号楼为超高层住宅塔楼,地上48层,地下4层,在15层和32层设置避难层,塔楼高度148.50m。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特征周期为0.35s。
基本风压为0.75kN/m2(承载力计算取0.825 kN/m2),地面粗糙度为D类。
2 结构体系与超限情况2.1 结构体系由于建筑的住宅属性,塔楼在六层楼面设置转换层,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塔楼平面为L形,标准层平面布置示意见图1。
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厚度200~1000mm,非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厚度200~500mm,框架(支)柱尺寸(400~2200mm)x(400~2200mm),框支梁尺寸(800~1500mm)x2000mm,框架梁尺寸(200~800mm)x(400~2000mm)。
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自下而上从C60渐变到C30。
2.2 超限情况根据《高规》JGJ3-2010[1]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判定,该结构存在以下超限项次:(1)7度设防烈度下B级高度部分框支剪力墙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为120m,本栋结构高度148.50m,超B级高度23.75%;(2)结构X向位移比大于1.2,不大于1.4;Y向位移比大于1.4,小于1.6,属于扭转偏大;(3)标准层开洞面积约为总面积的7%,小于30%,开洞后Y向楼板有效宽度为2.000+1.595=3.595m,小于5m,因此塔楼存在楼板不连续;(4)平面布置中在Y方向凹凸处两侧尺寸投影大于该方向平面总尺寸的30%,因此塔楼存在凹凸不规则;(5)在6层楼面设置转换层,因此存在构件间断;(6)在二~四层存在局部穿层柱,因此存在局部不规则。
广州某高层住宅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广州某高层住宅超限高层结构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高层住宅成为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选择。
然而,当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结构设计就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该项目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高层住宅,总高度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属于超限高层结构。
建筑主体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广州地处地震多发区,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场地地震安全性的评估,确定了合理的地震动参数。
同时,采用了多种抗震分析方法,如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等,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评估。
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剪力墙的布置经过了精心优化,不仅保证了结构的整体刚度,还有效地控制了结构的扭转效应。
框架柱和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也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设计,以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
除了抗震设计,风荷载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广州地区常年受到季风的影响,风荷载较大。
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了建筑表面的风压力分布,并据此进行了结构的抗风设计。
在设计中,加强了建筑的外围结构,提高了其抗风能力,确保在大风天气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基础设计方面,由于建筑高度较高,上部结构传递给基础的荷载较大。
经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勘察和分析,选用了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筏板基础,以保证基础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有效地控制基础的沉降。
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高强度的钢材和高性能的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对钢材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检测,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结构计算和分析中,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
这些软件能够准确地模拟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然而,软件计算结果并不是唯一的依据,还需要结合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某超高层住宅项目结构设计

图 2 转 换 层 结 构 平 面 布置 图
4 超 限情况 和超 限应对 措施
本工程结构体 系复杂并采用高位梁式转换 , 存在高 宽比 及长宽 比超限等问题 , 进行 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专项审
和P MS A P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 , 知该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是合理的。 关键词 超 高层住宅 ; 结构设计 ; 超限 ; 对 比分析
1 工程概 况
金都 ・ 海 尚 国际项 目位于厦 门市 同安 区南 部海滨一 侧 ,
总建筑面积 4 9 . 2万 m z , 由 8栋超 高层住宅 、 2栋多层住宅 、 裙 楼、 幼儿园及 2 层地下停车场组成。
( 7 ) 楼 板消弱 比较大 的区域计算 时按 弹性膜计 算 , 同时 对 相应 板厚 和配筋作加强处理 。
5 结 构计 算 的主要 结 果汇 总及 对 比分析
5 . 1结构计算程序 本 工程结 构整体计 算采用 S A T WE和 P M S A P程 序进行
计算分 析。
5 . 2 程序 使 用 的 注 意事 项
一建筑与装修
巍
2 0 1 3 丘
某 超 高 层 住 宅 项 目 结 构 设 计
钟 桂 连 ( 湖北佳境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 司,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0 )
摘
要 本 文结合某超 高层住宅项 目结构体 系布置 , 对超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 了分析 与研 究。通过对 S A T WE
圈 1标 准层 结构 平面布置豳
2 设计依据及主要计算参数取值
本工程结构设计 以国家和福建 地区 的相关 规范和规 程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建筑高度为_____米,属于超限高层住宅。
该建筑主要功能为住宅,同时配备有商业、物业管理等附属设施。
二、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抗震设防要求等因素,本项目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能够提供较大的侧向刚度,有效地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2、基础形式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桩筏基础。
桩型选择为钻孔灌注桩,以确保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计算分析1、地震作用分析按照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分析。
考虑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种工况,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
2、风荷载作用分析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基本风压值。
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3、结构整体性能分析通过计算分析,评估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位移比、剪重比等整体性能指标,确保结构满足规范要求。
四、超限情况及应对措施1、高度超限本项目建筑高度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
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增加剪力墙的配筋。
加强底部加强区的设计,增大墙厚和配筋率。
2、扭转不规则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的情况。
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剪力墙的布置,使结构的质心和刚心尽量重合,减小扭转效应。
对周边构件进行加强,提高其抗扭能力。
3、楼板不连续在建筑的某些部位,楼板存在大开洞或局部缺失的情况,造成楼板不连续。
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对开洞周边的楼板进行加厚,并提高配筋率。
采用弹性楼板假定进行计算分析,准确考虑楼板变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五、构造加强措施1、剪力墙边缘构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2、连梁设计合理设计连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使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地耗能,同时保证连梁的承载能力。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关键信息项:1、设计标准与规范:明确遵循的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2、结构体系:阐述所采用的结构体系类型。
3、抗震设计参数:包括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
4、风荷载参数:涵盖基本风压、风振系数等。
5、基础设计要求:说明基础形式和相关设计要求。
6、材料性能要求:规定主要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
7、变形控制指标:列出结构的变形控制标准。
8、计算分析方法:确定采用的结构计算分析软件和方法。
9、设计使用年限:明确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1、引言11 本协议旨在明确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和约定,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2、设计依据21 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22 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关基础资料。
3、结构体系31 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或其他经论证合理的结构体系。
311 详细说明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原则和特点。
312 解释结构体系在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方面的优势。
4、抗震设计41 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当地规定确定。
411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符合相应标准。
412 抗震等级的划分应准确合理。
42 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梁柱节点、剪力墙边缘构件等的设计要求。
5、风荷载51 基本风压按照当地风荷载规范取值。
511 考虑风振系数对结构的影响。
512 进行风洞试验的条件和要求(如有需要)。
6、基础设计61 基础形式可选择桩基础、筏板基础等。
611 明确基础的埋深和承载力要求。
612 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连接和协同工作要求。
7、材料性能71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范围。
711 钢筋的种类和强度等级。
712 其他主要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
8、变形控制81 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等应满足规范限值。
811 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变形的影响。
9、计算分析91 采用经认可的结构计算分析软件进行设计计算。
911 分析模型的建立应准确反映结构的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摘要:该项目为110米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超限高层住宅,采用satwe及midas building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采用push&epda进行大震下的推覆分析,同时用midas gen进行了楼板的应力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结构能满足抗震性能设计的要求,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总用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6万平方米,由两栋25层的高层住宅和三栋32层的高层住宅组成。
由于该项目场地为山地且微风化岩石面较浅,a、b、c座无全埋地下室,嵌固端取在基础面,建筑的结构计算高度为110.3米。
本文以c座为例进行介绍(图1)。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
= 1.0,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50年一遇基本风压0.7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2 抗侧力及竖向承重体系
结构为底部大空间部分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并结合结构受力的需要,利用电梯井、楼梯间设置筒体剪力墙,标准层墙厚为 200~300mm,转换层周边等局部位置设落地剪力墙,其它位置均为框支墙柱转换墙体,以满足建筑对裙楼及
地下室设计大空间的要求。
为减少转换层的上、下层刚度突变,通过计算分析,落地剪力墙及筒体厚度一般在400mm左右,局部设200~600mm厚的墙体。
转换层布置见图2。
3 超限判定
依据《高规》(jgj3-2010)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规定:1)高度超限:7度区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超过100米时为超限高层建筑,本塔楼结构计算高度为110.35m,超过限制;2)扭转不规则:较多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综上所述,本工程为超限的复杂高层建筑,应进行超限抗震专项审查。
4 性能目标确定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原则,本项目结构设计可行性论证是基于抗震设计原则,对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及各构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通过整体性能分析方法和构件的屈服判别法,使抗震设计原则显得更加具体,并更易量化。
根据抗震设计准则、目标及抗震设防类别等细化整体与构件的抗震目标与计算方法,要求:1)对多遇地震计算按常规设计要求考虑风荷载组合,整体结构充分运行与构件弹性;2)对设防地震,按不考虑风荷载效应且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计算,整体承载力按标准值计算。
整体结构基本运行,构件承载力按对应构件的性能与计算方法复核;3)对罕遇地震按不考虑风荷载效应且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计算,整体承载力按极限值计算,整体结构不倒塌,构件承
载力按对应构件的性能与计算方法复核。
5 多遇地震结构计算分析
安评报告提供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规范曲线存在差异,两者的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和特征周期tg和衰减指数γ取值不同,多遇地震下,规范为0.08、0.35和0.5,安评报告为0.071、0.35和0.373;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对比见图3。
可见安评报告的地震影响系数值均小于规范值,因此在多遇地震时,采用规范反应谱进行计算
通过satwe和midas building两种不同空间分析模型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计算,考虑风荷载组合作用计算分析,对比所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整体结构可充分运行,整体结构变形及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均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各构件均处于弹性状态。
说明结构布置与结构计算模型选择合理,符合表8.3.1与表8.3.2中对多遇地震作用下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具体详见表1。
计算结果表明:1)三条时程曲线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均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且三条时程曲线计算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也不大于135%(单条波)和120%(平均值),符合规范要求,所选波是有效的。
2)所选波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分布规律与反应谱基本一致,层间位移分布较均匀,与反应谱结果吻合良好;3)反应谱分析结果的基底剪力不能完全包络三条时程波的分析结果,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按包络设计,对cqc全楼地震力放
大1.2倍进行配筋计算。
6 设防烈度地震结构计算分析
设防烈度地震设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主要参数同小震,场地特征周期取0.35s,设计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安评报告》取0.209,对框支梁柱构件按中震弹性计算,其余性能目标为中震不屈服的构件,构件内力不调整,荷载作用分项系数1.0,材料强度取标准值,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取1.0。
中震不屈服计算结果及与小震的比较详见表3。
由表可知,中震下地震剪力及层间位移合理,位移比也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satwe进行中震下计算结果分析表明:1)在中震弹性下,框支柱最大轴压比0.39,落地剪力墙轴压比0.26,其中框支柱配筋率在最小配筋率范围内,落地剪力墙墙体水平筋配筋率均在0.5%左右,框支梁配筋率在0.6%左右,配筋结果均正常、合理;2)在中震不屈服计算中,除个别连梁外,其它构件小震下的配筋均能满足中震不屈服的要求,个别连梁,经用材料极限值复核,可满足中震不坏的要求。
7 罕遇地震下结构分析与设计
采用push&epda软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push程序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适用于多、高层建筑的三维有限空间弹塑性静力分析程序,程序的单元库包括梁柱元和剪力墙元两种非线性单元,梁柱等一维构件采用纤维束模型模拟,采用微观方法构造,单元切线刚度直接基于混凝土材料微元和钢筋材
料微元的本构关系。
程序给出了直观的杆系单元端部塑性铰判断方法。
push计算采用结合框支柱、框支梁及落地剪力墙的性能要求,采用材料的标准强度,场地特征周期0.4s,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5。
其大震作用下结构的能力-需求谱曲线及性能点整体破坏图分别见图4、图5。
根据分析得出结果如下:1)结构x向、y向的结构能力谱均与地震需求谱相交,表明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足够,能够抵抗罕遇地震作用,保证“大震不倒”;2)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性能点对应剪力x、y方向分别为20400.7kn和19142.8kn,与弹性状态下x、y方向最大地震力的比值分别为4.0和3.4,push输入地震在合理范围;3)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x、y方向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312、1/280,均小于规范的1/120的限值。
4)结构性能点转换层位移角x、y方向分别为1/1671、1/1828,小于1/500,满足性能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在施工图阶段,采取加强措施,确保板的抗震性能:1)在核心筒位置加大楼板配筋率同时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2)楼面板配筋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配筋的同时考虑罕遇地震作用
产生的楼板拉、压应力。
3)在墙头及异型楼板的角点位置附加放射筋,以提高楼面板在罕遇地震下的抗变形能力。
9 结语
通过三阶段抗震计算与分析:1)通过采用两个不同模型的计算程序对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弹性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基本接
近,数据合理,说明各塔楼的竖向与平面的结构布置合理,能满足整体结构与构件弹性工作的要求;根据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需对小震下的地震剪力作放大处理。
2)通过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stawe反应谱分析,结构布置与构件尺寸设计合理,局部构件通过加强配筋可达到性能目标。
3)通过大震分析,整体结构均可满足结构不倒塌的整体性能要求,构件的承载力满足极限承载力要求,能够实现所设定的抗震设防目标。
以上结果确认当前结构通过加强能够达到规范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设防目标,结构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建质[2010]109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s].2010
[3]深圳宏佳华府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r].广州: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