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幼儿园艺术教案:色彩的认知与绘画表达

幼儿园艺术教案:色彩的认知与绘画表达

幼儿园艺术教案:色彩的认知与绘画表达一、引言色彩是幼儿视觉艺术的基础元素之一,对于幼儿园艺术教育来说,色彩的认知与绘画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色彩的教学和绘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审美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观察能力。

本文将从色彩的认知以及绘画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教案。

二、色彩的认知1. 色彩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首先需要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

可以逐步介绍主要颜色(红、黄、蓝)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关系,例如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

通过有趣生动的图片、实物展示和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颜色及其组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2. 色彩鉴赏能力培养幼儿在发展中逐渐能够辨别出各种颜色。

可以进行形状相似、颜色不同的游戏,让幼儿辨别出图案中不同部分的颜色,并鼓励他们表述自己对颜色的感受和喜好,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绘画表达1. 创造性绘画活动通过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绘画活动来开发幼儿对色彩的表达方法。

例如,在提供一张空白纸和各种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自由地涂抹、描绘和涂鸦。

这样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色彩组合和表现力的兴趣。

2. 情感表达与绘画色彩是情感传递的有效工具,通过绘画可以帮助幼儿表达内心世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特定情感主题的图片或故事,引导幼儿用色彩去描绘所看到或所听到的内容,并与他们分享自己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体验。

3. 场景再现与环境模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并引导他们运用色彩表达对这些场景和环境的感受。

例如,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画出他们看到的大自然景色,了解孩子对于大自然色彩的认知与感知。

四、教案设计根据以上理论和方法,设计一堂针对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色彩的认知与绘画表达的课程如下:课程主题:探索美丽世界——色彩的魅力一、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动画视频或鲜艳图片,引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 向幼儿展示几个不同颜色的物品,并引导他们猜测颜色名称。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

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

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

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

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在构图、素描、透视、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处理和运用上存在问题,这幅作品就逊色了。

一张描绘工人形象的油画肖像画,形体结构和神态表现都很好,但是色彩很脏、很灰暗,或者是很“火”气,就不仅破坏了形和神,还可能在客观上造成丑化工人形象的不良效果。

肖像画是这样,风景画和主题性创作也是这样。

一幅主题是需要表现欢乐、热烈气氛的画,而作者使用了灰色调或冷色调,则不论在其它方面表现技巧多好,它的艺术效果还是未能达到。

这是因为色彩在人们视觉上是有其独特作用的。

而色彩在使用上又往往是感性多于理性,因而它在画面上最富有感情效果。

它对于深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这种独特作用,是其它绘画语言所替代不了的。

一般从事绘画工作的人,对色彩都是十分重视的。

作为绘画语言,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因素,但它不是第一位的,只有素描才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色彩,但反对色彩第一论与唯色彩论。

把绘画中的色彩看成是第一的与唯一的因素,只看运用色彩的技术,这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

因为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语言,素描是解决形体结构这一最基本问题的,没有形也就没有造型艺术了。

而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能正确描绘对象的。

我们在绘画训练中,不仅要处理好色与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色彩与主题内容的关系。

即色彩的运用必须服从于主题思想,才能达到以形写神,以色写神,使形、色、神浑然一体,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幅优 秀 的绘 画作 品 能给 人 以美 的享 受 , 色 而
彩 使 用 不 当 , 色 彩 关 系 失 调 所 造 成 的 画 面 的 不 协 或 调也使 观 者心理 产 生 不 适 之 感 , 色 彩 的 冷 、 感 。 如 暖 色 彩 本 身 并 无 冷 暖 的 温 度 差 别 , 视 觉 色 彩 引 起 人 是
“ 彩 " 绘 画 艺 术 欣 赏 中 的 作 用 色 在
马 小 莉
( 阳 理工 学 院 , 洛 河南 洛 阳 4 1 0 7 0 0)
● 一羹 一 ‘ 一 ● 一 ● 一 舅 一 舞 一 ● 一 ● 一 奠
一舞 , ● , ● 一 舞 一 ● 一 ● 一 ‘ 一 奠 一 ● 一 舅
一・ 一 ● , 舞 l 一 受 一 羹 一奠 奠 -
在 一 起 , 个 画 面 的 氛 围 使 欣 赏 者 既 体 会 到 画 中 男 整 女 的 难 以分 离 之 感 , 领 略 出 淡 淡 的 哀 伤 。 抽 象 主 又
义画家 蒙德 里安 的《 图》 垂 直线 和 平 行线 组 成 几 构 , 何 形体 , 用最 具 代表 性 、 纯粹 的三 原 色—— 红 、 、 最 黄
关键词 : 绘画 ; 色彩 ; 艺术 ; 赏 欣 中 图 分 类 号 : J 1 21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 章 编 号 : 1O — 4 4 2 1 O 一 O8 一 o O 8 4 4《 0 0) 4 o 3 3
~● ● 一囊 ~ 一 ● _ ● . 一● 一 一 ● 一 一 套 一 一 ● ~ 一 一囊 ● 一 ,
广 阔 的感觉 , 些 色相 被 称 为 “ 色 ” 粉 色 让 人感 这 冷 。
~曼 一 羹 一 舞 一

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色彩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是构成视觉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表达情感、展现美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色彩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色彩教学的意义1.培养审美能力色彩是视觉艺术的灵魂,通过色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感受世界,从而提高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丰富想象力色彩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色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力的作品。

3.增强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通过色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达到情感传达和情感沟通的目的。

4.提升艺术修养1.基本色彩知识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色彩教学首先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基本色彩的名称、颜色的特性、颜色的分类,以及颜色的概念和作用等内容。

2.色彩的构成与表现色彩的构成是指色彩的混合与调和,色彩的表现是指色彩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方式。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构成原理和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技巧,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4.色彩的应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作品中灵活地运用各种色彩,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色彩运用技巧和方法。

1.直观教学法色彩是一种直观的感知,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颜色的实物或实物图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和理解色彩的魅力和作用。

2.色彩搭配练习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色彩搭配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和搭配能力。

3.色彩表现作品创作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色彩表现的作品创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感悟色彩的表现方式和效果,提升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实地体验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户外或美术馆等进行实地色彩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色彩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美术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中美术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中美术重要知识点整理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涉及绘画和造型,还包括了艺术史、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等方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美术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下面就是一些初中美术的重要知识点整理。

1.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创作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初中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的三原色、三原色的混合产生的次级色,以及色彩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2.线条知识线条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初中生需要学习不同线条的表现形式,包括实线、虚线、粗线、细线等,以及线条在构图中的运用。

3.形体知识形体指的是事物的外形和结构。

初中生需要学会观察和描绘事物的形体特征,包括正面、侧面和背面的表现,以及形体的变形和变形法则。

4.透视知识透视是用于表现三维图像的一种方法。

初中生需要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视点、视线、消失点和投影等概念,以及透视在绘画和造型中的运用。

5.艺术史知识艺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和艺术作品的历史。

初中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艺术史知识,包括古代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现代艺术等,以及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和作品。

6.艺术欣赏知识艺术欣赏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来理解艺术的过程。

初中生需要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等,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欣赏方法和技巧。

7.创作技巧创作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

初中生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绘画和造型技巧,包括素描、水彩、油画和陶艺等,同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艺术批评知识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初中生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艺术批评方法和技巧,包括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内容和风格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艺术家的评价和解读。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色彩、线条、形体、透视、艺术史、艺术欣赏、创作技巧和艺术批评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初中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美术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提升美术作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与美术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分类1.原色:指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

原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也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次要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紫色和绿色。

次要色位于原色的中间位置,具有中性色调,常被用于创作温和、柔和的画面效果。

3.补色:指对应原色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补色是绿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4.中性色:指不带有明显颜色色调的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

中性色常用来调和和平衡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搭配:通过使用补色、冷暖色的对比等方式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对比搭配常用于强调画面的重点或创造冲击力强烈的艺术效果。

2.类似搭配:通过使用相邻或相近的色彩来创造和谐、柔和的画面效果。

类似搭配常用于表现平和、安宁的场景或情感。

3.单色搭配:通过使用同一色彩的不同色调和明暗度来创造单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单色搭配常用于表现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4.色彩分割:通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色彩区块的分割和划分来营造节奏感和动态感。

色彩分割常用于抽象、装饰性的艺术作品中。

三、色彩运用技巧1.明暗变化:通过改变色彩的明暗度和亮度来表现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明暗变化对于创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2.色彩温度:通过使用冷色和暖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冷色常用于表现冷静、冷淡的情感,而暖色则常用于表现热情、温暖的情感。

3.色彩饱和度: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明快度和浓淡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呈现明亮、鲜艳的效果,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呈现柔和、柔美的效果。

4.色彩协调: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运用技巧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绘画色彩的魔力

绘画色彩的魔力

绘画色彩的魔力当我们漫步在艺术的殿堂,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时,常常会被那些绚丽多彩的颜色所吸引。

色彩,是绘画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元素之一,它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无尽的遐想。

色彩具有直接传达情感的力量。

比如,红色常常让人联想到热情、活力和爱情,它是一种充满激情和能量的颜色。

当我们看到一幅以红色为主调的画作时,可能会感受到画家内心的澎湃和热烈。

而蓝色则往往给人一种宁静、深邃和忧郁的感觉。

一片蓝色的海洋,或者一个蓝色调的夜景,能让我们的心情瞬间平静下来,沉浸在那片宁静的氛围之中。

黄色则代表着阳光、快乐和希望,它能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那样照亮我们的心灵。

色彩还能够塑造画面的氛围和情境。

在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中,画家可能会运用大量鲜嫩的绿色和缤纷的花朵色彩,如粉色、紫色等,来营造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

而在表现冬日雪景时,白色、灰色和淡蓝色的运用则能让我们感受到寒冷与寂静。

一幅以黄昏为主题的画,可能会用橙色、红色和紫色的交融来展现那如梦如幻的美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温暖而又略带神秘的时刻。

不同的色彩组合也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如黑与白、红与绿,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种组合常常用于表现冲突、对比或者突出某个重要的元素。

而相近色彩的搭配,如一系列的蓝色或绿色,则能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感觉,让画面更加舒适和流畅。

色彩对于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也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色彩的明暗变化和冷暖对比,画家可以让平面的画布呈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比如,在画一个苹果时,用较亮的红色来表现受光面,用较暗的红色甚至略带紫色来表现背光面,就能让苹果看起来更加圆润和真实。

对于金属物体,通过冷色调和暖色调的交替使用,可以展现出其光泽和质感。

色彩还具有文化和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种色彩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常常与纯洁、神圣联系在一起。

装饰绘画色彩考试题及答案

装饰绘画色彩考试题及答案

装饰绘画色彩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哪些?A. 色相、明度、纯度B. 色相、明度、饱和度C. 色相、亮度、纯度D. 色相、亮度、饱和度答案:A2. 以下哪种色彩搭配属于互补色搭配?A. 红色与绿色B. 蓝色与黄色C. 橙色与紫色D. 绿色与蓝色答案:B3. 在色彩理论中,哪种色彩被认为是冷色调?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橙色答案:C4. 色彩的对比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色相差异B. 明度差异C. 纯度差异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色彩的调和性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A. 色相的统一B. 明度的统一C. 纯度的统一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_________程度。

答案:饱和2. 在色彩搭配中,同类色搭配是指色相环上相差不超过_________度的颜色搭配。

答案:303.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_________程度。

答案:明亮4. 色彩的冷暖感觉主要取决于色彩的_________属性。

答案:色相5. 色彩的对比度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增强。

答案:明度/纯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色彩在装饰绘画中的作用。

答案:色彩在装饰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影响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视觉冲击力,还能够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

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图,同时也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和注意力,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2. 描述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答案: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对比来实现。

通过使用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可以创造出远近、轻重的视觉差异,从而使画面具有深度感。

同时,通过色相的对比,可以强调画面中的重点部分,使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和鲜明。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色彩在现代装饰绘画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马小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洛阳理工赞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绘画是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它通过光、色彩、线条等等独有的视觉语言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其中.“色彩”作为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语言.在我们欣赏绘画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绘画;色彩;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 J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444( 2010)
04-0083-03
色彩的魅力是无限的。

从大的方而来说,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指的是:黑、白、灰;有彩色指的是具有色彩倾向的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彩是绘画艺术创作与欣赏中重要的元素,它可以让木身很平淡无味的东西,瞬间就变得有情调有感染力起来,有着强烈的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一、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语言
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千变力一化,有深有浅,有鲜艳有陈旧。

任何颜色都具有色相、明度、纯度这二个属性。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即赋于各种色彩的名称,如红、黄、绿等;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饱和度和鲜艳度。

色彩的二个属性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制约。

色彩的丰富变化就体现在色彩的结构和色彩之阳J相互对比的组合关系上。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语言,是绘画艺术语言中最活跃最丰富最敏感最富有表现力的元素。

可以说,儿是人能看见的东西,都与光线和色彩有关。

在绘画艺术中,色彩不仅能够用来表现具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而且以其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变化和对比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种种不同的心理效应。

绘画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就像音乐一样能引起人心理的共鸣,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特殊境界。

分离派画家克里姆特的(}}呈现出东方的线条与重彩的美感。

欣赏这幅画作,我们深深地被温暖、华丽的金色所体现的“爱”的温馨、甜蜜、崇高与幸福所吸引。

相吻的男女在宽大美丽的衣衫中拥抱在一起,整个画而的氛围使欣赏者既体会到画中男女的难以分离之感,又领略出淡淡的哀伤。

抽象主义画家蒙德里安的《构图》。

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几何形体,用最具代表性、最纯粹的二原色-一红、黄、蓝的色块创造出表里平衡、物质与精神平衡一一一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统一的境界。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色彩使用不当,或色彩关系失调所造成的画而的不协调也使观者心理产生不适之感,如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比如,儿是偏向于红、橙、黄的色相,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给人以温暖、热烈、欢快、奔放、危险等的感觉,被称为“暖色”;偏向于蓝、绿的色相,使人们联想到人空、海洋、田野、冰雪等,使人产生沉静、寒冷、理智、广阔的感觉,这些色相被称为“冷色”。

粉色让人感觉到温馨、浪漫、甜蜜,黄色令人联想到光明、希望、快活、收获,白色令人联想到纯洁、圣洁、清净、光明,灰
色令人联想到平儿、失意、谦逊等等。

明度和纯度均高的色彩给人以明快、华丽的感觉;明度、纯度均低的色彩使人感到朴实、素雅[1]。

当然,不是说某种色彩一定代表了什么含义,在特定的场合下,同一种色彩可以代表不同的含义。

艺术家们正是利用色彩的这些特性,结合其他艺术语言,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二、色彩是绘画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
色彩是引起我们共同的审美愉悦的、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

色彩作为最有表现力的绘画要素之一,它的性质直接影响我们欣赏绘画作品时的感情。

绘画色彩的解放,给现代人的精神注入新的生机;色彩的全而发展,推动绘画进入人类最新的精神层次,并且在这个最高精神层次上影响着现代人类的审美方式和审美心理。

我们发现,虽然色彩产生于外部光色的影响,但是对于绘画艺术家,色彩最终就是人的感觉、感情和想象的木质及木质的自然创造。

绘画艺术的意义就在于画家实现色彩感觉、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木质的全而创造[2]。

绘画艺术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二个阶段。

在这二个阶段中,色彩作为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语言,是最感性化的因素,具有在瞬间唤起人的注意和情感共鸣的艺术效果,也是观者和艺术家木人情感的体验和体现。

一般情况卜,不同的色彩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中国,荷花一直被喻作“君子之花”、“圣洁之花”。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赠送毛主席《荷花图》一幅,一方而,自比梅、菊之傲霜的风骨;另一方而,将对方拟子了同等的境界,表明了他对毛泽东的极大尊敬和敬重。

其用笔刚柔相济,既婉约圆润又有豪放洒脱之势,画而清新秀美之至。

法国画家乔治·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渔色彩既有对比又有融合,既统一又富于变化,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温暖惬意的气氛。

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蔚蓝的金色)),饱满的色彩使画而美妙动人、神秘而又有童趣。

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星空》等作品,运用那像太阳一样炙热的黄色,还有那忧郁哀伤而又近似疯狂的蓝色。

这些色彩之间对比单纯、强烈,像具有鲜活热情的生命体,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艳丽而奔放,画雅而有灵气。

那流动的线条既是作者自我精神的表现,也是对无限生命的追求,从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在绘画的过程中释放和解脱自我,观者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而感动,而震颤,共同融入到画家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所以说,绘画语言实际上是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

画家的感情依靠其运用特有的绘画语言去表现。

这种语言的运用,是以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为基础的。

画家的艺术表现力越强,其作品就越具有特色。

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三、色彩创造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色彩属性。

字如其人,人如其画,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色彩感知能力,画作是画家自身内在情感的体现。

风格是艺术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都有自我的艺术风格。

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画家长期以来在不断地学习和艺术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

有风格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风格越鲜明,作品的生命力也就越强;风格的特性越持久,艺术的“永恒性”就越强,作品就越会被后人所接受、认可。

欧洲印象派的出现使色彩被真正地引入绘画艺术并被充分地表现出来。

自此,主观的视觉印象进入创作过程,形象的客观性被忽略,色彩的自山性、生动性和活跃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随之而来的后期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等诸多流派,把色彩的非物质化和自身的象征意义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l丁散发出的光线、色彩、动感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作品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兹毫创新的传统主义画法。

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为主,与西方传统绘画的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它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力一千变化,个性的色彩魅力、程式用色特征与人格魅力所体现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5]。

大画家张大千80岁后仍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彩画法,奇伟瑰丽,与人地融合,大大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毕加索曾激动的说:“配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
对于画家个人而言,不同的色彩感知能力使其绘画风格也迥然不同。

画家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征、审美理想的不同,在艺术创作中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具有稳定性和显著特征的创作个性。

罗丹认为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

所以,但儿是知名的、伟大的画家都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特性与魅力,这也是绘画艺术能够长期发展和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因此。

许多画家毕生都在不断探索自我的艺术深度和对神秘的色彩的研究。

梵高以艳丽、奔放、忧郁的色彩和具有生命力的笔触传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独一无一、震撼人心的绘画风格。

1903年和1904年,克里姆特曾两度赴意大利拉文纳游历,为的是要考察和研究中世纪镶嵌画。

他把镶嵌画的装饰趣味运用到油画上,从而创造出“镶嵌风格”。

野兽派画家蒂斯的代表作《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他野兽主义画风的特点,主观色彩浓重而强烈。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艺术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儿的创造性。

其中,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色调的“蓝色时期”,画而上充满了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

当然,他也有“粉红色时期”的那种温馨与浪漫。

色彩对美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德拉克罗瓦就曾称绘画的色彩为“绘画的音乐”,康定斯基也有其所谓“颜色声音说”。

绘画艺术是源自心灵的、感动的艺术,展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这种感动使我们与画家的心灵共鸣。

参考文献:
[l]l李昆仑.色彩概论[M].武汉:武汉理下大学出版社.2007.
[2] [英]特列沃·兰姆.剑桥年度主题讲座·色彩[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李广元.绘画色彩系统—绘画色彩个性的时代选择[M].北京:北京工艺美
术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