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PT.

Drug Application, NDA)中已有完全或部分应用的辅 料。
4、国际药用辅料协会(IPEC)和药用辅料 一体化
国际药用辅料协会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Council,
IPEC) 致力于药用辅料及其药典标准一体化的全球性、 非官方、非赢利的制药工业组织,在美国、欧洲 和日本各有相互联系但又独立的分会。
新的药用辅料指在我国首次生产并应用的药用辅料。
原来分类:
我国辅料审评办法中将辅料分为2类
❖ 一类辅料系指全新的、目前尚未在任一 先进国家被批准使用的辅料;
❖ 二类辅料则是指已在国外药典收载或已 经在正式批准的制剂中使用、国内进行 仿制开发的辅料。
2、日本的辅料审批法规
新辅料除全新化合物外还包括: (1)已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或已批准的化妆品材
料申请用于口服或外用且从未用作药用辅料者; (2)在国外已有应用但未在日本使用者; (3)在日本已有应用,但改变给药途径或超过
原用量者。
3、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辅料的 管理
FDA主张使用符合以下一项条款或一项以上条款的辅料: 即FDA认定为“GRAS”类型的辅料(即“通常被确认安
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这些辅料包括: 药典、官方文件及权威出版物中收录的辅料 在药品中已广泛使用的辅料 已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或化妆品添加剂的辅料 因某种特殊作用在已批准的特定剂型的新药(New
肠溶衣材料
纤维素衍生物
取代
虫胶
丙烯酸树脂 纤维素衍生物
薄膜包衣工艺
贡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剂包衣工艺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药物与高分子材料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将高分子材料的独特性能与药物的治疗效果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药物传递和药物治疗领域的发展。
药用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在药物传递和控释系统中应用的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与药物稳定结合并通过体内的代谢和排出途径进行自行降解。
这些材料具有多种形态,包括颗粒、纳米粒、微球、纤维、薄膜等,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释系统:药物的快速释放容易导致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降低治疗效果。
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控释系统,例如微球、纳米粒等,通过调节材料的构型和孔隙结构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时间,从而确保药物可以持续稳定地释放。
2.靶向传递:药物的靶向传递是指将药物直接送达到疾病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经过改性后具有靶向识别特性,可以通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磁性导引等方式将药物精确地传递到病变组织。
3.仿生组织工程: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药用高分子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和再生组织。
例如,通过制备生物可降解的支架材料,可以在体内形成新的组织,加速伤口愈合和损伤修复。
4.药物检测:药用高分子材料也可以用于药物的检测,例如利用其光学、电化学、磁性等特性,开发出一系列荧光探针、电化学传感器和磁共振成像探针,用于检测药物的浓度和分布。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例如,通过调控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同时,还可以优化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药效学特性,加强药效的持续性和生物活性。
总之,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在药物传递和药物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有望进一步推动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的发展。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载体、释放、控制释放等方面的学科。
它将高分子材料与药物相结合,旨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改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速率。
在医药领域中,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速率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在药物的载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药物往往需要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但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往往会受到胃酸、酶解、免疫系统等的影响,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
而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的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其次,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在药物的释放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药物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释放,而另一些药物则需要在特定部位或特定时间释放。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和改性,可以实现对药物释放速率的控制,从而满足不同药物的释放需求,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还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
一些药物在长时间内容易降解,失去活性,而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些药物,延长其有效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与药物相结合的研究,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控制释放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名词解释(共篇)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名词解释(共9篇)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药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指在药物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辅料及高分子包装材料。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介绍一般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药剂学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制备、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功能与应用。
3.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生理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
广义上指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若为高分子则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4.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分子量很高并由多个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5.单体:必须含有能使链增长活性中心稳定化的吸电子基团6.聚合度:大分子重复单元的个数7.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7.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8.均聚物:在合成高分子时,由一种单体成分反应生成的聚合物。
9.共聚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体或聚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
10.高分子链结构:单个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间的几何排列11.近程结构:单个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又叫一次结构或化学结构12.远程结构:单个分子在整个分子链范围内的空间形态和构象,又叫二次结构13.聚集态结构:单位体积内许多大分子链之间的排列、堆砌方式,也称三次结构14.键接顺序:是指高分子链各结构单元相互连接的方式.15.功能高分子:具有特殊功能与用途但用量不大的精细高分子材料。
16.线型高分子:每个重复单元仅与另外两个单元相连接,形成线性长链分子。
17.支化高分子:当分子内重复单元并不都是线性排列时,在分子链上带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分枝,这类高分子称为支化高分子18.支链:支化高分子链上带有的长短不一的分枝称为支链。
19.体型高分子或网状高分子:线型高分子或支化高分子上若干点彼此通过支链或化学键相键接可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称为体型高分子或网状高分子。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聚焦于药物和生物学领域,集中研究各种药物技术及其应用。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旨在构建药物和生物计算机的技术框架,为药物的发现、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的支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药用高分子材料包括各种用于制备药物的材料,如细胞培养基、肽类抗生素、蛋白质、脂类和多肽等。
这些材料在制备、稳定和评价药物时都具有重要作用。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机理、性质、结构和功能,以及药物途径和释放,以实现对药物临床给药的更佳控制。
药物、生物计算机和药用高分子材料结合使用,可以将其技术发挥到极致,实现有效的应用。
借助药物先进技术,药物设计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药物的释放路径,使药物具有更强的结构可靠性和更长的活性半衰期,从而实现更高的药物有效性。
另外,利用药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纳米粒子,可以作为给药载体,将药物定向投放到针对性细胞,实现有效的药物释放和靶标细胞特异性抑制。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药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也在持续深入,为各种药物的发现、研发和使用提供了深入的科学依据。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不仅可以应用于药物设计,还可以应用于药物临床试验、药物制剂、药物生物利用度和毒性评价等。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将为药物的发现、研发和使用提供新的思路,为疾病治疗提供更高效有效的治疗方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将对全球药物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是未
来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可以将物理、化学、药物学和生物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更为有效的药物研发。
未来,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为未来药物的更快、更有效的发现和开发奠定基础。
2023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理论考试试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理论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体内可吸收聚合物:()[单选题]*A s PAGB、P1AC、PC1D s PEGV2、下列哪个不是氨基酸类聚合物:()[单选题]*A s聚氨基酸B、酸性聚氨基酸C、氨基酸共聚物D、氨基酸缩合物√3、下列关于二甲基硅油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 s具有优良耐氧化性B、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VC、是一系列不同黏度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二氧基硅氧烷总称D s有很好的消泡和润滑作用4、离子交换反应进行的速度与程度受到结构参数影响,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其反应速度与程度的结构参数()[单选题]*A、酸碱性B、交换容量U溶解度VD、交联度5、下列属于制备PGA的方法有:()[单选题]*A、一氧化碳甲醛共聚法√B、NCA法U活性脂法D、发酵法6、下列关于P1A及P1GA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P1A及P1GA降解均属于水解反应B、P1A及P1GA降解速度随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C、P1A在降解初期,其材料的外形和重量有明显变化√D、P1A及P1GA制备中均可利用羟基铝作催化剂7、下列不属于硅橡胶特点的是:()[单选题]*A、耐温性U亲水性√D、透过性8、下列关于疏水线性聚磷睛应用错误的是:()[单选题]*A、蓄积式埋植剂B、均混式埋植剂C、均混式微球制剂D、水凝胶释药基质V9、聚酸酎的合成方法不包括:()[单选题]*A、熔融缩聚法B、溶液缩聚法C、界面开环法√D、开环缩聚法10、下列为增大硅橡胶膜弹性的物质为:()[单选题]*A、PEGB、二氧化钛VC、乳糖D、甘油11、以下哪个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单选题]*A、聚乙烯√B、聚丙烯D、聚苯乙烯12、以下哪个是无毒,是药品和食品包装最常用的材料:()[单选题]*A、聚乙烯√B、聚丙烯C、聚氯乙烯D、聚苯乙烯13、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单选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B、《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U《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14、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聚维酮标号为:()[单选题*A、K1OB s K20C、K30√D、K4015、目前使用在静脉乳剂中唯一合成乳化剂是:()[单选题]*A、聚维酮B、泊洛沙姆VU硅油D、聚氧乙烯16、下列可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且是有效的胃肠气体消除剂:()[单选题]*A、硅油√B、硅橡胶C、聚乙烯醇D、泊洛沙姆17、硅橡胶应用较广泛,下列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人造器官C、皮下埋植剂C、皮下埋植剂B、子宫避孕器D、水分散体V18、在泊洛沙姆P-188中聚氧乙烯链分子量占总数的百分率:()[单选题]*A、82%B s80%√C、18%D、20%19、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醋(1:1)时,形成的丙烯酸树脂是哪种:()[单选题]*A、肠溶型I号√B、肠溶型H号C、肠溶型I11号D、肠溶型IV号20、关于聚乙烯醇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聚乙烯醇具有极强的亲脂性B、分子量越大,结晶性越强,水溶性越差VC、聚合度是影响溶解性的主要因素D、醇解度80%以下的产品则不再溶于水21、下列不属于明胶应用范围的是()[单选题]*A、硬胶囊、软胶囊以及微囊的囊材。
药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药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指在药物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辅料及高分子包装材料。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介绍一般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药剂学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制备、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功能与应用。
3.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生理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
广义上指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若为高分子则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4.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分子量很高并由多个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5.单体:必须含有能使链增长活性中心稳定化的吸电子基团6.聚合度:大分子重复单元的个数7.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7.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8.均聚物:在合成高分子时,由一种单体成分反应生成的聚合物。
9.共聚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体或聚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
10.高分子链结构:单个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间的几何排列11.近程结构:单个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又叫一次结构或化学结构12.远程结构:单个分子在整个分子链范围内的空间形态和构象,又叫二次结构13.聚集态结构:单位体积内许多大分子链之间的排列、堆砌方式,也称三次结构14.键接顺序:是指高分子链各结构单元相互连接的方式.15.功能高分子:具有特殊功能与用途但用量不大的精细高分子材料。
16.线型高分子:每个重复单元仅与另外两个单元相连接,形成线性长链分子。
17.支化高分子:当分子内重复单元并不都是线性排列时,在分子链上带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分枝,这类高分子称为支化高分子18.支链:支化高分子链上带有的长短不一的分枝称为支链。
19.体型高分子或网状高分子:线型高分子或支化高分子上若干点彼此通过支链或化学键相键接可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称为体型高分子或网状高分子。
20.交联:由线型或支链高分子转变成网状高分子的过程叫做交联。
21.端基:高分子链终端的化学基团22.单键内旋转:高分子主链中的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这种现象称为单键内旋转.25.玻璃化温度Tg:27.取向态结构: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结构。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用于药物传递和药物释放的高分子材料的学科。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抗癌症、糖尿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需求,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开发出新型的高分子材料,用于药物分子的载体、控释系统和生物传感器。
这些材料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小药物的副作用、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并提高疗效。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开发可控释放系统。
药物的控释是指通过材料的特性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时间。
这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溶解度、粘度、微孔结构和渗透性等来实现。
例如,一些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根据环境温度、pH值或电压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这种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生物传感器是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检测生物分子的装置,可以用于诊断疾病或监测生物过程。
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的载体、信号放大器和生物识别元件。
这些生物传感器可以在检测特定分子时提供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并在药物监测、癌症筛查和病原体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药用高分子材料也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是一个利用材料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来修复和替代受损组织的学科。
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支架、基质和载体,以支持和引导组织的再生。
这将为创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并促进器官移植和组织修复的发展。
总之,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涉及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通过研究和开发药用高分子材料,我们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更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进一步促进医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相容性的判别
(1)观察共混体系的透光率,相容的均相体 系是透明的;非均相体系呈现混浊。但如两 种聚合物的折光率相同或微区尺寸远小于可 见光波长,即使是不相容的分相体系,表观 上却仍然为透明的。
(2)共混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是判断相容 性的最通用和最有效的方法。
1.1 液晶的发展简史
• 液晶的高速发展:
• 20世纪60年代,由杜邦公司首先从聚对苯二甲酰对苯 二胺的硫酸溶液经液晶态纺丝制得了超高强度和模量
的“Kevlar”纤维后开始的。
2. 液晶形成的条件
(1)分子具有不对称的几何形状。如棒状、平板状或盘 状。 (2)分子要有一定的刚性。如含有多重键、芳香环等刚 性基团。 (3)分子之间要有适当大小的作用力来维持分 子的有序 排列,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高分子的液晶态结构
基 液结 应 本 晶构 用 情 形特 况 成征
条与 件分
类
1. 概念
液晶(liquid crystalline, LC)是介于各向 同性的液体和各向异性的晶体之间的一种 取向有序的流体,它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 晶体的双折射等特征。
1.1 液晶的发展简史
液晶的起源与诞生:
即液晶分子要含有极性或易极化的基团。
3. 结构特征与分类
• 3.1高分子液晶的结构
• 能形成液晶高分子通常由刚性和柔性两部分 组成。
• 刚性部分主要是芳香族和脂肪型环状结构。 • 柔性部分多是可以自由旋转的σ键连接起来
的饱和键。
侧链型 主链型 复合型
3. 2 分类
(1) 按分子量大小分类
(a)小分子液晶 ;(b)高分子液晶
1.1 液晶的发展简史
• 根据F. Reinitzer提供的线索,德国著名物理学家 Lehmann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这种化合物,发现浑 浊状的中间相具有和晶体相似的性质,于是他把这 种具有各向异性和流动性的液体称为液晶。
1.1 液晶的发展简史
• 最早的高分子液晶:
• 由E11iott和Ambrose在1950年获得,他们在用聚— L—谷氨酸—γ—苄酯(PBLG)氯仿溶液制膜的过程中, 发现其溶液具有双折射现象。以后实验证明这是一种 胆甾型液晶。
液晶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但首次明确认识 液晶是在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家F. Reinitzer观察 到。
1.1 液晶的发展简史
• 他在加热胆甾醇苯甲酸酯时,发现这种化合物的熔化 现象十分特殊,145.5℃时熔化为乳浊的液体, 178.5℃时变为清亮的液体;冷却时先出现紫蓝色,不 久颜色消失出现浑浊状液体,继续冷却,再次出现紫 蓝色,然后结晶。
(2) 按物质的来源分类
(a)天然液晶 ; (b)合成液晶
3. 2 分类
(3) 按液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的条件分类
(a)溶致液晶 (b)热致液晶
(4) 根据分子排列的形式和有序性的不同分类
(a)向列型液晶 (b)近晶型结构 (c)胆甾型液晶
3. 2 分类
(a)向列型(nematic)液晶
向列型液晶的分子呈棒状,分子的长径比大于4, 分子质心没有长程有序性,其长轴互相平行,但不 排列成层。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 对外力相当敏感,是目前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
1.2常见的高分子混合物类型
(1)
高分子-增塑剂混合物:增塑高聚物
(2)高分子-填充剂混合物:增强高聚物;也
就是复合材料,包括炭黑补强橡胶、纤维增
强树脂
(3)高分子-高分子混合物(共混高聚物):
高分子合金
举例
以HIPS(耐冲击性聚苯乙烯)为例
(1)形态结构:塑料为连续相,橡胶为分散相 (2)增韧机理:橡胶粒子其应力集中体的作用,
a. 完全相容的共混体系只有一个Tg ,且介于两个共混 聚合物各自的Tg1和Tg2之间。分散相尺寸大致在nm范 围,相当于链段或分子水平相容性的范围。
3.1共混高聚物的相容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两组分互溶是热 力学上的自发过程,则要求混合自由能的变 化ΔG小于零,即:
ΔG =ΔH-TΔS <0
高分子的相容性包含两层意思
1. 热力学上的互溶性,即指链段水平或分子水平上 的相容,即可形成均相体系的共混物;
2.动力学意义上的混溶性,即混合程度的问题。 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很大,混合时的熵变ΔS值很 小,而大多数高分子-高分子间的混合是吸热过 程,即热焓的变化ΔH为正值,要满足ΔG小于零
3. 2 分类
(b)近晶相(smectic)液晶
近晶相液晶是由棒状或条状的分子组成,分子排列成 层,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或接近于平行,其方向可 以垂直于层面,或与层面成倾斜排列,层的厚度等于 分子的长度。
3. 2 分类
(c)胆甾相(cholesteric)液晶
胆甾相液晶分子呈扁平状且排列成层,层内分子相互 平行。相邻两层分子,其长轴彼此有一轻微的扭角, 多层分子的排列方向逐渐扭转成螺旋线,形成一个沿 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状结构。
4. 应用
液 结构材料
晶
高 分
功能材料
子
的 应
生命科学
用
电子、机械、军事、航 空航天
光电显示、记录、储存、 调制和膜分离材料
在生命科学,蛋白质、 核酸、病毒、细胞
4. 应用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DT),商品名kevlar 最大特点是具有超高模量和超高强度,其相对强 度相当于钢丝的6-7倍,模量为钢丝的2-3倍, 比重只有钢丝的1/5左右,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 军事等工业部门。如:防护装置防弹背心 。
高分子的织态结构
基 制共
共
本 概 念
备 方 法
混 高 聚 物
的
相
容
性
混 高 聚 物 的 织 态 结 构
1.1 概念
• 织态结构:在聚合物内掺杂添加剂或其他杂 质,或将性质不同的两种聚合物混合起来成 为多组分复合材料。
• 共混聚合物: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分子材 料加以物理混合使之形成混合物的过程。
引发银纹,同时可以中止银纹
2.制备方法
(1)物理共混:包括机械共混和溶液浇铸 共混等。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在熔 体、或在溶液、或在乳液状态下机械共混 后,经冷却固化或用沉淀剂共沉淀的方法 得到。
2.制备方法
(2)化学共混:通过接枝、嵌段和互穿聚合 物网络(IPN)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 合物以化学键结合在一起。从广义上理解, 聚合物共混物还包含接枝和嵌段两种类型的 共聚物,但不包括无规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