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进化史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在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角色的嬗变。
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公主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被塑造和呈现,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女性地位的变化。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feminism, the status of women, and the portrayal of princesses in classic Disney animated film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will delve into how these princess characters were shaped and presen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s well as how these images reflected changes in social values and women's status at that time.通过对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演变过程,以及这种演变如何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相互关联。
我们将分析这些公主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以及她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以揭示迪士尼公司如何塑造和传达关于女性形象的不同观念。
By analyzing the princess characters in classic Disney animated films, we can observe the evolution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media and how this evolution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movements. We will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behavioral patterns, and role positioning of these princess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to reveal how Disney Company shapes and conveys different concepts about female images.本文还将探讨这些公主形象对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影响。
【动漫世界】《迪士尼动画演变史》

【动漫世界】《迪士尼动画演变史》华特.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1901.12.5.—1966.12.15)在二十二岁时只身从堪萨斯到好莱坞闯天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会因此造就一个娱乐王国的诞生。
半个多世纪以来,迪士尼动画一直带给全世界欢乐,尽管娱乐本质不变,但在拍摄技巧、内容取材、音乐等方面,迪士尼作品也有颇多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开创时期1937—1942●1923:由华特和他哥哥洛伊·迪士尼创办的迪士尼兄弟工作室《艾丽斯在卡通国》(Alice Comedies)系列●1927年迪士尼推出《幸运兔奥斯华》系列卡通●1928年:员工被代理商私自挖角,迪士尼被迫放弃《幸运兔奥斯华》。
在Ub Iwerks 妙手下,米奇老鼠于在车库的秘密工作室里诞生11月18日世界第一部有声卡通《蒸气船威利》米奇卡通推出●1932年:第一部三调系统彩色影片的短片《花与树》发行●1937年:出品第一部彩色电影《白雪公主》●1940年:影史第一部立体音电影,古典音乐动画《幻想曲》,华特迪士尼从此只担任制片,不再亲自从事绘画工作战间调整时期(1943—1949)●1944《白雪公主》重映,迪士尼电影首度重映●1946年:推出真人与动画共同主演的《南方之歌》黄金时期(1950—1966)●1953年:迪士尼成立『博伟』(Buena Vista)发行电影●1955年:加州迪士尼乐园开幕-1955.7.17●1966年:华特迪士尼病逝。
蛰伏摸索时期(1967—1988)●1971 佛罗里达迪士尼乐园开幕1971.10.1●1978年:工作室将数个小型的影片发行权给了美国MCA Discovision 发行激光影碟,以往只能在电视频道上看卡通的曝光方式,至此看到了更多生意上的可能性●1982 推出影史上第一部使用计算机来拍制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1983 东京迪士尼乐园开幕1983.4.15第二黄金时期(1989以后)●1990 成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唱片●1991 迪士尼公司股票正式在道琼工业股市上市●1992 欧洲迪士尼乐园开幕1992.4.12(两年后才改名为巴黎迪士尼乐园)●1995 拿下ABC电视经营权,包括ESPN、E!、Lifetime、A&E、History●1999 迪士尼开始发行DVD●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2005.9.12●2009年:Marvel Entertainment被迪士尼以40亿美元收购。
迪斯尼公主们原来也不是长这样的啊!

迪斯尼公主们原来也不是长这样的啊!你以为大众熟知的那些迪斯尼公主们,最初画出来的时候就都是美美的,和现在一样符合现代审美?别搞siao了,快来看看迪斯尼公主们都是如何从最终粗糙的“草稿”,进化成现在这样大众眼里的女神的吧!1. Snow White《白雪公主》作为迪斯尼的“头牌”,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里的Snow White形象至今都是大众心目中最经典的童话公主形象。
但她的造型其实也是经过了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
从这三幅最初的手稿中不难看出,最初迪斯尼班的Snow White脸蛋圆润、身材纤细,服装打扮尤其带有30年代的复古华丽风格。
第二张脸部特写的手稿中,更是突出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集中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流行的动画画风。
2.Auroa《睡美人》《睡美人》是迪斯尼第16部经典动画,上映于1959年。
电影中的Auroa公主虽然与最初手稿中的设计相差不大,但是从几版手稿的对比还是不难看出,Auroa公主的最终形象也是经过了一番斟酌和改变。
Auroa公主的原始手稿中,她的服装风格妩媚灵动,高腰、收腰、蓬蓬的裙摆......与当时社会刚刚战后复苏,女性开始重新追求“女性美”的服装趋势极其吻合。
3.Rapunzel《魔发奇缘》关于长发公主的《魔发奇缘》上映与2010年,感谢3D技术的发明,影片中的Rapunzel 公主已经与迪斯尼经典动画中的公主形象有了较大的变化。
Rapunzel除了一如既往的美丽之外,更多了几分傻傻的女汉子性格。
这些原始手稿中的Rapunzel比电影中公映的版本多了许多雀斑,傻傻的淳朴气质更添几分。
而最后一张手稿更是展现了公众不曾见过的Rapunzel性感的一面。
4.Belle《美女与野兽》《美女与野兽》上映于1991年,一般欧美人心目中普遍认为深色头发的女孩儿相较于金发碧眼的女孩儿更为聪明。
片中的Belle作为一个酷爱读书的“知识型”女孩儿,自然而然也是一个有着深棕色头发,白皙皮肤的女性形象。
迪士尼公主的女权进化

迪士尼公主的女权进化作者:尹丛丛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12期从白雪公主到睡美人:公主再高贵,也超不过王子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一战和二战的间隙期,沃尔特·迪士尼抵押了住房,通过各种渠道,筹得了149万美金,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也是第一部迪士尼公主电影。
这部电影取材于格林童话,讲述了白雪公主的老套故事,反派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美的继母王后大人,萌物是七个小矮人,公主是单纯善良美丽优雅的,王子帅气富有可以拯救整个世界。
1937年12月27日,这部主打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治愈系影片上映第六天,沃尔特和《白雪公主》的一众人物就成了《时代》的封面人物,《纽约时报》也表示:“非常谢谢你,迪士尼先生!”上映三年间,这部片子共取得650万美元的票房,不但是当时世界票房纪录保持者,还让沃尔特凭此筹建了动画制作公司。
有件事可以证明这部电影有多特别,第1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组委会颁给了沃尔特特别金像奖,发给他一大七小共计八个奖座。
《白雪公主》的成功,让沃尔特对电影充满了期望,在此之后,沃尔特推出了《匹诺曹》等一系列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1950年上映的第二部公主电影《灰姑娘》,成为了解救他严重负债的诺亚方舟。
这部片子改编自法国作家查尔斯·佩罗的同名童话,讲述被后母刻薄的灰姑娘辛德瑞拉受到仙女眷顾,化身为公主参加王子舞会,并通过一只水晶鞋和王子喜结连理的故事。
除了将萌物由七个小矮人换成了小老鼠外,人物配制几乎与《白雪公主》一样。
此时,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亟需治愈系电影安慰,这使得《灰姑娘》全球热卖,不但成功让动画公司起死回生,还让沃尔特开始创建自己的发行公司,并建设迪士尼乐园。
到了1959年,沃尔特再接再厉,又推出了第三部公主电影《睡美人》,同样美艳动人的爱洛公主,同样可以拯救世界的王子,但不同的是,处于和平时期的观众们对此并不感冒,《睡美人》票房大败。
从白雪公主到辛德瑞拉到爱洛公主,沃尔特偷懒一般,对她们的人物设置几乎秉承了同样的关键词——漂亮、善良、没心机、会家务,养尊处优的公主们不懂任何人心险恶,无论是后母还是送苹果的老太婆,她们毫无防备,天真不谙世事,时时刻刻将自己处于危险中,等待王子的救赎。
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中王子形象嬗变分析——从“救美”到“反派”

67文化传播·新纪实2021.05[摘 要] 在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片中,出现了一批不尽相同的王子形象。
这些王子形象从《白雪公主》中帮助白雪公主苏醒的正面形象,逐渐演变为《冰雪奇缘》中图谋夺取王位的反派角色。
他们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期望、价值观以及对男性自身的认识。
本文试就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中的王子形象嬗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中的王子形象,指出其背后隐藏的含义以及这些王子形象所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迪士尼 王子 动画 嬗变[中图分类号] J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03(2021)05-0067-03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中王子形象嬗变分析——从“救美”到“反派”□ 刘潇潇辽宁大学作者简介:刘潇潇,就读于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2013年的《冰雪奇缘》,迪士尼塑造了众多的公主形象,与之相伴也出现了众多的王子形象。
他们从《白雪公主》中帮助白雪公主苏醒的正面形象,逐渐演变为《冰雪奇缘》中图谋夺取王位的反派角色。
然而,与这些动画中的公主形象相比,王子形象经常被受众所忽略。
其实,作为配角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期望、价值观以及对男性自身的认识。
一、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中的王子形象根据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中王子形象的不同,笔者试将迪士尼公主系列故事中的王子形象划分为:早期(1937年到1959年)、转型期(21世纪以前)、现代(21世纪以后)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王子形象各具特点,都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审美倾向。
以下是三个阶段中,最具特点的王子形象。
1.早期迪士尼公主动画中的王子形象1.1《白雪公主》中王子形象在1937年的《白雪公主》中,王子身穿蓝、白、红三色的骑士装,出现在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被小矮人们装入水晶棺后,他看见棺中的白雪公主,将白雪公主运走并亲吻了白雪公主,在搬运过程中白雪公主受到颠簸吐出了毒苹果。
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迪士尼动画影片作为全球知名的文化产品,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在这些影片中,女性形象塑造尤为引人注目,她们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貌,更在性格塑造、价值观传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形象特点、演变历程以及对观众和社会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迪士尼动画影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首先回顾迪士尼动画影片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中女性形象的变迁过程。
接着,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总结迪士尼动画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迪士尼动画影片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观内涵,分析其在传递性别平等、独立自主等现代女性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还将对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反思,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视角,同时也为动画影片创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促进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分类迪士尼动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在外貌、性格上各具特色,更在角色定位、故事线索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按照其特点和影响,我们可以将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这一类女性形象以经典的公主角色为代表,如《白雪公主》中的白雪、《灰姑娘》中的仙度瑞拉等。
她们通常拥有美丽的外貌、纯洁的心灵和被动的性格。
她们的故事往往围绕着等待王子的救赎和婚姻的幸福展开,强调了美貌和婚姻对于女性价值的重要性。
这种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期待。
随着时代的进步,迪士尼动画开始塑造一些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女性形象。
如《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她代替父亲从军,展现了勇气、智慧和坚定的决心;《魔发奇缘》中的乐佩公主,虽然被困在高塔中,但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
迪士尼公主裙衫变化记-中学历史教学世界网站首页
《阿拉丁》 1992
和《美女与野兽》几乎同期制作的《阿拉丁》隔年上映,当年全球狂 扫票房达5个亿美元。它和《美女与野兽》一样拿了奥斯卡最佳配乐 和最佳歌曲两个大奖,而之后迪斯尼的动画也是 这两个奖项的常客了。
这部公主系列的电影,是以这个男主角的名字命名的。 茉莉公主是迪斯尼第一部欧美公主以外的公主!她 的肤色、她的衣装全部和金发碧眼还有大蓬裙毫无 关联,但她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公主!衣装上看其实 更偏印度一点,包括饰物和极短的抹胸式上衣,但 下身却又像是泰国的免裆裤······总之,也是结合了中东 和亚洲的一些民族服饰特点而设计出来的。
《魔法奇缘》 2010
• 从这一部动画开始,迪斯尼也进入了3D时代。这部电影,也可以说带 回了人们对迪斯尼的兴趣,让迪斯尼获得了自《狮子王》之后几乎没 见过的巨大成功和影响力。它甚至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迪斯尼电 影”的评价。
• 聪明、顽皮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乐佩的 淡紫色衣装并不是连衣裙,而是短袖 上衣+长裙。上衣的设计前面和 后面都有抽带,起到束身修行 的作用。裙摆倒是一如既往地大, 但并没有蓬起,方便她甩着头发跳起 来踢人,喜爱奔跑的她,没有穿着高 跟鞋而是光着脚。
《花木兰》
1998
从《风中奇缘》开始,由《小美人鱼》为开端的迪斯 尼文艺复兴时期就步入了衰退。
木兰勇敢、善良、独立,她为自己以及家族赢得了荣 耀,她配得上公主头衔。但木兰没有穿过我们所知道 的中国皇族的华丽的公主装,她的衣装,只是普通的 汉服的修改设计。女装的时候有襦裙也有曲裾,不过 都是经过迪斯尼的加工设计的,元素虽然都有,可熟 悉汉服的人还是能找出许多BUG······ 大概也是因为是我们的民族服饰才容易较真吧,可是 能看见美丽的汉服也能堂而皇之地和各位公主们站在 一起,还是会有满足感。
迪斯尼发展史课件
迪斯尼消费品的发展
1929年,迪斯尼推出首款商品—— 米老鼠手表。
1980年代,随着电视和录像带的普 及,迪斯尼推出了一系列以迪士尼电 影为主题的商品,如服装、家居用品 等。
1930年代,迪斯尼推出了一系列以 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为主题的 商品,如玩具、文具等。
200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的发展,迪斯尼推出了线上商店和授 权商品,进一步扩大了消费品市场。
05
迪斯尼的文化影响
对动画产业的影响
推动动画技术的创新
迪斯尼公司在动画制作中率先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如逐帧拍摄 、计算机生成图像等,为动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造经典动画形象
迪斯尼的动画作品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白 雪公主等,这些形象成为了动画产业中的代表作品。
改变动画产业的商业模式
迪斯尼在3D电影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推出 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3D电影,如《狮子王》和 《冰雪奇缘》。
收购皮克斯与漫威
收购皮克斯
2006年,迪斯尼收购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动画领域的领先 地位,并获得了皮克斯先进的计算机动画技术。
收购漫威
2009年,迪斯尼收购了漫威娱乐公司,获得了漫威旗下众多知名超级英雄版权 ,如钢铁侠、蜘蛛侠等。这一收购为迪斯尼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内容资源和市场 机会。
原创内容
迪斯尼将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投入,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动画片和剧集, 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全球化与多元化战略的持续发展
全球化战略
迪斯尼将继续拓展全球市场,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设主题公园、开设流媒体服务,并推出更多符合当 地观众口味和文化特色的作品。
多元化战略
迪士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分析
迪士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分析迪士尼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分析迪士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探讨从早期典型的公主形象到现代更加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的转变过程。
1. 早期典型公主形象的塑造回顾迪士尼电影的早期作品,比如《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公主形象被塑造为柔弱、无助和依赖男性拯救的角色。
她们通常会面临种种困境,但最终会因为他人的帮助或命运的安排而得到幸福结局。
这种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观念,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被认为是需要依赖他人的存在。
2. 走向独立和勇敢的女性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迪士尼开始尝试塑造更加独立和勇敢的女性角色。
比如《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尔,她热爱知识,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决策能力。
与此同时,迪士尼还推出了一系列以女性为主角的影片,比如《波卡小姐》和《勇敢传说》。
这些电影中的女主角都展现出了坚韧、聪明和勇敢的特质,她们不再依赖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实现自我价值。
3. 强调内在特质的女性形象随着观众对女性形象的需求和期待的不断变化,迪士尼开始强调女性形象的内在特质。
《无敌破坏王》中的卡罗尔·丹弗斯少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是一位拥有坚定意志和背后故事的女性角色,她并不依赖于外表或传统的公主形象,而是凭借内在的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迪士尼电影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都注重展现内在特质,这也使得迪士尼电影在女性观众中赢得了更多的共鸣。
4. 多样化的女性角色形象最近几年,迪士尼开始塑造更加多样化的女性角色形象。
例如,《冰雪奇缘》中的安娜和艾莎展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互相扶持;《黑寡妇》则展现了女性英雄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主形象,而是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身份和角色。
这种转变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需求,也鼓励女性发展自身的潜力。
综上所述,迪士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典型公主形象到独立自主、强调内在特质和多样化的演变过程。
解读迪斯尼公主系列电影人物特征的演变
解读迪斯尼公主系列电影人物特征的演变王俊耀( 1986.9- ),男,湖北省宜昌人,硕士,长江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主要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
朱志卉( 1988.4- ),女,湖北省荆州人,硕士,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迪斯尼公司在1937 年出品的第一部公主系列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刻画的白雪公主的人物形象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这也为电影行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动画电影题材,得到了儿童和成人的广泛认同。
迪斯尼公司的第12 部公主系列电影《冰雪奇缘》在2013 年底一经上映,便横扫欧美票房。
它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迪斯尼公司领先的技术,而且还得益于其精益求精的态度。
然而,如果要在竞争激烈的电影行业中生存,仅仅依靠精湛的技术和端正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
迪斯尼公司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故事剧情的大胆革新,致使《冰雪奇缘》备受关注。
纵观迪斯尼公主系列电影近80 年的发展历程,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一、幼年阶段这个阶段的公主们仿佛是处于幼年时期的儿童,需要他人的关切和帮助,毫无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分别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
这三位公主的外貌特征几乎如出一辙,她们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纤细美丽、善良可爱,即使由灰姑娘转变的公主,也是非常符合上述特质的。
极大地相似性不仅局限于这三位外貌,更类似的是她们的人物特征。
无一例外公主们都具备着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等性格特征。
以至于当她们面对外来伤害或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只有选择逆来顺受或无奈的等待他人的救赎。
白雪公主由于受到继母的迫害,逃到了荒无人烟的森林之中,在遇见了七个小矮人和王子之后,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齐力协力的战胜了恶毒的后母,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灰姑娘受到继母和姐姐们的歧视和虐待,无奈只有选择忍辱负重,在仙女的帮助之下,改变了惨淡的命运并寻找到了真爱;艾罗拉公主被黑巫婆诅咒长眠不起,由于聪慧的仙女和英勇的王子及时出现并合力打败了黑巫婆,在得到王子的真爱之吻过后,公主才得以苏醒,获得了新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迪士尼公主进化史作者:Lorraine来源:《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4年第10期小的时候,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灰姑娘梦,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位英俊的王子骑着白马路过,相互一见倾心,从此与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长大以后,才发现这不过是童话中才有的美事。
王子不是最终的目标,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坚强独立、追求自我、实现心中理想才是现代女性面对生活应有的态度。
君不见,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没有王子就注定悲苦的白雪公主,到《冰雪奇缘》中用自己的勇敢坚毅意外收获真爱的安娜公主,这些迪士尼公主的形象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改变。
Much like almost every other kid growing up in an Americanized culture during the 1990's, my first cartoons were Disney animated movies. There's much to love in Disney films: the beautiful animation, the exciting adventures and wondrous1) magic, the uplifting2) and catchy3)songs, the thoughtful lessons the stories brought—even if we couldn't understand them entirely back then, the happy endings with the triumph of love and truth over evil, and,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the characters. Like many other girls and boys in the world, some of these characters became my heroes, particularly the group of characters that in 2000 became known as the Disney Princess.Now more than ever,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and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these Disney Princesses is at its strongest—and Disney is aware of it, which is perhaps why these characters have evolved so much from the conception of the first Princess, Snow White in 1937, to what we've witnessed in recent ones like Mulan (1998), Merida (2012), and Anna and her sister Elsa (2013).For me, there's a clear line dividing these princesses into three groups, marking them as the products of their generations and the cultural values of that time, and they all have to do with romantic love, how it defined these characters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their stories.同20世纪90年代在美式文化中长大的几乎其他所有孩子相似,我最早看的动画片也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
迪士尼的影片有许多令人喜爱的地方:制作精美的动画、激动人心的冒险和令人惊叹的魔法、令人振奋又朗朗上口的歌曲、故事带来的富含哲思的教益(尽管我们在当时并不能完全领会)、爱和真理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以及片中的角色(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
与世界上许多其他男孩和女孩一样,其中的一些角色成了我的偶像,特别是那些在2000年开始被称作迪士尼公主的角色。
如今,这些迪士尼公主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
迪士尼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1937年诞生的第一位迪士尼公主白雪公主到我们近年来所看到的木兰(1998年)、梅莉达(2012年)(编注:出自《勇敢》)、安娜和她的姐姐艾莎(2013年)(编注:出自《冰雪奇缘》),这些迪士尼公主的设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看来,有一条清晰的界线将这些公主分为三类,每一类都是各自时代与当时的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而这些公主都要面对浪漫爱情、爱情对这些人物的界定以及爱情在她们的故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Princesses have always been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Disney's storytelling. Most Disney movies are based on already-existing fairy tales, short stories, and historical myths, and royalty and nobility always takes the spotlight in these st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of Disney Princesses fits perfectly into the princess archetype4): gorgeous5), graceful, feminine, coy6), and sweet. The first type of Disney Princess is kindness, innocence, and beauty personified—and not much else. The earliest Disney Princesses—Snow White, Cinderella, and Sleeping Beauty—were loved and hated exclusively because of their beauty, and aside from that the only thing we know is that they loved animals and liked to sing.Moreover, all of them were subservient7); Snow White and Cinderella never complained about the manual labor forced on them. They accepted their work graciously8), never questioning it or doubting for a second that life would eventually get better through the arrival of their prince. That's all these princesses wanted out of life. They demurely9) waited for their lives to be saved by the arrival of love, even before they experienced magic. The only one to get involved in changing her own circumstances was Cinderella, but still she wished solely for love and a prince to take her out of her life of servitude10), and she did it solely through her beauty.公主向来都是迪士尼故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迪士尼影片取材于现有的童话、短篇小说和历史传说,王室和贵族常常是这类故事的中心人物。
第一类迪士尼公主就完全符合公主的典型形象:美丽动人、姿态优雅、不胜娇羞、甜美可爱,拥有女性的娇柔。
第一类迪士尼公主是善良、纯真和美丽的化身,而几乎没有别的什么了。
最早的迪士尼公主——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被人爱慕和遭人嫉恨完全就是因为她们的美貌,除此之外,我们只知道她们喜欢动物、爱唱歌。
而且,她们全都逆来顺受。
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从未抱怨过强加给她们的劳作。
她们温顺地接受了这些劳务,从未对此质疑过,也从未有一刻怀疑过她们的王子的到来终会带她们走向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这类公主对于生活的全部所求。
甚至在被施魔法之前,她们也只是静静地等待爱情的降临来拯救她们的生活。
唯一参与改变自身境遇的公主就是灰姑娘,但她唯一祈盼的仍是爱情和一个能带她脱离苦海的王子,而她实现愿望的唯一凭借还是她的美貌。
Nearing the 1990's, the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incesses changed. The princesses now had ambitions and desires aside from finding true love: they had stronger personalities and stood up for what they believed in. They were still beautiful and desired for that beauty, but they wanted to be more than just beautiful: they wanted to be adventurous,knowledgeable, and, most of all, free of the lives they had always known.Ariel wanted to walk with humans; Belle wanted to find adventure like those in her books;Jasmine wanted out of the pala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n arranged marriage; and Pocahontas wanted to follow her own path. Romance wasn't exactly the primary concern for these princesses,but most of them did think about it at one point or another, and ultimately, they were only able to fulfill their wishes through loving a man: Ariel's wish to remain human depended entirely on Eric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 and kissing her; Jasmine discovered a whole new world only through Aladdin; Belle found her book-like adventure when she learned to love a beast; and Pocahontas' path was literally John Smith, and although they don't end up together, she fulfilled her destiny through her love for him.临近90年代时,迪士尼公主的性格设定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