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对长江河道泥沙冲淤的影响及库区排沙

合集下载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从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

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泥沙沉积等方面入手。

首先,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于大坝截断了水流的自由流动,水库中的水流速度减慢,水体与岸边的交换也减少,导致大量的有机废料在水体中积聚。

这些有机废料分解产生氨氮和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大坝水库的堆积沉积物也被废料覆盖,导致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质,还可能污染下游的农田和饮用水源,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风险。

其次,长江三峡大坝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大坝阻隔了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迁徙路径,很多鱼类无法完成其生存繁殖的周期。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鱼类繁殖基地之一,但大坝的建成导致了鱼类的数量急剧下降。

一些特有的鱼类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另外,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对泥沙沉积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大坝建成前,长江一年四季都会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到下游的农田和河道中,为农业生产和河岸生态环境提供了养分。

然而,大坝阻断了泥沙的顺流运动,在上游堆积了大量的沉积物。

这不仅导致下游的土壤贫瘠化,还加速了海洋侵蚀,造成河道淤积。

这些问题不仅给农田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还加剧了下游城市的洪水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例如,在大坝下游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废水的排放。

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以保护受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特性分析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特性分析
何艳 军, 张 皤
( 江重庆 航运 工程 勘察设 计 院 , 长 重庆 4 1 4 ) 0 17
摘 要: 依据 三峡 蓄水后变动 回水区的实测资料 , 初步分析 了三峡水库 15m正 常蓄水下变 动回水区输 7
沙过程及该河段 冲淤特性 , 揭示 了航道调整的内在机理 , 总结 了水沙条件变化和河段冲淤规律 。 结果可为
天 门以下 75k 朱沱 站位 于寸滩 站上游 1 2k 北 碚站距 嘉 陵江 出 口约 6 m。 江上游 流域来 水来 沙 近 . m, 5 m, 0k 长
期 变化 的主要 特 征是 : 流量 总体 变化 不 大 , 后 流量 略 有减 少 , 输 沙量 明显 减 少 。 径 汛 而 据统 计 E ,9 0年 以 19 来, 长江 上游 各 支流水 沙条 件 较 15 ~9 0 发 生 了较 大 变化 , 流量 略有 减少 , 90 19 年 径 而输 沙量 明显 减 少 , 部分
回水 区 、 庆 主城 区河 段 等重 点 位置 的航道 调 整进 行 了分 析 , 到 了较 为 深入 的认识 。 而 , 方 面 以往 的 重 得 然 一 预测 很 多是 基 于天 然 的水 沙 资料 和 演变 规 律 , 蓄水 后 的实 际情 况 难 免存 在 出入 ; 一 方 面有 些 极 为 复杂 与 另 的 问题 , 如沙 质河 床 的浅滩 条 件变 化 , 本身 就 是泥 沙学 科 中长期 悬 而未解 的难题 , 蓄 水前 缺乏 资料 开 展深 在
图 1 三 峡 水库 变 动 回水 区 河 势 图
Fi 1 Rie e i eo u t tn a kwa e e i n o h r e Go g sr s r o r g. v rr gm ff cuai g b c l t rr g o ft e Th e r e e e v i

三峡大坝对库区的影响

三峡大坝对库区的影响

三峡大坝对库区的影响
三峡大坝是中国于1993年建成的世界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
中国湖北三峡库区江汉两岸,其改造了江汉流域历史悠久的植被、水体及
地质结构。

三峡大坝是一座世界级的水库,它被认为是中国人类历史上最
重要的水利工程,因为它极大地改变了江汉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峡大坝在库区的影响十分巨大,它改变了库区的河流景观,使得库
区湖水面积扩大了,改变了湖水表面的植被、水体及地质结构。

三峡大坝
还带来了水库放水和调节的效果,对库区进行了科学管理,使得湖水流量
得到改善。

三峡大坝还使库区水质受到改善,因为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库区里水
位和涨落都有变化,尤其是有机磷物质浓度的降低,因此改善了库区的水质。

此外,三峡大坝的改建也使得库区湖岸景观及湖泊生态系统都得到改善,湖岸的植物组成发生改变,湖泊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增加,湖泊美丽的景色和环境也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三峡大坝的建成带来了江汉流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
了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使库区经济更加发达,地区经济更加繁荣,
改善了民生状况,也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变化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变化
收 稿 日期 :06 5 0 20 —0 —1
由于宜昌一 大通河段跨越不 同地 貌单元 , 河床组成 、 河型各 异, 来水来沙条件不 同, 各河段 的冲淤 变化也有所不 同。 宜昌至松滋 口段 , 河床 由卵石夹沙组成 , 表层粒径较粗 。三 峡水库运用初 期 1 0a内本段悬移质 强烈冲刷基本 完成 , 最大 冲
将发 生沿程 冲刷 . 并可能引起 河势的调 整, 进而可能对防洪产 生一定影响 。为此 , 采用数 学模 型计算 与 实测资 料 分析 的手段进行 了三峡 X程建成后长江 中下游江湖水 沙变化 及河道冲 淤演变及其对 防洪影响的初 步研 究。 - 结 果表 明, 三峡 工程 蓄水运用后 , 长江 中下游河道 发生大量冲刷 , 同流量水位降低 。各 河段 冲刷 量达到 最大时 , 荆 江河段 河床平均冲深约 20~ . I, . 5 3T 槽蓄量约增加 1 亿 m , 陵矾 至武汉河段河床平均冲深约 2 5I, I 3 ]城 . T 槽蓄 I
作者简介 : 卢金 友 , , 江 水 利委 员 会 长 江科 学 院 河 流所 所 长 , 授 级 高级 工程 师 。 男 长 教
维普资讯
5 6
人 民 长 江
量 约增 加 8 5 . 亿 ; 于 干 流 河 床 冲 刷 , 江 三 口分 流 分 沙减 少 , 庭 湖 湖 区 淤积 减 缓 , 加 调 蓄 量 约 2 . 亿 由 荆 洞 增 38 m ; 沙过 程 改 变 、 ]水 河床 冲刷 及 局 部 河势 调 整 对 河 道 稳 定 及 堤 防 、 岸 X程 的安 全 会 带 来一 定影 响 , 采取 相 应 护 - 需
平均 年输沙量/ f 亿
1 5 .3 16 .o 18 .O 2. 0 1 2. 9 5

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及治理

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及治理

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及治理3张绪进, 母德伟, 赵世强(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016)摘要:三峡工程按175m方案蓄水后,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重庆主城区河段的泥沙淤积将成累积性增加,边滩加高加宽,河床发生一定的演变,泥沙淤积将会对该河段的港口、航道和沿江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大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建库拦沙及蓄水攻沙、根据泥沙淤积情况规划调整河道岸线,实施港口改造和航道整治等综合措施,是减少重庆河段的泥沙淤积,降低其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泥沙淤积;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 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329(2006)05-0013-05Sed i m en t Aggrega ti on and Regul a ti on for Chongq i n g Reach of theFluctua ti n g Backwa ter D istr i ct i n Three Georges Reservo i rZHANG Xu-jing,MU De-wei,ZHAO Shi-qiang(The South westW ater way Engineering I nstitute,Chongqing J iaot o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P.R.China)Abstract:Chongqing downt own river reach lies in the fluctuating back water distric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TGR). After running on the175M sche me of the TGR,it shows that the deposits increase accumulatively with the TGR running in the downt o wn reach,the bed sand will be finer,the river bar will be widen and higher,there will be bed evoluti on and the backwater area upwards.The sedi m ent aggregati on brings out i m portant influence on harbor,navigati on,the in2 frastructures and eco-envir onment al ong both banks of the reach.Co mbined with vari ous res pects of research achieve2 ments,the main engineering measure ments are put f or ward in order t o decrease the influence,such as s oil conservati on and building reservoirs up strea m t o p revent sand sedi m entati on,narr owing the fl ow t o wash sand,bank regulati on,har2 bor reconstructi on and navigable channel treat m ent,etc.These measures have very good effect on decreasing depositi on and eli m in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Keywords:Three Georges Reservoir;the fluctuating backwater district;sedi m ent deposit,treat m ent measures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建成后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2003年6月,三峡大坝已按135m 蓄水运行,实现了初步的通航和发电目标。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分析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分析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分析自从三峡工程蓄水后,九江至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一区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河段,也是三峡工程的输出河段之一。

对九江至湖口河段河道冲淤情况的分析对于长江的治理和三峡工程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该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我们需要了解三峡工程对九江至湖口河段的影响。

三峡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以发电为主要目标,兼顾航运、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蓄水后,三峡水库将会改变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并对河道冲淤、河床稳定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三峡蓄水后,九江至湖口河段的水位明显上升,水流速度减缓,河道冲刷力减弱,河床淤积加剧。

我们来分析九江至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

根据九江市水利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至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为河道淤积加剧,特别是在水位较低的干支流河段,淤积更加明显。

由于水流减缓,部分河段出现了漫滩和沙洲,沿岸滩地面积扩大,且河道两岸的植被明显增多。

这些情况都对航运、水资源利用以及河道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九江至湖口河段河道冲淤的原因。

三峡蓄水后,水库的调水调沙能力明显下降,导致水库调洪调沙不及时,无法将泥沙顺利排出,从而导致了下游河段的河道淤积。

由于水库蓄水引起了水位上升和流速减缓,使得河道冲刷力降低,加之下游支流的输入泥沙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淤积情况。

河道两岸的植被增多也为河道淤积提供了物质基础,植被的生长会影响到河道的通畅,导致了河道的冲淤不平衡。

九江至湖口河段的水资源开发和运输船只的频繁通行也给河道冲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三峡蓄水后九江至湖口河段的监测和研究工作,掌握河道冲淤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水库的调水调沙策略,尽量减少淤积情况。

加强对下游支流的管理和治理,减少对九江至湖口河段的泥沙输入,降低河道冲淤的压力。

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水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分析

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水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分析

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水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分析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它位于中国长江三峡之间,于1994年开工建设,于2009年完工投入运行。

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长江水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三峡工程的运行对长江水环境质量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水位的调节。

三峡水库能够有效调节长江上游的水位,在防洪和发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水位调节的同时也影响着沿江的河道和湖泊的水位,进而影响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

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投入运行,水位的调节频率和幅度增加,这对于长江河道的生态和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拥有丰富的水生态系统。

三峡工程的运行使得长江上游的河谷地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位的调节使得原本湿润的湿地和河滩地带减少,并且随之带来了岸线退缩的情况。

这些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于周边地区的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

原本生长在河滩和湖泊中的植被也随着水位下降而暴露在外,导致了湿地退化和植被减少,这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其次,三峡工程的运行也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长江作为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之一,承担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的责任。

然而,随着三峡工程运行,水库中的缓流和水位调节会导致水体的淤积和混浊,进而影响水质。

此外,大坝的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水群落,比如沿岸湖泊中的水草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对长江水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的稳定性有着潜在的威胁。

另外,三峡工程的运行对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带来了变化。

大坝的建设限制了河流中的沉积物和营养物质的输运,这对于沿江地区的土壤肥力和养分供给带来了影响,进而影响农业发展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此外,三峡工程的运行还导致了长江中的水流速度减慢,使得长江下游的冲淤现象加剧,这对于下游地区的航道通行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分析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分析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分析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河道冲淤情况备受关注。

这一地区是三峡水库的下游河段,蓄水以来,水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河道的冲淤情况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河道的冲淤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有效地管理和保护三峡下游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九江-湖口河段的地理情况。

九江-湖口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和江西省的交界处。

河段长度约为100公里,自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一地区的河流水位受到了极大影响,河道水流受到了较大干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淤情况。

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九江-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备受关注。

我们来看一下水文变化对于河道冲淤的影响。

三峡水库的蓄水导致了长江下游河道的水文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河道冲淤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水库的蓄水导致了下游河段水位的周期性变化,这对于河道的冲刷和淤积造成了影响。

水库蓄水导致了下游河段河道水流速度和流态的变化,这同样对于河道的冲淤情况产生了影响。

水文环境的变化是造成九江-湖口河段冲淤的根本原因。

我们来看一下工程活动对于河段冲淤情况的影响。

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下游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下游河段的河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治理和改造,这导致了部分区域的河道淤积得到了有效控制。

由于工程活动的挖掘和填方,部分区域的河道冲刷得到了加剧。

工程活动的影响对于九江-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我们要对九江-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该地区的河道冲淤情况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水文变化对于河道冲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程活动的影响也对于河道冲淤形成了复杂的影响。

对于九江-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变化规律和趋势。

针对九江-湖口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河通型水库特点 和上游淤沙 隐患
三峡水库是河道型水库 ,以拦截过路水流和汇集库区雨水 ,与山区水库特点不同 :①水位急升会对 库沿产生即时溢淹的威胁 ;②流速减慢 ,过路水流流经 6 0 0 k m长的库区 , 其流态是处于接近水平的状态 下流动 ,平稳而缓慢。二个特点产生二个效应 :一是对开闸排水腾库迎洪提 出了严格的要求 ,预测不精 准 ,调度不及时,很容易产生大水溢淹的洪涝灾害 ;二是在河底 以跳跃式移动的推移质泥沙 ,在此河段 下沉落淤 ,尤其在库尾 以至其上游 ,不易排出库外移输至下游 ,因而造成上游河道淤浅 , 减少了经过河 水滞 留和存储空 间。酿成恶性循环 ,就会 表1 四川盆地 东部至三峡水库不 同流态流速分析表 增加该上游该河段两岸旱涝灾害的隐患。 四川 盆地 东部 距 离 比降 坡度 流 速 流速 流 期 三峡水库淹没陆地面积 6 3 2 k m ,库区 至三 峡 大坝海 拨 k m M % 。 s K m / 天 天 集雨面积 5 . 9 万k m 。如果一场暴雨 , 雨量 蓄 水状 态 6 0 o 5 5 0 . 9 0 . 31 l 2 6 . 8 7 2 2 l 3 2 3 0  ̄1 7 5 达到 5 0 m m,水库水位就会上升 4 . 6 7 m,如 果 雨 量达 到 1 0 0 mm,则上 升 9 . 3 4 m。在 重 开 闸排洪 状态 60 0 1 2 0 2 l I 3 9 1 1 2 O . 2 5 2 3 0  ̄1 1 0 庆 市 某 些 较低 地 段 ,因此 发 生过 山城 变水 蓄控 水位状 态 6 0 0 9 5 1 . 5 1 . 2 0 5 1 0 4 . 1 5 . 7 7 城 所 情 况 。推 移 质 泥沙 ,在 水库 上 游河 道 2 3 0 -1 3 5 沉积落淤 , 使河道变浅 ,其隐患更为严重 。 四川盆 地东 部至 库 l o 0 9 5 9 . 5 3 . 0 3 2 6 1 . 8 1 0 0÷1 0 . 9 = 9 . 2小时 2 3 0 -1 3 5 四川 盆地 东部 长 江沿岸 海拨 2 3 0 m,而 三 峡 水库高水位高程 1 7 5 m, 相差仅 5 5 m, 按距离 6 0 0 k m计 ,比降坡度为 0 . 0 9 2 / % 。 。 三 门峡高程 3 5 3 m, 峡西潼 关海拨 4 0 0 m,相差 4 7 m,距离按 1 5 0 k m计 ,比降坡度 0 . 3 1 / % 。 。可见四川盆地东部到三峡水坝坡度小于 渭河平原 ( 潼关 ) 到三门峡水坝的坡度。成都平原如果按平均海拨高度 4 0 0 m计 的话 , 则和三峡大坝高程 1 7 5 m相差就有 2 2 5 m, 距离每 7 0 0 k m计 , 则其 比降坡度为 0 . 3 2 / % 。 , 也与潼关到三门峡水坝比降坡度相近。 三门峡水坝 1 9 6 9 年改造完成 , 潼关 2 0 0 3 年闹大水灾 , 其间 3 4 年。发生水灾与该河段河床淤浅直接 相关… 。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会加快河道淤积 。而长江上游水土流失虽 比黄河轻些 , 但其流量大,挟 带泥沙也不少。近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 , 特别是 2 0 1 0 年四川地区的长江流域 ,多处发生大规模泥石 流 ,其山土 、石砾形成大量 的推移泥沙堆积河道 ,使河床快速升高 ,反过来又影响流速而形成恶性循环 。
2 0 1 3 年l 2 月第 3 3 卷第 4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 o 1 . 3 3 N o . 4 D e c . 。 2 0 1 3
三峡水库对 长江河道泥沙 冲淤 的影响及库 区排沙
黄敦文 黄穗光
( 1 . 汕头市科技情报研 究所 ,广 东 汕头 5 1 5 0 3 1 ;2 . 汕头职业技术学 院,广东 汕头 5 1 5 0 4 1) 摘 要 :三峡 水库 建成后 ,水库上游 因蓄水 阻堵 而流速 降低 ,加大泥沙沉积落淤 ,尤其是在近年 因山体 滑坡 , 泥石流频发 的地段 ,存在 隐患。在 下游 ,因水库 阻隔而致推移质泥 沙减 源,造成 建设 所需的河沙供需失衡 ,堤 防、桥 梁墩柱缺 少骨干物料支撑而产 生结构性 失衡 ,也形成 交通安全 隐患。基 于此 ,研 究水库排 沙的方法 ,提 出用 “ 心脏搭桥 手术”式 的管道排 沙法的构 想和设计 ,以寻求解决水库推 移质泥沙清淤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 :长江河道 ;落淤 ;排 沙;三峡水库 中图分 类号 :P 6 4 2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9 9 5( 2 0 1 3) 0 4 — 0 4 5 9 — 0 5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0 8 - 0 9
作 者 简介 :黄 敦文 ( 1 9 3 6 一) ,男 ,广 东 汕头人 ,副研 究 员,从 事地质 环 境研 究。
Do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6 ~ 0 9 9 5 . 2 0 1 3 . 0 4 . 0 1 7
三峡水库的建成和运行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 由于大坝拦截阻隔 ,使上游的推移质泥沙下排 不畅 ,又使下游缺少粗沙补充 ,河道原有的河沙被大量开挖利用 ,桥梁墩柱周 围的泥沙被挖捞 、冲刷裸 露悬空泥沙在河道淤积使河床升高 ,形成 了洪涝及跨江大桥桥梁墩失衡的潜在安全隐患。2 0 1 0年 四川地 区的山体滑坡和大量泥石流多处频发 ,加剧 了这种隐患和危机 。宝成铁路 四川广汉石亭江铁路大桥的崩 塌 ,也为桥梁交通安全敲响了警钟。要解决上述两类问题 ,其焦点在于把水库上游淤积的泥沙,疏排到 下游河道填 补充实构结性缺陷 ,也开辟下游两岸城乡建设对河沙大量需求的来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