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山地垂直自然带(正月十六)
高考一轮复习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山地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 热带草原B. 常绿硬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高山苔原2. 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山地自然植被的分布一般有规律更替,大致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有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等变化,根据图示山地海拔及原生自然植被分布,原生常绿阔叶林与原生针叶林之间有可能有落叶阔叶林。
故选C。
【2题详解】原生植被被破坏后形成次生植被,如果严重影响甚至消失,最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故选D。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
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
但二者存在差异。
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
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
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
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
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不同坡向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地理兴趣小组关于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东坡、南坡的自然带带谱比北坡、西坡的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比南坡的低是坡向造成的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比西坡的低是地形造成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4. 关于该山地所在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地处我国南方湿润地区②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根据垂直带谱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且海拔又如此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地基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该地区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
高一地理假期作业及答案(二)

假期作业(二)一、选择题下图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
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
读图完成1-2题。
1.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A.植被较丰富B.距海洋较近C.土壤较肥沃D.相对高度较大2.山麓自然带①是()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北京某校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赴英国修学活动,图1为“北京至伦敦飞机航行路线”,图2为“学生在英国修学活动期间微信群中对话内容”。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航行路线经过的自然带有(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热带草原带④温带草原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有关微信群中对话内容较为可信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为北半球温带一山地B. ②山一定比③山海拔高C. ③地为南半球山地D. ④地南坡为阴坡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7-9题。
7.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B.B国C.C国D.D国8.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A.A国B.B国C.C国D.D国9.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A.A国B.B国C.C国D.D国人口和资源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阅读下表后,完成10-11题。
年份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1750 2~2.5 9 4.5~3.61850 4.1 12.1 2.9510.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总数增加了,而人均耕地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 )A.人口剧增 B.自然灾害不断C.战乱频发 D.土地兼并严重11.上表中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要坚持持续发展( )A.只有发展人口、增加劳动力B.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C.必须保持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D.只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12-13题。
“山地垂直自然带”试题答题例析

··9 ?12 2v4◇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 王丹丹一、“山地垂直自然带”“阳坡和阴坡”试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因素+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因素+材料中体现的其他因素。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因素纬度:纬度与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具有直接的关系,低纬度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通常比较复杂,高纬度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通常比较简单。
相对高度:山麓和山顶的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就复杂;反之则简单。
2.坡向坡向:同一自然带,在同一山体不同坡向中的分布高度也存在不同,即:阳坡高,阴坡低。
73二、例题分析【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山地垂直带的植物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这一现象越来越被地理学者关注。
如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具有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出单峰变化的特点:在山地苔原带最下层地区,植物种间竞争比较激烈,只有处于优势地位的植物生长旺盛,植物多样性较低;越往上、海拔越高,植物的生存环境压力变大,植物种间竞争的优势消失,这一区域植物多样性比下部要高;此后,环境更加恶劣,植物变得稀少。
下图是海拔2000~2600米的某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调查图,由于其中部分地区有干扰存在,多样性呈现异常;山地的阳坡和阴坡除了光照因素外,其他因素基本没有特别的差别存在,然而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却具有很大的差异。
(1)分析该山地区域植物存在干扰的坡向。
74··(2)海拔2300米以上,植物多样性在阴坡和阳坡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为什么?试题分析:从总体上来说,这一主观题目主要围绕“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进行考查,着重考查“阴坡和阳坡”的相关知识点。
因此,同学们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应明确相关的理论知识:东西走向的山脉可分为南坡和北坡,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南坡即阳坡,北坡即阴坡;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则相反。
第(1)题,植物多样性具有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出单峰变化的特点,山地阴坡植物多样性的最高点应该在海拔2300米区域,海拔2300以下植物多样性受到干扰而减少,海拔2300以上则因环境条件导致多样性减少。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湖泊(初六)

湖泊(初六)76.图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
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13,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2分)(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5分)(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
(4分)(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4分)7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和右图分别为美国局部示意图和纳米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的死亡谷都是降水少的极度干旱地区,周围寸草不生。
其中美国的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为一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
(1)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左图死亡谷地区由湖泊转变为干谷的过程。
(2)据图文材料,说出左图中死亡谷的地貌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比较美国死亡谷和纳米比亚死亡谷降水少成因的异同点。
7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昂盖淖尔,汉语名为“黄旗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是内蒙古高原中南部一内陆封闭湖泊,其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流域面积约4500平方千米。
该湖泊处于东亚季风影响边缘区,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生态环境脆弱,为强碱性半咸水湖,湖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
材料二昂盖淖尔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昂盖淖尔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四周环绕低山、丘陵、台地,湖畔曾是平阔的草原,水草丰美,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乐土。
历史上,昂盖淖尔所产的鲫鱼享有“官村鲫鱼”(官村即土贵乌拉的旧称)之盛名。
然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昂盖淖尔湖区的不断萎缩,盐碱度逐年增高,鱼类濒临绝迹,2006年昂盖淖尔干涸,成为季节性湖泊。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图中②国青少年所占比重达到60%,人口增长过快,所以要计划生育,B正确。鼓励生育是促进人口增长的措施,A错误。采取移民政策和鼓励人员出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CD错误。故本题选B。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甲国人口增长所属的增长模式是( )
总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2005~2014年抚养比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信息反映了( )
A。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
B. 2010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C.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 2010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14. 我国于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期2025年比2014年( )
A。 国家有组织的迁移B. “长三角"地区就业困难
C.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D。 “西三角”地区环境优美
【答案】6。 A 7. B 8.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
【6题详解】
读图可知,“西三角”所示省区包括四川、重庆和陕西,简称为川、渝、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7题详解】
“长三角”经济发达,但资源、能源缺乏,随着劳动力工资水平、地价的升高,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西三角”资源、能源供应相对充足,劳动力充足且工资水平较低,地价较低,两区域合作发展互补性强。两区域相互合作发展,可以把“长三角”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三角”,为“长三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腾出空间,故A错误;B正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对“西三角”带来的好处,故C、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山地垂直自然带(正月十五)

假期作业6 山地垂直自然带(正月十五)92.下图示意三座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对比规弄山南坡和大瑶山南坡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什么规律?(2)从热量条件上解释大明山东坡与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
(3)总结三座山地植被类型分布的相似之处。
9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新疆,天山牧场为垂直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材料三: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带谱在种类和分布上的差异。
(2)分析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带谱在分布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9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9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河流阶地(腊月二十六)

河流阶地(腊月二十六)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渭河某河段南岸7个阶地的拔河高度(拔河高度是指河流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每个河流阶地均上覆黄土,黄土层底部为古土壤层,古土壤层下面为河床相砾石层。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影响。
河流阶地下切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河流堆积发生在冰期,湿润的气候影响河流的下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870千年来,该河段地壳抬升幅度最大的时期形成的阶地是A.丁4B.T5C.T6D.T72.河流阶地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增大B.流速减慢C.含沙量增大D.水位下降3.每个阶地的黄土层A.形成于寒冷的冰期B.形成时间较同阶地的古土壤层早C.形成时砾石层裸露D.利于开挖成本较低的窑洞在地质作用下,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下图是青海黄河乡东南黄河堆积阶地实测剖面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示河流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T1、T3、T2B.T2、T3、T1C.T1、T2、T3D.T3、T2、T15.如果河流阶地是由河漫滩演变而来的,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主要的地质作用是A.地壳下沉B.流水侵蚀下切C.河流堆积D.地壳水平运动6.下列有关该地气候变化对河流水文特征、河流阶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气候变干旱,有利于河流阶地形成B.气候变湿润,有利于河岸堆积C.气候干湿交替,会形成系列阶地D.气候变暖湿,河流含沙量增大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的影响,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
下图为渭河南岸河流阶地的素描图(T l至T5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河流阶地按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T l、T2、T3、T4、T5B.T5、T4、T3、T2、T1C.T l、T5、T4、T2、T3D.T3、T4、T1、T5、T28.与图中河流阶地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包括①地壳的水平运动②秦岭山地的抬升③流水下蚀作用④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山地垂直自然带(正月十四)

假期作业 6山地垂直自然带(正月十四)读“ 安第斯山西坡不一样地带垂直景观略图”,达成以下三题。
63.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B .雨林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C.雨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D .雨林常绿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64.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地点B .海陆散布 C .大气环流 D .相对高度65.相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状况,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③段东坡基带为温带荒漠带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表现了纬度地带性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目比东坡多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目,进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以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一样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据此达成以下各题。
66.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均匀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的是A. 1200 米左右, 700~ 900 米 B .1300 米左右, 1800~ 2200 米C. 2000 米, 700~900 米 D .2200 米, 1800~ 2200 米67.太白山3500 ~3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由可能是A.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D.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68.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目比北坡多的天气因素是①南坡为阳坡,冬天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②南坡为夏天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③北坡为阴坡,受冬天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④北坡为夏天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贡嘎山 (29 °35′N,101°52′E)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 蜀山之王”。
康定木兰是我国川西山区独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每年3~ 4 月先开花后长叶,7~9 月( 单位: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期作业6 山地垂直自然带(正月十六)9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
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100.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指出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3)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4)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
简述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101.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
(3)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1)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试分析原因。
10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和祁连山两侧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指出由东向西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2)比较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10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
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
材料二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和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
(1)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林的原因。
(2))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中P为北坡。
该地理小组是否判断正确,并说明理由。
10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海拔1000多米的阿尔金山北麓平原,到东昆仑山海拔6973米的木孜塔格主峰,高差约6000米。
巨大的高差,形成了该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从而出现了多种垂直自然景观带。
下图为东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简述该地区无森林分布的原因。
(2)比较东昆仑山与玉素甫阿勒克塔格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高山寒冷草甸区是野牦牛和藏原羚的理想生存环境。
说出野牦牛和藏原羚的生活习性。
正月十六【答案】(1)长白山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拔高,夏季凉爽,常年气温低;降水丰沛,全年湿度大;成土时问短,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较为贫瘠(2)植株矮小,贴地生长;植物根系浅而发达;植物花期短(3)长白山面积大,物种丰富;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山地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长白山开发较晚,植被受人类破坏程度小【解析】(1)山地苔原带形成于寒冷但不致过冷、水分充裕、土壤有但不能很肥沃的区域。
长白山之巅纬度高,海拔高,常年气温低;降水丰沛,全年湿度大;成土时间短,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较为贫瘠,这就为这里发育苔原带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长白山之巅因为常年气温低,植物生长慢,苔原带植被植株矮小,贴地生长;因湿度大,植物根系浅而发达;夏季短促凉爽,故植物花期短。
(3) 垂直自然带保存完整一般考虑山体海拔高、水热组合变化多、受人类影响小。
长白山山地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面积大,物种丰富;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长白山开发较晚,植被受人类破坏程度小,这些使得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植被景观。
【答案】(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产生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导致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发生垂直分异 (2)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3)针叶林带。
北坡为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南坡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4)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解析】(1)图中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为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其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进而引起植被、土壤的变化。
(2)自然带的差异主要包括:①基带类型是否相同;②自然带类型的多少;③同一自然分布的高度;④雪线的高度;⑤是否有确实的自然带。
结合图形材料即可。
(3)图中的森林带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气温较低,且位于山地草原之上,所以不可能是阔叶林,只能是针叶林。
据图可知该森林带在南坡海拔高,且分布狭窄,直至缺失,北坡分布海拔低且较宽,说明北坡的水热条件好于南坡,但北半球中纬度山地北坡为阴坡,热量条件比南坡差,因此可推出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山地两坡降水差异显著主要因为地形原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坡山上冬季寒冷、风力强劲不适于牲畜生存,山麓地带夏季高温,不适于牲畜生存。
因此转场的过程表现为随气温升高转向高处,随气温降低转向低处。
转场的好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利于草场恢复,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
【答案】⑴垂直地带性规律。
产生原因: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导致自然环境及组成要素发生垂直分异。
⑵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水分不足。
⑶①南坡相对高度大;②南坡的纬度低。
⑷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
【解析】⑴由该图中显示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所以)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于垂直地带性规律。
产生原因: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导致自然环境及组成要素发生垂直分异,形成垂直自然带。
⑵由图可知珠穆朗玛峰地区北坡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由于珠穆朗玛峰处于北半球,那么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水分不足。
所以北坡没有森林植被。
⑶仔细读图,对比南、北坡山麓的海拔高度差异,可以看出北坡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而南坡海拔低,因而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大;由于珠穆朗玛峰地区位于北半球,南坡所处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所以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⑷雪线高度是由温度和降雪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珠穆朗玛峰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接受从印度洋吹来的潮湿西南季风影响,空气温和湿润,降雪量比背风的北坡要多得多;北坡降雪少,加上空气干燥,蒸发大因而南坡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
【答案】(1)由东向西逐渐由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
水分 (2)差异①:东北坡(或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目比西南坡(或南坡)多。
原因:西南坡(或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东北坡(或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
差异②:东北坡(或北坡)有针叶林带,而西南坡(或南坡)缺失。
原因:东北坡(或北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比西南坡(或南坡)多;东北坡(或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蒸发较小 (3)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多山地降水;在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解析】(1)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由荒漠草原过渡为荒漠;影响因素为水分。
(2)从图中看祁连山南坡自然带谱少,北坡自然带谱多;从图中看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相同海拔高度处南坡是高寒草原带,北坡是针叶林带,南坡没有针叶林带,原因是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且北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水分条件比南坡优越。
(3)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可从祁连山周围干旱但祁连山自身湿润两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可知,祁连山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多荒漠景观;由材料“海拔4 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可知,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冰川融水形成多条河流;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多山地降水;在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答案】(1)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原因:云雾层潮湿(或水汽含量高),带来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为照叶林生长提供水分;云雾层遮挡阳光,减少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
(2)正确。
(该群岛位于28°N附近,)由图中自然带可知,P坡蒸发较弱,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应位于山地的北坡,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P坡为北坡。
【解析】(1)由加纳利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流经该处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
(2)由“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可知,是地形因素造成该云雾层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云雾层潮湿(或水汽含量高),带来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为照叶林生长提供水分;云雾层遮挡阳光,减少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
(3)由材料可知,该群岛形成于白垩纪,形成时间早,保留古老物种多;独立于大陆之外,环境封闭,生物生存环境稳定;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海拔与降水差异大,为不同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大型野生动物少,物种生存竞争压力小,灭绝可能性小;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