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痛痛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 C
劳卫环卫复习题

41.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
A. CO2 B. NOX C. SO2 D. O3 E. CO
42.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A.慢性砷中毒 B.慢性镉中毒 C.慢性铅中毒
D.慢性硒中毒 E.慢性汞中毒
34.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 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
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D.雨雪水减少 E.绿地减少
35.次生环境是指
A.天然形成的环境 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D.无生物所形成的环境 E.以上都不是
D.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 E.经呼吸道和消化道
59.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
A贫血 B.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E.出血
60.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
A.皮肤 B.消化道 C.消化道和皮肤
D.呼吸道和皮肤 E.以上都不是
47.热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体内钠、钾过量丢失 B.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C.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 D.排汗功能疲劳和衰竭 E中枢调节疲劳
48.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A.密闭、抽风 B.湿式作业 C.抽风、除尘
28.光化学烟雾事件易发生在
A.农村 B.城市 C.山区 D.内陆 E.沿海
29.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
A.婴儿期摄入氟过多所致 B.母体妊娠期间摄入过多非必需微量元素所致
C.胚胎期和婴儿期碘摄入过多所致 D.胚胎发育期和婴儿期严重缺碘所致
E.胚胎期和婴儿期多种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所致
D.肝功能障碍 E.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预防医学试卷(A卷)

预防医学A(一).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计50分)1.以下哪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B )A.预防医学在疾病控制中的耗—效比最高B.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为病人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2.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C )A.预防急性病B.预防慢性病C.预防传染病D.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3.公害是指(A)A.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B.由于动物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C.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D.由于生物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4.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从某一地点转移到另一地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称为(C)A.环境自净作用B.污染物的转化C.污染物的迁移D.生物转化5.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使用,使室内空气污染物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B )A.甲醛和二氧化碳B.氡和甲醛C.二氧化碳和氡D.氮氧化物和甲醛6.臭氧层破坏可使人类哪些疾病发病率上升( C )A.皮肤癌和肺癌B.皮肤癌和心血管病C.皮肤癌和白内障D.肺癌和白内障7.具有最大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C)A.紫外线A段B.紫外线B段C.紫外线C段D.紫外线D段8.以下对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B )A.水的pH值越高越利于消毒B.水温越低,杀菌效果越差C.水的浑浊度越高,越利于消毒D.适当增加接触时间,降低消毒效果9.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 C )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0.下列属于元素缺乏性地方病的是( B )A.地方性氟中毒B.地方性克汀病C.鼠疫D.黑脚病11.地方性氟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是( C )A.氟骨症B.龋齿C.氟斑牙D.脚气病12.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D)A.夜盲症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13.人类膳食中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B)A.夜盲症B.坏血病C.败血病D.口角炎14.粮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B )A.蛋氨酸B.赖氨酸C.亮氨酸D.苏氨酸15.腐败变质以产酸发酵为主要特征的食物是( C )A.鱼类B.蛋类C.淀粉类食物D.油脂类食物16.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 C )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17.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18.生产性毒物进入身体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血液19.慢性汞中毒驱汞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C )A.美蓝B.L—半胱氨酸盐C.二巯基丙磺酸钠D.依地酸二钠钙20.急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 C )A.化学性肺炎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C.中枢神经麻醉D.造血障碍21.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是( ABCD )A.粉尘的分散度B.生产环境中粉尘的浓度C.粉尘的硬度D.粉尘的溶解度22.社会环境是指( D )A.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B.环绕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C.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D.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23.下面几项中属于合理使用卫生服务行为的是( D )A.离开污染的环境B.戒酒C.驾车使用安全带D.预防接种24.患病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区别是(B )A.发病率的分子为某病新旧病例总数B.发病率的分子为某病新发病例数C.发病率的分母为同年暴露人口数D.患病率的分母为同期某病病人数25.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相同病例的现象,称为( B )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26.以下是抽样调查的正确叙述是( D )A.抽样调查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B.抽样调查适合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C.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疾病发生频率较低的疾病D.抽样调查的调查工作不容易做到细致,常难免漏查调查对象27.采用某项筛查试验对400例经活检证实患结肠癌病例和4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结果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川农《环境化学(专科)》19年6月在线作业7

(单选题)1: 海水中Hg2+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
A: Hg(OH)2 , HgCl2B: HgCl2 , HgCl3-C: HgCl42-D: HgCl3- , HgCl42正确答案:(单选题)2: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A: Γ > 0B: Γ= 0C: Γ< 0D: 不确定正确答案:(单选题)3: 标化分配系数常用______表示A: KocB: KowC: KomD: Kd正确答案:(单选题)4: 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_____表示A: KocB: KowC: KomD: Kd正确答案:(单选题)5: 清洁大气中HO?的来源有的光离解。
A: H2O2B: H2COC: O3D: HNO2正确答案:(单选题)6: 环境毒理学上常用LD0表示A: 致死剂量B: 半死剂量C: 最大耐受剂量D: 绝对致死剂量正确答案:(单选题)7: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A: 热岛效应B: 土壤的盐碱化C: 温室效应D: 噪声正确答案:(单选题)8: 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正确答案:(单选题)9: 当_ _时,大气气团处于不稳定状态A: r<rdB: r>rdC: r=rdD: r≥rd正确答案:(单选题)10: 在土壤中,下列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 Na+B: Mg2+C: Fe3+D: Al3+正确答案:(单选题)11: 气溶胶中粒径_____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A: >10B: <5C: >15D: <10正确答案:(单选题)12: 开放体系中,水中__ _ 含量保持不变A: CTB: CO32-C: HCO3-D: H2CO3正确答案:(单选题)13: 当_ _时,大气气团处于稳定状态。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造成军团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A、室内装饰材料释放有机污染物B、饮用水重金属污染C、室内吸烟且通风不良D、室内燃煤E、空调系统带菌2、在卫生条件不完善的宾馆、旅店住宿的顾客容易患的疾病主要有A、寄生虫病B、军团病C、心脏病、高血压D、肺结核、中耳炎E、糖尿病3、哪些污染物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A、SO2、NOxB、军团杆菌C、硫化氢、甲烷D、CO、CO2E、氡及其子体4、关于痛痛病,哪项是错误的A、由含镉废水污染农田引起B、发病的潜伏期长C、患者多为育龄妇女D、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E、多因镉引起的肾衰竭死亡5、因长期食用镉米导致绝经期妇女和经产妇周身剧烈疼痛的痛痛病,首先受损的部位是A、骨骼B、肝脏C、胆囊D、肾脏E、膀胱6、长期镉暴露对人体影响的主要靶器官是A、心B、大脑C、肾D、肝E、神经7、痛痛病是一种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E、职业性多发病8、日本痛痛病的病因主要是A、当地土壤原生环境中含有大量镉B、气型镉污染土壤和水所致C、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D、含镉废水污染了当地居民的水源水E、含镉废渣污染了土壤9、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A、脑B、心脏C、肝脏D、肾脏E、甲状腺10、水俣病的病因是A、慢性铬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甲基汞中毒D、慢性汞中毒E、慢性铅中毒11、慢性甲基汞中毒的靶器官是A、血管。
环境化学三选择题

三、选择题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CA 热岛效应热岛效应B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D 噪声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Cd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 Hg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1、清洁大气中HO ·自由基的来源于·自由基的来源于 A O 3的光离解。
的光离解。
A O 3 B H 2CO C H 2O 2 D HNO 2 2、大气中HO 2·主要来源于·主要来源于 B H 2CO 的光离解的光离解A O 3 B H 2CO C H 2O 2 D HNO 2 3、烷烃与大气中的HO ·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 BR · 。
A RO · B R · C H 2 D HO 2·4、酸雨是指pH_<5.6_C _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5.0 5、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__D_寒冷而晴朗的夜间_。
A 寒冷而多云的夜间寒冷而多云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多云的冬季C 寒冷下雪的冬天寒冷下雪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6、根据Whittby 的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_A _0.05 um 的粒子称为爱根核模。
的粒子称为爱根核模。
A 0.05 B 0.1 C 1 D 2 7、SO 2的液相氧化有多种途径,在pH 低于4或5时,C H 2O 2氧化__的效果最好。
的效果最好。
A O 3氧化氧化 B 催化氧化催化氧化 C H 2O 2氧化 D 非催化氧化非催化氧化8、气溶胶中粒径<10_D ___μm 的颗粒,称为飘尘。
环境化学选择题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 A 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 B 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3、下列效应中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C 。
A 热岛效应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D 噪声4、联合国已将每年的 C 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
A 4月22日B 3月28日C 3月22日D 6月22日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B ,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A 4月22日B 6月5日C 3月22日D 6月22日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二次污染物。
( C )①臭氧②PAN ③醛类④过氧化氢A、①和②B、②和③C、全是D、都不是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D )A、寒冷的夜间B、多云的冬季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3、酸雨是指pH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 C )A、<6.0B、<7.0C、<5.6D、<5.04、SO2的液相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中的效果最好。
( C )A 、O3氧化B、催化氧化 C 、H2O2氧化 D 、非催化氧化5、气溶胶中粒径um的颗粒,称为飘尘。
( D )A、>10B、<5C、>15D、<106、一般化学键的键能大于167.4 kJ/mol,因此波长大于的光量子就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
( C )A 、600nmB 、670nmC 、700 nmD 、750nm7、SO2分解成SO和O的离解能为565 kJ/mol ,这相当于波长为光子的能量。
( B )A、200nmB、218nmC、236nmD、300nm8、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AC B D )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9、空气中氧化剂特别是也包括及其它化合物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指标。
痛痛病事件

痛痛病事件指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公害事件。
1955年,在神通川流域河岸出现了一种怪病,症状初始是腰、背、手、脚等各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有针刺般痛感,数年后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最后衰弱疼痛而死。
经调查分析,痛痛病是河岸的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体,使稻米含镉。
而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以及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
此病以其主要症状而得名。
截至1968年5月,共确诊患者258例,其中死亡128例,到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
日本痛痛病事件(2009-03-30 11:11:58)标签:化学知识教育日本痛痛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横贯日本中部的富山平原有一条清水河叫神通川,两岸人民世世代代喝的是这条河的水,并用这条河的水灌溉两岸肥沃的土地,使这一带成为日本主要粮食产地。
后来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这条河的上游设立了神冈矿业所,建成炼锌工厂,把大量污水排入神通川。
1952年,这条河里的鱼大量死亡,两岸稻田大面积死秧减产,该公司不得不赔偿损失300万日元。
1955年以后,在河流两岸如群马县等地出现一种怪病。
患者一开始是腰、手、脚等各关节疼痛,延续几年之后,身体各部位神经痛和全身骨病,使人不能行动,以至呼吸都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最后骨胳软化萎缩,自然骨折,一直到饮食不进,在衰弱疼痛中死去,有的甚至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
由于病人经常“哎唷——哎唷”地呼叫呻吟,日本人便称这种奇怪的病症为“哎唷——哎唷病”,即“痛痛病”。
经骨痛病尸体解剖,有的骨折达73处之多,身长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
据记载,日本从1913年开始炼锌,到1931年就出现过这种病,但没人知道这种病是怎样产生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规模发展炼锌工业。
1960年以前骨痛病患者就开始出现,直到1961年才有人查明,神通川两岸骨痛病患者与三井金属矿业公司神冈炼锌厂的废水有关。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1课时水体污染的危害●课标要求通过典型的水污染实例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能说出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课标解读1.通过“日本水俣病和痛痛病”“赤潮”和“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件”3个典型案例掌握重金属污染和植物营养物质污染,以及石油污染。
2.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污染水体,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教学地位水污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本节主要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水污染的危害。
涉及化学学科内容相对较少,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危害,形成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新课导入建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七大水系中已有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合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合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哪些物质会污染水质?水污染又有哪些危害?让我们通过本节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设计步骤1:课前自主预习,初步认识水体污染的危害。
⇒步骤2:提出问题:你认为教材图4—18、图4—19和图4—20想告诉我们什么?你从图片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步骤3: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略。
(参考:仅存有限的洁净之水,是盛载地球人的生命之舟,破坏、污染水资源,就是在制造倾覆灭顶之灾;与一条条江河水系被轻易地污染相比,保护和利用好每一滴洁净的水离我们更近;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生命……)⇒步骤4:提出问题:你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和危害吗?⇓步骤7:检验测评,课后巩固。
⇐步骤6:课堂小结,常见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步骤5: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介绍一种类型的水体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农药污染等,可以不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
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如体验水俣病和痛痛病的痛苦、赤潮和石油污染的危害等。
1.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