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通常用于要求极高抗压、抗弯、耐久性能的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等。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制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流程、试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0MPa以上。
2.耐久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如抗渗、抗冻、抗腐蚀等。
3.工作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于施工。
4.材料要求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要求高,如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材料特性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最小水胶比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材料适应性原则,材料应具有相互协调性,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等要求。
2.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粉煤灰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
3.确定最小水胶比和最大骨料粒径等参数。
4.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
5.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分析,确定配合比的可行性。
6.进行现场试验,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均匀性等。
7.根据试验结果和施工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1.材料试验: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如强度、吸水率等。
2.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抗渗试验、抗冻试验、抗腐蚀试验等。
海工耐久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和配合比设置

海工耐久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和配合比设置本文详细阐述了海工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的试配,确保海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标签原材料的优选,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试配1 混凝土原材料优选1.1水泥1.1.1本工程要求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的II型硅酸盐水泥(P·II)。
1.1.2为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配制海工耐久混凝土不得使用立窑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化热较高和高C3A含量的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宜小于350m2/kg,不得超过400m2/kg 。
C3A含量宜控制在6%~10%。
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C2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
1.1.3为防止碱—集料反应的发生,采用低碱水泥,水泥的碱含量(按Na2O 当量计)低于0.6%,且混凝土内的总含碱量(包括所有原材料)不超过3.0kg/m3。
1.1.4水泥质量应稳定,实际强度应与其强度等级相匹配。
定期对分批进场的水泥进行胶砂强度的评定,标准差宜控制在3.0MPa以内。
1.1.5水泥的氯离子含量应低于0.03%。
1.1.6 水泥进场清单应包括生产厂商名称、水泥种类、数量以及厂商的质量保证书,以证明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且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1.2 矿物掺和料(矿物外加剂)1.2.1矿物掺和料包括粉煤灰、磨细矿粉、硅灰等材料。
掺和料的掺量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施工条件和工程特点(如环境、混凝土拌和物温度、构件尺寸等)而定。
1.2.2应检测所用各种矿物掺和料的碱含量。
矿物掺和料中的碱含量应以其中的可溶性碱计算(如无检测条件时,粉煤灰可溶性碱约为总碱量的1/6,矿粉约为1/2)。
1.2.3粉煤灰的主要控制指标和使用要求粉煤灰(F)必须来自燃煤工艺先进的电厂,选用组分均匀、各项性能指标稳定的低钙灰。
粉煤灰的品质,应首先注重烧失量和需水量比。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合比抗渗试验的研究青岛海湾大桥工程混凝土拟采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用常规材料和常规工艺制造的水泥混凝土。
以坍落度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以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评价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以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自然扩散法)评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指标,以含气量间接控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此混凝土在配比上的特点是掺加合格的矿物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用量,并通过施工上的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其达到在海洋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均匀性、密实性和体积稳定性。
1、工程简介青岛海湾大桥位于胶州湾北部,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青岛市交通规划中东西岸跨海通道的“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大桥建成后将缩短青岛至黄岛的营运里程约30km,有利于解决环胶州湾交通瓶颈问题,从而促进半岛城市群发展和胶东半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改善胶东半岛的投资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青岛海湾大桥起于青岛侧胶州湾高速公路李村河大桥北200m处,设李村河互通与胶州湾高速相接;终于黄岛侧胶州湾高速东1km处,顺接在建的南济青线;中间设立红岛互通与拟建的红岛连接线相接。
主线全长26.707 km,其中跨海大桥长25.880km,黄岛侧接线长0.827km。
红岛连接线长1.3 km。
本项目包括沧口航道桥、红岛航道桥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青岛、黄岛及红岛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红岛和黄岛两个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沧口航道桥采用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方案,红岛航道桥采用钢箱梁独塔斜拉桥方案,大沽河航道桥采用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方案。
2、配制海工耐久混凝土原则2.1 选用低水化热和较低碱含量的水泥,尽可能避免使用早强度较高的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2.2 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集料;2.3 选用高效减水剂(泵送剂),取用偏低的拌和水量;2.4 限制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低和最高用量,为此应特别重视混凝土集料的全级配设计以及粗集料的粒形要求;2.5 在满足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最低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胶凝材料中硅酸盐水泥用量;3.原材料优选及试验结果(1)水泥(PI 52.5)本工程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标准中Ⅰ或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或P.Ⅱ)。
海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28天结果

66
615
358
835
4.37
100
45.1
64.9
注:现场试拌流动度有偏差时,可适当调整减水剂,或在保证水胶比不变条件下增减单位用水量。
海滨大道赣榆北段韩口河特大桥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检测委托试验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所
C35灌注桩海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及28天强度
编号
W/C
水kg/m3
总胶材
kg/m3
水泥
kg/m3
矿粉
kg/m3
粉煤灰kg/m3
砂kg/m3
小石kg/m3
中石kg/m3
聚羧酸kg/m3
坍度mm
强度MPa
7d
28d
C35-G1
0.43
153
356
178
125
53
640
373
870
3.56
140
35.9
55.9
-*/
C40常态海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及28天强度
编号
W/C
水
水泥
kg/m3
矿粉
kg/m3
粉煤灰kg/m3
砂kg/m3
小石kg/m3
中石kg/m3
聚羧酸kg/m3
坍度mm
强度MPa
7d
28d
C40-C1
0.35
153
219
0.43
153
356
178
125
53
734
344
804
6.76
200
33.3
51.4
C35常态海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及28天强度
编号
W/C
水kg/m3
C40海工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C40海工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作者:付发壮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3年第11期摘要:文章结合龙门大桥东锚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研究建立在混凝土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龄期衰减系数与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等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水化热、温控等性能指标要求,通过科学选取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研发跨海大桥抗腐蚀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技术,提出原材料优选标准与控制指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案以及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检验技术,形成跨海大桥抗腐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成套技术,解决传统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锚碇;大体积;配合比;海工混凝土;双掺;温控0引言锚碇顶板采用C40大体积混凝土,对于近海的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需增强混凝土抗氯盐侵入能力。
因此,本次锚碇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抗氯盐海工混凝土,采用粉煤灰及矿粉双掺来提高混凝土的高耐久性[1]。
本文就高氯盐条件下C40大体积海工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研究,从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和耐久性、氯离子扩散系数、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1 工程概况国道G228丹东至东兴广西滨海公路龙门大桥位于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为广西规划建设的最长跨海大桥,是广西首座单跨超千米的特大桥,总长度为7.756 km,其中主桥为单跨双铰悬索桥。
龙门大桥东岸锚碇顶板大体积混凝土采用C40等级混凝土,顶板是高为6~8 m、直径为84.5 m的圆柱,下部与填芯混凝土接触,侧面与一期桩及二期槽接触。
本项目桥址位于沿海地区,锚碇位于岛上,地表水和地下水氯离子浓度较高,年平均气温约为24.6 ℃。
2 混凝土原材料组成与选择2.1 水泥采用的水泥为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生产的P·Ⅱ 52.5硅酸盐水泥,其密度为3.20g/cm3、比表面积为334 m2/kg、3 d抗压强度为31.4 MPa、28 d抗压强度为53.6 MPa、3 d抗折强度为6.3 MPa、28 d抗折强度为8.0 MPa、初凝为159 min、终凝为214 min、三氧化硫含量为2.62%、烧失量为2.34%、氯离子含量为0.35%、氯化镁含量为1.30%。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发表时间:2016-09-06T15:17:33.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6期作者:林宏璋[导读] 摘要:海洋工程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具有气温高、湿度大、海水含盐度高的特点,受海水、海风、盐雾、潮汐、干湿循环等众多因素影响,工程主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容易因氯离子侵蚀、化学介质侵蚀破坏等产生锈蚀,导致结构性能退化,危及结构的安全使用。
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广东广州 510550摘要:海洋工程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具有气温高、湿度大、海水含盐度高的特点,受海水、海风、盐雾、潮汐、干湿循环等众多因素影响,工程主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容易因氯离子侵蚀、化学介质侵蚀破坏等产生锈蚀,导致结构性能退化,危及结构的安全使用。
为保证结构耐久性,使工程达到12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常规材料、常规工艺,以较低水胶比、适当掺量活性掺合料和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作的具有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满足结构要求的较高强度、良好的工作性以及较高体积稳定性。
关键词:跨海大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1 高性能混凝土基本要求1.1 耐久性处于氯盐腐蚀环境的混凝土必须具有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和高抗渗性。
1.2 高工作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高流动性,不泌水,不离析,能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钢筋密集的高大结构中能自留成型,从而保证该结构的密实性。
1.3 低热低收缩、抗裂性混凝土构件尺寸越大,发生温度应力裂缝的可能性也越大。
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及使用低热水泥、减少混凝土温差等措施,很大程度可避免或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1.4 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考核指标和工程验收标准。
2 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选择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主要采用常规的原材料,因此不能对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用原材料提出太多的苛刻的要求,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材料提出关键性的技术要求,才具有实际意义。
海工高性能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胶凝 材料 中 的硅酸盐 水 泥用量 ; 掺用 粉煤 灰 、 磨 细矿 渣、 硅 灰 等矿物 掺 和料 ; 通 过适 当 引气 提高 混凝 土耐
第 4期
北 方 交 通
・1 O 3・
海 工 高 性 能 桩 基 混凝 土 配 合 比设 计 研 究
王 雪 元 , 王
( 1 . 大连市交通工程质量 与安 全监 督站 , 大连
摘
鑫
1 1 6 0 3 1 )
1 1 6 0 3 7 ; 2 . 大连 四方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大连
据规 范对水 胶 比进行 严格 控制 。
跨海 大 桥 , 是 连 接 长 山群 岛 中 的第 一 座 连 岛 大 桥 。
大桥 全 长 1 7 9 0 m, 主桥 跨径 组合 为 ( 1 4 0+2 6 0+1 4 0 ) m, 全宽 2 3 m, 桥 面 以上 塔 高 3 7 . 4 m, 桥 下 通 航 净 空 2 7 . 4 m。引桥 跨径 布 置为 2 5×5 0 m, 全宽 2 1 m, 采 用 移 动模 架逐 孔 现 浇 。全桥 共 有 桩 基 1 4 4根 , 其 中岸
久性 , 新拌 混凝 土 中引 气 量 一 般 控 制 在 4 % ~ 6 %,
兼顾 工作 性 , 这对 配合 比设 计提 出 了极 高 的要求 。
1 工 程 概 况
气泡 间 隔系数 小于 2 5 0  ̄ m; 混 凝 土拌 和 物 中各 种 原
材料 引入 的氯 离子 总质量 不应 超过胶 凝材 料 总量 的
・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及施工技术要点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及施工技术要点摘要:根据《青岛海湾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我们选用水胶比0.32,设计坍落度为180±20mm。
采用双掺法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掺用聚羧酸系外加剂来减少单位用水量;大量掺用掺合料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耐久性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y bridge in qingdao speci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regulation, we choose water-binder ratio 0.32, design, the slump for 180 + 20 mm. adopt double mix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ixed with together is to reduce unit admixture carboxylic acid water; a large mixed with concrete admixtures to increase the density, improving the concrete workability,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durability of concrete中图分类号: 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青岛海湾大桥横跨胶州湾海域,海面宽阔,自然条件复杂,工程规模浩大,箱梁各部位结构均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df:70%,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28d)≤4×10-12m2/s(按《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混凝土的水胶比≤0.35,计算变形时,混凝土弹性模量按照3.45×104mpa取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发表时间:2016-09-06T15:17:33.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6期作者:林宏璋[导读] 摘要:海洋工程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具有气温高、湿度大、海水含盐度高的特点,受海水、海风、盐雾、潮汐、干湿循环等众多因素影响,工程主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容易因氯离子侵蚀、化学介质侵蚀破坏等产生锈蚀,导致结构性能退化,危及结构的安全使用。
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广东广州 510550
摘要:海洋工程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具有气温高、湿度大、海水含盐度高的特点,受海水、海风、盐雾、潮汐、干湿循环等众多因素影响,工程主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容易因氯离子侵蚀、化学介质侵蚀破坏等产生锈蚀,导致结构性能退化,危及结构的安全使用。
为保证结构耐久性,使工程达到12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常规材料、常规工艺,以较低水胶比、适当掺量活性掺合料和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作的具有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满足结构要求的较高强度、良好的工作性以及较高体积稳定性。
关键词:跨海大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1 高性能混凝土基本要求
1.1 耐久性
处于氯盐腐蚀环境的混凝土必须具有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和高抗渗性。
1.2 高工作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高流动性,不泌水,不离析,能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钢筋密集的高大结构中能自留成型,从而保证该结构的密实性。
1.3 低热低收缩、抗裂性
混凝土构件尺寸越大,发生温度应力裂缝的可能性也越大。
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及使用低热水泥、减少混凝土温差等措施,很大程度可避免或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1.4 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考核指标和工程验收标准。
2 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选择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主要采用常规的原材料,因此不能对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用原材料提出太多的苛刻的要求,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材料提出关键性的技术要求,才具有实际意义。
2.1 水泥
水泥;配制高性能海工耐久混凝土不得使用立窑水泥,应避免使用早强、水化热较高和高C3A含量的水泥;水泥中C3A含量宜控制在8%以内,水泥细度不宜超过380m2 /kg,游离氧化钙不宜超过1.5%。
海洋工程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氯离子含量应低于0.03%,碱含量应不大于0.60%。
水泥运到工地后应尽快使用,但温度高于50℃的水泥不宜直接拌和混凝土,宜冷却至50℃以下使用。
水泥由于受潮或其它原因而发生质量变化时,应从场内运走,不得使用。
2.2 水
(1)一般要求
拌合用水易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不得采用海水。
(2)水的化学方面要求
①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及油脂、糖类、游离酸类、碱、盐、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②不得采用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超过500mg/L的水和氯化物含量大于500mg/L水不得使用于本工程混凝土中。
③混凝土结构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2.3 骨料
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70%,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集料与掺合料集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碱活性,防止碱集料反应造成的危害,集料的耐蚀性和吸水性,同时选择合理的级配,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粗集料宜采用反击破工艺生产的坚硬碎石。
需要采用粗石、细石混合使用的混合级配其紧密堆积空隙率不宜大于40%。
粗集料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物最小尺寸的1/4、钢筋最小净距的3/4和保护层厚度的2/3;当设置两层或多层钢筋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泵送混凝土的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输送管内径的1/3;水下灌注混凝土的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6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
海工混凝土粗集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
粗集料进场时控制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吸水率和密度,包括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含泥量、坚固性、压碎值指标、碱集料反应,有害物质含量等。
细集料应选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河砂,不得使用海砂、山砂、人工砂或风化严重的多孔砂。
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为3.0~2.6的中粗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宜不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3%。
粗集料进场时控制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有害杂质含量和碱活性等。
2.4 外加剂
所采用的化学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以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本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
2.5 矿物质掺合料
粉煤灰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2002)的I级粉煤灰规定。
同时海工混凝土应控制粉煤灰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 磨细高炉粒化矿渣粉(矿粉)进场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中的S95以上规定。
大体积海工混凝土宜采用比表面积控制在400~440 m2/kg范围S95级矿粉,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烧失量不大于1%。
3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3.1 配合比设计基本规定
3.1.1 在满足混凝土单位体积胶凝材料最低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硅酸盐水泥用量,使用大掺量优质粉煤灰、磨细矿粉等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和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3.1.2 配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混掺矿物掺合料的胶凝材料体系,混掺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低于胶凝材料总量的45%,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70%。
混掺矿物掺合料的胶凝材料体系掺合料的适宜掺量如下表1所示。
3.1.3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及浆体率,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3.1.4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具有缓凝效果的高效减水剂,以推迟和削减水化热温峰。
3.1.5 通过使用级配、粒形良好的集料来降低混凝土中浆体比率、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通过掺入大量矿物掺合料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通过掺入与胶凝材料匹配的优质高效减水剂来降低混凝土升温速率及混凝土中的拌合用水量,通过适量的引气来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的粘性,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
3.1.6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采用非稳态氯离子快速迁移法(NT Build492)来评定。
分别检测28d、56d及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掌握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发展规律,便于现场施工控制使用,其中以28d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以56d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作为质量评定依据,预制混凝土构件宜以56d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作为评定依据。
3.2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常用标号及主要设计指标表2
3.3 海工高性能施工配合比试验研究
3.3.1 原材料选择简述
(1)水泥:华润水泥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生产P·Ⅱ 42.5水泥,比表面积360m2/kg,28d抗压强度49.6MPa,CaO含量62.41%,MgO含量2.2 %,三氧化硫SO3含量2.4 %。
(2)粉煤灰:江苏镇江谏壁电厂生产的苏源牌Ⅰ级粉煤灰,细度 8.0%,烧失量 1.5%,需水量比94%,三氧化硫(SO3)含量0.6%。
(3)矿粉:唐山曹妃甸盾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S95级矿渣粉,比表面积430m2/kg,流动度比104,烧失量0.11%,三氧化硫含量0.03%,28d活性指数104%。
(4)碎石:新会白水带石场,5~10mm,10~20mm(或10~25mm)碎石两种粒径进行掺配,配制成5~20mm(或5~25mm)的连续级配,表观密度2.69g/cm3,压碎指标4%,含泥量0.2%,针片状颗粒含量2%,坚固性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2%,无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C35桩基配合比可采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承台、墩、箱梁、沉管可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
(5)砂:产地西江,2区中砂,细度模数3.0,表观密度2.61 g/cm3,堆积密度1.57 g/cm3,含泥量0.8%,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93%。
(6)外加剂: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CA-I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减水率31%,28d抗压强度134%。
(7)水:饮用自来水。
3.3.2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见表3
3.3.3混凝土各项性能试验结果汇总见表4
质量技术规程及验收标准的要求。
其技术指标统计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