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图像复原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子监控的常见模糊图像处理应用分析

电子监控的常见模糊图像处理应用分析

电子监控的常见模糊图像处理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8-04-16T14:36:18.2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作者:高若云1 张月娟2 [导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广泛运用电子监控。

监控系统的效果受到了电子监控图像质量好与坏的影响。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监控录像是依据法律法规,借助电视摄录像、音频传输设备、视频传输设备等来观察、获取相关的图像信息以及声音信息,掌握监视相关人员活动的一项技术。

近几年来,监控录像技术得到了普及,在银行、超市、工厂等公共场所都会安装摄像头和监控录像系统。

监控录像在保障和监督公共安全的同时,也会存储大量犯罪分子作案的信息和痕迹,为警方侦查破案提供有用线索和证据。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监控系统的监控功能越来越齐全。

在“科技强警”战略中,图像监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全方位、全天候的功能,这就能够促使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得以提高,并且还会防止一些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在侦查犯罪、防控犯罪中,图像监控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监控;常见模糊图像;处理;应用分析1模糊图像处理概述模糊图像处理是图像处理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模糊图像处理可以让图像中模糊现象、噪声等消失,从而让图像的质量得到强化,最终让模糊图像恢复原本的样子。

一般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图像处理:首先确定图像模糊的类型,然后对其退化的原因以及原理等等进行分析,换言之,利用数学建模来描述图像的整个退化过程,以此来确定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模型来反方向进行推导,以此来确定恢复该图像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还原模糊图像的核心是要确定准确的退化模型,也即:掌握图像退化先验知识精确度的实际程度。

我们可以对模糊图像恢复过程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分析图像出现模糊退化现象的原因,以退化过程为依据进行数学建模以及展开逆向推导思考,从而确保图像能够被精确恢复。

制图在犯罪现场勘察中的运用

制图在犯罪现场勘察中的运用

制图在犯罪现场勘察中的运用摘要:目前,我国的刑事案件仍处于高发阶段,社会经济的进步,各项技术发展,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犯罪手段更加复杂,犯罪现场三维制图作为公安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能通过模拟分析犯罪现场为各种案件的案件的侦破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由于案发现场容易受人为、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重建案发现场在公安机关现场侦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不仅能确保犯罪现场的完整性,还能更加精准地记录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各项信息。

本文结合虚拟图像技术和现场勘查工作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三维快速建模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犯罪现场的重建中去,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实践证实。

关键词:现场勘查;三维制图;三维动画模拟虚拟现实技术是发展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学、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构造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三维动态视景的仿真系统。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公安信息系统技术的相关研究人员将研究焦点放在了如何利用该技术对犯罪现场进行三维还原,重现犯罪现场。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在犯罪现场获取信息主要采取的是勘察现场、储存现场信息资料、固定提取痕迹物证等方法。

这些信息的获取方式通过采用传统的拍照、摄影或者画图来完成,导致办案人员工作繁琐,耗费时间较长。

为提高工作效率,国外研究人员将三维全景扫描技术应用到犯罪现场的重建中,只需要通过全景扫描仪扫描现场一周便可得到现场的全景影像。

这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现场勘查方法,所记录的信息更加全面且高度逼真,给侦查人员一个直观、立体的描述,使之对犯罪现场有全面的把握。

一、三维制图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前景随着三维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其自身优势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准确性、可操作性、真实性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等各个领域。

在公安犯罪现场勘察中,侦查人员可以利用三维制图技术复原犯罪现场,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图像说明赘述,是犯罪情报分析的重要手段。

警视通影像分析平台复原模糊图像的实验研究

警视通影像分析平台复原模糊图像的实验研究

警视通影像分析平台复原模糊图像的实验研究作者:孔登峰李婷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模糊车牌图像处理为例,利用警视通影像分析系统中的高斯离焦模型算法功能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对警视通影像分析系统在刑事图像处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模糊图像离焦模糊图像复原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1-0089-011 离焦模糊图像成因概述刑事数字图像处理中存在的离焦模糊现象的形成大致由两种因素造成:一是摄录系统外部因素,在图像的记录过程中,摄录设备的抖动、使用过大的光圈系数或过慢的快门速度拍摄痕迹物证等在拍摄时,致使调节调焦不准确,产生离散焦模糊图像。

二是摄录系统自身因素,摄录光学系统的透镜色差/像差固有缺陷限制了摄录设备所记录的图像的分辨锐度,图像的锐度还会由于电磁波的衍射而而受到影响,拍摄时由于摄录系统的实际孔径大小有限或存在较严重的衍射效应,景物的光点成像面上成为“圆斑”,就会形成所谓的离散焦模糊图像。

刑事摄影中使用过小的光圈近距拍摄痕迹细目时,由于镜头小孔径衍射效应的增强,易产生散焦模糊图像。

2 警视通影像分析平台去高斯离焦模糊警视通影像分析平台结合当前国内犯罪现场影像工作的特点,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视频和图像技术,包含大量的自主研发算法,是为公安系统视听技术行业定制的专业图像和视频分析系统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多种模糊图像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运动模糊、镜头模糊、散焦模糊等类型的影像去除模糊方法,还有未知类型的智能去除模糊方法,这些系统功能对模糊图像的复原处理有一定的效果。

高斯离焦模型是许多光学成像系统中常见的退化函数模型,其综合多种退化因素,是离散焦近似模型,通过对离焦模糊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就得到复原图像。

高斯离焦函数模型可消除逆滤波的奇异性,这是由于该模型的频域变换具有极少数的零点。

高斯离焦模型中二维高斯离焦函数可近似于等价于两个二维离焦高斯函数的卷积,由于反卷积算法可消除一部分噪声,那么高斯离焦模型的处理可提高原离焦模糊图像的清晰度,因此离焦高斯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

浅谈数字图像技术在刑事图像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数字图像技术在刑事图像工作中的应用
学术 论 坛

。 与 应 用 l
浅谈数字图像技术在刑事图像工作中的应用
姚 园 园
( 南警察 学 院 河 南郑 州 4oo) 河 5o 3
摘 要 : 文在 分析 数 字 图像技 术优 势 的基 础 上 , 细讨 论 了其 在 刑事 图像 工作 中的 应 用 , 本 详 包括 在刑 事 照 相 、 低质 量 与模 糊 刑 事 图像增 强 、 辅 助 物证 检 验 、 事 图像 分析 与鉴 定 以及 刑 事 图像 重 建演 示 中的 应 用 。 刑 关键 词 : 字 图像技 术 刑事 图像 图像 处 理 图像分 析 图像 重建 数
分离物证与背景。 如今数字 图像处理利用颜色模 式与通道可 以方便 数字 图像采集过程 中即拍即显 , 采集失误可及时补拍 , 最大 限 有效的实现数字 图像的分色, 基本淘 汰了分色照相的方法 。 目前普 度减 少技术失误造成的损 失。 数字 图像显示与输 出便捷 , 不用 暗房 通 数 码 相 机 感 光 范 围基 本 达 到 3 0 l ̄u 而 物 证 摄 影 专用 的全 5 —1( n, 冲洗 , 工作极大简化 。 使 数字图像传输 陕速 , 因存储、 不 传输、 制而 波段C D系统感 光范 围达到2o 20 m, 复 C 0 一10n 对远红外 、 可见光 、 紫外 降低 图像 质量 , 证 了刑 事 物 证 照 片 高 速 无 损 的 传 输 , 高 了刑 侦 光谱都有很好 的响应 , 以方便 的进行 长波紫外照相 和红外照相 , 保 提 可 部门快速反应能力。 图像档 案管理 中, 用数字图像库 代替 实物 以进 行 文 件 字迹 、 液 、 药 残 留 、 迹 等 的 显 见 和 检 验 。 在 使 体 弹 足 照片库 , 具有先进的图像管理 、 分类 、 检索 、 查询 的功能 , 既降低了能 3 1 3 应 用于辨 认 照 相 .. 耗又提高 了工作效率。 利用数字 图像存储与管理技术 , 对采集到的海量人犯面貌辨认 照片、 尸体照片 、 物证辨认照片进行有效管理 , 可快速 的进行登记 、

图像复原_精品文档

图像复原_精品文档

图像复原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图像复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图像复原的目标是通过对损坏的图像进行修复和恢复,以获得更清晰和更精确的图像。

通过图像复原技术,人们可以在医学影像、监控图像、卫星图像、摄影作品等领域中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视觉效果。

一、图像复原的意义图像复原技术对现代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领域,医生可以通过对恢复后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监控领域,清晰的图像可以更好地帮助警方破案、预防犯罪。

在卫星图像领域,图像复原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观察天气变化、地质特征等。

而在摄影作品领域,图像复原技术可以提高摄影师的作品质量,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二、图像复原的挑战图像复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1. 噪声: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噪声是不可避免的。

噪声会降低图像的质量,影响后续的图像复原。

2. 失真:图像损坏或失真是图像复原的主要障碍之一。

常见的图像失真包括模糊、伪影、亮度不均匀等。

3. 缺失信息:有时候,图像可能存在部分缺失的情况,需要通过图像复原技术来填补缺失的信息。

4. 高维度数据: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图像变得越来越高维度。

复原高维度图像比低维度图像更具挑战性。

三、图像复原的方法图像复原的方法主要分为:1. 经典方法:经典图像复原方法通常基于统计学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Wiener滤波等。

这些方法简单且效果明显,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仍然得到广泛使用。

2. 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图像的潜在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复原效果。

这些方法通常基于数学模型,如稀疏表示、小波变换等,来描述和恢复图像的特征和结构。

3. 机器学习方法: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图像复原方法开始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CNN)。

机器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大量图像数据集,来学习复原图像的模式和特征,从而得到更准确和鲁棒的图像复原结果。

刑事图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刑事图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刑事图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黄群
【期刊名称】《影像技术》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刑事图像技术是刑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固定痕迹物证的一种方法.刑事图像的重大应用在于扩大人类的视野,显示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重要细节,以便揭露和证实犯罪.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黄群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793.2
【相关文献】
1.浅谈森林公安院校刑事图像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J], 赵阅书
2.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分级教学与能力验证考核模式 [J], 杨玉柱
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刑事图像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J], 赵玫;纪老平;王晋
4.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刑事图像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J], 赵玫;纪老平;王晋
5.基于SPOC"刑事图像技术"课程的应用与反思 [J], 赵阅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像侦查工作总结

图像侦查工作总结

图像侦查工作总结
图像侦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

在现代社
会中,图像侦查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包括犯罪调查、医学诊断、环境监测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图像侦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图像侦查在犯罪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犯罪现场的图像和视频,警方可以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踪,收集证据,从而加快案件的侦破速度。

此外,图像侦查还可以帮助警方预防犯罪,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其次,图像侦查在医学诊断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生可以利用图像侦查技术
来观察患者的内部器官和组织,从而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

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得到治疗,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此外,图像侦查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和地面监测图像,科
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变化和环境的状况,从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侦查工作将会变得更加
智能化和高效化。

我们可以预见,图像侦查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图像侦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在犯罪调查、医学诊断、环境监测
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侦查工作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探讨

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探讨

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探讨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由于各种案件的复杂性,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各种的侦破手段也是层出不穷,那么在这诸多的侦破手段中,刑事影像技术的应用为侦查人员带来了更直接,更细微的侦查证据和侦查思路。

下面就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案件侦破的各种手段也是日益的升级,那么在众多的案件侦破手段中,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日益增多,尤其是现在电子摄像技术的改革应用,一段又一段的案件过程还原展现在了刑侦人员的面前,让案件的侦破时间大大缩短,让刑侦人员在面对案件速手无策时,通过影像技术的观看和回放,能够柳暗花明,拨开案件的重重迷雾,把案件真实的情形重新展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一、刑事影像技术的定义刑事影像技术是运用化学、光学、电子学等学科技术和理论,依照法律程序和办案要求,使用专门的影像手段,将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影像记录,显示,检验和鉴定出来的一门刑事科学技术。

二、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刑事影像技术是近年来在刑侦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由于其科学性高,能够将现场的情况定格,并能够将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记录下来,所以能够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同时影像技术能够为侦查人员演示现场真实情况,为侦查人员辨认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物品等等提供有利的线索,因影像技术的特性,也能够为刑侦人员锁定犯罪嫌疑人,提供最接近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体特点以及面貌特征。

同时,由于刑事影像技术是国家侦查机关法定的证据,它也能够成为法庭审判的一项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

三、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探讨刑事影像技术由于其独有的记录和摄像作用,让刑侦人员在日常的侦破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走访取证的时间,尤其是近年来,银行以及超市等公共场合的抢劫案、交通事故、盗窃案、杀人案等等,因为各街区摄像头的安置,为刑侦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有利证据和破案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糊图像复原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飞飞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图像显示设备的升级更加快速,因此人们在应用图像处理或者图像显示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新体验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这些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等各个领域。

通过详细介绍模糊图像复原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揭示了图像处理系统的提升对于刑事侦查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模糊图像;复原技术;矫正;刑事侦查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11.153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1-0153-02
众所周知,图像应用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

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文化艺术体验,图像给人们以直观、真实的感受。

通过对光学图像的获取,经过几个程序显示在镜头、底片、储存介质上,帮助我们记录生活、记录思想。

但是,光学传输过程受到各种介质的影响,成像系统的千差万别,都会对图像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经常会遇到图像像素重叠、失焦、对比度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成像图片的质量较差。

而图像复原技术就是对退化图像进行。

因此,从图像模糊的成因、图像复原技术以及其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 模糊图像的成因
一般来说,模糊图像的成因分为两个方面:①外部原因。

例如在光学图像的获取过程中,外界天气不佳、目标与成像系统的运动、目标在场景中景深不一致等因素造成捕获图像过于模糊。

②自身因素。

由于自身摄影技术水平有限,使得记录中的图像退化,产生模糊图像。

这对于刑事侦查过程中的目标识别、追踪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这样的图像对比度较低——虽然能看得到,但却看不清,给具体的监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分析模糊图像产生的因素,减少模糊图像出现的概率。

我们可以从以上两个成因中看出,外界因素对于模糊图像的影响最为直接。

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恶劣天气、噪声干扰都会使得图像的质量下降,并且由于储存设备本身在对图像进行压缩之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图像的相关细节。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

2 模糊图像复原技术及其应用
图像复原是指通过改善和恢复低质量的图像而减少降质图像带来的影响。

这在司法、刑事侦破领域十分重要。

目前,在刑事侦查中,模糊图像复原主要用于变形图像矫正、物证修复、去除干扰、局部复原等四个方面。

2.1 变形图像矫正
变形图像矫正,也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图像变形进行矫正复原。

为了真实再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反映各物体之间的原始状态,通常采用数字技术对变形的图形进行复原矫正。

例如,通过几何变形矫正,去除圆柱体上被拍摄对象的变形或者对于相机倾斜拍摄造成的变形都可以进行复原矫正。

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变形图像矫正可以真实地反映被提取对象(鞋印、手纹)的图像,复原后的结构比较准确。

2.2 物证修复
物证修复,即对于受到光线不均等外界影响的图像进行修复。

当侦查所需的图像出现由于光线以及反射因素造成的图像深浅不一的情况时,可以利用图像复原技术进行局部或者整体修复。

在具体的侦查工作中,经常遇到指纹、掌纹等物证由于光的影响出现局部模糊、色调不一、明暗对比强烈的情况,利用数字复原技术可以局部调亮、调节色彩反差,通过图像调节、羽化实现复原。

而整体性修复则是对于物证痕迹较弱、真实性较差的图像进行均衡化以及对比度的调整来增强图像、还原色度减少图像中的外界影响导致的图像模糊。

2.3 去除干扰
去除干扰,也就是通过去除干扰消除图像上的干扰因素,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如果案件物证附着了血迹以及指纹等,很有可能使得图像的颜色、形态出现变形或者模糊。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分离色彩、数字滤波消除外界因素对于图像的影响。

比如,通过低通或者高通数字滤波增强图像的细节,提高图像的质量;去除不利的背景,进行局部灰度扩展,显现隐藏痕迹,在较暗背景中增强图像;通过数字滤波技术去除规则条纹背景,减少背景干扰;通过调节图像的透明度,滤除不规则背景,调节X值、Y值可以去除图像中的重复性元素减少干扰;通过去除背景干扰色自动将图像的主题加以突出,有利于掌握物证的具体特征;利用颜色选取等工具,将图像中需要清除的颜色去除,减少背景干扰。

2.4 局部复原
局部复原,是指利用逆图像退化技术恢复图像的原始状态。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监视系统中有效地识别模糊的图像,尤其是针对宾馆、高速路口、银行等地监控设施,通过逆图像退化技术复原运动中的模糊图像;通过数字滤波对模糊系数、运动参数进行调速,减少图像的损伤。

而对于散焦的模糊图形,通过数字滤波对图像进行散复原——先选定一个区域的参数进行处理,之后调节参数值,然后对整个图像进行处理。

对于监控录像中因物体运动而产生的模糊
图像,可以利用动态多帧进行融合处理,修复图像。

对于因噪声干扰而产生的模糊图像,可以通过代数运算的方法,求图像的平均值降噪来复原图像。

3 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模糊图像复原技术已经在实践中有了充分的应用以及较快的发展,在复原模糊图像的技术上日趋成熟。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于模糊图像的不同类型需要有针对性的算法,因为一种算法只能对应解决一种模糊图像。

这样不利于处理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模糊图像。

另外,在复原技术的应用中包含了大量的参数,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绝大多数参数的设置还是由人工经验进行选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处理图像的主观性。

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应该选定合理的操作流程。

在这个方面,我们在处理和复原模糊图像时还需要不断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禹晶,徐东彬,廖庆敏.图像去雾技术进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16((9):1561-1576.
[2]张震,曹军梅.网络取证系统的技术分析与模型实现[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1):81-85.
[3]陈勇兵,郭晓云,沈未名.一种鲁棒性的基于运动估计的自适应时空域视频去噪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6,26(8):1882-1887.
〔编辑:胡雪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