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分析——基于公益广告片《家》
视听语言分析——基于公益广告片《家》

新加坡公益广告《家》视听语言分析中山大学2010新闻学专业学生影片是通过其视听语言来传递信息给受众的,这些语言实际上就是影片中所包含的画面设计、镜头调度、演员表现,以及声音语言。
视听语言通过镜头的内容,将人物、行为动作、环境、对白结合在一起,并在镜头之间的组合中讲述影片故事。
以下以广告片《家》为例,进行视听语言的分析。
优酷视频链接:/v_show/id_XMjU0MTg2MDYw.html一、影片故事《家》讲述的主体是家的亲情。
片中以儿子的回忆来讲述他的父亲对他奶奶的无微不至的孝顺和照顾。
在对父亲发出疑问——奶奶对父亲很不好,为什么还要对她这么的无微不至。
父亲则回忆了小时候生病,奶奶冒雨送他去医院的经历。
仅仅3分钟的影片,通过一个个镜头,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以父亲孝顺的形象表达了我们传统观念里的美德。
二、视觉分析该片虽然时长很短(3:02),但视觉上有很多地方都能给到人一定的冲击。
整部影片没有多少宏大的画面,展现细节的特写则有很多。
因为该片的定位在于感人,传达一种价值观,通过细节更能表现人物情感。
影片开头,父亲给奶奶干燥的嘴唇上抹上水的动作的特写,所表达的不仅仅只有一个动作的信息,显然,父亲对奶奶的精心照顾、父亲的孝顺也同时表现了出来。
1、画面色彩色彩的选择与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和表现的内容是很相关的。
整个影片的色彩显得比较淡,灰白色是主导色彩。
如果该片的色彩是大红大紫,那么很难表现出父亲在奶奶病了后的那种心情,也会与儿子一开始不喜欢奶奶的情感相冲突。
而且整部片旨在表达亲情这个主题,相对单调的灰白色会在视觉上给受众一定的心理影响——你心中的亲情是怎样的?另外,该片的回忆部分占主体,为了表达(或者说是区分)回忆部分,画面调成灰白色也是需要的。
如父亲回忆那一段,色彩就全是灰白色了。
这里实际上有一种古老照片的效果。
当然,该片除了灰白还是有其他色彩的。
儿子回忆的第一个镜头——搬新家,这里有环境的色彩,树的绿色、车的蓝色、行李的红色,这里其实表现了搬新家的开心。
“家”元素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家”元素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2022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公益广告又一次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其中“家”元素在广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家,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温暖的地方,是情感的归宿,是
温馨的港湾。
在春晚公益广告中,家成为一种强大的情感符号,通过家的情感连接,广告
向观众传递出了深切的情感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对春晚公益广告中“家”元素的应
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对观众情感的打动和对社会责任的传递。
春晚公益广告中“家”元素的应用在情感上起到了极大的触动作用。
在广告中,家被
塑造成一个温馨幸福的地方,家人团聚的场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父母慈祥的眼神,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和幸福。
而在广告情节的发展中,通过展示一些困境中
的孩子和家庭,向观众传递出了哀伤和无助,引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情。
这种情感上的
共鸣,让观众更加关注到了社会上一些真实存在的问题,使得公益广告的宣传目的得以更
好地实现。
春晚公益广告中“家”元素的应用还在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展示一
些困境孩子的生活场景,广告指出了社会上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贫困、失学、家庭困难等。
广告中展示的这些情节,让广大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了
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广告中还展示了一些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们通过各种方式帮
助这些困境孩子,向观众传递出了对困境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这种通过“家”元素传递社
会责任感的手法,让公益广告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宣泄,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传递和呼
吁。
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以央视公益广告《Family》为例

归 纳为 以下 三 种 : ( 1 ) 文 字依 附于 图片 ; ( 2 ) 文 字 和 图片相互 补 充 ; ( 3 ) 文 字 复 制 图 片 即文 字 用 来 强 化 图片意义 表达 。H a l l i d a y ( 1 9 9 4: 1 2 4 ) 认为 : 图像 是 一 个标 识 , 文字 是 附加 给该标 识 的价值 , 图像 和文 字构 成一 个识 别关 系 过 程 。换 句 话 说 , 即通 过 文 字 识 别 图像 的价 值 。而 Y u s ( 2 0 1 0 ) 则 强调 文 字 隐喻 和非 文
广告 为例 , F o r c e v i l l e( 1 9 9 6 ) , K o l l e r( 2 0 0 9 ) , C a b a l — l e r o( 2 0 0 9 ) 等学 者分析 归纳 了以实现 产 品或服 务 的
R o l a n d B a r t h e s( 1 9 7 7 : 3 3 ) 将文 本 和 图片 的关 系
多模态隐喻 , 是多模态话语研究的新进展 , 也是隐喻 研 究 的新 视 角 。
2 . 多模态 隐喻 的研 究现 状
多模 态 隐喻研 究 的雏 形是 图像 隐 喻研究 。研 究 对象 集 中在各 种视 觉传媒 艺术 , 如绘 画艺术 、 插 图艺
术、 电 影 图 像 和 广 告 图 画。 C h a r l e s F o r c e v i l l e
( 1 9 9 6 ) 以B l a c k的互 动论 为 理论 框 架 , 突 破 了文 字 隐 喻的 限制 , 研 究 了广 告 中的 视觉 隐喻 的理 解 和定
义, 并 将其 引入 到 了认 知语 言 学 中。 目前 有 关 多模
“家”元素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家”元素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应用每年春节的到来都意味着央视春晚的播出,这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一直是这个盛会的一部分,每年都会以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呈现给观众。
在近年的春晚公益广告中,“家”元素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让观众在热闹的春晚中体会到家的温馨和爱的力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家”元素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从感情角度来看,“家”是一个人最深刻的情感归宿。
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常常能看到“家”元素贯穿这不仅是因为家的重要性,更多是因为家所代表的温暖和情感。
在2019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有一则名为《回家》的广告,整个节目以回家过年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讲述不同家庭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表达了对家的渴望与思念。
这样的广告在观众中引起了共鸣,让人们在春节期间更加关注家庭情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
而在2020年的公益广告中,“家”元素更是贯穿全程,不仅以情感为线索,更以家庭为核心,让观众感受到家的和谐与幸福。
通过这种方式,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将“家”元素巧妙地融入情感表达中,让观众在瞬间就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重要性。
从文化角度来看,“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央视春晚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其公益广告艺术作品一直秉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在春晚公益广告中,“家”元素在文化传承方面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2018年的公益广告中,通过讲述传统家庭文化传承与艺术的结合,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礼仪、家国情怀等价值观,唤起了人们对家庭文化的重视和珍惜。
在2019年的公益广告中,通过演绎中国传统故事和家庭价值观,向观众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谐、亲情的强烈诉求。
这样的公益广告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家庭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这种以“家”元素为内核的文化表达方式,让观众在欣赏春晚公益广告的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和呵护。
《家》的介绍

《家》的介绍
《家》是由著名导演兼编剧夏磊执导、张震、苗圃、柴贝儿、马苏、高华阳、程玉华
等主演的爱情电影,于2017年4月28日在中国上映。
另外,电影描述了一对情感紧张的夫妻——张震、苗圃两位演员饰演的石家,在家庭
中及多年爱情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磨难及其家庭之间的真情历程。
影片中,张震饰演一位拼命工作的产品设计经理石家,充满挑战和斗志,对事业有着
深深的执着;而苗圃饰演的石家妻子,是一位扛起家务,抚育子女,受欢迎的新媒体作家,却负责家庭大小琐碎之事的地位不受重视。
电影的题材涵盖大量家庭生活的琐碎,以及一对夫妻之间的摩擦,他们一方追求职业
成功,另一方企图忙碌的生活更多的照顾家庭的安全和感情,一門又走入另一個世界:自
分的夢想、社会的诱惑,溫暖的爱意堆砌成烟囱;而他們之间普通的时光,总是注满不同
感情,在温柔和敏感中交错发声。
本片真实如实地反映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的互动,展现出当代婚姻中既是挣扎、矛盾
又充满爱情的历程。
它不仅对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的考验和挣扎表示出认同,也提出了一
个重新定义爱情的建议:在职场、家庭中完美平衡既是可能也是期望,而彼此的信任、理解、支持、包容才是爱情。
这部影片是夏磊的另一部重磅作品,色彩柔和,情感真挚,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受到了观众和新闻媒体的一致好评。
2023年《家》的观后感

2023年《家》的观后感2023年《家》的观后感1一个七十七岁的外婆又老又脏,她不会说话,可还是默默地带着七岁的外孙。
那外孙很调皮,他只喜欢游戏机、机器人和巧克力饼。
他很嫌弃外婆,常常叫她“臭哑巴”,也三番五次地戏弄外婆,拿走外婆的发簪,藏起外婆唯一的鞋子等等。
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会生气。
可是,外婆从来也没有骂过外孙。
她还总觉得是自己做错了,给外孙买美味的巧克力饼,给外孙换了一只水煮鸡。
到了最后,外孙才明白外婆对自己的爱,学会了帮助外婆拖东西,会照顾外婆,而且还认认真真地教会了外婆怎么写字和写信呢!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外婆。
她也尽全部心力去爱我们。
过年时,她都会放好几百元钱在我的被子下,还给我买好多的零食之类的东西。
2023年《家》的观后感2西子:他是个悲剧,夹在薛洋和周皓中间里外不是人。
但是又很重感情,所以我说他是个悲剧。
经过了茂森破产,周皓落井下石后,他也明白了,兄弟才是最珍贵的,也是一件好事。
家的n次方,让我挺羡慕的,我也希望能有那么一家庭,每天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的过日子。
我的感悟很深,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为了“人”活着。
为了自己身边的人活着,并不是自己高兴了才是高兴,要能在自己高兴的同时让自己身边的人也高兴;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权利,不是名望,而“人”,是自己身边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如果身边没点儿“人”那不是太空虚了吗?家是一个人避风的港湾,是一个人心灵的归宿。
在家里总会有人期盼着你,担心着你,鼓励着你,等着你,爱着你。
任何时候你受委屈亦或是你事业有成否可以回家像期盼着你,担心着你,鼓励着你,等着你的人诉说,毕竟,那是你的归宿。
2023年《家》的观后感3看了《我想有个家》之后,我觉得那个叫小花的小女孩很爱那个爷爷,也很爱婶娘、叔叔。
虽然爷爷、婶娘、叔叔都不是她的亲人,可是小花把他们都当成亲人一样对待。
爷爷出去干活了,突然天下大雨了,小花拿着衣服去找爷爷。
搭个舞台 演绎精彩——《家》的片断教学与反思

搭个舞台演绎精彩——《家》的片断教学与反思1. 引言在戏剧教学中,片断教学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分析和演绎戏剧作品中的片断,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剧创作和表演的要素。
本文将以《家》的片断教学为例,探讨该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反思。
2. 《家》的背景介绍《家》是一部由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所写的话剧作品。
该剧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关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本次片断教学选择了该剧中的一个关键场景,旨在让学生们通过演绎,深入理解剧作的主题和情感。
3. 片断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理解和把握剧作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角色的塑造与表演技巧•培养团队合作和演员的表现能力3.2 教学内容和步骤3.2.1 预热活动在开始正式教学前,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例如: -分组进行小规模的戏剧游戏,提高学生们的表演意识和配合能力 - 让学生们做一些放松和拉伸的运动,以减轻紧张和压力3.2.2 角色分析与理解•分发剧本片段,并让学生们自行阅读和理解其中的情节和对白•引导学生们讨论片段中的角色关系、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一些针对角色心理和动机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色3.2.3 反复排练与演绎•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角色的学生组成•要求每个小组反复排练并演绎片段,注重角色的细腻表达和情感的真实传达•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演绎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角色3.2.4 演员表演技巧培训•在演绎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例如:–肢体语言的运用,如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声音的运用,如音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整体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如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感的把握3.3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们的演绎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剧作和角色的理解程度•学生们也可以互相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表演评分的标准,以评价学生们的演绎实力和进步情况4. 教学反思本次片断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深入参与和实践,对《家》这部经典话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浅谈《家》的场景设计

摘要:动画是一门画出来的视听造型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运用绘画或其他手段创造出各种丰富精彩的动画影片。
它基于想象力,借助夸张的造型、独特的想法,反映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一部好的动画影片,不光要有好的剧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
其中场景设计是动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影片整体艺术风格、艺术追求的重要因素。
作者以原创短片《家》为例,浅谈动画中的场景设计。
好的动画场景能够提升动画影片的美感、强化渲染主题,直接影响整部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水平。
关键词:动画,场景设计,渲染气氛Abstract:Animation is a kind of audio-visual art, which is a practical subject. It uses painting or other means to create a variety of rich and wonderful animated film. Based on imagination, it reflects people’s ideal and aspiration with exaggerated style and unique ideas. To make a good animated film, we not only need a good script, but also need to consider character design, scene design, etc,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imated film, scene design is the key element to reflect the overall artistic style and artistic pursuit. This paper takes the self-designed short animated film “H ome”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cene design: A good animation scene can enhance the aesthetic feeling, strengthen the theme, and influence the style and art level of the animated film.Keywords:animation, scene, design,apply colours to a drawing,目录1.影片介绍 (4)2.场景设计在短片中的作用 (4)3. 场景的造型设计 (4)3.1场景造型设计与故事背景的关系 (4)3.2场景造型设计与动画角色的关系 (5)4. 场景的色彩表现 (5)4.1场景色彩设计在短片的故事气氛中的变化 (5)4.2场景色彩在角色心理变化中的表现 (6)5. 短片中的创新和不足 (6)结论 (7)整套作品完成稿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1 影片介绍《家》讲述的是一个被辞退的男人心情抑郁走出家门,后来由妻子挽回,给他带来的家的归属感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公益广告《家》视听语言分析
中山大学2010新闻学专业学生
影片是通过其视听语言来传递信息给受众的,这些语言实际上就是影片中所包含的画面设计、镜头调度、演员表现,以及声音语言。
视听语言通过镜头的内容,将人物、行为动作、环境、对白结合在一起,并在镜头之间的组合中讲述影片故事。
以下以广告片《家》为例,进行视听语言的分析。
优酷视频链接:/v_show/id_XMjU0MTg2MDYw.html
一、影片故事
《家》讲述的主体是家的亲情。
片中以儿子的回忆来讲述他的父亲对他奶奶的无微不至的孝顺和照顾。
在对父亲发出疑问——奶奶对父亲很不好,为什么还要对她这么的无微不至。
父亲则回忆了小时候生病,奶奶冒雨送他去医院的经历。
仅仅3分钟的影片,通过一个个镜头,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以父亲孝顺的形象表达了我们传统观念里的美德。
二、视觉分析
该片虽然时长很短(3:02),但视觉上有很多地方都能给到人一定的冲击。
整部影片没有多少宏大的画面,展现细节的特写则有很多。
因为该片的定位在于感人,传达一种价值观,通过细节更能表现人物情感。
影片开头,父亲给奶奶干燥的嘴唇上抹上水的动作的特写,所表达的不仅仅只有一个动作的信息,显然,父亲对奶奶的精心照顾、父亲的孝顺也同时表现了出来。
1、画面色彩
色彩的选择与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和表现的内容是很相关的。
整个影片的色彩显得比较淡,灰白色是主导色彩。
如果该片的色彩是大红大紫,那么很难表现出父亲在奶奶病了后的那种心情,也会与儿子一开始不喜欢奶奶的情感相冲突。
而且整部片旨在表达亲情这个主题,相对单调的灰白色会在视觉上给受众一定的心理影响——你心中的亲情是怎样的?另外,该片的回忆部分占主体,为了表达(或者说是区分)回忆部分,画面调成灰白色也是需要的。
如父亲回忆那一段,色彩就全是灰白色了。
这里实际上有一种古老照片的效果。
当然,该片除了灰白还是有其他色彩的。
儿子回忆的第一个镜头——搬新家,这里有环境的色彩,树的绿色、车的蓝色、行李的红色,这里其实表现了搬新家的开心。
而接下来一段,在家里吃饭,色彩又一次灰暗下来了。
虽然有灯光的暗黄色,但整个画面逃不出灰色的色调,就来人物的装束都是暗色调。
在这一段里,故事出现了冲突,以灰白色来表现冲突时一个很好的技巧。
2、构图与景别
影视上的构图实际上和摄影的构图和有相同之处,影视作品中,好的画面构图,截出来就是一张很好的照片。
这部感人广告片中,画面的处理也是有追求的,它在表达主题的同时,画面的视觉效果也会有很深的意味。
如上图,儿子倚在窗边,窗的边沿正好将画面对分,人物在右,且在横向的三分点上。
这符合摄影上的构图原则,使得整个画面不至于拥挤无序。
同时这里也有对比构图,通过窗户的光与人物左边的黑暗形成对比,使得画面更具欣赏性。
另外,人物在画面的光与黑暗之间,也表现了当时他的一种矛盾心理,奶奶那么的不好,父亲为什么还要这样认真的照顾她呢?我们在视觉上受到这样的对比信息,心里也能够形成画面人物的这种矛盾心理的。
在景别上,该片则更多运用特写表现主题。
在2分20秒时,镜头给了父亲一个非常近距离的特写。
此时父亲在对着奶奶唱着一首歌。
特写画面中,父亲的神情表现很重要,因为特写就显现了细节,人物神情必然在画面了表现无遗的。
影视作品在讲述故事表达主题时,人物表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需要演员的真情演出。
而在这个画面里,我们看到了父亲伤心的眼神,泪珠也在眼眶中,再结合父亲哽咽的声音,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爱和情。
3、镜头运动与组合
在影视作品中,镜头是其基本单位,若干镜头的组合构成一个场面段落,若干场面段落再构成整部影片。
或许是因为时长比较短,这部公益广告片中的长镜头不多,很多场面的讲述都是剪辑的结果。
影视作品对于运动很讲究,为了使画面极具动感,给人视觉影响,在拍摄中会有镜头的运动和画面内容的运动。
对于镜头运动,按其形式来分,有推、拉、摇、跟、升和降等,而镜头运动的运用仍然是和影片内容表达相结合的。
在该片中,因为整体时间比较短,所以在镜头运动方面很受,大多都是剪辑组合的的,但仍有一些不错的镜头运动。
比如摇镜头。
在50秒到55秒这一段,镜头从父亲处慢慢摇到奶奶处,父亲说话时,镜头对着他,当他面向奶奶时镜头随之摇过去,展现奶奶的表情。
对于镜头的组合,在这部片中则是运用得很有效果。
从2分10秒到最后,几个镜头的组合使得影片故事及其表达的情感达到高潮。
回忆父亲小时候奶奶在医院抚摸他的额头转到今天父亲抚摸奶奶的额头,接着给父亲一个特写,然后展现儿子的表情,紧接着奶奶的镜头里她流泪了,而接下来回忆中,小时候的父亲从发烧中醒来了。
这些镜头的组合对亲情的表达很到位,同时也说明了儿子这个时候内心已经有了情感的变化,最终说明了上一代是下一代的榜样,亲情和爱感动了所有人。
截图如下:
4、 场面设计与调度
场面调度是一种画面的安排处理,通过场面的设计和调度能够更好地把影片故事的含义和情感表现出来。
在该片的开始处,在母亲说完话之后,母亲和另一个人物就立即出画了,留下奶奶、父亲和儿子,这里就暗示了影片的展开会在这三人中的。
而在父亲的回忆中,奶奶抱着他在雨中的场景了,一辆开过之后,奶奶和小时候的父亲便出画了,接着转场到了医院。
这里的出画则是为了转场,换到下一个场面的。
三、 声音的理解
1、 语言对白
这部片中的对白是平常的家庭话语,符合《家》这个主题。
而且片中还有方
言,这个符合父亲的回忆背景。
语言的设计对于整个片子来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奶奶和父亲唱的歌算是重点之一,这歌耳熟能详,这能够勾起不少观众的回忆。
而儿子和父亲的对话则将整部片串连了起来。
2、背景音
背景音包括环境音和背景音乐,这些声音使得影片不至于处于“静音”状态,而更显“动态”。
该片开场,“滴滴”的环境音同时说明了当时的地点是医院(虽然由场景也能看出)。
在片中1分10秒处,儿子关门的一声“嘣”则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面对固执的奶奶,他内心很不开心。
而背景音乐则还有丰富影片情感的功能,通过背景音乐传递出的情感有时更能触动受众的心灵。
整个影片的背景音乐其实都在轻轻拨动着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