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合集下载

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下无人机以其灵活性和高性能的优势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而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则是保证其性能良好并能够实现各种任务的关键所在。

一、水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水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传感器、计算机和执行机构。

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和无人机状态数据,例如水下深度、温度、水流速度等;计算机则是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任务要求作出相应的控制决策,控制水下无人机实现各种运动;执行机构则是根据控制指令对无人机进行控制,例如螺旋桨、舵等。

二、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策略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策略主要分为两类: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主要是根据预设的输入信号直接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适用于较简单的任务,例如直线运动。

闭环控制,则是通过反馈控制,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数据来进行控制,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三、水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优化为了实现水下无人机的更优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优化传感器的选择:根据水下环境的特点和任务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例如深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流速传感器等。

2.控制策略的选择: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例如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以及PID控制或者模糊控制等。

3.优化控制算法:针对特定任务,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优化,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4.优化执行机构:根据任务要求选用合适的执行机构,例如增加船体的稳定性、提高螺旋桨的推进力等。

5.优化通信技术:加强水下通信技术,增加无人机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水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水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应用广泛,例如环境监测、水下勘探、沉船探测和打捞、海洋科学研究等。

其中环境监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利用水下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高性能,对水下环境进行实时、准确、全面的监测,为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结论水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保证水下无人机性能的重要保障,其性能的优化不仅关系到任务的完成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航行安全和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面向海洋环境的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研究

面向海洋环境的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研究

面向海洋环境的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需求增加,海洋环境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

各种形式的海洋运输与开发对极端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涉及到了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近年来,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探测、监测和开发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为了实现无人船的自主控制,需要使用高技术的控制、导航和通信系统。

本文旨在分析面向海洋环境的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一些国内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这个领域。

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的核心是控制、导航和通信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动力和运动控制,包括姿态、位置和速度控制。

导航系统则需要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信息。

通信系统需要保证舰船之间以及与陆基站之间的通讯。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自主控制技术是遥控和自主导航技术。

遥控技术是无人船控制技术的先驱,它通过远程遥控控制无人船的方向、速度、姿态、以及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和数据的传输。

但是遥控技术可靠性和空间范围有限。

如果目标范围较小,遥控技术仍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控制方式。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主导航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自主导航技术是对无人船自主完成任务所需的控制系统技术的总称,它涉及到了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众多的领域。

自主导航技术是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它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二、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的存在问题虽然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蓬勃发展,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包括:1. 环境适应性不足问题: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规则性,导致无人船自主控制技术的环境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以使无人船自主完成任务的成本降低,性能提高。

2. 任务自主规划问题:无人船需要自主判断在某一时刻应该完成什么任务,根据其感知信息、控制策略以及决策算法自主设计任务规划。

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实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艇的应用在海洋工程、海上救援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

当涉及到水面无人艇的控制系统设计时,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环境中实现艇体的稳定控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1. 引言水面无人艇作为一种具有自主性和自动性的船舶,在各个领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实现无人艇的稳定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传统的控制方法在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采用模糊逻辑来设计水面无人艇的实时控制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2. 模糊逻辑在水面无人艇控制中的优势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数学方法,它能够很好地处理海洋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由于水面无人艇所处的海洋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模糊逻辑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提供更精确的控制策略。

3.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实时控制系统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和非模糊化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将其模糊化为语言变量。

然后,通过定义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将模糊变量转化为控制行动。

最后,通过非模糊化将控制行动转化为具体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无人艇的实时控制。

4.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实测实验为了验证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实测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系统能够在不确定环境下实现水面无人艇的稳定控制,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5. 结论本文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实时控制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处理海洋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并实现艇体的稳定控制。

通过实测实验的验证,证明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未来,我们将继续改进和优化该控制系统,以应对更复杂的海洋环境和任务需求。

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水面无人艇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采用模糊逻辑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有效地实现水面无人艇的稳定控制。

无人船的设计与控制技术

无人船的设计与控制技术

无人船的设计与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飞速发展,无人船作为无人技术的重要一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无人船指的是没有船员在船上进行控制的船只,其控制、导航与监测等操作完全由自主控制系统完成。

与传统有人船相比,无人船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危险系数低、适应环境广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无人船的设计与控制技术。

一、无人船的设计要点1、浮力设计:无人船从浮力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使其具有良好的浮力特性和稳定性,提升被动浮沉水平。

同时,大幅度减轻重量,提升载重量和运载能力,设计上体现“轻量、超载、超速”。

2、动力设计:无人船动力系统一般由电驱动和混合动力驱动。

(1)电驱动:电动无人船以电机(特别是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装置,具有密闭、维护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2)混合动力:将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使用的混合动力方式,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传感器设计:为了保证无人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装备多种传感器,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识别、实时监测船只周围的环境信息、数据传输等功能。

(1)激光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作为无人船的核心传感器,能够高精度感知船体周围的物体,实现整车1416度全向监控,满足各种不同的监控需求。

(2)无人机传感器:无人机系统中,搭配一些传感器,例如热红外传感器、电子视觉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等,为船只所在区域的数据采集、攻击警戒、环保监测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无人船的控制技术无人船控制技术是实现自主化飞行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与有人船相比,无人船的控制需要基于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控,才能保证船只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无人船的控制技术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控制技术自主控制是无人船实现无人值守、自主导航、集群控制、自主避障、故障检测、故障排除、故障自恢复等功能的基础。

自主控制技术可分为姿态控制和运动控制。

(1)姿态控制:无人船的姿态稳定控制是保证船只平稳、稳定的重要手段。

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不断地探索海洋,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探测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无人船需要具备高效的控制系统,才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

因此,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系统设计无人船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通信设备等组成的。

其中,控制器可以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海洋信息,实时地计算出船只行驶的方向和速度,并通过执行器控制船只的舵和动力装置,实现船只的运动控制。

同时,通信设备可以与地面控制中心实现数据的传输与接收,从而实现对无人船的远程控制。

在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实时响应能力,能够完成复杂的算法计算和实时控制操作。

同时,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布置,确定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数量,以便收集到足够的海洋信息,保证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2. 系统优化无人船控制系统的优化是基于现有系统的实际表现和需要,通过改进优化,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首先是算法的优化,船只的运动控制需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控制算法研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模型预测,提高船只运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另外,系统的错误检测和故障诊断也非常重要。

一旦控制系统发生错误或故障,将会对船只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最后是对硬件设备和通信设备的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和通信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优化硬件设备和通信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

3. 总结与展望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功耗、成本和安全性等。

当前,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控制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故障检测和损坏预测等问题。

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航行控制研究与实现

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航行控制研究与实现

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航行控制研究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艇在海洋、河流等水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而双桨驱动的无人艇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就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的航行控制进行研究与实现。

首先,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的航行控制需要考虑到艇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双桨的设计可以使得无人艇在水面上具有更好的操控性,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航行。

同时,双桨的设计也可以提高无人艇在水面上的稳定性,使得其在波浪等恶劣环境下也能够保持良好的航行状态。

其次,对于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的航行控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

通过对无人艇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水面上的航行状态,从而为后续的控制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航行状态,为控制算法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帮助。

然后,针对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的航行控制,可以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强化学习等不同的控制算法。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可以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来实现对无人艇航行状态的精确控制。

模糊控制可以处理模糊不确定性和复杂的航行环境,提高无人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强化学习算法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来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无人艇的自主性和智能化。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仿真验证,可以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是将设计好的控制算法应用于实际的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上,并通过实际航行情况的监测和记录来验证算法的性能。

仿真验证是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下对设计好的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算法的性能和优化空间。

总之,双桨驱动水面无人艇的航行控制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对其进行建模、仿真、控制算法设计和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研究和实现,可以不断提高无人艇的航行能力和自主性,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希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现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推动无人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自动化控制Automatic Contr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 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陶瑞(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珠海市519000)摘要:本文结合常见无人船结构,分别从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实现角度入手,对“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无人船;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无人船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之间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的水面工具,能够广泛应用于海洋医药、海洋生态监控、滨海湿地生态监控、海上救援、海上巡逻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优化整体框架设计,之后分别从下位机、网络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信息釆集系统、动力系统等入手设计,以此完善控制系统功能,凸显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

此外,建议技术人员要细化每一个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引进相关参数的设备及元器件,从而实现设计目标,满足设计需求,形成具有良好性能的无人船控制系统,为无人船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⑴。

1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1.1总系统框架设计在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中,技术人员首先要进行整体框架设计,为之后的控制系统子系统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合理的框架结构不仅能够有序推动子系统设计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保证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实现无人机的应用功能。

技术人员需要分析无人船的运行环境及工作需求,着重关注水上无人船控制系统,分别提出载体机械架构、网络通信子系统、自主导航子系统、环境信息采集子系统、动力装置子系统、驱动中心子系统等,每一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功能与作用,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了无人船控制系统框架。

之后,在无人船船体模块设计中,技术人员需要保证窗体轻便灵活,控制船身的长度、高度、宽度与自身重量,优化设计最大载重约为200kg,以便于适应各种工作需求与水上工作环境。

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水面交通工具,正逐渐在海洋探测、环境监测、货物运输等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无人船控制系统作为无人船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现对于无人船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无人船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无人船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无人船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等关键组成部分,并分析了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机制。

在硬件组成方面,文章介绍了无人船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并讨论了这些设备的选型原则和配置方法。

在软件设计方面,文章重点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件架构、算法设计以及程序实现等内容,强调了软件设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

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无人船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推动无人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无人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基础无人船控制系统是无人船实现自主航行、作业与决策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基础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在设计无人船控制系统时,需要充分理解并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无人船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是基石。

这包括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器,以满足无人船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需求。

例如,用于环境感知的雷达、声纳和摄像头等传感器,用于数据处理与决策控制的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执行航行指令的推进器等执行器。

控制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同样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ondly, building kinematic equation of USV, viscous hydrodynamic equations, thrust equation of propellers and turn equation of USV obtains state equation of three degree of freedom of USV, and combining the state equation with double closed-loop chopped speed adjustment system of DC motor gets model of USV. In addition, USV model is successfully simulated, and it includes straight experiment and rotation experiment. In straight simulation of experiment, under various disturbances, rotate speed of double DC motors of USV keeps same to travel in a straight line for USV. In rotation simulation of experiment, it is learnt that turning direction of USV and turning angle of USV depend on rotation speed difference of double DC motors. For instances, if the rotation speed difference is bigger, the turning angle is bigger. So the success of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e success of model of USV, which is the basis of underactuated control of USV.
本文针对一种双直流电机驱动的USV控制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对 其欠驱动性进行研究,并以工控机和数据采集卡为核心,设计它的控制系统。
首先采用直流双闭环斩波调速以此解决直流电机的调速问题。具体方法是在 得出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设计出直流电机模块、桥式可逆斩波电路、 PWM 驱动信号发生电路、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从而通过这些电路模块,组 合而成直流双闭环斩波调速系统的模型,并且通过仿真验证,表明了直流电机的 起动过程平稳,并且无论电机负载转矩如何变化,电机的转速都能保持稳定。
II 万方数据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水面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
水面无人船(USV)是具有自主航行能力,并且可自主实现环境感知、目标 探测等任务的智能化、无人化水面平台,其最主要的特征便是欠驱动性,即利用2 个独立的输入端同时控制3个自由度的运动。
欠驱动系统能够通过较少的驱动器来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这不仅能够降低 成本,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同时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易维护性等。欠驱动控 制可为与其对应的完全驱动系统,提供一种应急措施,即如果全驱动系统发生故 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即可采用欠驱动控制策略,利用仍在工作的控制器继续对系 统进行必要控制,如此可极大提升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USV 在军用和民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民用上,USV能够进行港口监控、水质采样、 水文勘察、海事搜救等;在军用上,USV可承担情报收集、监视侦查、扫雷、反 潜、精确打击、搜捕、反恐等功能。
Therefore, aiming at control system for USV drove by double DC motors, its underactuated control is studied, basing on MATLAB/Simulink, in addition, th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with IPC and data acquisition card as the core.
学校代码: 研究生学号:
10264 M120602778
上海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题 目:
水面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Design and Research on Control System for 英文题目:
Unmanned Surface Veh方向:
模糊控制与控制系统
其次通过建立USV运动方程、粘性水动力方程、螺旋桨推力方程、USV转向 方程等,从而得出USV的三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状态方程。并将此状态方程与直 流双闭环斩波调速系统相结合,从而得出USV模型,并且成功对此USV模型进行 了直线实验和回转实验的仿真。直线实验仿真中,USV能够在各种干扰下,保持 双电机相同转速,从而使USV保持直线前行。在回转实验仿真中,可得知USV的 回转方向与回转的角度取决于双电机的转速差,转速差越大,回转的角度就越大。
In the paper, Firstly, applying double closed-loop chopped speed adjustment system of DC motor solves the problem of speed governing of DC motor. The exact approach depends on DC motor module, bridge reversible chopper, PWM driving signal
III
万方数据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以通过仿真实验的成功可说明此USV模型的正确性,从而为USV欠驱动控制的 研究奠定了基础。
针对双直流电机驱动的USV欠驱动控制,主要是设计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 直线路径跟踪方式,以此研究欠驱动控制中的路径跟踪。模糊控制器采用双输入 双输出的控制结构,通过USV的实际航向角与目标直线路径角度的差值,以及USV 与目标直线路径的距离差值作为输入,以此确定USV的当前状态,通过模糊推理 实时调整双直流电机的转速变化,以此作为输出,从而改变USV当前的运动状态, 实现直线路径跟踪,并且通过仿真表明,此模糊控制器能够根据USV的当前状态, 利用模糊规则实时调整USV的运动状态,从而响应速度快,能够平稳、准确地跟 踪目标路径。
V
万方数据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ircuit, speed regulator and current regulator in order to obtain double closed-loop chopped speed adjustment system of DC motor, after build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DC motor.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simulation, the starting procedure of DC motor is smooth and steady, and no matter how load torque of DC motor changes, the speed of DC motor keeps stable.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 □ 不保密 □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万方数据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答辩地点
职称 答辩日期
备注 主席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秘书
姓 名:
石祥
指导教师:
刘璇 许哲
二 O 一五年三月十日
万方数据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 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 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 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最后本文设计一种以工控机和数据采集卡为核心的 USV 控制系统。USV 控制 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系统主要由 USV 船体、岸基监控系统和无 线传输系统组成,USV 船体核心为工控机及 PCI8602 数据采集卡,它是通过数据 采集卡控制直流电机和采集各类传感器数据,GPS 差分定位系统通过 RS232 串口 与工控机相连,岸基监控系统由 PC 机组成,无线传输系统通过 RS232 串口与工 控机、PC 机相连,实现数据无线传输。软件方面用 Visual Basic 编写,主要需要 编写 PCI8602 驱动程序、无线传输程序和主控程序,无需编写各层之间复杂的通 信协议,各子系统之间易集成。
关键词:水面无人船,模糊控制,调速系统,数据采集卡,MATLAB,VB
IV
万方数据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esign and Reserach on Control System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Abstract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USV) is an intelligent and unmanned surface platform, which can navigate autonomously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complete various task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target detection. Its main characterization is the underactuation that two independent input terminals control motions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