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9届洛阳牡丹花会 实践周 总结

合集下载

洛阳牡丹调研报告

洛阳牡丹调研报告

洛阳牡丹调研报告洛阳是中国牡丹之乡,素有“牡丹城”之称。

每年的春天,洛阳的牡丹花开得繁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为了深入了解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状况,我进行了一次牡丹调研。

调研中,我发现洛阳牡丹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洛阳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牡丹花卉基地之一。

市内有许多种植牡丹的农户,也有许多专门研究牡丹的园艺师。

他们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培育出色品种来推动牡丹产业的发展。

洛阳牡丹具有独特的品种和丰富多样的色彩。

经过调研,我了解了洛阳牡丹的主要品种有鸳鸯,霸王,王中王等,每个品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花形。

洛阳的牡丹花一般开放在每年的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花期长达一个月左右,这也是洛阳牡丹花香盛开的最佳时期。

在调研中,我还了解到洛阳的牡丹产业逐渐与旅游业进行了结合。

每年四月到五月,洛阳举办牡丹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牡丹花,并且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外,洛阳还建立了牡丹园、牡丹博物馆等景区,供游客参观,丰富了旅游资源。

然而,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洛阳的牡丹产业在宣传方面还需要加强。

虽然洛阳牡丹的名声很响亮,但是外界对洛阳牡丹的了解并不多。

因此,洛阳在牡丹产业的宣传上还有待提升。

其次,洛阳的牡丹产业还存在着品种单一的问题,市场需求对于新品种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洛阳的主要品种中的经典品种较多,新品种的培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洛阳的牡丹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通过调研我发现,洛阳的牡丹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未来,洛阳可以进一步加强牡丹产业的宣传,通过创新品种的培育,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在发展牡丹产业的同时,还应注重与旅游业的结合,将洛阳牡丹打造成旅游的一个亮点。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的牡丹文化。

洛阳牡丹实习基地实习报告

洛阳牡丹实习基地实习报告

洛阳牡丹实习基地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牡丹更是享誉国内外。

为了更好地了解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洛阳牡丹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洛阳牡丹实习基地位于洛阳市牡丹区,占地面积约300亩,拥有各类牡丹品种2000余种,是国内外较大的牡丹观赏、科研、繁殖和销售基地。

基地以牡丹文化为底蕴,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形成了集观光旅游、科研科普、牡丹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习基地。

三、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洛阳牡丹实习基地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牡丹种植与管理:学习了牡丹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掌握了嫁接、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能。

2. 牡丹繁殖与销售:了解了牡丹的繁殖方法,如分株、嫁接、扦插等,参与了牡丹苗木的销售过程,学会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牡丹苗木的推广和销售。

3. 牡丹文化传承:深入了解了牡丹的历史文化内涵,如牡丹诗词、绘画、雕刻等,参与了牡丹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4. 旅游服务与管理:学习了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如导游技巧、游客接待、旅游线路规划等,参与了基地的日常游客接待工作,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四、实习收获通过在洛阳牡丹实习基地的一个月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地操作,掌握了牡丹种植、繁殖和管理的技术,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践经验积累:参与了牡丹基地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 文化素养提高:深入了解了牡丹文化,使自己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4.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与实习导师、同学和基地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洛阳牡丹实习报告

洛阳牡丹实习报告

洛阳牡丹实习报告一、前言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迅速发展,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洛阳作为中国牡丹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深入了解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牡丹产业的发展潜力,我于XXXX年XX月前往洛阳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牡丹实习。

二、实习内容及心得1. 实习内容(1)参观洛阳牡丹园:通过参观洛阳牡丹园,了解牡丹的种植、养护、繁殖等技术。

(2)采访牡丹种植户:与牡丹种植户交谈,了解他们在牡丹种植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

(3)参与牡丹文化活动:参加洛阳举办的牡丹花会等活动,感受牡丹文化的魅力。

(4)数据分析:收集牡丹产业相关数据,分析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

2. 实习心得(1)洛阳牡丹种植技术先进:在参观洛阳牡丹园过程中,我了解到洛阳牡丹的种植技术十分先进。

种植户们注重牡丹的栽培管理,严格控制水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使牡丹生长得更加健康。

此外,洛阳牡丹的繁殖技术也很成熟,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成功培育出众多牡丹新品种。

(2)牡丹种植户的艰辛与期望:在与牡丹种植户的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他们在牡丹种植过程中的艰辛。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只为让牡丹开出美丽的花朵。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他们仍然对牡丹产业充满信心,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牡丹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3)牡丹文化的魅力:参加洛阳牡丹花会等活动,使我深感牡丹文化的魅力。

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贵、繁荣和幸福。

洛阳作为牡丹文化的发源地,充分发挥了牡丹在文化交流、旅游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牡丹。

(4)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收集牡丹产业相关数据,我发现洛阳牡丹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洛阳牡丹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

此外,洛阳牡丹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佳绩,进一步提升了洛阳牡丹的知名度。

三、建议为了推动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牡丹种植技术水平,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的牡丹新品种。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心得体会(18篇)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心得体会(18篇)

最新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心得体会(优质18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受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洛阳牡丹记篇一洛阳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也是世界闻名的四大名花之一,因其绚丽多彩、呈现出华丽绮丽的美丽形态而闻名于世。

洛阳牡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每年春天,众多游客会涌向这里,欣赏一场盛大的牡丹花会。

此次我也来到洛阳观赏这一漂亮盛景,获得了许多收获和心得体会。

一、牡丹的历史文化背景。

洛阳牡丹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之前,便有“洛水牡丹”之称。

唐代以后,牡丹渐渐成为皇室贵族爱赏的园林花卉,到了宋代达到了巅峰。

明代皇帝永乐年间,皇家御花园引进了牡丹,如日中天。

清代,牡丹被列为国画十二种花卉,在全中国颇出名气,其中洛阳牡丹更是国内闻名的名花之一。

洛阳的牡丹花会更是久负盛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二、牡丹最美的时刻。

洛阳的牡丹花开时间大约在四月底到五月初,正是春天花开的季节。

此时天气宜人、暖和潮湿,牡丹花盛开季节,斑斓绚烂。

当你踏进洛阳牡丹园内,你会发觉你所见的是一种奇异、绝美的自然景色。

牡丹花以其众多、丰满、精致的品种,令人赏心悦目,其多姿多彩的花朵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三、赏花的技巧。

在赏花的过程中,应当将每一朵花、每一个种类都充分观赏,这样即使回忆起来,也会觉得很有意义。

同时,在赏花的过程中,需要留意什么呢?留意脚下的绿地,不能把树枝等杂物随便乱扔,保持花园的干净,降低游客损害植物的风险。

同时,不能摘花,爱护花园内的花卉资源。

四、感知美妙、亲近自然。

在洛阳牡丹园,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风俗的游客们拍摄花海、留下美妙回忆,大家可以在谈笑中游园、在美妙中走进心灵深处,并留下了自己这次旅行欢乐的瞬间。

同时,在赏花之余,可以去体验园内的文化活动,如诗歌、书画、文艺、摄影等活动,加深了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学生牡丹园实习的报告

学生牡丹园实习的报告

报告题目:学生牡丹园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迅速发展,牡丹作为我国国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繁殖技术以及栽培管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一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幸来到牡丹园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牡丹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了解牡丹文化,为今后从事花卉产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牡丹园内的各个品种的牡丹,通过观察和老师的讲解,了解了牡丹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如喜光、耐寒、怕水涝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牡丹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的特点,加深了对牡丹结构的认识。

2. 学习牡丹的繁殖技术在繁殖方面,我们学习了牡丹的播种、分株、插根等繁殖方法。

通过实地操作,掌握了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播种时间的选择、种子的处理、分株的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繁殖材料的选择、处理和储存等方面的知识。

3. 掌握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学习了牡丹的整地、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通过亲身实践,掌握了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如春季萌芽期的管理、花期的养护、秋季休眠期的处理等。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牡丹园艺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提升方法。

4. 了解牡丹文化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牡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牡丹作为我国国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被称为“花中之王”。

通过学习牡丹文化,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牡丹的价值和意义。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牡丹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时,我们对于花卉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牡丹园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实践操作时间,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

志愿服务总结报告6篇

志愿服务总结报告6篇

志愿服务总结报告6篇志愿服务总结报告篇1第__届中国牡丹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__区按照市文明办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区实际,精心组织、创新活动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在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展示世界文化遗产形象,彰显全国5a景区、全国文明景区的魅力的重要载体,把抓好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结合实际,专门成立了__区第__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志愿者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副县级领导干部任组长,明确办公室(文明办)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协调。

同时制定了《__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第__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了《__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第__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景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通知》、《__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关于进一步做好第__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明确了活动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把任务具体细化分解到各各单位、各部门,落实了责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伊始,我区为动员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一是由管委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大会;二是于第__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前夕隆重举行了__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讲文明树新风,建设友爱__”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三是在本区所辖景区及服务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等宣传标语。

通过广泛的宣动员,全区形成人人关心志愿活动,人人参与志愿活动的良好局面,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三、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区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注重活动实效,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全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迎宾志愿服务活动。

设置旅游信息志愿服务站3个,每个服务站5名志愿者,为游客宣传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免费提供茶水、地方风俗介绍、城市道路指引、景点介绍,劝阻各类不文明旅_为。

关于洛阳牡丹花会的作文

关于洛阳牡丹花会的作文

关于洛阳牡丹花会的作文
洛阳牡丹花会,真是人间最绚烂的盛景了!每年4月中旬一过,这座古城就会穿上绚丽多彩的盛装,万紫千红尽情绽放。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牡丹花会对我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场赏花的年度盛会,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因,根植于心底最深处。

说起牡丹,可不能小觑了这朵高冷的"花中之王"。

她可是个脾气古怪的小妞儿,对环境的要求可是相当高哩!土质、湿度、光照,一样也马虎不得。

洛阳这片沃土,恰好满足了她一切嘀咕,难怪她如此钟情于此,年复一年竞相绽放。

观赏牡丹,可不能拿肤浅的眼光看啊!不同品种、不同色泽,都蕴含着独特的内涵和品格。

有的高雅典雅,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娇羞可人,有的豪放不羁......真想一朵一朵地细细品味啊!
提起牡丹花会,我就忍不住又得感叹一番祖先们的智慧了。

他们可是将赏花的乐趣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有专门的展园、展馆,更有诗词歌赋、舞台文艺为伴,把牡丹文化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时分甚至还会举办斗牡丹的比赛,就连徽州的名人也慕名而来,那阵仗着实壮观。

对了,别忘了还有各种关于牡丹的美味佳肴,香浓醇厚,让人回味无穷呐!
诗人说"花开彼岸,此生情长"。

看着层林尽染的牡丹花海,我常常也会感慨万千。

作为洛阳这方热土的孩子,我是否也像这朵高洁的花儿一般,根植于这里,在这里绽放出独有的芬芳呢?愿我们都能像牡丹一样,永葆那份纯真、高雅,在平凡的生活中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牡丹园实践报告(2篇)

牡丹园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品种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我们组织了一次牡丹园实践考察活动。

本次实践报告将详细记录我们的实践活动,并对牡丹园的景观、品种、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实践背景牡丹园位于我国某地,占地面积约100亩,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牡丹园之一。

园内牡丹品种繁多,四季景色宜人。

为了深入了解牡丹,我们决定前往牡丹园进行实地考察。

三、实践内容1. 观察牡丹生长环境在牡丹园内,我们首先观察了牡丹的生长环境。

牡丹园地处北方,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园内牡丹品种繁多,既有传统的红、粉、白、紫等颜色,也有近年来培育出的新型品种。

观察中发现,牡丹生长环境较为适宜,植株茂盛,花朵鲜艳。

2. 了解牡丹品种特点在牡丹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园内的牡丹品种。

牡丹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品种:(1)姚黄:姚黄是牡丹中的名品,花瓣层层叠叠,花色金黄,香气浓郁。

(2)魏紫:魏紫花瓣细腻,花色紫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赵粉:赵粉花瓣肥厚,花色粉红,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4)二乔:二乔是牡丹中的珍品,花瓣层层叠叠,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探究牡丹文化内涵牡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国花”。

牡丹园内不仅展示了牡丹的美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牡丹文化方面的了解:(1)牡丹与帝王:牡丹在我国古代与帝王有着密切的联系。

唐代皇帝李隆基曾将牡丹定为国花,并多次举办牡丹宴。

(2)牡丹与民间传说:牡丹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具有吉祥、富贵、美满的寓意。

(3)牡丹与艺术:牡丹在我国绘画、诗词、戏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四、实践总结通过本次牡丹园实践活动,我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们的总结:1. 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品种特点以及文化内涵,为今后研究牡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增强了对牡丹文化的认识,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会展项目的主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口号、内容等描述
主题:
以“xxxx富贵天下”为主题,
口号:
花开富贵,xx芬芳。内容:
精心策划了经贸、文化、体育、旅游等24项主要活动。
(四)了解到的或调查获得的一些信息数据
据统计,今年牡丹花会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622.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1%、8.43%。接待入境游客12.22万人次,旅游创汇2967.3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7%和7.73%;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353.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78%。市区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78.46%,同比增长1.93%。
(三)对会展调研项目的缺点不足分析
1.体制不顺。主管单位多,无牵头部门,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好,不能很好地引导全行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进而升华成为产业优势。
2.机制不活。第一,结构不合理。主要观赏园除神州牡丹园、洛阳牡丹园外,均为财政差供事业单位。第二,经营不灵活。财政按亩给予的管理费补贴和少量的摊位费收入。尽管部分公园开展有反季节催花牡丹经营活动,但经营思路不灵活,效益不好。
3.牡丹花会活动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文化体育活动数量不宜太多,质量、层次要提高,利用好我市现有的文体场馆,尽量多举办一些省级、国家级的文体活动项目。
4.在运作方式上,尽量简化政府主导。但市政府要为市场化运作给予明确的优厚的条件,提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牡丹花会的积极性。
5.拓展牡丹花会办公室的职能。建议将全市节会管理、指导和协调职能统一归口于市政府牡丹花会办公室
二、对会展调研项目实际情况的描述
(一)会展项目名称、届别、组织机构情况会展项目名称:
xx牡丹花会
届别:
每年举办一次。至2011年洛阳牡丹花会成功举办29届。
(二)组织机构情况时间、地点、场所、会期等基本情况
时间:
第一届:(1983年4月15日-4月25日),第一届到第二十二届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从第二十三届起到现在第二十九届每年的举办时间都是在四月初到五月上旬左右。
958.42万人次,门票收入18554万元;花会主要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21.39万人次;交通部门累计发送客人802.51万人次,客运收入8997.59万元。
(三)本届会展项目前期准备的基本情况
1.加强花会组织工作2.提升牡丹产业水平3.强化市容市貌整治4.确保城市交通畅通5.优化城市交通服务6.加强花会宣传和旅游推介工作7.做好安全保卫工作8.搞好医疗卫生保障9.做好邀请接待工作
3.牡丹花会。每年牡丹花会期间,招商引资年均成交额高达500多亿元。2001年,洛阳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不足1%,2009年跃升到12%以上,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4.牡丹深加工。目前,牡丹化妆品、牡丹干花、牡丹食品、丹皮、牡丹枕等10余类深加工产品,牡丹剪纸、牡丹刺绣、牡丹三彩、牡丹瓷、牡丹玉石等工艺品,已开始推向市场。
3.树立文化活动是节会灵魂的理念。文化活动要贯穿节会活动的始终,没有文化内涵的节会是空洞的。要争取在洛阳召开一些规格较高的文学笔会、采风活动;要系统整理牡丹文献,多召开牡丹文化研讨会,建立以牡丹文化为主题的场所。4.花会主题要增加“和平、友谊、发展、和谐”的内容。举办节会视角要开阔,不要就洛阳而谈洛阳,要以牡丹之雍容引百花之争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各类活动尽可能引起各地游客的极大关注和共鸣。
3.对内宣传要突出渲染节日气氛。牡丹花会已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建议花会期间各类宣传要突出渲染节日气氛,充分调动广大市民自豪感,使大家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花会。
4.在天安门广场摆放牡丹花。每年的“五一”前在天安门广场摆放万盆牡丹花,宣传效果好,影响大,可操作性强。
第三,思想不解放。园林局、林业局的牡丹园管理层对改制有一定积极性,但基本还处于观望状态。
3.底子不清。部门对全市牡丹种植结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整体情况和国际牡丹市场、国内主要牡丹种植区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够。
4.规模不大。主要体现在种植规模不大,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国际市场销售规模不大。
5.服务不优。交通不畅、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
四、对会展调研项目情况的改进建议
(一)对会展调研项目主题与内容方面的改进建议
1.建议牡丹花会改名为:
中国洛阳国际牡丹花会或中国洛阳国际牡丹节。
2.要统一规划洛阳城市形象品牌。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由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对全市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重新包装,推出洛阳城市形象品牌。如花会期间,城市主干道要统一布置宣传事宜,营造浓厚的节会气氛,对外宣传要集中力量,主打洛阳城市形象品牌。
三、对会展调研项目情况的分析评价
(一)对会展调研项目的整体评价
1.牡丹生产。据部门统计,全市种植和观赏面积达1.7万多亩,其中观赏面积3800多亩,1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达到68个,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14个。年产牡丹种苗300万株,年产牡丹盆花40万盆,远销全国各地和港澳、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反季节牡丹在全国花卉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催花牡丹基地30余个,催花牡丹面积达6000余亩。全市成规模牡丹观赏园12个,形成了市区、邙山和南部山区三个次第开放的核心观赏区,实现了四至六月牡丹自然花期次第开放。成规模牡丹种植区域由市区和邙山扩大到9个县(市)。
2.牡丹科研。近年来,洛阳相继成立了牡丹研究院、洛阳市牡丹生物学重点试验室、中国花卉工程技术中心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等机构。已有近百项牡丹科技成果问世,2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获得审批。牡丹新品种选育有明显进展,近五年培育出20多个牡丹新品种,现有品种1260个。牡丹生长发育规律、园艺特性、水肥特性、花期控制技术等多项研究取得突破,实现了牡丹全年开花。
6.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牡丹园建设水平、观赏效果和盆栽牡丹(催花牡丹)的质量、效益一直领先国内其他城市,但牡丹的药用、食用和保健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开发,牡丹产业仍然停留在种花赏花阶段。第二,产品结构不合理。特色产品开发不够,品牌意识不强,至今没有颇具影响力的深加工品牌。
7.支持不到位。第一,落实不到位。部分政策门槛较高,牡丹企业和种植户无法享受到补贴和支持。第二,支持不对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土地和资金等问题,但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三,承诺不兑现。一些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伤害了牡丹园、种植户和企业的积极性。
(二)对会展调研项目组织与接待工作的改进建议
1.策划活动要与先进科技相结合。策划活动要充分反映洛阳城市综合实力,如“神舟飞船”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洛阳有许多单位参与了研制,在这方面进行策划,使洛阳与全国乃至世界结合的更紧密,进一步突出洛阳的城市地位。
2.建立牡丹花会形象标示系统。要建立起有洛阳特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牡丹花会形象标志,要有独特的牡丹花会会歌和宣传口号。
(三)对会展调研项目宣传与推广事宜的改进建议1.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和广度。对外宣传要做实做细,不要撒胡椒面,重点抓好几个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宣传工作;制作一些洛阳城市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特别是中央台4套和省级电视台滚动播出,充分制造视觉冲击声势,扩大我市的知名度。
2.把洛阳定位为游客的旅游最终目的地。每年的3—5月份在周边城市和中心城市显著位置设置洛阳城市形象和牡丹花会大型宣传牌;在各地的晚报、电视报主要版面发布广告。
今年牡丹花会,《洛阳日报》、《洛阳晚报》从3月27日开始,便分别开辟了《今日国色》栏目,每期1篇,向读者介绍全市牡丹开花情况。4月1日赏花仪式启动开始,两报更是每日拿出“今日国色”专版,宣传报道有关花会的各方面新闻和有用信息。《游园看天》、《出门看天》、《记者带您逛花会》、《花会表情》、《花会志愿者》等栏目从各个方面报道花会有关最新情况,服务读者,为游客赏花游园提供了方便。尤其是4月1日至15日半个月时间内,日晚报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服务花会,取得了较好的推介效果。
地点:
xxxxxx。
举办场所:
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等为早开牡丹观赏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千姿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为中开牡丹园;国家牡丹园、国际牡丹园和天池山、白云山、鸡冠洞、万山湖等地的高山牡丹园为晚开牡丹园,市区早开牡丹园、市郊中开牡丹园、邙山和高山晚开牡丹园3大牡丹观赏区,20多家牡丹观赏园的牡丹次第绽放,延续一个月以上。
2011
专业班级:
会展1001
小组成员:
````````
一、对所选调研项目背景情况的了解
(一)主办、承办、协办、支持单位的情况
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于4月1日至5月10日举行,由文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厅承办。
(二)上两届会展项目的基本数据及其分析
展会期间,全市累计接待1179.8万人次,景区接待游客
(二)对会展调研项目的优势特色分析
洛阳牡丹花会经过29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牡丹花会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经济”到“花会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近几年又紧紧围绕“把牡丹花会办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节日”的办会目标,到牡丹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会宗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5.牡丹文化发展。以牡丹花会为载体,深度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打造了大型歌舞剧《河洛风》、《十万宫庭乐舞》等精品,涌现出了周彦生、王绣等一批全国知名的牡丹画家。
6.政府扶持政策。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行牡丹种苗、牡丹盆花标准化生产,制定并执行了《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申请注册了"洛阳牡丹原产地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