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小蝌蚪找妈妈精品系列推荐2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2篇9011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2篇9011
杜(dù) 杜鹃 杜鹃啼血 肚(dù) 肚子 牵肠挂肚
披(pī) 披着 披星戴月 皮(pí) 皮肤 鸡毛蒜皮
该(gāi) 应该 活该 孩(hái) 孩子 孩童
桃(táo) 桃子 三月桃花 跳(tiào) 跳动 暴跳如雷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快活:愉快;快乐。运用:提前完成了作业,我的 心里很快活。
游来游去:游过来,游过去。运用:鱼儿在水里自 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迎”在“迎上来”中的意思是“面对着,冲着” 的意思,即小蝌蚪是在游着游着的时候,看见了前 面的鲤鱼阿姨,于是游上去问她关于妈妈的情况。
4.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
(1)小蝌蚪根据鲤鱼阿姨对妈妈的描述,找到了谁? 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乌龟。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由此可见,小蝌 蚪是先长后腿,再长前腿。
(2)青蛙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找到描写青蛙外形的句 子。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 眼睛”。
6.学习第6段,回答问题。
(1)找到妈妈之后,小蝌蚪的身体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 尾巴不见了。 (2)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都干了些什么呢? 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3.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迎上去
(2)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
四条腿 宽嘴巴
4.遇到“乌龟” (1)小蝌蚪的动作是?
追上去
“乌龟”眼中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子?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披着绿衣裳
5.小蝌蚪找到的妈妈是什么样子?
• 披着碧绿的衣裳 • 露出雪白的肚皮 • 鼓着一对大眼睛 你能试着用“披、露、鼓”说一句话吗?
6.小青蛙找到妈妈后是怎么到荷叶上的?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又长出(两条 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 终于变成青蛙。青蛙有(四)条腿,(宽)嘴巴, (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 (雪白的肚皮)。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

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和青蛙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

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五、教学方法:情境法、演示法、朗读法六、教学准备:PPT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2、ppt出示谜面3、生交流,说谜底。

(板书:蝌蚪)4、板书: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

5、出示小蝌蚪,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咱们要不要帮忙?7、揭题板书(二)初读识字1、出示自读提示,指生读要求:(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字形。

(3)标出课文自然段,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2、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师相机点拨。

(2)出示会写生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评议鼓励。

3、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检查(三)再读感知1、师读课文,生边听边用“――”标注文中的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共50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共50张PPT)

我会写
3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 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 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 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我会写
小蝌蚪游哇游,又过 了4 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 见荷花上蹲着一只大青 蛙,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 一对大眼睛。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 吧!”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 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 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他们游过去,叫着: “妈5 妈,妈妈!”青蛙妈妈 低头一看,笑着说:“好 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 蛙了,快跳上来吧!”他 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 蹦到了荷叶上。
我会写
“妈妈,妈妈!”
“好孩子,你们已 经长成青蛙了,快 跳上来吧!”
6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 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 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结构梳理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长出两条后腿
找妈妈 鲤鱼说: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两条前腿
找妈妈 乌龟说:大眼睛、绿衣裳
尾巴变短了
找到妈妈 青蛙 尾巴不见了 捉害虫
遇事主动探索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1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三课时
分角色朗读
1 小蝌蚪找妈妈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人教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ppt课件-公开课2

人教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ppt课件-公开课2
人教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ppt人教部 编版《 小蝌蚪 找妈妈 》ppt课 件推荐 2
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课件
第1课 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ppt人教部 编版《 小蝌蚪 找妈妈 》ppt课 件推荐 2

两liǎng(两人、两条、两半) 哪nǎ(哪里、哪个、哪边) 宽kuān(宽阔、宽敞、宽广) 顶dǐng(顶住、头顶、山顶) 眼yǎn(眼睛、眼珠、针眼)

① 分角色朗读课文。
示例: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要注意根据角色的不同体会人物的语气,最
好可以自己制作蝌蚪和青蛙、小鱼、乌龟的头饰,在分角色时加入表演的元素,会活跃在朗读 时的气氛。
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小蝌蚪心情的变化。在读第二自然段时,要体现出小蝌蚪急着找妈妈的 心情及他们向鲤鱼阿姨询问时的礼貌和鲤鱼妈妈回答时亲切的语气。

“满怀”是什 么 意思 ? 与 上 一 句的 “ 满 怀 ” 意思 一 样 吗 ? 平时 还 可 以 说 什么 东 西 是 满 怀的 ? 用 “ 满 怀 _ _ __ _ _” 练 习 说 话。

(2)带着满 怀的 好 心 情 朗 读这 句 话 。

(四)、再读 课 文, 捕 获 感 知

1、作者带着 满怀 的 好 心 情 出门 访 友 。 请 同学 们 再 自 由 地、 放 声 地 读 读全 文 , 想 想 作者 去 山 中 访 问了 哪 些 朋 友 , 他是 如 何 看 待 这些 朋 友 的 ?

2、你从什么地 方 可 以 看出 作 者 当 时 心情 很 好 ?

出了门,就与 微 风撞 了 个 满 怀 ,风 中 含 着 露 水和 栀 子 花 的 气息 。 早 晨 , 好清 爽 !

《小蝌蚪找妈妈》部编版精品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部编版精品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部编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语文素养培养等。

涉及章节:第一章《小蝌蚪找妈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课文的技巧。

难点: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生字卡片、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荷塘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画面中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小蝌蚪。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通过卡片、挂图等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记忆。

4.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例,讲解语文知识点,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造句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荷叶、青蛙、小蝌蚪、妈妈等。

3. 课文主旨: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小蝌蚪找妈妈的画,并配以文字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编写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
5.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小蝌蚪做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1自然段 主要描写 了小蝌蚪 的样子。
观察科蚪的变化
到了这里 马上就要 变成青蛙 了
你 学 会 了 吗?
考 考 你 吧!
1.小蝌蚪找妈妈: 本文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
通过描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 找到自己的妈妈的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 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 性的变化,富含了遇事应主动探索的道理。
3.课后练习
5.作业
作业:
1. 理解词语: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大,也不太深。 快活:高兴,快乐。 摆动:来回摇动;摇摆。 连忙:赶紧;急忙。 碧绿:形容浓绿色。 害虫: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害的虫类。 词语扩展: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 四条腿 一只乌龟 两只大眼睛 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一课
①《小蝌蚪找妈妈》
学习任务: 1.认识唐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
写两,那,等十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 语。
2.了解课文内容。 3.认识小蝌蚪。
小蝌蚪的变化:
(两个)(两本) (哪里)(那个)
(宽阔)(宽广)
(山顶)(头顶)
(眼睛)(眼镜)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课后14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教”,会写课后10个生字和“看见、 哪里”等8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书上的插图,课文中关键句子(表示时间变化),关键词(动作),了 解和学习课文内容。4.结合课文内容,借助书上插图,能够按顺序的来说一说 小蝌蚪生长的变化;看图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蝌、蚪、迎”等13个生字,指导写“甩”字,初步理解“甩、迎、追、蹲、蹬、跳、蹦”表达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4.渗透遇事主动探索思想。

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蝌蚪各个时期形态动画,小蝌蚪与鲤鱼、乌龟、青蛙对话的动画)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一)情境设置:有一天,池塘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黑鱼,它们滑溜溜的身子,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导出小蝌蚪。

(二)揭示课题:17 小蝌蚪找妈妈(三)指导读课题。

1、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2、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3、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二、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一)质疑,激发读书兴趣。

1、指出小蝌蚪与妈妈区差别。

2、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

把描写小蝌蚪每个时期外形的句子划上横线。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了解小蝌蚪各个时期外形特点,指导学生朗读。

1、课文写了小蝌蚪有哪些样子?2、课件展示学生所描述的小蝌蚪动画。

3、引导说出小蝌蚪有的特点。

4、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5、按照这种方法,学生分别说出小蝌蚪另外几种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读时一要读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二要读出小蝌蚪的快活、(学生在找小蝌蚪外形变化的词句时,可能不是按生长过程顺序进行的,不必强求。

)(三)理顺小蝌蚪生长过程,分角色演读各个时期的小蝌蚪。

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优质课件

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优质课件

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

该文为第二章“大自然的秘密”中的第二个故事,详细讲述了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寻找妈妈的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们介绍了青蛙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对生字词进行解释,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句子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池塘、蝌蚪、尾巴、青蛙等。

3. 课文重点句子:小蝌蚪问:“妈妈,妈妈,你在哪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 答案:小蝌蚪从池塘出发,先后遇到了鲤鱼、乌龟、鸭子,找到了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掌握较好,但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还需加强,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动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书写。

2. 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

3. 课文情节的把握。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5. 课后作业的拓展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最后变成了一只披着 _碧__绿__的__衣__裳__ 露着_雪__白__的__肚_皮____ 鼓着一对__大__眼__睛___ 的青蛙。
先长出__两_条__后__腿___ 然后长出_两__条__前__腿__ 接着尾巴__变_短__了__
小蝌蚪的变化。(按顺序进行排列) 这是课后第2题哦!
长出两 条后腿
1 小蝌蚪找妈妈
第 二 课时
激趣导入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 长长的尾巴水中游, 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谜底就是:蝌蚪
品读释疑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核心问题)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
鲤鱼阿姨,我们的 妈妈在哪里?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 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从“迎”字看出了什么?
_____雪__白_______的肚皮 _____大__大_______的眼睛 特长:_____捉__虫_______ 歌声:____呱__呱__呱______
作业布置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 的过程。
2.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3.召开阅读分享会——找一找关于小蝌蚪、 青蛙的科学知识或者诗歌、故事。选择你最喜 欢或者大家很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大头长尾 的小蝌蚪
变成青蛙
长出两 条前腿
(2) (1) (5) (3)
尾巴变短 (4 )
本课小结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 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 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 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课堂小结 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
“迎”字可以看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
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
礼貌。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小蝌蚪连
忙追上去叫:
叫着:“妈 妈,妈妈!”
笑着说:“我不是你们 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 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 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 去找吧!”
“连忙追上去”说明什么?
“连忙追上去”
说明小蝌蚪找妈

妈的心情很急切。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串珠问题1)
鲤鱼阿姨 一只乌龟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 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 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 不能再 平常的 事物, 便有了 某种诗 意。你 瞧,那 晚风中 的炊烟 ,怎么 看都像 是一幅 悬腕挥 就的狂 草,云 烟乱舞 ,该虚 的地方 虚,该 实的地 方实, 那是我 们在绢 和纸上 无法做 到的, 可谓真 正的“ 天书” 了。

7.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 满荡田 田的莲 叶便乱 了。然 而,乱 是乱了 ,但却 乱出了 味道。 究竟是 什么味 道呢?我 也说不 清。看 来这世 界上的 许多事 情,就 像这风 中的“ 乱荷” ,有一 种不触 动情欲 的美, 大美。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了我们从小 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结构图示
小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
蝌 蚪
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妈 (迎)→ (追)→ (游) → 跟
妈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拓展延伸
1.延伸小阅读。 青蛙喜欢吃昆虫 ,苍蝇 、白蛉 、蚱蜢 ,它都爱吃 。它鼓

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 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拿许 多死苍蝇放在笼子里来喂它。可是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 饿死了。是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只要把死 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 的苍蝇一个样。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 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 蝌蚪的喜爱之情。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这是课后第3题哦!
自由读2—6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小蝌蚪 变化的句子。(串珠问题2)
小蝌蚪: 大脑袋 _灰__色__的_身__子______ _长__长__的_尾__巴______ _______
(1)在短文的“ ”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
死)——(
活)
(3)青蛙是怎样捕捉虫子的?请用“——”在文中画出相
应句子。
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2.我会写话。(给青蛙设计一张名片)
姓名:_____青__蛙_______ 特点:_____碧__绿_______的衣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