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散文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堰河──我的保姆》散文美

针对30年代中国诗坛上唯艺术诗派病弱的呻吟,朽腐的格调,艾青于1939年提出“诗的散文美”的创作主张。《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作)正是“诗的散文美”主张的第一次成功的实践。

从题材选择来看,这首诗走出了唯艺术派诗人表现自我的樊篱,诗人把目光转向劳动者,用沉郁的笔触表现乳娘兼女佣的痛苦生活。对于艾青这位曾经受过唯艺术派影响的诗人来说,他在这首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中,发现并歌唱苦难的美,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诗的散文美”特别强调借助散文的自由灵活性,给诗歌形象以表现的便利,而题材空间的拓展,正是“诗的散文美”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也具有散文美的特点。诗人主要通过三幅形象画面刻画大堰河的美好心灵:她在勤苦生活中对乳儿的抚爱,她在凄苦的奴隶般劳动中对乳儿的深爱,以及她死后的寂寞悲凉。这些形象画面的有机组合,让我们看到一位东方被压迫劳动妇女的慈爱善良,勤劳坚忍。这位可敬的母亲以乳汁养育了诗人,又以自己的苦难生活和挚爱深情感动了诗人,让诗人自幼懂得爱与恨,后来终于看清了人世间的不平与不公。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对照的散文笔法。读第四节和第六节我们看到,大堰河的家境是那样贫寒,只有“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和平凡琐屑的家务劳动,然而这里却有人间真爱;生身父母的家里尽管拥有“红漆雕花的家具”,“金色花纹的床”,“碾了三番的白米”和高悬的“天伦叙乐”的匾,这里却没有爱与欢乐。“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倾诉出抒情主人公爱恨交织、万般无奈的复杂感情。诗人还匠心独运地抒写了大堰河的生与死。当她活着的时候,卑微得连名字也没有,吃尽奴隶的苦楚,还要“含着笑”屈辱地劳动;死后“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得到的只有“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含泪”而逝与“含笑”劳动形成尖锐对比,突现出这位伟大母亲生的悲苦与死的凄凉,有力地衬托出旧社会的不平与不公。

“诗的散文美”在语言上的独特表现是口语美。《大堰河——我的保姆》通篇采用经过提炼的自然口语,清丽明快,亲切自然,像说话一样明白,却能咀嚼出无穷的诗味。

口语美不只是表现在语汇运用上,还体现在韵律和句式上。《大堰河──我的保姆》以情绪上的起伏变化构成诗的内在节奏,而不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上的抑扬顿挫和外在声音的循环。诗的开头以一唱三叹的调子对乳母的地位和身世进行苍凉平静的叙述,从“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你”开始,煽起情感的大波澜。结合着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我”对乳母的感

激和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这两条抒情线索齐头并进,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抒情节奏,最后迭进到高潮,由对大堰河的赞美升华为对普天下劳苦大众的歌唱。

在艾青看来,与情感紧密配合的韵律,才是“活的韵律”,它在语言形式上的外在表现就是大量采用散文式的长短句、排比句和复沓句,形成千变万化的节奏。这首诗的大部分章节是浓缩的长句,诗人将许多修饰语(如定语、状语等)分解成若干短诗行,偶尔加上标点,借助音顿的变化和声音的高低,于参差错落中形成和谐的节奏。排比和复沓的运用,也使诗的节奏有了外在形态和标识。

《大堰河──我的保姆》最大的成功,在于开创了以口语美为基础的无韵自由诗体,为我国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