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历史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1.古代时期1.1 10万年前-3世纪:旧石器时代和弥生时代●旧石器时代:早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时代●弥生时代:早期弥生时代、中期弥生时代、晚期弥生时代1.2 3世纪-538年:古墳时代●天皇制度的确立●高句丽、百济等国的进攻1.3 538年-710年:飞鸟时代●佛教的引入●制定《书记》和《律令》1.4 710年-794年:奈良时代●迁都奈良,建都平城京●制定《农事双行法》和《十七条宪法》1.5 794年-1185年:平安时代●迁都京都,建都平安京●源氏与平氏的争霸1.6 1185年-1333年:鎌倉时代●源赖朝建立幕府政权●萨摩、尼崎、镰仓等军事政权的出现2.中世纪时期2.1 1333年-1590年:室町时代●都城迁回京都,建都室町●灰冈政权的出现2.2 1467年-1477年:応仁之乱●室町幕府内部的战争2.3 1590年-1868年: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建立幕府,迁都江户●长崎、函馆等对外交流的口岸开放3.近现代时期3.1 1853年-1868年:黑船来航●美国海军凯密队来交涉,开启对外开放时代3.2 1868年-1945年:明治时代至二战结束●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扩张战争●二战期间,投降,接受占领和改革3.3 1945年至今:战后重建和现代发展●经济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发展附件:无相关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旧石器时代:指人类使用石头制作工具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文明起源的时期。
●弥生时代:指史前时期的一种文化时期,以土制陶器和稻作的出现为特征。
●古墳时代:指古代時代的一个时期,以扁长的墓穴和古墳为特征。
●天皇制度:指天皇的统治制度,天皇被视为国家的象征,而非实际的政治权威。
●高句丽、百济:指两个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与在古代时期有交流和战争。
●飞鸟时代:指古代的一个时期,以发展君主制、引入佛教和制定律令为特征。
●奈良时代:指古代的一个时期,以奈良的建都和律令制度的发展为特征。
最完整的的日本战国年表全

6
1555
24 4 月 20 日,织田信长攻破清洲城。 7 月 19 日、第 2 次川中岛合战。
1555.5.20 1555.8.16
10 月 1 日, 在严岛, 毛利军击败陶军。 1555.10.26 陶晴贤自杀。 弘治 元 10 月 23 日、改元“弘治”。 1556 1555.11.18 2 4 月 20 日,在长良川之战,斋藤义龙 1556.5.9 军击败斋藤道三军。斋藤道三战死。 8 月 24 日,在稻生之戦,织田信长军 1556.9.27 击败织田信行军。 1557 3 4 月 3 日,大内义长被毛利元就击败 1557.5.11 后自杀。 8 月、第 3 次川中岛合战。 11 月,织田信行再次谋反,被信长讨 杀。 1558 永禄 元 2 月 28 日、改元“永禄”。 1559 织田信长单身上京,拜见将军足 2 2 月, 利义辉。 4 月,长尾政虎单身上京,拜见将军 足利义辉。 北条氏康隠居。 1560 3 5 月 19 日,在桶狭间合战,织田军击 1560.6.21 败今川军。今川义元战死。 6 月 15 日,长宗我部国亲逝世,长宗 1560.7.18 我部元亲继任家督。 1561 长尾景虎攻击小田原城, 最后撤 4 3 月, 退。 闰 3 月,长尾景虎继任关东管领上杉 家。 4 月 13 日,在森边之战,斋藤龙兴军 1561.6.6 击败织田信长军。 8 月 3 日,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 1561.9.22 与宁宁结婚。 9 月 10 日、第 4 次川中岛合战。 11 月,大友军被毛利军击败。 1562 5 1 月 11 日,织田信长与松平元康(德 1562.2.24 川家康)建立同盟,史称“清洲同盟”。 1556.10.9 1558.3.28
日本历史简明年表-软件编程-

1868-1912年——明治时代
日本明治时代(一):锁国政策的失败; 日本明治时代(二):尊王攘夷;
日本简史
一、历史时代划分
• 1、原始---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上 代 - - - 中古- - - 中世- - - 近世---近代
• 一 绳纹时代
近代 近世 中世 中古 上代
• 二 弥生时代 • 三 古坟时代 • 四 奈良时代 • 五 平安时代 • 六 镰仓时代 • 七 室町时代 • 八 安土桃山时代
奈良时代(710-794)
• 一、迁都奈良 710年,元明天皇将都城从奈良 盆地南部的藤原京迁都到北部的平城京,日本进 入奈良时代。
• 平城京的格局模仿唐都长安,其主要特点是:城 郭呈方形结构;棋盘式街道划分出方形的条坊; 城中干道都直对一个城门;宫城位于城中轴线北 首,宫城内分成若干个以围墙和回廊环绕的长方 形庭院,。每一庭院都沿中轴线前后配置若干座 主要殿堂,左右以次要殿堂对称排列。
约 995 -1011年 ——清少纳言撰写《枕草子》 约 1002-1019年——紫式部撰写《源氏物语》
1086-1129年——“白河院政” 1159-1160年——平治之乱;平清盛当权 1175——法然上人建立净土宗 1180-1185年——源平战争
1185-1333年——镰仓时代(镰仓幕府) 1192年——赐源赖朝以将军称号 1203年——北条时政被任为“执政”(将军的摄政) 1232年——北条氏颁布“贞永式目”(镰仓法典) 1274、1281——蒙古两次入侵 1334年——后醍醐中兴(建武中兴)
• 文化成就 • 1、歌舞伎 被称为日本的国剧. • 最初只是一项民间的娱乐活动,剧情活泼
通俗,节奏明快,是具有市井风俗特色的 舞蹈剧.在江户时代屡遭禁止. • 歌舞伎的创始者 阿国 • 1629年,幕府下令女子禁演 • 1651年,全面禁演
日本历史年表

6东征军被虾夷击破。7废止铃鹿等三关。
791
3施行删定律令二十四条。7任命征夷大使。
793
天皇视察山背国葛野郡,为迁都平安京作准备。3改摄津职为摄津国。
794
6坂上田村麻吕征讨虾夷。10迁都平安京,平安时代开始。
平安初期
795
11废止东国防人司。
796
8做成诸国地图。
797
2《续日本纪》完成。11任命坂上田村麻吕为征夷大将军。
1019
4女真人侵袭对马、壹崎、筑前等地(刀伊的入寇)。
1021
2改元治安。
1024
7改元万寿;11近江势多桥烧毁。
1025
2阿波等诸国司奉命修建治部省政厅和仓。
1026
1太皇太后藤原彰子出家,给上东门院女院号。
1027
12藤原道长殁。
1028
6平忠常在下总国反乱;7改元长元。
长元
1030
9源信赖率坂东诸国司追讨平忠常。
1031
6源信赖追击平忠常进入美浓国;10平忠常病死。
1032
2以追讨平忠常功,封源信赖美浓守。
1034
10因为平忠常之乱,免除上总国四年官物进贡。
1036
4后一条天皇遗诏,秘不发丧,改为让位仪式,后朱雀天皇即位。
后朱雀
1037
3以藤原赖通养女嫄子为中宫;4改元长历。
长历
1038
5安乐寺诉讼,藤原成实除名,源致亲流放隐岐。
大宝
702
10将大宝律令发布到各国。12持统上皇崩。
704
5改元庆云,再次班田。
庆云
707
6文武天皇崩。7文武之母阿閇皇女即位,是为元明女帝。
元明
708
【历史】日本历史大事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1️⃣ 古代日本的萌芽与统一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绳文时代末期,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始于公元3世纪左右的古坟时代。
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出现了许多小国,彼此间战争频繁。
到了公元4至5世纪,大和国逐渐崛起,通过一系列战争实现了对周边地区的统一,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
大和政权通过向中国学习,引入了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如佛教的传播和律令制的建立,为日本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 中世纪的分裂与战国时代进入中世纪后,日本经历了长时间的分裂与战乱。
平安时代(7941185年)虽然文化繁荣,但武士阶层的崛起和中央政权的衰弱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割据。
镰仓时代(11851333年)和室町时代(13361573年)期间,幕府制度的确立使得武士阶级掌握了实际权力,但这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特别是室町末期,各地大名(封建领主)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14671600年)。
这一时期,日本各地大名为了争夺领地和权力,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直到德川家康的出现,才结束了这一混乱局面。
3️⃣ 江户时代的稳定与明治维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交流,但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日本国门,江户时代的封闭体制开始动摇。
1853年的黑船事件标志着日本被迫开放,随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日本陷入了民族危机。
面对这一困境,明治天皇领导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8681889年)。
明治维新不仅推翻了德川幕府,还引入了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和军事技术,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崛起,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对外扩张,逐渐成为亚洲强国。
然而,随着军国主义的膨胀,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了二战的失败和战后的重建。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 大和时代(250年-710年)又分为古坟时代(250–538年)(三国魏少帝嘉平二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和飞鸟时代(538–710年)。
日本本土还没形成一个集权式或分权式的政府体系,仍是以部落为中心。
佛教传入日本圣德太子(574年-622年)(南朝陈宣帝太建六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模拟隋朝提出十七条宪法。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唐睿宗景云元年-唐德宗贞元十年)710年(元明天皇和铜三年):元明天皇遷都至平城京(奈良)。
753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鉴真第六次东渡。
794年(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日本古代最后一个时代。
1001年至1008年(一条天皇长保三年至一条天皇宽弘五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源氏物语》成书。
1167年:(六条天皇仁安二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平氏全盛期〉。
1180年至1185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二年):源平合战,平家灭亡。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元文宗至顺四年)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源赖朝任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政权开始。
日本幕府政治制度开始,并绵延700余年。
1203年(南宋宁宗嘉泰三年):源赖家被北条时政所杀。
北条时政任执权。
1333年(元文宗至顺四年):足利高氏倒戈,攻下镰仓,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北条氏〉灭亡。
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
#建武新政(1333–1336年)#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元惠宗至元二年-明神宗万历元年)又分为两个阶段: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和战国时代(1467–1573年)。
1336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军,北朝建立。
世界各国首都更迭年表

世界各国首都更迭年表公元前 5000 年至公元 2022 年,世界各国的首都经历了频繁的更迭与变迁。
这些变迁既是时代的印记,也是历史变革的见证。
以下是世界各国首都更迭的年表。
公元前 5000 年 - 公元前 501 年:-埃及:首都由底比斯更迭为米内夫首都,尔后变更为灵谷首都,最终定居于尼罗河东岸的蒙鲁。
公元前 500 年 - 公元 500 年:- 印度:首都由哈拉珀更迭为伽耶首都,尔后变更为帕塔利普特拉首都,最终定居于恒河中游的伽耶。
公元 500 年 - 公元 1000 年:- 中国:首都由洛阳更迭为长安首都,尔后变更为开封首都,最终定居于黄河中游的北京。
公元 1000 年 - 公元 1500 年:-法国:首都由巴黎更迭为阿奎坡尔首都,尔后变更为图尔首都,最终定居于塞纳河中游的巴黎。
公元 1500 年 - 公元 1800 年:- 英国:首都由伦敦更迭为约克首都,尔后变更为卡莱尔首都,最终定居于泰晤士河下游的伦敦。
公元 1800 年 - 公元 2022 年:- 美国:首都由纽约更迭为费城首都,尔后变更为华盛顿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俄罗斯:首都由圣彼得堡更迭为莫斯科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 日本:首都由京都更迭为东京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 德国:首都由波恩更迭为柏林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 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更迭为巴西利亚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 印度:首都由加尔各答更迭为德里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澳大利亚:首都由墨尔本更迭为堪培拉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加拿大:首都由蒙特利尔更迭为渥太华首都,至今未发生更迭。
以上仅列举了世界各国首都的一部分更迭历史,其他国家的首都更迭年表可以在相关资料中获得。
首都的更迭代表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历史的演进和国家的成长。
每一个首都更迭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文明的繁衍。
让我们珍惜历史,记录当下,展望未来的首都更迭之路。
日本历史年表详细

义时
和田义盛之乱。
1219
承久元年
源实朝被杀,源氏断绝。
1221
承久三年
仲恭天皇
[1221]
承久之乱,幕府胜。流放三上皇。
1222
贞应元年
后堀河天皇
[1221-1232]
-
设六波罗探题。
1223
贞应二年
制定新补地头的权益。
1224
元仁元年
泰时
北条泰时任执权,设制联署。亲鸾开真言宗。
1225
嘉录元年
723
养老七年
施行《三世一身法》。
724
神龟元年
圣武天皇
[724-749]
建造多贺城。
717
神龟四年
渤海国遣使朝贡日本 (渤海遣日使)〈之后两百年间达34次〉。
728
神龟五年
书写金字《金光明最胜王经》六十四部,分颁诸国,令其传颂。
729
天平元年
长屋王之变〈皇族政治结束〉。藤原光明为后,史称光明皇后。
安德天皇
[1182-1185]
后白河
平氏逃往西国,源义仲入京,确立源赖朝对东国的统治权。
1184
元历元年
源赖朝于镰仓设公文所、问注所。
1185
文治元年
后鸟羽天皇
[1185-1198]
坛之浦之战,平氏灭亡。源赖朝获得任命守护、地头之权。
1189
文治五年
奥州藤原氏灭亡。
1191
建久二年
源赖朝改公文所为政所。
734
天平六年
设写经司,置有长官专任。
735
天平七年
玄昉归日,携回经论五千余卷,藏于兴福寺。
736
天平八年
唐僧道璇携《华严章疏》,但未弘扬,为华严宗初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遗产条约是,为了把各国的文化, 自然遗产作为人类共有的遗产,使之从破坏,威胁中得到保护,保存为目标,而确立国际性的合作体制。
该条约在1972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会”上被采用。
日本是1992年6月加入到该条约的。
2000年12月,该条约已拥有161个缔约国,登录遗产达到690件(文化遗产529件,自然遗产138件,自然文化遗产23件)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各国推荐的各种物件物件按规定的标准受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严格审查之后,才能够登录在"世界遗产一览表" 上。
该条约规定,被登录到世界遗产的国家要对全世界负责的态度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保存。
国民也为使本国的遗产得到评价,重视而在教育,宣传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
该条约还规定,为了对被评选为世界遗产进行国际援助,世界遗产基金会提供相应的财政援助的同时,也在技术,学术及器材物资方面进行援助。
但是各国国家有义务去保护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既是代表一个国家的资产,也是被全世界普遍认同的资产。
它在得到高度评价的同时,在保护措施方面也被制定的特别严格的标准,在各个国家得到法律上的保护。
"古都京都文化财" 中的17件文物资产是,根据国际选定标准被评为世界遗产的。
从众多京都文物财产当中
∙世界遗产的标准规定在不动产。
所以,以建筑物,庭院为对象
∙拥有在国内最高排位的国宝(建筑物),及特别名胜(庭院)
∙遗产的整个地基都被指定为历史古迹,遗产的保护状态也非常完整。
基于以上条件,作为京都的一大特色,这些文化财产讲述着京都悠久的历史故事。
"古都京都文化财" 是1993年10月由日本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经过长达一年时间
的严格审查之后,1994年12月,也正是平安建都1200年之际,在泰国举办的第1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评为了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