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故居参观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心得

党员干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心得党员干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一为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日,宣汉县土黄中学党支部组织该校35名党员前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张爱萍故居,开展了以“接受红色洗礼,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党员活动。
在将军故里,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通过观看展出的历史实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瞻仰了将军的戎马生涯和人生风采。
深切地感受着张爱萍将军为了人民幸福、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忠贞不屈、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将军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无不让人震撼。
在鲜红的党旗前,全体党员同志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永不叛党。
”参观学习结束,校党支部书记张松同志作了总结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铭记历史,牢记使命,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全体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把此次参观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以更坚定地理想信念,更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党员干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二参观蒙自?查尼皮?红色教育基地体会;在云南蒙自离滇越铁路不远的山峦中,有一个坐落在石;一进入查尼皮村,我们就感到这里的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查尼皮村,我们逐一参观了云南省一大会召开会址小;此次活动让我们认识了这个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静谧小;云南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的地位和作用而载入云南;参观蒙自?查尼皮?红色教育基地体会在云南蒙自离滇越铁路不远的山峦中,有一个坐落在石岩上的小村庄,这里的彝族人民亲切地把她叫做‘查尼皮’。
如果你是一位匆匆行路的过客,这样的村落一定不会引起你的驻足,因为在云贵高原上,这种依山而建的村子实在太多。
游张爱萍故居作文

游张爱萍故居作文
张爱萍故居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新集村,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式庭院。
院子的东边有一座古旧的石拱门,上写“张爱萍故居”五个大字。
穿过石拱门,一幢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走进大门,便是张爱萍将军的铜像,高约6米,基座约4米,铜像坐在高高的石墩上。
铜像正面是张老将军的半身铜像,左手扶膝,右手放在胸前,目光炯炯。
铜像左右两侧各有一副对联:“功勋震古烁今耀千秋青史留名,文韬武略震古烁今泽万代英名”。
铜像后面是张老将军的故居。
故居为土木结构的两层小楼,白墙黑瓦、三间两层。
一楼有三个房间:第一间是卧室和书房;第二间是会客室;第三间是厨房和储藏室。
一楼大厅有三面墙:靠门口的一面墙上挂着张爱萍将军的照片和生平简介;中间那面墙上挂着一块铜匾,上面刻着“忠诚一生”四个大字;靠右边墙上则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张老将军故居”七个大字。
—— 1 —1 —。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张爱萍将军调查报告系班姓名:学号:联系电话:2012 年 2 月开国上将张爱萍前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人和事。
早就听说过战争时期的张爱萍将军和我是老乡,寒假期间我和朋友一起去达州罗江的张爱萍故居游玩,此次旅行使我更加了解张将军,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爱国将军,英雄,荣誉。
正文:1简介:张爱萍将军1910年生于四川达县。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早年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现代国防科技建设的领导人之一。
建国后张爱萍曾就任过华东军区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同时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的中央委员等职务。
2003年7月5日,张爱萍病逝于北京。
张爱萍是著名的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
他以诗、书、摄影为武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热情讴歌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
他的大量诗词、书法、摄影作品,艺术地记录了党史、军史重要事件及重大活动,对弘扬革命传统、振奋军心士气、陶冶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2生平事迹:1930年底,他奉命到中央苏区工作,参与创建少共国际师,先后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
长征中,他历任红三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11、13团政委,在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等战役战斗中,率部多次担负军团前卫和后卫,英勇战斗,冲锋在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领导开辟了皖东北、苏皖边区、苏北抗日根据地。
1942年12月,他统一指挥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运用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粉碎了2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
自1959年9月,他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具体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达州爱国主义育人故事

达州爱国主义育人故事《达州那些感人的爱国主义育人故事》达州,这座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城市,在爱国主义育人方面,有着许许多多令人动容,甚至还带着一些幽默感的故事呢!我记得小时候,学校经常会组织我们去参观达州的红色景点。
有一次我们去了张爱萍将军的故居,那时候的我们懵懵懂懂,只知道跟着老师走。
老师呢,就像个超级导游,给我们讲张爱萍将军的英勇事迹,什么打仗啦,领导革命啦。
我当时就想,哇,这将军也太厉害了吧,简直就是个超级英雄!而且故居里还有好多将军用过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有点旧旧的,但是感觉特别有历史的魅力。
我记得有个同学还特别调皮,指着一把椅子说:“这椅子将军坐过肯定很牛,我也想坐坐。
”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还有那些战斗英雄的故事,在达州那也是家喻户晓。
每次听长辈们讲起那些先辈们如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卫我们的家园时,我都觉得热血沸腾。
有个故事特别让我印象深刻,说是有个英雄在战斗中特别勇敢,敌人的子弹都快把他打成筛子了,他还在坚持战斗,最后竟然胜利了!每次想到这个我就忍不住笑,这英雄也太顽强了吧,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啊!但笑过之后,心里又充满了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激。
达州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真的很用心,那些故事不仅仅是故事,更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
学校的老师们也总是变着法儿地给我们灌输爱国知识,有时候搞个知识竞赛啦,有时候来个演讲比赛啦,每次比赛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积极。
我记得有个同学,为了在演讲比赛中表现好,天天在家里练习,那认真的样子,就好像要去拯救世界一样。
现在想想,达州这些爱国主义育人的故事真的很有意思,它们让我们在欢笑中明白了爱国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种在了我们的心里,随着我们长大,慢慢生根发芽,让我们成为了一个个热爱祖国、有责任感的人。
我相信,达州的爱国主义育人故事还会继续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游张爱萍故居 感想

重游张爱萍故居,发现了这些来到张爱萍故居,仿佛回到了老北京的时光。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张爱萍的伟大和坚韧,也深刻了解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
首先,故居内部布置十分别致,反映了张爱萍艺术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故居中残留的家具、用品等都向人们证明了张爱萍生活的不平凡,展示了她的艺术造诣和家国情怀。
其次,参观者能够看到张爱萍的手迹和画作,这些珍贵文物讲述了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变迁和热爱国家的表现。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张爱萍的生平经历,也能够感受到她的坚韧精神和对美术事业的无限热爱。
最后,来到故居,许多人会被故居后花园的中西合壁所吸引。
这里有一面为巴黎艺术博物馆所制作的“复兴月份”壁画,这极大地展示了张爱萍的艺术才华,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她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和她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
重游张爱萍故居,我深感故居所散发的几百年的文化底蕴。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里,我们不仅缅怀了伟大的艺术家,也重拾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底蕴。
达州市区红色景点

达州市区红色景点《达州那抹红,让人心潮澎湃》咱达州市区可是有不少红色景点啊,这可都是咱们的宝贝。
每次去这些地方,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能感受到先辈们的热血和豪情。
就说那个张爱萍将军故居吧,走进去你就能感觉到一种庄严肃穆。
看着那些陈列的物品和照片,脑海里就忍不住浮现出张爱萍将军当年英勇的身影。
咱在那里面溜达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也变得高大上了,好像也沾了点将军的豪气。
而且啊,你去的时候还能看到好多小朋友在那参观,一个个都瞪大眼睛听得可认真了,这就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呀。
还有那个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那地方可神秘了。
走进去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个侦探似的,一点点去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那些枪炮、史料,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激烈战斗。
咱就想啊,当年的战士们得多勇敢啊,面对敌人毫不退缩,这才为咱们打下了现在的美好生活。
每次去那里,都会特别感慨,觉得自己也得为这个社会做点啥,不能辜负了先辈们的付出。
你别看这些红色景点好像挺严肃的,其实也有有趣的地方呢。
比如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在那里讲当年的故事,那绘声绘色的,比听评书还带劲。
而且他们还会加上自己的一些小幽默,让那些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有一次我就听一个老爷爷说,当年打仗的时候啊,有个战士特别机灵,像个小猴子似的,把敌人耍得团团转。
这一说,大家都笑了,感觉那段历史离我们也没有那么遥远了。
这些红色景点就是咱们达州市区的瑰宝啊,它们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过去,还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每次去完这些地方,都觉得自己充满了正能量,连走路都带风了。
所以啊,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去逛逛这些红色景点,感受感受那股红色的力量,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被深深感染呢!相信我,去了之后你肯定不会后悔,那可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啊!。
参观名人故居汲取精神力量作文精选8篇

篇1:参观名人故居汲取精神力量作文那天,我来到了张爱玲的故居,心想,就是想来看看这位传奇女作家的生活痕迹,感受一下她笔下的那份沧桑和柔情。
一进门,我就被这所老房子吸引住了。
灰色的砖墙,褪色的门牌,还有那院子里飘荡的落叶,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我记得张爱玲说过:“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走进她的书房,里面堆满了书籍和稿件,墙上挂着她的画像,那眼神似乎在诉说着她的孤独和坚韧。
我轻轻触摸着那些泛黄的纸张,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心跳和呼吸。
这时,一位老人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深色的衣服,背有些驼,但眼神却格外有神。
我向他打招呼,他微笑着回应了我。
他告诉我,他是张爱玲的邻居,曾经和张爱玲有过不少交往。
“张爱玲是个很特别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她虽然身居繁华都市,却总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玻璃瓶里。
她的文字,就像是从瓶子里溢出来的空气,充满了力量。
”我听着老人的话,不禁想起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这繁华的都市里,我们都是孤独的旅人。
”是啊,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独自旅行,但张爱玲却用她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的温暖。
参观完故居,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了解了张爱玲,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
而这些经历和感悟,就像张爱玲的文字一样,都有着无穷的力量。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哼起了歌。
我知道,这份力量,会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就像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的:“生命是一首诗,每个人都是诗人。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美好,让生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篇2:参观名人故居汲取精神力量作文那天,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了名人故居。
故居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名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故居的大门紧紧闭着,我轻轻敲了敲门,门里传来一个慈祥的声音:“请进。
”我推开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院子里的小花开得正盛,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意义来说,是要敢于坚持讲真话,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解决实际问题。
而敢于坚持之中又要体现“对事不对人,与人为善,点到为止”的做人方式。
以下内容是品才为您精心整理的,欢迎参考!6月2日上午,我院学生会200名干部代表在思政部老师的带领下,乘校车前往罗江镇张家沟,参观张爱萍将军故居。
来到张爱萍将军故居,思政部主任首先跟各位同学讲了这次思想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家听解说员详细介绍了张爱萍将军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和艰难的革命战争生涯,介绍了他对伟大祖国的巨大贡献和高尚的人生品德。
张爱萍将军对党忠诚,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他能征善战,政兼优,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
他尊重科学,勇挑重担,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品格高尚,公正无私,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他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始终艰苦朴素,清廉自律,每次下基层调查研究,他总是强调节约,绝不允许铺张浪费。
张爱萍将军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这是我们学生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他能文能武,军政兼优,博学多识,多才多艺。
他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
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务虚名,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严谨细致,雷厉风行。
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识才,敢于用才,勇于护才,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良师益友,与科学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
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听完解说员的介绍后,接着我们观看了张爱萍将军的故居.张爱萍将军的故居,座落在青山环抱的罗江古镇旁,高大古朴的三合大院, 全是古式木屋结构, 显得十分高雅,静寂.院内两棵桂花树郁郁葱葱,景色迷人.正堂屋上方有原军委总参谋长迟浩田亲笔书写的“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字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2日上午,我院学生会200名干部代表在思政部老师的带领下,乘校车前往罗江镇张家沟,参观张爱萍将军故居。
来到张爱萍将军故居,思政部主任首先跟各位同学讲了这次思想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家听解说员详细介绍了张爱萍将军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和艰难的革命战争生涯,介绍了他对伟大祖国的巨大贡献和高尚的人生品德。
张爱萍将军对党忠诚,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他能征善战,政兼优,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
他尊重科学,勇挑重担,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品格高尚,公正无私,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他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始终艰苦朴素,清廉自律,每次下基层调查研究,他总是强调节约,绝不允许铺张浪费。
张爱萍将军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这是我们学生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他能文能武,军政兼优,博学多识,多才多艺。
他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
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务虚名,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严谨细致,雷厉风行。
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识才,敢于用才,勇于护才,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良师益友,与科学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
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听完解说员的介绍后,接着我们观看了张爱萍将军的故居.张爱萍将军的故居,座落在青山环抱的罗江古镇旁,高大古朴的三合大院, 全是古式木屋结构, 显得十分高雅,静寂.院内两棵桂花树郁郁葱葱,景色迷人.正堂屋上方有原军委总参谋长迟浩田亲笔书写的“达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字样。
我们缓缓步入张爱萍将军的旧居,观看室内陈设。
正堂屋内左右侧各摆放了两把旧式木椅。
左右两间是张爱萍将军的卧室,里面各摆有一张旧式古朴的木床,非常简洁。
这座高雅古朴的三合大院旧居可以看出,张爱萍将军就出生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家乡人民对他充满着无限崇敬,无限怀念的心情。
这次参观张爱萍旧居,也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
虽然学生会干部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务,但是却要求我们要对全校同学和老师负责,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像张爱萍将军一样,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怕困难,任劳任怨。
在院系各部门的工作开展中,要团结同学,以集体荣誉为重,不利用自己的职务搞特殊。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听取广大同学们的意见,代表广大同学的利益,向上级反映实际情况,为同学、为老师办实事。
张爱萍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我们今天纪念张爱萍将军,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以大局为重,大公无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
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 缅怀张爱萍将军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