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一、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和氢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碳的特殊性质碳具有四个价电子,可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并能与其他原子进行多种多样的化学键合。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溶解度、比熔点和密度。

他们大部分是不导电的,但某些有机物能导电。

1.3 有机反应的特点有机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反应类型,包括加成、消除、取代、重排等。

它们往往需要催化剂或特定温度条件下进行。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2.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碳骨架和官能团组成。

碳骨架是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丰富多样的结构,官能团则是在碳骨架上的特定原子或原子团。

2.2 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常用规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般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包括根据碳原子数目命名烷烃、根据官能团命名醇、醛、酮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与性质3.1 烷烃烷烃是只含有碳碳单键的有机化合物,分为饱和烷烃和不饱和烷烃。

它们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3.2 烯烃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分为乙烯和非乙烯烯烃。

烯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参与加成、消除等反应。

3.3 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是具有特殊的芳香环结构的化合物,如苯环。

它们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和独特的化学性质。

3.4 醇醇是含有氢氧基的有机化合物,按照羰基的位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等。

醇具有较高的极性和良好的溶解性。

3.5 醛和酮醛和酮均含有羰基,区别在于羰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

它们具有较高的活性,可发生亲核加成等反应。

四、有机反应机制4.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双键(如烯烃)先经过破裂,形成两个相互连接的新键。

4.2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官能团(如卤素)与相邻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键断裂,形成烯烃或炔烃。

4.3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有机化学知识点大一反应式

有机化学知识点大一反应式

有机化学知识点大一反应式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在大一有机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反应式,这些反应式是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一有机化学反应式。

1. 烷烃燃烧反应:烷烃是只含碳和氢的有机化合物,其一般式为CnH2n+2。

当烷烃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式可以写作:CnH2n+2 + (n + m/4)O2 → nCO2 + (n + m/2)H2O,其中n和m分别表示碳和氢的摩尔数。

2. 卤代烃取代反应:卤代烃是一类含有卤素(如氯、溴、碘等)取代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取代反应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

取代反应的一般式为:R-X + Y → R-Y + X,其中R表示有机基团,X和Y表示不同的取代基。

这种反应可以实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

3. 酯水解反应:酯是一类由酸与醇缩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其一般式为R-COO-R'。

在酯水解反应中,酯与水反应生成醇和酸。

反应式可以写作:R-COO-R' + H2O → R-COOH + R'-OH,其中R和R'分别表示有机基团。

4. 醇酸酯化反应:醇与酸反应生成酯的反应被称为醇酸酯化反应。

反应式可以写作:R-OH + R'-COOH → R'-COOR + H2O。

这种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可以生成多种有机酯。

5. 脱水缩合反应:脱水缩合反应是指有机醇或酸的分子中失去一个分子水,生成酯、酰胺等化合物。

例如,酸与醇缩合生成酯的反应式为:R-COOH + R'-OH → R-COO-R' + H2O。

以上是大一有机化学课程中一些常见的反应式。

通过学习这些反应式,我们可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和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反应式是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也为日后的有机合成和反应机理探索奠定了基础。

大一有机考试知识点总结

大一有机考试知识点总结

大一有机考试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大学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大一有机化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化学键的类型:- 单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而形成的键。

- 双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两对电子而形成的键。

- 三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三对电子而形成的键。

2. 饱和与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用完,并且没有多余的键。

例如甲烷(CH4)。

- 不饱和化合物:至少存在一对碳原子之间的双键或三键。

例如乙烯(C2H4)。

3. 碳的立体化学:- 手性:一个分子非对称,不能与其镜像重叠的性质。

手性分子具有两个互为镜像的异构体,称为手性体。

- 手性中心:一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基团时,就形成一个手性中心。

手性中心也被称为立体中心。

4. 碳的杂化轨道:- sp3杂化轨道:四个σ键,四个sp3杂化轨道。

例如甲烷的碳原子。

- sp2杂化轨道:三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个sp2杂化轨道。

例如乙烯的碳原子。

- sp杂化轨道:两个σ键和两个π键,两个sp杂化轨道。

例如乙炔的碳原子。

5. 反应机理:-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攻击含有部分正电荷的反应物,将原来的基团替换掉。

-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试剂从反应物中吸引电子,形成新的键。

- π加成反应:π电子云中的电子攻击亲电试剂。

6. 重要的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两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例如烯烃加成反应。

- 消除反应: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子。

例如脱水反应。

- 变位反应:化学键的重新组合而成不同的构型。

例如环化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例如醛酮的氧化反应。

- 反应类型与机构的学习与辨认:了解不同反应类型和机构的特点,并能根据反应过程和产物识别反应类型和机构。

这些是大一有机化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总结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总结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有机化学一、烯烃1、卤化氢加成 (1)【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特点】反马氏规则【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2、硼氢化—氧化【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例】 3、X 2加成 【机理】【注】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和试剂进攻从背面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

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

【特点】反式加成 4、烯烃的氧化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

3H 33H3稀冷KMnO433M n OOH 2O 3H 33H 32)热浓酸性高锰酸钾氧化3)臭氧氧化 4)过氧酸氧化5、烯烃的复分解反应 【例】6、共轭二烯烃 1)卤化氢加成2)狄尔斯-阿德尔(Diels-Alder )反应【描述】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生成环状的1,4加成产物。

【例】二、脂环烃1、环丙烷的化学反应【描述】三元环由于张力而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开环,类似碳碳双键。

【特点】环烷烃都有抗氧化性,可用于区分不饱和化合物。

【注】遵循马氏规则【例】2、环烷烃制备1)武兹(Wurtz)反应【描述】通过碱金属脱去卤素,制备环烷烃。

【例】2)卡宾①卡宾的生成A、多卤代物的α消除B、由某些双键化合物的分解②卡宾与烯烃的加成反应【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例】③类卡宾【描述】类卡宾是一类在反应中能起到卡宾作用的非卡宾类化合物,最常用的类卡宾是ICH2ZnI。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例】三、炔烃1、还原成烯烃1)、顺式加成2)、反式加成2、亲电加成1)、加X2【机理】中间体Br+R2 R1【特点】反式加成2)、加HXRRHBr R Br(一摩尔的卤化氢主要为反式加成)3)、加H2O【机理】【特点】炔烃水合符合马式规则。

大一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

大一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

大一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在大一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有机化学的知识点。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有机物,即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下面是我对大一化学有机知识点的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碳的电子结构:碳的原子核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因此它的原子序数为6。

碳的电子结构为1s²2s²2p²,碳原子具有4个价电子。

2. 共价键和化学键的形成: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通常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相连。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原子间的电子互相共享,从而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3. 碳原子的杂化和轨道结构:为了形成化学键,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以通过杂化形成4个等价的杂化轨道,通常我们用sp³、sp²和sp来表示不同的杂化形式。

4. 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根据化学键的电负性差异,我们可以将化合物划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类。

极性化合物的化学键中存在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而非极性化合物的化学键中电荷分布均匀。

二、有机物的命名方法1. 羰基化合物的命名:羰基化合物包括醛和酮,其命名通常根据它们的碳链长度和羰基所在位置进行命名。

2. 醇的命名:醇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碳链长度和羟基所在位置进行命名。

3. 酸的命名:酸是一类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碳链长度和羧基所在位置进行命名。

4. 碳链命名方法:碳链命名方法是指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数量进行命名。

常见的碳链命名方法有IUPAC命名法和常用名称法。

三、反应类型和机理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它涉及到一个原子、基团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基团或官能团所取代的过程。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两个或多个单体分子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烯烃加成、醇的加成等。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两个官能团或官能团与一个小分子(如水或氨)结合形成双键或三键的过程。

大一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大一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大一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总结大一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理工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一门课程。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和碳之间的化学反应的科学,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化学键、有机化学反应和官能团等几个方面对大一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学键1.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原子通过化学键形成分子。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碳原子构成的骨架。

2. 化学键主要分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在有机化学中,共价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类型,是由电子对的轨道重叠形成的。

共价键的类型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二、有机化学反应1. 有机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键的形成和断裂来实现的。

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几类。

2.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分子中的部分结构通过共价键相连接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代表性的加成反应有醇水合反应、醛酮加成反应和烯烃加成反应等。

3. 消除反应是指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移除,生成另一种有机化合物。

消除反应有β-消除和氢化脱分解等不同类型。

4.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其中最常见的是碳的醇醚化和烷基卤素化等。

5. 重排反应是指发生键的重新排列,生成不同的同分异构体。

重排反应常见的有烷基迁移和质子迁移等。

三、官能团1. 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和影响化合物性质的团的结构。

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和掌握,理解和熟悉一些常见官能团非常重要。

2.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醛基、酮基、羧基、氨基、硝基等等。

每个官能团都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质和反应,通过官能团的相互作用,能够推测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对于理解生物化学、医学化学等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大一有机化学作为学生接触有机化学的起点,了解并掌握好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

有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公式图片

有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公式图片

有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公式图片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反应。

作为大一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公式。

下面将对大一有机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附上相应的公式图片,以供参考。

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机化学主要研究碳和氢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合物,因此它又被称为碳氢化合物的化学。

碳是一种独特的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合价和形成键的能力,因此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样。

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饱和化合物(所有碳—碳键均为单键)和不饱和化合物(含有双键、三键或芳香环等)。

2. 有机化学中的主要反应类型和机理: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每种反应都有相应的机理。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1)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共用一个双键或三键形成一个新的单键。

例如,卤代烃与氢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

(2)消除反应: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官能团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形成一个双键或三键。

例如,醇经过脱水反应可以生成烯烃。

(3)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取代。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醇。

(4)重排反应:有机分子内部的原子或官能团重新排列,形成不同的结构异构体。

例如,醇经过酸催化可以发生重排反应生成醚。

3. 醇和醚的性质和应用:醇是含有羟基(—OH)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醇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可以形成氢键,并且容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醚是含有氧原子连接的两个碳基团的化合物。

醇和醚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醇可以作为溶剂和反应的原料,醚可以作为溶剂和麻醉药。

4. 烯烃和芳香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烯烃是含有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非对称烯烃和对称烯烃。

芳香化合物是由苯环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化合物。

烯烃和芳香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反应性,容易进行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等。

大学化学有机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化学有机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化学有机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通过酸催化或酶催化,酸酐和醇经过酯键的形成得到酯。

酯化反应一般可分为缩水醛酸酯化反应和缩水醇酸酯化反应两种。

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反应物中的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常见的有机加成反应有烯烃的加氢、烯烃的加烃、烷烃的卤素化等。

三、醇的氧化反应醇的氧化反应是将醇氧化为酮或醛的反应。

常用的氧化剂有酸性高碘酸钾、酸性高锰酸钾等。

醇的氧化反应可根据氧化程度分为完全氧化和不完全氧化两种。

四、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等。

五、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生成一个较大的分子。

常见的缩合反应有醛和胺的缩合反应、葡萄糖和果糖的缩合反应等。

六、醛醇互变反应醛醇互变反应是指醇与醛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反应。

常见的醛醇互变反应有醇缩醛反应和醛缩醇反应。

七、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在有机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基团的位置发生改变,但分子中的原子数量保持不变的反应。

常见的重排反应有醇的重排反应、酯的重排反应等。

八、裂解反应裂解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键发生断裂,从一个分子裂解为两个或多个新的分子。

常见的裂解反应有烷烃的裂解反应、醇的裂解反应等。

九、加成裂解反应加成裂解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化学键同时发生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常见的加成裂解反应有醇的加成裂解反应、双键加成裂解反应等。

十、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一个亲核试剂取代了原有分子中的一个基团的反应。

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有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醇的亲核取代反应等。

总结:大学化学中的有机反应涵盖了酯化反应、加成反应、醇的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缩合反应、醛醇互变反应、重排反应、裂解反应、加成裂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等多个知识点。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设计合成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 1绪论一、构造、构型、构象二、共价键轨道杂化:C:sp、sp2、sp3杂化方式、空间构型(键角)、未参与杂化p轨道与杂化轨道位置、电负性比较基本属性:键长:越短键越牢固键能:越大键越牢固σ键能大于п键能键角:取代基越大键角越大极性和极化性:偶极矩(会判断偶极矩大小:矢量和)键断裂方式和反应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亲电、亲核)、周环反应Lewis酸、碱氢键、电负性三、官能团、优先次序(ppt)Chap 2饱和烃——烷烃一、烃分类烃:开链烃和环状烃开链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环状烃:脂环烃和芳香烃二、烷烃通式和构造异构、构象异构(乙烷和丁烷构象)烷烃通式:C n H2n+2构造异构体:分子内原子链接顺序不同σ键形成及特性:电子云重叠程度大,键能大,不易断;可绕轴自由旋转;两核间不能有两个或以上σ键。

乙烷构象:Newman投影式、重叠式(不稳定,因为非键张力大)、交叉式(稳定,各个氢距离远,非键张力小)丁烷构象:Newman投影式;稳定性(大到小):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部重叠式甲烷结构和sp3杂化构型:正四面体型三、命名普通命名法(简单化合物):正、异、新衍生物命名法:以甲烷为母体,选取取代基最多的C为母体C。

系统命名法:①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主链C标号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标。

②多取代基时,合并相同取代基,尽量使取代基位次和最小。

书写时按照官能团大小(小在前)命名③含多个相同长度碳链时,选取取代基最多的为主链四、物理性质沸点(b.p.):直链烷烃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分子间色散力与分子中原子大小和数目成正比,分子量增大,色散力增大,沸点增大)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支链多,烷烃体积松散,分子间距离大,色散力小)熔点(m.p.):总趋势:分子量增大,m.p.增大m.p.曲线(书P48)相对密度:分子量增大,相对密度增大,接近于0.8溶解度: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似相溶,烷烃极性小)折射率(分子中电子被光极化的程度):正构烷烃,碳链越长,折射率越大五、化学性质(C-H键极性小,键能大,所以烷烃比较稳定)卤化反应:1、例子:笔记和书反应条件:高温、光、催化剂等2、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反应阶段:链引发只产生自由基不消耗链增长消耗一个自由基同时产生另一个自由基链终止只消耗不产生自由基反应条件:光、热、过氧化物(书P51);一般在气相和非极性溶剂中进行3、反应取向:烷烃中H活泼型顺序:叔H>仲H>伯H(C-H键离解能越小,均裂吸收能量越小,易取代)形成自由基需能量:CH3•>1°>2°>3°自由基自由基稳定性:CH3•<1°<2°<3°自由基(自由基中间体越稳定,反应越容易发生)4、卤素与烷烃卤化反应活性:氟>氯>溴>碘卤素与烷烃反应选择性:氟<氯<溴<碘氧化反应:燃烧(完全氧化)、部分氧化反应(笔记、书P56)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自由基型反应):分类、特性、用途六、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来源:石油、天然气实验室制法:烯烃加氢、Corey-House合成Chap3 脂环烃一、命名单环:与烷烃类似;次序规则;环上C数小于与环相连碳链或碳链连有多个环时,常以碳链为母体,环作为取代基。

二环:联环、螺环、稠环、桥环桥环:双环【a.b.c】某烃螺环:螺【a.b】某烃二、构象环稳定性:三元<四元<五元、六元[环张力(可用每个亚表示甲基燃烧热)越大,分子能量越高,稳定性越差,越易开环]环丙烷:3个C共平面,易开环加成,性质活泼环丁烷:4个C不共平面,不稳定,易开环加成环戊烷:5个C不共平面,角张力较小,较稳定,性质与开链烷烃类似环己烷:6个C不共面,无张力椅式构象:a键、e键,构型翻转(a、e互换)环上有取代基时,e键取代比a键取代稳定(会判断稳定构象)三、反应取代反应:五元、六元环易取代(卤化反应)氧化反应:室温下环烷烃不能使高锰酸钾退色(用于鉴别烯烃或炔烃、环烷烃)加热或催化剂,环烷烃被氧化加成反应:小环环烷烃(环张力答,易开环加成)加H加卤素(环丙烷与开链烷烃区别)加卤化氢:(环烷烃衍生物环断键发生在H最少C和H最多的C间)四、脂环烃来源及制备只要来源:石油制法:芳香族化合物氢化、分子内关环、双烯合成Chap 3 不饱和烃命名:1、烯基和炔基:CH2=CH-CH3-CH=CH-CH2=CH-CH2-CH3-C=CH2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HC C-CH3-C C-HC C-CH2--CH=CH-乙炔基丙炔基1,2-亚乙烯基炔丙基2、衍生物命名:烯烃以乙烯为母体;炔烃以乙炔为母体。

3、系统命名:①含双键或三键碳链为主链②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一端编号③同时含双键和三键时,先烯后炔。

④优先使双键和三键位次和最小;在处于相同位次编号时,使双键编号低4、顺帆异构体命名: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5、Z,E-命名法:①大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不在同侧为E②官能团大小次序规则:按原子序数排序,同位素D>H(绪论时ppt或笔记)C(C,C,C)>C(C,C,H)>C(C,H,H)>C(H,H,H)-C CH >-CH=CH2Chap 3(1)烯烃一、结构乙烯中六个原子共平面;π键特性:不能自由旋转;键能小;电子云流动性大,受核束缚小,易极化。

二、同分异构体C4以上的烯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三、物理性质状态:C4以下气体,C5-18液体,C19以上固体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大;正构>异构;内端烯>末端烯>同碳数烷烃;顺式>反式熔点:分子对称性大,熔点大;内端烯>末端烯;反式烯>顺式烯四、化学性质:烯烃的反应都是围绕着π键进行(π键电子云流动,可作为一电子源,起lewis碱的作用,亲电加成反应;α-H,受C=C影响,可发生取代反应。

)催化加氢:生成烷烃催化剂:Pt、Pd、Rh、Ni;Raney Ni立体化学:顺式加成反应意义:制备纯烷烃;据吸收氢气体积。

测定分子中双键或三键数目 氢化热与烯烃稳定性:氢化热越大,稳定性越小(取代基越多,越稳定)稳定性:R 2C =CR 2>R 2C =CHR >RCH =CHR ,R 2C =CH 2>RCH =CH 2>CH 2=CH 2 反-RCH =CHR >顺-RCH =CHR 五、化学性质:亲电加成 (一)与卤素加成:1、反应意义:烯烃鉴别(反应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制备连二卤化物常用方法2、反应机理:+慢+ BrBrδ-δ+Br +首先进攻离子型反应、需极性条件(微量水) 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与双键上取代基吸电子或斥电子有关)3、立体化学:反式加成(负离子从背面进攻) (二)与卤化氢加成:有C +中间体生成,会出现重排 1、反应意义:生成卤代烃2、反应速度:HI >HBr >HCl (因为酸性HI >HBr >HCl ,酸性强易失去质子)3、反应机理:马氏规则:因为C +中间体稳定性(烯丙型,苄基型>3>2>1>甲基型)。

注意重排现象4、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反马 只能与HBr 反应反应机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看笔记) (三)与硫酸加成(再与水反应相当于间接水合) 1、硫酸构造:有两个活泼氢2、反应意义:间接水合制备醇;分离、提纯、鉴别烯烃3、遵循马氏规则(四)与次卤酸加成(次卤酸酸性弱,不断氢,而是HO -|X +) 1、反应意义:生成β-卤代醇(X-C-C-OH ) 2、实际操作:烯烃与氯+水反应。

(五)与水加成控制条件、改变催化剂(磷酸或硫酸),直接水合 直接水合意义:制备醇(六)硼氢化反应:顺式加成、反马、不重排+C=Cδ+-+X-C C++X-C C C C+溶于硫酸OSO 2OH不溶于硫酸1、反应机理:BH3 BH 2+ (亲电基团)+ H —一烷基硼2RCH 2CH 2BH2CH 2=CH-RRCH 2CH 2OH + B(OH)3三烷基硼二烷基硼(RCH 2CH 2)2BHCH 2=CH-R2CH 2)3-H 2O 2一级醇2、简单记忆:3、反应意义:制备伯醇(七)羟汞化—脱汞反应(ppt 及笔记) 六、化学性质:亲核加成三键比双键易亲核加成,详见炔烃。

七、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一)环氧化1、烯烃+有机过酸====环氧化合物(保持双键构型)2、常用的过酸有:O C 6H 5O CF 3-C-O-O-HOC-O-O-HCl O CH 3-C-O-O-HO 过氧甲酸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过氧间氯苯甲酸三氟过氧乙酸3、可能用过氧化氢来代替过酸 (二)高锰酸钾氧化1、反应意义:烯烃鉴别(溶液颜色变化)和结构推导2、碱性/中性高锰酸钾:生成邻二醇,顺式3、酸性:(三)臭氧化1、反应意义:推导烯烃结构RCH=CH 2RCH 2CH 2OHH 2O 2/OH 4C=C R R'H R" 酸R R'H R"C=O + O=C 醛 酮O=CR"OHC=C R R'H H 4RR'C=O + O=C酮甲醛H H 碳酸CO 2 + H 2O O=C OH OH2、R R'HOOCO C R R'C=O + O=CR"OH(酮)(酸)R R'H R"C=O + O=C(醛)(酮)(四)催化氧化(书上反应:制备环氧乙烷) 八、化学性质:聚合反应(书上反应) 九、化学性质:α-氢原子的反应(一)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1、特别:NBS (专门溴代α-氢原子)CH 3CH=CH 2 + BrCH 2CH=CH 2C C CCH 2H 2OC C CH 2H 2O+h ν4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专门溴代 -H)α烯丙位重排:CH 3(CH 2)4CH 2CH=CH 2NBSCH 3(CH 2)4CHCH=CH 2Br+CH 3(CH 2)4CH=CHCH 23-溴-1-辛烯1-溴-2-辛烯(烯丙位重排产物)( -溴代产物)α(二)氧化反应钼酸铋等CH 2=CH-CH 3 + O 2CH 2=。

十、烯烃制备:β-消除反应1、醇脱水2、卤代烃脱卤化氢Chap 3(2)炔烃一、结构四个原子共直线;-C≡C-中有一个σ键、2个相互⊥的π键;sp 杂化轨道中的S 成份多。

(S 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比双键易发生亲核加成 二、同分异构炔烃:C 4以上的炔烃只有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无顺反异构 三、物理性质(ABS、丁腈橡胶单体)CH 2=CH-CH 3 + NH 3 + O 2磷钼酸铋470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