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简述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简述目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应用及推广时间較短,但所获得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却不可估量。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建筑设计人员需结合工程实际建设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设计方案进程不断完善及优化,为切实提升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资源利用率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一、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一)绿色建筑概念从广义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就是自建筑项目设计到竣工全实施阶段,通过各类科学手段节约资源,在减少建筑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前提下,保障建筑质量及施工进度满足业主方需求的工程类型。
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绿色建筑更具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可在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量等工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二)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绿色建筑设计需围绕节约土地资源、点电力资源、水体资源、材料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
为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期间能实现绿色环保目标,相关设计人员需积极利用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
就目前来看,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工作:(1)选择更加合理且有更高生态效益的建设场地,控制建筑项目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2)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将自然风、自然光及生物能等最大化利用在建筑建设及建筑项目后期使用过程中,最大化提升资源利用率,(3)确保建筑工程在建设及后期使用期间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全面处理,确保建筑项目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特征。
(三)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等理念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
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满足大众对生态环境及生活质量的需求,对建筑工程材料选择、空间规模及周边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早日实现。
(2)舒适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严格遵循空间舒适度原则,切实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确保所在建筑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拔得头筹。
绿色建筑课件-绿色建筑设计

• 6、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不断下降。在深绿阶段,随着绿色 建筑评价体系以及技术体系应用的不断成熟,建造绿色建 筑增量成本呈下降趋势,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设备价 格开始逐步下降,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始广泛强制使用,减 少了技术过度运用。
四、绿色建筑的缘起与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发 展阶段
2021/1/23
• 浅绿阶段(2004年—2008年)
• 深绿阶段(2008年始至今后数年)
• 泛绿阶段(2011年起)
4、设计标识多,全过程标识少。截止2011年2月,全国总计 140个绿色建筑(含公示),其中129个为设计标识,11个 位全过程的运营标识。其中绿色建筑开始增加多重认证。 2010年起,全国绿色建筑增长极快,中、西部地区开始迅 速增长。
2021/1/23
• 浅绿阶段(2004年—2008年)
• 深绿阶段(2008年始至今后数年)
• 泛绿阶段(2011年起)
• 此阶段的绿色建筑以试点为主,有技术堆砌
现象,增量成本较高,部分带有试点性质的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达到500-2000元/m2。在 这一阶段,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绿色建筑数量多。到2008年末, 中国仅有的10个绿色建筑分布在江苏、上海 、浙江、广东、湖北以及北京,东西部地区 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此时国内绿色建筑评 价体系尚未普及,而LEED评价体系已经比 较成熟,因此LEED评价体系应用较多,截 止 2008 年 底 , 国 内 有 10 个 绿 标 项 目 , 23 个 LEED项目。
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
绿 色 建筑整 合设计 目标
1 . 功 能 目标
绿色 建筑 整合 设 计与普 通 建筑 相 比要求 较 高 , 不 但需 要 满足 基本 的功 能 要求 , 而且 还应 注重 环境 舒适 度方 面 的考 虑 , 例如, 采 取有 效 措施 提 高建 筑 采 光 与通风 能 力 , 从 为人 们 营造舒 适 的居 住环 境 。 为 了达 到这 一 目标要 求 , 建
但是在解决采光与隔热时存在一定的矛盾 , 即建筑物要想获得较好的采 光则需要大面积的暴露在外 。当处在冬季能够实现较好的效果 , 不但能够满 足建 筑物 采 光 的要 求 , 而 且 在光 能 的作 用 下 能够 增 加室 内的 温 度 , 但 是 一旦 到 了夏天 建筑 物 内部 温度 就会 非 常高 , 为 了给 人们 提 供舒 适 的环 境则 需 要使
3经 济 目标
3在 建筑表 皮 上的 应 用 建 筑设 计 师 比较 注 重表皮 的设计 , 因为 一方 面人 们 对建 筑 物 的感 知从 表 皮开始 , 尤其是绿色建筑为 了体现节能 、 环保等特点表皮设计更为重要 ; 另一 方 面 表皮 是 隔离 外界 环 境与 建 筑 内部 的 重要 部 分 , 起着防躁、 隔音 的 重要 作 用, 因此 绿色 建筑 注重 表皮 的设 计 至关 重要 。 随着科 技 的发展 以及 绿 色建 筑整 合设 计理 论 的推 动 , 建 筑 师设 计 表 皮时 不 但注 重 给人 们提 供舒 适 的环境 , 而且 对生 态环 境 保护 方 面进 行 了充 分 的考 虑, 因此 很 多建 筑 的表 皮 不仅 起 到 与外 界 隔离 的 作用 , 而 是 将 多种 功 能 进行 整合 实现 隔热 、 保温、 通风 、 采 光 的功 能。
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题库

绿建题库单选题: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模式应采用密而不挤、集约式、()模式。
A 紧凑式B城市扩张模式C高能耗式D广占地式A2、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领域包括()、智慧城市、可再生能源、住宅产业化、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低碳生态城区等7大领域。
A绿色建材B绿色建筑C智能建造D智慧住区B3、我国绿色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包括外围护结构、空调设备与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节能电梯等五大系统。
A门窗遮阳系统B屋面防水保温系统C能耗监测系统D照明系统C4、建筑节水的主要作法不包括()。
A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B强化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C再生水利用、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D雨水、污水混和使用D 5、地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A 地热能热泵B 污水源热泵C地热能交换系统D地下水源交换系统C6、根据地热能交换形式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类不包括()。
A地埋管B地下水源C地表水源D废水源热泵系统。
D7、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暖通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A 30 B40 C50 D60 D8、太阳能利用技术不包括()。
A 太阳能直接转化和利用技术B太阳能热利用技术C 太阳能光伏技术D太阳能光电技术D9、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相结合常用的技术不包括()。
A 光伏建筑一体化B光热建筑一体化C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D 太阳能采光通风一体化D10、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下()不是其形成的原因。
A城市中的大气污染B城市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C透水路面D人工热源的影响C10、室内空气品质主要检测的内容不包括()。
A含氧量B甲醛含量C氡的含量D颗粒物C11、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因为人在室内的时间占比()%。
A 50 B60 C 70 D 90 D12室内污染源种类包括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其中生物污染为()。
绿色建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绿色建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人们对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日益深入,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了业界的热门话题。
那么,绿色建筑技术又是什么呢?它包含了哪些原理和应用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一、绿色建筑技术的原理1.资源节约原则绿色建筑技术的首要原则是资源节约。
而如何实现资源节约呢?首先要从建筑的设计入手,采用科学的建筑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最优的布局和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建筑的对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和物资的使用量。
2.环境友好原则绿色建筑技术的第二个原则是环境友好。
建筑经营的目的是为人民创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如何实现环境友好呢?在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使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要尽量采取环保、健康、安全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方案,如可再生能源、节能灯具等等,还要采用自然通风和绿色景观等手段,让人体和自然环境达到最佳的结合状态,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建筑环境。
3.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技术的第三个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显著的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之选。
在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的每个环节,必须考虑到未来发展所需的必要经济、环境等条件,通过设计和技术手段,创造出一种不仅满足现有需求,而且能适应长期发展的绿色建筑环境。
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1.建筑外立面绿化建筑外立面绿化是绿色建筑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应用。
建筑物表面被绿化植物包覆,不仅起到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有效隔音和隔热,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达到环保和能耗的减少。
2.低碳建筑材料的选择在绿色建筑技术中,选择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
这些材料包括竹木材料、环保水泥、钢筋混泥土等,不但更加环保,减少建筑产生的污染,还能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3.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创造除了资源节约和环保,舒适性和健康性更是绿色建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什么是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答: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
《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注册建造师不得从事的行为包括哪些(至少列出8项)?答:《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22条,注册建造师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不按设计图纸施工;(二)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三)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四)违反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和用工方面的规定;(五)在执业过程中,索贿、行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不法利益;(六)签署弄虚作假或在不合格文件上签章的;(七)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执业活动;(八)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受聘并执业;(九)超出执业范围和聘用企业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十)未变更注册单位,而在另一家企业从事执业活动;(十一)所负责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或移交手续前,变更注册到另一企业;(十二)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十三)不履行注册建造师义务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学习心得我是2009年4月取得建筑工程专业二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虽说多年的施工工作使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施工经验,但经常感觉自己在理论上还存在很多欠缺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知识不够用,跟不上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通过对建造师继续教育几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次学习就我个人而言,有如下的一些学习体会和心得。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

杨 裔 狄彦强 陈彩霞
刘璐
161 建筑信息化模型与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数据转换研究 刘学成 韩 宁 寿大云
165 建筑材料氡析出率的变化及新风换气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 孙 浩 符 适 吴建华
169 商务楼宇室内空气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谢晓东 韩继红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73 遮阳、外窗一体化的节能技术(集成卷窗) 178 相变蓄热储能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检测与评价 182 关于改善建材环保性能测试方法及其指标的探讨 187 建筑内墙涂料的绿色度评价研究 191 辅助建筑方案设计的围护结构热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符长青 符晓兰 李林 程大章 赵亚军
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优化
138 别墅类建筑光环境设计与节能优化
刘璐 陈彩霞
狄彦强 杨 裔
142 建筑立体绿化应用与关键技术思考
孟 臻 丁建华
147 INDOOR THERMAL SIMUL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REAL
史海莉 张海燕 黄献明 黄俊鹏 李 涛 赖建燕 尹富庚 李菊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
219 住宅产业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王金强 纪振鹏
225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基本情况调查及综合改造策略调查分析 贺 彪 梁 功 朱 磊
郭婷婷
230 既有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节能改造案例分析——以深圳市丰立大厦改造项目为例
327 绵阳市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分析 331 上海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定额研究
335 西安大型商场建筑空调能耗调查与节能分析 340 基于标杆建筑的公共建筑能耗技术定额编制方法 345 建筑能源信息管理系统与集团化节能管理
宋 静 王严政 李月轮 李 竞 梁晶晶 陈 鹏 尹 波 胡家僖 周月明 刘 刚 孙冬梅 刘俊跃 徐 强 庄 智 朱伟峰 蔡忠民 谭洪卫 邱喜兰 彭元春 张 强 徐 强 庄 智 张蓓红 戚大海 谭洪卫 潘文彦 杨 柳 明 雷 刘雄伟 严圣霞 赵立东 田礼讯 韩 铮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趋势。
那么,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么呢?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包括对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建筑材料等的合理规划和使用。
在能源方面,绿色建筑致力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通过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等,实现部分或全部的能源自给,从而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
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以及中水回用技术等,可以显著减少建筑的用水量。
例如,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景观植物、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绿色建筑强调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土地,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同时,通过采用紧凑型的建筑设计和合理的楼层高度,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
对于建筑材料,绿色建筑选择环保、可回收和可再生的材料。
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少,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
而且,在建筑拆除或改造时,这些材料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绿色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核心理念是环境友好。
这意味着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建筑的选址阶段,要充分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破坏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干扰。
建筑的外观设计也应该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而不是突兀地矗立在其中。
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和色彩选择,使其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美丽的城市画卷。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室内环境的质量。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居住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相关材料
一.绿色建筑概念
1.绿色建筑的提出: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2.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3.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4.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5.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6.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
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
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
方生态的建筑。
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
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7.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并以基本上不触动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建筑。
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等六大特点。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有利于小环境和大环境的保护。
二.绿色建筑理论体系
1.绿色建筑的理论
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的内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
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资源。
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条件并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宜憩舒适的环境,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确保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
1.2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而生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
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
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1.3 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
事实上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绿色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
然而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绿色人本主义只能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
而在现阶段,在工业、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论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杠杆此时此刻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4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
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