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烟台市福山区切实做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

信 息 荟 萃
20 月 0 年1 1
设 居 民 公 寓 1 0栋 , 置 换 腾 出 I 3 3h 0 可 3 . m 土 地 支 持 城 市 建 设和 大 项 目建 设 。 20 0 9年 1 8月 , 成 投 资 1 2亿 元 , — 完 .
实施 了 I 个 城 中村 的 改 造 , 设 居 民公 寓 5 栋 , 筑 面 积 1 建 2 建
田保 护 标 志 的设 立和 维 护 : 乡镇 、 基 本 农 田 保 护 标 志 的 备 村 设 立 、 护 ; 立 基 本 农 田 保 护 档 案 资 料 , 作 图件 资 料 等 。 维 建 制 《 知 》 求 , 是 新 设 立 的 基 本 农 田 保 护 标 示 要 严 格 按 照 通 要 一 国土 资 源 部 规 定 的 内 容 和 格 式 制 作 , 在 具 体 制 作 材 料 和 但
四是 合理 开 发 矿 产 资 源 。 开 展 矿 产 资 源 开 发 秩 序 整 顿 和 规 范 工 作 , 厉 打 击 不 合 法砖 瓦 窑 厂 , 法 关 闭 各 类 非 法 严 依 采矿企业 3 4个 , 市 矿 山 数 量 压 减 2 , 进 了矿 产 资 源 全 9 促
开 发 的合 理 布 局 和 结 构 优 化 : 入 勘 查 资金 I亿 多 元 , 查 投 勘
持 , 平 南 路 、 王 河 南段 、 香 公 园 改 造 、 区绿 化 等 一 批 和 赵 天 城
存 量土 地 7. m 6 7h 。
( 庄 市 山 亭 分 局 李 东方 ) 枣
重 点 项 目得 到及 时 开 工 建 设 , 善 了城 市 面 貌 和 人 民 生 活 改
居住环境 。
衡 ; 全 完 善 四 级 巡 查 网络 , 全 市 国 土 资 源 工 作 进 行 全 境 健 对 覆盖 、 岗覆 盖 、 员 覆 盖 、 程 覆 盖 , 确 责 任 , 化 监 督 , 全 全 全 明 强
烟台开发区规划图

烟台开发区规划图烟台开发区规划图是对烟台市开发区的规划布局进行图形化展示和说明的工具。
以下为烟台开发区规划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烟台开发区地理位置烟台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部,紧邻烟台市市区,东临黄海,西界龙口市,南接蓬莱市,北依招远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烟台开发区规划布局1. 总体布局:烟台开发区规划图中呈现出以工业园区为核心,配套商业、居住、公共设施等功能区相对集中的总体布局。
2. 工业园区:规划图中明确标注了工业园区的位置和范围,工业园区的布局主要以大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涵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3. 商业区:规划图中规划了相对独立的商业区,商业区内包括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商业步行街等商业设施,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和周边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4. 居住区:规划图中设置了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包括住宅小区和公寓楼等多种形式的居住设施,方便工业园区内的职工居住,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医疗、娱乐等配套设施。
5. 公共设施:规划图中还将一些公共设施的位置和布局进行了标注,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以满足工业园区内的职工和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烟台开发区规划图的特点1. 综合布局:规划图中统筹考虑了工业、商业、居住等多个方面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将不同功能区域相对集中,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2. 以工业为核心:规划图中明确将工业园区作为开发区的核心,以发展产业经济为主要目标,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
3. 便捷交通:规划图中强调交通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多个交通枢纽和道路网,方便居民和从业人员的出行,提高开发区的交通运输效率。
4. 环境保护:规划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了绿化带、景观区等环境设施,提高开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
总之,烟台开发区规划图是对该区域规划布局进行的图形化表达,通过合理的布局,明确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为烟台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二零一七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3)第一节高新区概况 (3)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4)第三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7)第四节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 (9)第五节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0)第二章规划调整完善总则 (13)第一节调整完善目的 (13)第二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3)第三节调整完善依据 (15)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 (18)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总体格局 (18)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目标与指标 (1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2)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 (22)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3)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4)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调整和空间管控优化 (25)第一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25)第二节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27)第三节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30)第四节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32)第五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4)第六节新增建设用地压覆矿产情况 (38)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39)第一节重点交通工程项目 (39)第二节能源及电力建设项目 (39)第三节其他重点建设项目 (39)第七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40)第一节落实规划目标责任制 (40)第二节加强实施监管与基础建设 (41)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附表: (44)附表1 高新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44)附表2 高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45)附表3 高新区各街道规划控制指标表 (46)附表4 高新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47)附表5 高新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情况表 (48)附表6 高新区耕地保有量调整情况表 (49)附表7 高新区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表 (49)附表8 高新区各街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50)续附表8 高新区各街道规划控制指标表 (51)附表9 高新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2)附表10 高新区中心城区管制分区表 (54)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强化耕地保护、促进集约用地、维护土地权益的迫切需要。
烟台区域地质构造分析

烟台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烟台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
本文将对烟台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
1. 地理位置烟台位于北纬37°20'至38°23',东经120°37'至122°43'之间。
其地理位置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邻近黄海和渤海。
2. 地质构造特征2.1. 地势烟台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主要有兖矿山脉、胶莱丘陵、苍山等。
其中,兖矿山脉位于烟台市西部,是主要山脉之一;胶莱丘陵位于烟台市东部,是由黄土和砂砾石组成的土地。
2.2. 地质结构烟台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多样,主要有两个构造单元,即软弱的古老地壳和稳定的新生地壳。
其中,软弱的古老地壳主要分布在烟台市的西北部,由古老的基岩构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稳定的新生地壳主要分布在烟台市的东南部,地质构造较为稳定。
2.3. 地质灾害烟台地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主要有滑坡、泥石流等。
其发生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需有相关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
3. 地质资源烟台地区地质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石、金矿等。
其中,煤炭资源储量较大,是烟台地区的重要能源资源;铁矿石也有较为丰富的储量,为烟台地区的重要工业原材料。
4. 环境保护和规划建设为了保护烟台地区的地质环境,需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坏。
同时,也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烟台区域地质构造的简要分析,旨在对烟台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具体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2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2号烟台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批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烟政呈〔2023〕4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烟台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大市与制造业强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宜业宜居宜游的品质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烟台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23.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69.1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000.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69.13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1.42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38%。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烟台市8个区(市)金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21〕13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烟台市8个区(市)金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21〕133号)
无
【期刊名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1()23
【摘要】烟台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批烟台市8个区(市)金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请示》(烟政呈〔2021〕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8个区(市)金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以下简称“整合方案”),由你市组织各有关区(市)对整合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向社会公布实施。
【总页数】1页(P62-62)
【作者】无
【作者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1;D625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和调整青州市、寿光市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鲁政字〔2021〕23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日照市傅疃河和却坡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鲁政字〔2021〕99号)
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和调整烟台市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鲁政字〔2020〕246号)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
(鲁政字〔2021〕39号)5.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1〕148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烟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通知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烟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25•【字号】烟政办发[2007]57号•【施行日期】2007.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烟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通知(烟政办发[2007]5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现将《烟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烟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28号文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鲁政发〔2005〕144号)和山东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紧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的通知》(鲁矿整办〔2006〕8号)精神,结合《烟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和全市矿山实际情况,编制本方案。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一)保护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和“谁利用、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的全面调查,查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预测发展趋势,划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保护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预防保护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地貌自然景观,最大限度地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损失,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区划分。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主要包括:《烟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36处禁采区、43个禁采点,主要铁路、公路可视范围内的区域,属于规划禁采矿种的矿区,城建规划区,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旅游度假区,军事禁区,特殊禁区,城镇供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以内,重点工程及重要基础设施附近,地质灾害危险区,存在难以防范、安全隐患的区域,已查明矿产经济意义较低且开采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地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准开采矿产的其它区域。
烟台地区地质构造

烟台地区地质构造
简介
烟台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本文将对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介绍。
地质构造特点
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地貌形态多样:烟台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海岸等不同地貌形态。
2. 构造类型丰富:烟台地区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包括断裂、褶皱、地堑等。
3. 岩石组成多样: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中含有多种不同岩石组成,如花岗岩、石灰岩、砂岩等。
4. 地质活动频繁:烟台地区位于地震带,地质活动相对频繁,地震和地质灾害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影响。
地质构造影响
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 资源开发利用:地质构造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影响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2. 土地利用规划: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考虑,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
3. 工程建设安全: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在工程规划中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4. 灾害防治工作:地质构造的特点决定了烟台地区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类型,需要加强相应的防治工作。
结论
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多样,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烟台地区地质构造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市牟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政府二○一○年一月一、总则(略)二、现状与形势(略)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 指导思想(略)(二)基本原则(略)(三)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开源节流、转变矿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配合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保护地开发优势矿产资源,对主要矿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指标要求进行总量调控,合理设置矿业权,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多元、稳定、安全、经济的矿产品供给体系,使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健康发展。
2、2015年近期目标(1)基础地质调查落实省、市规划部署的1:5万基础性重要成矿区(带)的矿产地质调查,提供一批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基岩出露区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及1:5万城市地质调查及灾害调查地质调查;城市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勘查;1:20万近海岸带高精度重力测量;1:25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着力推动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提供5处可供普查的地区。
(2)矿产资源勘查开展重要成矿区带的矿产勘查和深部找矿工作,力争发现新的矿产地,提供小型以上规模的矿产地3处,矿产后备资源储量有较大增长,并根据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成果,新划定一批矿产勘查区;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取得新突破,资源危机得到缓解。
新增矿产资源储量:金50吨(2000米以浅),完成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主要矿产资源实行开发总量控制。
固体矿产开发总量控制在360万吨左右。
调整优化矿山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
控制采矿权设置数量,矿山总数减少10%,由122个压至110个左右。
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矿山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关闭资源枯竭、长期亏损、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差和生产能力过小的矿山。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有效保护资源。
我区矿产资源选矿回收率总体上较高,规划期内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并进一步提高,部分矿种力争在基期水平的基础上再提高1~2个百分点。
主要矿种采选回收率:金矿选矿回收率分别由基期93.42%提高到94%。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进一步优化,人为地质灾害明显下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矿山采空塌陷区平均治理率达到75%;城市规划区、各类保护区及铁路、重要道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露天采场恢复治理率达到80%;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土地复垦监测制度,土地复垦率达70%。
3、2020年远景目标(1)基础地质调查全面完成1:25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基本完成1:5万城市地质及灾害地质调查。
(2)矿产资源调查根据规划期内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成果,新划定一批矿产勘查区,对成矿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储量,推进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勘查,进一步增强支柱性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发布局更加合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矿山综合利用达到较高水平。
开发总量控制在360万吨。
矿山总数仍控制在110个左右。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实现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土地复垦率进一步提高。
四、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略)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开发利用方向与布局1、开发利用方向根据国家、省、市矿业政策及我区矿产资源查明储量、开采利用及已建立的矿业基础的实际,确定金、铁、长石为我区重点开采矿种;限制开采的矿种为:石墨、饰面石材、建筑石材、河砂;禁止开采的矿产有砂矿、砂金、基本农田和耕地中的粘土矿等。
加强对海岸线资源、海砂资源、滨海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开采规划分区包括重点、禁止、限制开采区三类。
共划分出各类开采规划区20处。
各类开采分区详见附表12、附图2。
(1)重点开采区对我区优势特色重点矿种集中分布的区域;大、中型危机矿山的深部和外围区域;以及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等划为重点开采区。
共规划3个重点开采区,其中市规划1个,区规划2个。
——牟平金矿重点开采区(烟台市规划)。
包括牟平区中南部的金牛山金矿田等,面积150平方千米。
以牟平金矿、直格庄金矿、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矿山企业为依托,形成采、选、冶一体化的金矿开采区,规划年产黄金约1.5吨,工业产值约3亿元。
——辉寨建筑石材重点开采区,面积16平方千米,现有矿山15个,下步工作重点是增加资源量,扩大开采规模,规划年产建筑石材约30万立方米,工业产值约300万元。
——牧牛山金矿重点开采区,面积19.5平方千米,该区金成矿条件良好,下步重点加强勘查力度,整合现有开采资源,把该地区作为金矿的后备基地,规划年产黄金约0.5吨,工业产值约1亿元。
措施:根据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对上述区内已设采矿权进行资源整合;按开采规划区块的划分要求指导采矿权设置;关闭经整改达不到规划要求的矿山,最终达到合理、规模开采,集约化经营,矿山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限制开采区开发经济技术条件不成熟或开采利用方式不合理,市场容量有限且产品供大于求,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开采规划受限制的矿产地;各类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地带;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限制开采矿产的其它区域,禁止露天开采矿产地,严格限制地下开采矿产资源。
共规划限制开采区3个。
其中1个矿产限采区(徐村石墨矿区限采区(牟平部分)),1个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围限采区—昆嵛山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限采区),1个城市规划区核心区外围限采区—烟台市供水水源地(高陵水库外围)限采区。
措施:对已有矿山未达到开采规划准入条件的、资源浪费严重的,责令限期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注销采矿许可证;制定矿山环境保持与治理的目标和保障措施,并限期治理,对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注销采矿许可证;规划期内,不再设新的采矿权。
(3)禁止开采区禁止开采矿种的矿产地;城建规划区,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或城市规划区核心区,城镇供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以内,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地区等。
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区、市)道“三区二线”两侧一定距离(水平直距)或直观可视范围;海岸线及海岛、重要城镇、重要河流、水库、重大工程设施的一定范围内,以及其它按有关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地域。
共规划禁止开采区14处。
其中面状区域7个,文物及温泉(点)保护区7处。
在7处面状禁采区中:矿产禁止开采区1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保护区2个,风景名胜区1个,城市建设规划区保护区禁采区1个,城镇供水水源地保护禁采区2个。
措施:禁止新设置采矿权;对区内已设采矿权到期不再延续,注销采矿许可证;根据矿山实际提出关闭时限,各县、市、区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要进行公示,并定期进行巡查,确保关闭工作落到实处。
(4)规划区以外区域在上述规划区以外的区域开采矿产资源,必须先行对拟开采矿区进行可行性论证,拟建矿山必须符合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各开采规划分区见附表12、附图2。
3、开采规划区块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指导采矿权设置和促进矿产资源整合,重点对金矿产,其次为饰面石材等矿产,达到一定勘查程度并具有一定规划、开发价值或潜在开发价值的矿区,划分开采规划区块。
共划分出8个开采规划区块。
其中金2个,长石3个,建筑用花岗岩3个。
一个开采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确需分割或合并时,必须进行规划合理性论证。
详见附表13、附图3。
4、新建矿山准入条件(1)资质条件有与所建矿山规划相适应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其它有关规定的条件。
(2)资源条件必须有经资源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相应类型和规划的矿产资源储量。
(3)规模条件矿山建设须符合规划开采、集约经营的原则。
矿山开采规模应与矿区(床)资源储量相适应,开采零星资源的小型矿山,生产规模应达到《规划》确定的最低规划标准。
(4)技术经济条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矿山设计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方法选矿工艺及采、选设备必须科学、先进、合理、安全。
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能达到规定要求,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能综合开采、综合利用。
(5)生态环境保护条件。
符合本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准入条件,并提供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环评报告;矿山环境影响报告书、土地复垦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规划分区条件符合《规划》规定的开发矿种、开发分区和开采区块条件,及相关法规以及实时的国家产业政策条件。
我区为沿海地区,开发沿海及海洋矿产资源,同时必须符合《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应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
(二)主要矿产总量调控我区对7种矿产实行总量调控,其中饰面石材、建筑石料、建筑用砂为约束性指标矿种;金、铁、地热、长石等为预期性指标矿种。
1、约束性矿种饰面花岗岩:随着市场变化及政策宏观调控而趋于稳定,适当控制年产量,因此2015年至2020年,年总产量控制在40万立方米。
建筑石料:是分布最广、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大众化矿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民用等领域,也是此次总量调控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石料开发强度大,但从上级规划要求及我区长远考虑,要适当控制开采量,因此,2015年规划产量为60万立方米。
建筑用砂:根据《牟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城市化达到55%以上。
要实现上述目标,建筑石料、建筑用砂是最基本的原材料。
经水利主管部门调查,预计到2015年至2020年年总产量调控2万吨。
2、预期性矿种我区预期性矿种包括:金、铁、地热、长石。
铁矿:2007年我区仅1个铁矿开采矿山,产量仅为3万吨,我区铁需求多数依赖外部调入,预计2015年铁矿石产量6万吨,至2020年产量皆为6万吨。
金:作为我区的优势支柱矿产,近几年开采强度较大,其保有资源量难以满足金矿生产之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总量调控的措施限制金矿的开采强度。
规划2015年全区年开采金矿石量45万吨,金金属量3000公斤;2020年仍维持2015年的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