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合集下载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及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及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及注释11 合同主体本合同涉及的双方主体分别为: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接收方: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合同的标的为苏轼所作《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全文及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水光潋滟:在阳光照耀下,水波荡漾,光彩熠熠。

方好:正显得美。

空蒙:细雨迷蒙的样子。

亦奇:也显得奇妙。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淡妆浓抹: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112 双方权利义务提供方的权利与义务:1121 提供方有权确保所提供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及注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122 提供方有义务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向接收方交付相关内容。

1123 提供方应保证其提供的内容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接收方的权利与义务:1124 接收方有权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所接收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及注释。

1125 接收方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相应的费用(若有)。

1126 接收方不得将所接收的内容用于未经授权的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

113 违约责任若提供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准确、完整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及注释,应承担以下责任:1131 及时更正错误或补充遗漏内容,并向接收方赔礼道歉。

1132 若因提供方的过错给接收方造成损失的,应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若接收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以下责任:1133 若未按照约定支付费用(若有),应按照约定支付逾期利息。

1134 若将所接收的内容用于未经授权的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提供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114 争议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体裁:诗题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名字:苏轼年代:宋代描述: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翻译: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译文:西湖水在灿烂阳光地照耀下微波粼粼,西湖周围的群山在雨幕的笼罩下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原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如果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适宜。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赏析三:艺术特色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赏析四:语言赏析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译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这可是一首相当有名的古诗啦!咱们先来瞅瞅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下来咱们说说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她总是显得那么适宜。

说起这首诗啊,我想起有一次我去西湖游玩的经历。

那时候正好是初夏,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那景色简直让人陶醉。

我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过,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就好像在跟我打招呼似的。

走着走着,到了中午,天空突然就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儿,雨点就稀稀拉拉地落了下来。

刚开始我还有点懊恼,觉得这雨来得真不是时候,坏了我的好心情。

可当我放眼望去,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番韵味。

远处的山峦变得朦朦胧胧,就像一幅水墨画。

雨滴落在湖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仿佛给湖面穿上了一件珍珠做的衣裳。

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的美妙之处。

眼前的景色不正是苏轼笔下所描绘的那种奇特和迷人吗?我站在那里,静静地欣赏着,心里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画家,随意几笔就能勾勒出如此动人的画面。

回到这首诗,苏轼用他那独特的笔触,把西湖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巧妙地将西湖与西施相媲美,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西湖的迷人风姿。

无论是晴天的明媚还是雨天的朦胧,西湖都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咱们再仔细琢磨琢磨这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里的“潋滟”一词用得太妙了,让人仿佛能看到那湖水闪耀着光芒,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而“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空蒙”,则把那雨中的山峦那种缥缈、虚幻的感觉展现得恰到好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西施那可是古代有名的美女,苏轼用她来比喻西湖,说明西湖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装扮下,都是那么美丽动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拼音+翻译+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拼音+翻译+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拼音+翻译+赏析苏轼的《》全文拼音是怎样的呢?《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家喻户晓的描写西湖的最佳。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拼音、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shuǐ guāng j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水光潋滟晴方好,shān sè kōng méng yǔ yì qí山色空濛雨亦奇。

yì bǎ xī hú bǐ xī zǐ欲把西湖比西子,dàn zhuāng nóng mǒ zǒng xiāng yí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饮湖上初晴后雨: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的意思。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好。

方,刚刚,副词。

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亦:也。

奇:奇妙。

欲:想要。

西湖: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淡妆浓抹:或淡雅地妆束,或浓艳地打扮。

[诗意1]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诗意2]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

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

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

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

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诗意3]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赏析一]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注释]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显得美。

④空蒙: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⑦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⑧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

抹,涂脂抹粉。

⑨相宜:合适、适宜。

[1]西湖: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解释1: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雨中的山峦苍茫也很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不管淡妆浓妆总是如此多娇。

解释2: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含义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

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翻译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翻译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翻译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

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

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的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的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的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题中的“饮湖上”指的是在西湖上饮酒赏景,“初晴后雨”则描述了天气从晴朗到下雨的转变。

诗的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意思如下: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用绝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西湖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它充分展现了苏轼的才华和艺术造诣。

这首诗不仅让人们对西湖的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饮湖上初睛后雨全诗理解

饮湖上初睛后雨全诗理解

饮湖上初睛后雨全诗理解导语: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饮湖上初睛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湖:指杭州西湖.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初睛:起初开始放晴.后雨:后来天又下雨.潋滟:水波荡漾粼粼闪动的样子.睛:通假字."睛'通"晴',晴天.方:刚刚,正好.空蒙:形容空中雾气迷茫的样子.亦:也(刚刚,正好).与诗中"方'同义.欲:想.西子:越国美女西施,淡妆浓抹:化妆,淡描娥眉,浓施粉黛.总:都.相宜:合适,适宜.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在西湖上饮酒欣赏开始晴天和后来下雨景色波光荡漾闪烁晴天刚好雅致,山雾朦胧漂渺雨中也很美妙,我想把西湖比作是美女西施,淡描浓施都是那么美丽宜人.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天下起雨来.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漂漂渺渺,又显出别的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怎么装扮,总能自然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这首诗大意描写了西湖的景色,赞美了西湖的山水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很美丽宜人.[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组合作学习古诗:我们来学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感受晴天西湖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
(1)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2)观看水光潋滟西湖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水光潋滟啊,你能用其他的词表现水光潋滟吗?指导朗读。
(3)晴天的西湖还有很多美景,同学们,你能想象吗假如你就是大诗人苏轼,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万里无云的天空下,在碧空万里的晴空下,你还会看见哪些美景哪些好景?
内容
21.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
费顺国
时间
11.15




1.学生情况分析:
古诗一直是学生比较喜欢学习的内容,其一,孩提时,大多父母会要求读背,其二,内容简洁,朗读上口,便矛记忆。进入三年级后,对古诗积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在多积累的同时,也要学会读懂古诗,学会方法。对本班学生,读背好像情况较好,但想像的深入不够,要通过如图片或视频或教师的语言引导来帮助。
4.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读通诗句,初步感悟
1.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2.初步感受诗歌。
1.任务一:我会读
2.检查交,重点指导:潋滟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亦yì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结合同步练练习的情况)
⑵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留下的西湖的初步印象。
我会读:
1.读一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
精读课诗文,理解古诗
1.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1.回忆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意)
2.学习材料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会正确书写。



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感受晴天西湖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
(1)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2)观看水光潋滟西湖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水光潋滟啊,你能用其他的词表现水光潋滟吗?指导朗读。
(3)晴天的西湖还有很多美景,同学们,你能想象吗假如你就是大诗人苏轼,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万里无云的天空下,在碧空万里的晴空下,你还会看见哪些美景哪些好景?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任务分解
对应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
快乐学习单设计
复习导入
1.复习已学的诗。
2.讲讲自己了解的西湖。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望天门山》,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小结。
3.我们欣赏了长江美丽的景色,再来欣赏西湖美丽的景色好吗?观看图片,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你对西湖有什么了解?
6.全班有感情地背诵。
我们来学:
1.按方法自学,然后交流。
2.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拓展练习
1.积累更多的古诗
2.能正确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古诗,来背诵一下。
2.完成作业本的相应练习。
感受雨天西湖景色:山色空蒙雨亦奇
(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想到了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2)观看图片,指导有感情朗读。
4.总结:晴方好,雨亦奇,西湖时时皆美景,无论什么时候西湖都是美的,再读前两句。
5.如此美妙的西湖,在诗人眼中,他把西湖比作了什么?介绍:西子
思考: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有感情朗读后两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