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栽培与管理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要点

蓝莓种植技术要点蓝莓种植技术要点如下:1. 土壤选择:蓝莓偏爱酸性土壤,pH值应在4.5-5.5之间,富含有机质和疏松的土壤。
可通过改良土壤pH值或选择合适的土壤来栽培蓝莓。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蓝莓品种,以确保较好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应注意各个品种的果实成熟期,选择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以延长蓝莓的采收期。
3. 栽培技巧:在种植蓝莓时,需注意季节和天气条件。
蓝莓偏爱较为凉爽的气候,应避免在高温季节种植。
同时,要定期修剪和整理蓝莓植株,确保蓝莓植株的健康和通风。
4. 施肥管理:在蓝莓的生长过程中,及时施肥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
可选择有机或化学肥料,并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合理施肥。
5. 病虫害防治:蓝莓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蓝莓萎凋病等。
定期监测植株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等。
6.水分管理:蓝莓对水分需求较大,但也对排水性要求高。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避免积水,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7.采摘和储存:选择合适成熟的果实进行采摘,并及时储存或销售,以保持蓝莓的新鲜和品质。
蓝莓一般可在成熟后的3-5天内进行采摘,避免果实过熟或过酸。
8. 病虫害防治:蓝莓常见的病虫害有蓝莓刺叶蛾、蓝莓迁地蚜、蓝莓粗皮病等。
采取定期巡查和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或生物防治剂来控制害虫,同时也要注意病害的防治,如合理间隔采摘和及时清除病叶等。
9. 灌溉管理:蓝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避免水分积聚。
施行滴灌或喷灌可确保根区域的水分充足,同时避免叶片浸水,以防止发生病害。
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调整灌溉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
10.控制结实数量:蓝莓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花芽,但一些研究表明,控制结实数量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适量修剪和掐芽,去除过多的花芽,使蓝莓植株能够集中能量和养分,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甜度。
11.采收和储存:蓝莓的采收时间主要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蓝莓标准化种植实施方案

蓝莓标准化种植实施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丰富的水果,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等多种健康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种植蓝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蓝莓标准化种植的实施方案。
一、环境选择1. 土壤选择:蓝莓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酸性土壤。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
2. 地块选择:选择有利于蓝莓生长和管理的地块,避免水湿、风大的地方,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品种选择1.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蓝莓品种,如寒地品种、暖地品种等。
2. 选择具有高产、耐病、品质好的蓝莓品种进行种植,确保产量和质量。
三、栽培管理1. 土壤准备:在种植前进行地力调查,翻耕松土,施入有机肥和矿物肥,改善土壤结构。
2.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地块条件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00-3000株。
3. 按时浇水施肥:定期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充足,促进蓝莓生长。
4. 剪除管理:按时修剪蓝莓树冠,保持通风采光,促进果实成熟和增产。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果园,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蓝莓的健康生长。
四、收获与加工1. 根据品种的不同确定收获时间,一般在果实完全成熟时进行。
2.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采摘,保持果实的完整和质量。
3. 及时将采摘的蓝莓进行加工和包装,保持新鲜度和口感。
五、市场营销1. 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2. 开展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量。
3.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保持顾客满意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农户标准化种植蓝莓,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更多的农户和种植户能够加入到蓝莓标准化种植的行列,共同推动蓝莓产业的发展。
【来源:百度百科】。
第二篇示例:蓝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蓝莓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茂密的叶片,有许多类型。
它们喜欢阳光,需要充足
的水分进行充分的生长发育。
下面是一些种植和管理蓝莓的技术:
一、选择蓝莓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蓝莓品种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会丰富美
食和果实质量。
在选择品种时要注意早熟性品种、耐病性品种、营养丰富的品种,这样才
能确保种植的收益最大化。
二、育苗:当选定品种以后,就可以着手育苗,用苗木改良、繁殖。
育苗期是蓝莓丛枝、株型完整化的核心环节,在育苗时要控制温度及湿度,以防止苗木的病变和反复萎蔫。
三、种植:育苗后要及时种植,最好选择春季种植。
种植时要先做土壤分析,要求土
壤湿润、肥沃,有足够的养分,还要给植株适当的空间,使其有有利的生长环境。
四、施肥:蓝莓需要养分的供给,高质量蓝莓的培育,尤其是果实发育的进程需要充
足的养分,可以分三次施肥,分别在春季、夏季和秋季。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情况进行合理
投料,以增加富含养分的有机肥料,使植株得到良好的养分供给。
五、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发现病虫害,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比如空气流通、喷药、灭虫等。
减少滋生病虫害的机会,确保鲜果的高品质。
六、修剪植株:蓝莓植株要及时进行修剪管理,以维持株型,减少长形蔓,促进蓝莓
枝叶浓密、自然,增加果实的树状。
同时可以定期清洁一次蓝莓果园,以保持果园清洁,
进一步促进蓝莓果实的生长发育。
总之,种植蓝莓植物并不难,但是在蓝莓的种植和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因素,如植物
的品种、栽培技术、施肥等,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蓝莓栽培与管理技术

通过调节储存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可以延长蓝莓果实的保鲜期。 可以采用气调袋或气调库等方式进行储存。
储存要求
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果实受到污染;同时 ,要定期检查果实的品质和数量,及时处理不良品和过多库存。
05
蓝莓产业市场与前景
蓝莓市场现状与趋势
蓝莓市场现状
近年来,蓝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蓝莓产品价格稳定 且销售渠道多样化。
蓝莓种植时间与方法
种植时间
蓝莓适宜在春季或秋季种植, 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而定。
种植方法
采用穴植法或条植法,根据品种 和土壤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种植深度
蓝莓种植深度应适宜,过深过浅都 会影响生长。
02
蓝莓树苗管理
蓝莓树苗选择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地气候、土壤条件, 选择适合的蓝莓品种,考虑果 实品质、产量、抗病性、适应
口感判断
通过品尝果实的口感来判断成熟度。成熟的蓝莓果实口 感细腻,甜度适中,略有酸味。
生理指标判断
通过检测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指标来 判断成熟度。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果实的成熟程度和品质 。
蓝莓采摘方法与技巧
手工采摘
对于小面积的蓝莓园,可以采用手工采摘的方法。采摘时,用手 指轻轻捏住蓝莓果实的基部,用力采摘,避免损伤果实。
蓝莓市场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蓝莓营养价值的认识,蓝莓食品加工业发 展迅速,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干等产品不断涌现。
蓝莓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蓝莓产业问题
当前蓝莓产业存在品种单一、产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蓝莓产业挑战
蓝莓种植技术与管理

蓝莓种植技术与管理一、概述蓝莓,学名Vaccinium uliginosum,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
蓝莓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K、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被誉为“天然的保健品”。
在我国,蓝莓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的重要果树作物。
本文档旨在为广大蓝莓种植者提供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以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二、选址与建园1. 选址蓝莓喜酸性土壤,适宜在 pH 值为 4.5~5.5 的环境中生长。
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酸性土壤地区。
2. 建园(1) 整地:在选定地块后,进行深翻,深度为 20~30 厘米,以利于根系生长。
(2) 定植:蓝莓定植株行距一般为 1.0~1.5 米,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可适当调整。
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 Avoid extremely hot or cold weather。
三、栽培管理1. 浇水蓝莓喜湿润环境,但不耐积水。
因此,在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避免水土流失。
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果园内积水。
2. 施肥蓝莓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料等。
3. 修剪蓝莓修剪主要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冬季修剪主要去除病弱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夏季修剪主要疏除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等。
4. 病虫害防治蓝莓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防治。
四、采收与储藏1. 采收蓝莓成熟时,果实颜色鲜艳,口感酸甜适中。
一般采收时间为早晨或傍晚,避免阳光直射。
2. 储藏蓝莓储藏应在 0~4 ℃的低温环境下进行,湿度控制在85%~90%。
注意通风,防止果实腐烂。
五、总结蓝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选址、建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等。
只有详细了解并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蓝莓果实。
蓝莓树栽培技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策略

蓝莓树栽培技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策略蓝莓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由于其滋味独特和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然而,要想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蓝莓果实,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策略,从而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一、选择适合的品种选择适合所在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蓝莓品种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重要一步。
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农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在选购蓝莓苗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并选择病毒和病菌抗性较强的品种。
二、合理的土壤管理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宜选择酸性土壤,pH值在4.5-5.5之间。
因此,农民们可以通过添加松软酸性土壤、柴油炉灰或硫酸铝等方法来调整土壤的酸性度。
此外,蓝莓对有机质需求较大,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及时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或鱼粉。
三、科学的灌溉管理蓝莓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不耐干旱,因此灌溉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初次栽培后的两年内,灌溉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在蓝莓果实成熟期,需要增加灌溉量,促进果实膨大和增甜。
四、适宜的修剪和疏果适宜的修剪和疏果可以帮助蓝莓树形成良好的枝状结构,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般而言,蓝莓树的修剪应在秋季或春季进行,去掉生长虚弱、病虫害受损或交叉的枝条。
而在果实胚芽期,适当疏果可以减轻树体负担,促进剩余果实的膨大和甜度的提高。
五、合理施肥蓝莓作为营养要求较高的水果树,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栽培过程中,农民可以根据蓝莓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营养状况来制定施肥方案。
一般而言,在蓝莓苗木时期,可以使用高氮肥料促进生长;而果实成熟期,则应选择富含磷和钾的肥料,以促进果实的膨大和品质的提高。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对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农民们可以通过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日常巡视和提前预防等方式,降低病虫害对蓝莓的危害。
蓝莓管理和栽培技术

蓝莓管理和栽培技术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水果,其管理和栽培技术对于蓝莓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蓝莓的种植环境、土壤要求、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蓝莓的管理和栽培技术。
一、种植环境蓝莓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我国,蓝莓的主要种植区域有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蓝莓对光照要求较高,日照充足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颜色的形成。
同时,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pH值在4.5-5.5之间的酸性土壤,土壤排水性要好,富含有机质。
二、土壤要求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酸性土壤种植。
在选址时,应选择酸性土壤较好的地块进行栽培,如选择砂质土壤、泥炭土或酸性沙壤土等。
为了提高土壤的酸度,可以在栽培前进行石灰化处理,或者使用硫酸铵等酸性肥料进行施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三、栽培方法1. 种植方式:蓝莓可以通过定植苗木、扦插、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
一般而言,定植苗木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可以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定植。
2. 植株间距:蓝莓的植株间距应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方式而有所调整,一般建议横向间距70-100厘米,纵向间距40-60厘米。
3. 土壤改良:在栽培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措施,如深翻土壤、施加有机肥料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4. 灌溉管理:蓝莓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在干旱季节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
同时,应注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四、病虫害防治蓝莓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常见的病虫害有蓝莓红蜘蛛、蓝莓刺蛾、蓝莓花叶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杂草:保持蓝莓周围的环境整洁,清除杂草,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提高植株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但要注意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肥料积累和土壤酸碱度的变化。
3. 喷洒农药:在病虫害高发季节,可以适量喷洒杀虫剂或杀菌剂,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蓝莓的栽培技术

蓝莓的栽培技术蓝莓是一种美味且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小果实,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蓝莓的栽培技术,帮助您了解如何成功地栽培出高品质的蓝莓。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分点列表:1. 土壤和气候条件:-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4.5至5.5之间。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将土壤酸化到合适的水平。
- 蓝莓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最好是每天至少6小时。
但是在夏季干燥的地区,适当的遮荫可以帮助蓝莓植株避免过度蒸发。
- 蓝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较强,但不耐寒。
一般来说,蓝莓喜欢温度在15至32摄氏度之间。
2. 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蓝莓品种。
- 一些受欢迎的品种包括'蓝精灵'、'蒙特瑞'和'奥利'等。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生长较为健壮。
3. 种植和繁殖:- 蓝莓可以通过种子、插枝或分株繁殖。
- 制作种子苗时,将蓝莓果实压成泥状,并将其放在湿润的纸巾上,进行发芽。
发芽后的种子可以移植到小盆或育苗盘。
- 插枝法是将蓝莓植株的侧枝剪下,插入湿润的培养土中。
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植株侧枝通常在几周内就能生根。
- 分株繁殖是将蓝莓植株的根系分成几份,然后分别移植到新的盆土中。
4. 栽培和管理:- 在种植蓝莓前,应该将土壤酸化到适当的pH值范围,并加入有机质丰富的堆肥。
- 保持土壤湿润度,但不要让水积聚。
蓝莓植株对过量的水分敏感,容易引发疾病。
-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可以在植株周围撒上酸化剂或草木灰,但不要直接接触蓝莓植株。
- 针对不同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施肥频率和方式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蓝莓每年需要施加一到两次有机肥料。
5.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蓝莓病害包括灰斑病、蓝莓叶枯病和蓝莓细菌性枯萎病等。
定期检查植株,及时清除感染的叶子和枝条。
-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喷洒,控制蓝莓果蝇、蚜虫和蓝莓刺蛾等害虫。
- 在预防病虫害时,应尽量选择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莓栽培与管理技术蓝莓(bluebury)又称越桔或蓝浆果,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适于在红黄壤上生长、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兴优良果树。
其果实中除含有一般水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不饱和脂肪酸、鞣花酸及微量元素钾、钙、锌、铁等,V、E和B族维生素在蓝莓中的含量也比较突出。
其中鞣花酸是公认的抗癌物质,特别是蓝莓果实中高含量的花色甙类色素,经医学证明对减轻眼睛的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有独特功效。
它是抗癌、预防血栓及动脉硬化、抵抗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心脏疾病和延缓衰老的非常可靠的保健食品,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蓝莓果实不仅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而且色泽鲜艳,呈深红,是迄今为止最优质的天然色素。
蓝莓适应性强、耐贫瘠,病虫害少,栽培管理简便易行。
其唯一苛刻的要求是土壤酸性和满足休眠的低温条件,要求土壤pH值一般在4.2~5.5,这正是我国红、黄壤地区的特点。
我县从2000年至今已成功发展蓝莓近万亩,现将蓝莓的管理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栽培技术1.1园地选择根据蓝莓的生态适应性,先确定适栽区域(即气候条件适宜区),然后进行种植地块的选择。
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首先了解或测定土壤pH,pH应在4.2—5.5之间;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而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南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2m宽的梯田;立地类型以荒山地、低产松林改造地最佳,坡地退耕也可。
但退耕地的栽植成活率不如松林改造地的成活率高,而且病虫害和杂草也比松林改造林地多,使管理成本增大。
在南方丘陵山区,结合商品林基地建设,推广种植蓝莓,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调整了林种结构,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
1.2定植密度与整地定植密度:高丛蓝莓以1.0~1.5m×2.0~3.0m为宜;兔眼蓝莓常选择1.5m×2~2.5,;半高丛蓝莓选择0.6~1.2×2m。
在国外,实际栽培密度常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
我国南、北方,可以根据实际经营目标选择适宜的密度。
整地:定植前挖定植穴称为整地,整地(定植穴)规格为1.0m(长)×1.0m(宽)×0.5m(深),种植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整地规格,兔眼蓝莓可适当增大整地规格。
定植穴挖好后,将取出的泥土掺入磨碎的松树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匀后回填入穴内,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30cm为宜,在土壤酸度不够的情况下可掺入适量硫磺粉。
1.3 品种配臵与定植时间异花授粉是提高蓝莓产量和果实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丛蓝莓自花结实率高,而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
异花授粉可使高丛蓝莓的座果率从67%提高到82%,使兔眼浆果从18%提高47%。
因此,在蓝莓的种值园内,至少需配臵两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授粉树配臵比例一般为2~3:1,即主栽品种2~3行,授粉品种1行。
定植时间:在冬季不很干旱的南方,以秋季至早春萌动前定植最好。
一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而且要扶土踩紧压实,做到“三扶两踩一提苗”。
在秋冬季干旱的地方以雨季到来时定植为宜;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在贵州麻江夏季定植,也能达到95%以上的成活率。
2管理技术2.1施肥蓝莓对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N肥,也可根据叶的分析或缺素症状施入其它肥料。
但要特别注意蓝莓是嫌钙植物,对钙有迅速吸收和积累的能力,在钙质土壤上种植时,由于吸收钙过多而导致缺铁失绿或死亡。
从整个树体营养析,蓝莓又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树体内N、P、K、Mg、Ca 的含量很低。
因此,过多施肥往往会导致肥料过量而伤害树体,影响产量。
蓝莓属喜铵态氮树种,因此,施N时要禁止使用硝态N,因为硝态N对蓝莓有害,尤其是NaNO3;用铵态N效果较好,在pH5.0以下时,用尿素较好,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下,尿素可顺利转化为铵态N,在pH高于5.0时则以(NH4)2SO4为佳。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土壤pH 而定。
在施用K肥时,切忌施KC1,因为C1对蓝莓有害,可使用K2SO4等。
生产上应尽量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如猪、牛粪。
也可以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等。
施肥方法可以全园撒施,也可以沟施。
在南方山地一般以开沟施为宜,可有效减少肥水流失。
施化肥时沟宽20~30cm,沟深10~15cm;秋、冬季施农家肥时,沟宽30~35cm,沟深35~40cm。
绿肥则通过翻挖压青埋入土中。
2.2杂草控制、土壤管理用除草剂除草是一种经济有效之举,但土壤管理,除了消除杂草,还有其它要求。
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地面覆盖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可采用粉碎的松树皮、松针、苔藓和枯枝落叶等覆盖园地。
在松树多的地方,枯落松针是一种很好的地面覆盖物。
地面覆盖有许多好处:首先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缓冲土壤温湿度的骤变,保护根系;其次,有利于使土壤pH维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减少缺素症,促进生长和增产;第四,防止杂草效果好。
此外,覆盖还使蓝莓在比较干旱的高坡矿质土壤栽培成功,有人用聚丙烯塑料膜进行地面覆盖,也取得较好的土壤保湿和杂草防止效果。
但其它方面的作用不如植物残体。
行间进行季节性间作低矮作物也有较好的效果,它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有较好的行间防草作用,在粘重土壤上应用的效果尤为突出。
在大面积种植蓝莓时,难以用植物残体覆盖;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植前用除草剂,杀灭杂草,定植后全垦园地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红三叶等豆科植物,三年后可完全覆盖园地,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贵州麻江蓝莓园采取播撒白三叶覆盖园地,效果十分良好。
另外,在土壤管理中,水分灌溉也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北方干旱缺水地区。
南方的降雨量条件完全可保证蓝莓的正常丰产,但在果实膨大期遇干旱会使产量大大降低,因此建立灌溉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2.3整形修剪果树的整形修剪是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矛盾,解决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从而实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蓝莓为多年丛生灌木,对它的整形修剪与大果型果树不同,而且,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修剪方法也有差异,要区别对待。
高丛蓝莓的修剪主要任务是调节当年结果与下一年的结果潜力。
幼树整形修剪主要是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促进树冠尽早形成。
一般在定植后第1~ 2年主要以去花芽为主,目的是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树冠、增加枝量;第3年修剪主要疏去基部弱小枝、病虫枝,保持树冠直立,以便结果后果实离开地面,第3年株产控制在1kg左右。
一般在定植第3~4年之前修剪量不大。
对成龄树,则要着眼于收获的质与量。
对直立型品种,疏除树冠中心部位的枝以使树冠开张;开张型品种,需剪除下部的放射状枝,重剪弱枝,以促进形成壮枝和产生较多的叶;疏除细弱枝,保留强旺枝,短截长果枝,根据枝条强弱,保留3~5个花芽,每个结果枝要有足够的叶片,以足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和保证果实品质。
花量大时,要进行疏花疏果,甚至疏除整个花序,当树体进一步衰老,到20年后,若不进行品种更新,则需重重回缩,进行树势的更新复壮。
兔眼蓝莓的修剪要依树体长势而定,兔眼蓝莓能够承受很高的产量,因此,对幼树主要是除掉下部弱枝和树冠中部过分拥挤的枝条。
对成龄老树,主要是防止树冠过高和内膛过密。
疏除密枝、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结果主枝年龄超过5~6年,要回缩更新。
由于蓝莓在我国大面积的种植才刚起步,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还在不断探索和试验中。
2.4病虫害防治蓝莓在新种植区很少见病害,而害虫的种类较多,但在国内未见有大的危害报道。
不过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栽培时间的延长,其病虫害防治将成为蓝莓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蓝莓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僵果病、茎干腐烂病。
有时种植户往往把蓝莓树体缺素(缺铁、钾、镁等微量元素)而导致叶片变色而误认为是病害。
蓝莓不同种类和品种对病害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高丛蓝莓的抗性明显低于兔眼蓝莓。
如高丛蓝莓中的达柔(Darrow)易感染根腐病和茎干溃疡病。
蓝莓的各种病害均可在生产管理季节用硫剂或其它杀菌剂进行防治。
也有报道认为茎干溃疡病很难用杀菌剂防治,因此,该病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已成为北方高丛蓝莓的毁灭性病害,国内尚未见有该病害的报道。
蓝莓园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果蝇、毒蛾、刺蛾、大蚕蛾、天牛、蝽象、枝梢食心虫等危害叶、果、枝干。
其中对蚜虫、螨类、毒蛾、刺蛾、大蚕蛾等叶部虫害,用杀虫剂均可防治;对天牛、食心虫等枝干虫害,了解其生活史后,可用杀虫剂喷杀幼虫;对果蝇等果实害虫及部分天牛可在5—7月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特别是5月上旬开始诱杀第1—2代成虫,是对7—8月果实成熟盛期减少危害非常关键的防治措施,而且效果非常良好。
蓝莓简介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橘或蓝浆果,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适于在红黄壤上生长、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兴优良果树。
其果实圆形或扁园形,深蓝色,单果种0.5~2.5g,果实柔软多汁,风味醇美,香气特殊。
适于鲜食和加工。
果实中除含有一般水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不饱和脂肪酸、鞣花酸及微量元素钾、钙、铁等,VE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突出。
特别是蓝莓果实中高含量的花色甙类色素,经医学证明对减轻眼的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有独特功效。
据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研究报道:蓝莓的抗氧化作用列各种水果蔬菜之首。
它是抗癌、预防血栓及动脉硬化、抵抗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心脏疾病和延缓衰老的非常可靠的保健食品,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蓝莓的鲜果和加工产品风靡欧美市场,国际市场上蓝莓鲜果售价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美元/kg以上,供不应求,国内市场几乎空白。
蓝莓适应性强、耐贫瘠,病虫害少,栽培管理简便易行。
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争相引种发展。
由于它对土壤条件要求苛刻(土壤PH值4.2-5.5),限制了它的扩展范围,但仍有一些国家将土壤改良后进行栽培,如以色列等。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较早的有吉林农业大学和江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
目前商业性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贵州、山东和吉林,但全国蓝莓的人工栽培总面积不足500hm2,因此,发展潜力巨大。
麻江县2000年引进6个品种,建立10亩母本园。
2002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科技示范园100亩,2003年又种植了100亩,总规模达200亩,成为目前西南最大的蓝莓科技示范园。
同时技术人员用3年的时间摸索,成功攻克了蓝莓育苗难关,建立了高效繁育蓝莓苗圃基地200亩,为蓝莓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苗木保证。
由于麻江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在蓝莓生产上的技术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客商到县内租地种植蓝莓,目前,我县共发展蓝莓近万亩。
蓝莓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桔或蓝浆果,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适于在红黄壤上生长、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兴优良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