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越的交通流量和运输能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城市化进程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高效、安全、便捷和舒适运行,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高速公路管理的必要手段。

1.2 研究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也相应地在不断升级完善,既有利于优化路网资源配置和提高运输效率,也可保障高速公路交通行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研究和设计基于智能化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监测,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传递,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技术应用效果,并且成功实现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二章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分析2.1 高速公路的交通流特征高速公路流量大、运行快、密度小、车速高、车辆间距大、流动性好、运输效率高、复杂性强等特点,因此需要针对这些特点开发适合的智能交通系统。

2.2 高速公路的数据采集方式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决定了数据采集方式的复杂性,数据采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足够的信息,以便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科学预测。

数据采集方式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精度、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三章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建3.1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管理系统包括三大模块: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任务调度系统。

其中数据采集部分是将车辆流量信息、车辆类型、速度、距离等数据采集下来,数据处理部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交给任务调度模块进行调度。

3.2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都得到了应用,其功能架构设计如图所示:第四章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4.1 实验环境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某高速公路路段进行了交通流分析,并采取了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以获取高速公路的数据。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2、选题的意义
Page 4
(二)选题的标准
新颖性
重要性
可行性
客观标 准
主观的标准则是指研究题目要适合研究者的特点
Page 5
三、题目的来源及选题方式
1、题目的来源
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 展。
2、选题方式 (1)研究者选题
什么是纯自主选题?
(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
到研究对象的生活、 工作环境中,与他
们的密切接触
Page 11
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 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包括:各种抽样方法、问卷
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技术、文献选 择、文献收集技术等。
Page 12
3、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案 资料分析方案包括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资料分析的内容是指在收集的资料中需要进行各
A.重要性 B.新颖性
C.可行性 D.科学性
2、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研究, 这种社会研究方式是( )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
Page 14
3、社会研究的选题方式中,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 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这是( )
A. 申报研究课题 B. 纯自主选题
B.开展实地调查
C.设计问卷
D.撰写研究报告
8、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 B.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 C.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D.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进行长时间深入的互动
Page 17
9、研究题目的主要来源是( ) A.专家观点 B.热点话题 C.文献资料 D.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A.实地研究 B.调查研究

管理学_第三章_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ppt精选课件

管理学_第三章_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ppt精选课件
➢ 有利于及时、灵活、有效地处理特殊问题或紧迫 问题 , 避免出现“一刀切”的僵化管理现象 ;
➢ 有利于与法律、经济等方法之间互补互促、结合 使用 , 提高整体管理功效 , 从而维护组织系统的 稳定。
编辑版pppt
31
(2)弊端 :
➢ 一是由于它强调领导者的权威性,易导致搞 “ 人 治”。
➢ 二是由于过分强调集中统一,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不便于管理分权。
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的经济利益之间 的关系,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方法。 2、形式: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 奖金与罚款。
编辑版pppt
33
3、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被管理者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采取管理者所预期的行为的。
➢平等性。 ➢关联性。
编辑版pppt
34
4、经济方法优劣 (1)优点: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 有利于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性。 (2)注意点 : 若单纯用经济方法来进行管理,会造成 “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影响其工作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的认识过 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1、要素研究阶段 2、行为研究阶段 3、主体研究阶段
编辑版pppt
5
人本管理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1、有效管理两条途径: 高度集权,从严治厂,铁的纪律,重奖重罚。 适度分权,民主治厂,职工参与,科学管理。 2、职工参与治厂的具体途径: 职工代表大会 参与监事会 参加日常生产管理活动
2、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3、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
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编辑版pppt

第3章-实验研究设计

第3章-实验研究设计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第二节 实验研究设计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受 试对象(包括人或动物)施加处理因素,控制非处理因素,分析比较 处理因素效应的一种研究方法。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一、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又称研究对象,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根据研究目的不同, 受试对象可以是人、动物和植物,也可以是某个器官、细胞或者是机 体的生物材料。
Z Z n
2
n
表示所需的样本含量
Z 单侧或双侧的界值
Z 单侧界值 容许误差 总体标准差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估计
Z Z n 2
2
n
表示所需的样本含量
Z 单侧或双侧的界值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二、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对照的设立是控制混杂因素不可 缺少的重要原则。对照是指除试验组外,再设置一个或多个对照组进 行同步试验,其目的在于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 对比,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实验研究设计中,受试对象被分到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是接受处理因素 或者非处理因素不是由研究者主观决定,而是通过随机化的方法来确 定的,此方法的目的是控制或消除非处理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二、实验研究设计类型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动物实验即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在 动物实验设计中,可以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包括实验的环境、温度、 湿度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三章 研究设计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研究设计
赵冬阳 讲师 西南财经大学 市场营销 博士生
教学目的

定义研究设计,对各种研究设计进行分类,并且解释 探索性研究与结论性研究的区别。 比较基本的研究设计-探索性研究设计、描述性研究设 计和因果研究设计。 描述性研究设计中的主要误差来源。 讨论协调研究项目时面临的管理问题,特别是预算与 进度安排。 描述营销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并说明他是如何指导 营销研究过程的。 理解在进行研究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与冲突。
设计研究的探索性阶段、描述性阶段或 因果阶段(第3-7章)
详细说明测量与设计量表的程序(第8-9 章) 设计调查问卷(访谈表)或者合适的数 据收集表格,并进行预调查(第10章) 确定抽样过程和样本量(第11-12章)
制定数据分析计划(第14章)
Develop a plan of data analysis (Chapter 14)
2011/2/12
8
ZHAODongyang Panzhihua University
Exploratory & Conclusive Research Differences 探索性研究与结论性研究的区别
比较项目 探索性研究 结论性研究
目标
特征
提供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
只是大体定义出所需要的信息 研究过程灵活、非结构化 样本小、不具代表性 定性的原始数据分析 尝试性 进一步的探索性研究或结论性 研究紧随其后
Causal 因果研究
Determin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确定因果关系
Manipulation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effect on dependent variables 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 Control mediating variables 控制调节变量 Experiments 实验法

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管理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1.思考过程:本质上是将让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2.表述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大脑已得的潜在知识转化为可以传递、保存、扩散的显在知识的过程。

3.纯理论研究:华莱士模型的上半部循环,T-H-E-T,即从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回顾和主观臆测提出假设,再通过经验数据进行概括,然后推导出理论。

具备良好的理论研究功底或思辨能力,可以得出相当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4.理论的去向:继续今后的研究,推出新的成果;发表落实著作权,为同行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

5.知识的分类:事实类知识、原理类知识、技能类知识、人际类知识。

内容性知识:指我们人类知识库里存放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

包括事实类知识和原理类知识。

方法类知识:指我们发现和处理内容类知识的方法、技能或工具等。

包括技能类知识和人际类知识。

规则类知识:包括制度类知识和伦理性知识。

6.认知方法:传承知识方法(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 李怀祖分类发现知识方法(科学法、思辨法、直觉法)7.好思考:有意义的假说(研究有三种: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即提出又验证假说)有创造性的假说好表述:易于理解的表述有说服力的表述(有说服力的论文具备三点:一是证据充分、资料确凿这是事实说服力;二是论点正确、立论妥当,这是内容说服力;三是逻辑正确,结构明晰,这是形式说服力)8.科学方法的四特性: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普遍性非科学方法四特性:主观性、思辨性、直觉性、普遍性人类知识进步的“三部曲”:科学、哲学、宗教第二章管理学研究方法概要1.管理人与经济人:西蒙提出,管理人是指遵循满意原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阿罗提出,有限理性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是管理人假说的两个基本要素)管理人追求满意解,经济人追求最优解。

2.经济学是力图用“一套方法解释所有”社会经济现象,而管理学则似乎是在用“各种方法处理一种”管理现象。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

管理信息系统
河海大学
3.1 MIS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MIS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补充:老三论、 补充:老三论、新三论 控制论: 控制论: 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 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它摆脱了牛顿经典力学和拉普拉斯 机械决定论的束缚,使用新的统计理论研究系统运动状态、 机械决定论的束缚,使用新的统计理论研究系统运动状态、 行为方式和变化趋势的各种可能性。 行为方式和变化趋势的各种可能性。 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动趋势, 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动趋势,控 制系统的稳定,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制规律, 制系统的稳定,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制规律,使系统按 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 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
第三章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31mis的研究方法体系32mis研究的信息学方法33mis研究的系统性方法34mis研究的管理行为方法35mis研究的技术经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本章要点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第三章第三章绪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河海大学河海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混合体
管理信息系统 河海大学
系统学方法 管理行为方法
3.1 MIS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MIS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补充:老三论、 补充: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论: 系统论: 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要求把事物 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 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定系 统的结构和行为。 统的结构和行为。 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 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 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目的性、 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目的性、动态 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 性、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研究设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研究设计分析

一、问题 定义
三、资料收 集
二、研究 设计
四、数据 分析
五、报告 撰写
3
第二节 研究问题定义
企业研究的第一步是问题定义。在一般研 究过程中,发现并定义研究问题往往是最 困难的一个步骤。
4
一、发现管理困境
公司对销售人员进行了培训,但是销售人员的业绩没有明 显的改善
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广告投入,但是产品的销售量并未 增加
26
研究方案包括的内容
3、研究 对象
1、研究 目的
4、资料收 集
2、研究 内容
7、经费预 算
8、课题组 织
5、资料 分析
6、研究 进程
27
第四节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照研究 设计中确定的方法收集到研究所需的资料,第 二阶段是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整理,为数据分 析奠定基础。
正式研 究方案
统计调 查方案
正式研究方案是指导研究的正式文本。方案中设想和假设具体 化,计划也更为周密,更具操作性。
统计调查方案比较注重研究假设、研究框架,精心设计调查指 标和问卷,确定较为严格的抽样方案,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等,其方案比较精细、严密。
实地研 究方案
实地研究方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研究假设,一般只需要有研究 设想以及详细的调查提纲。实地研究方案一般要根据调查的逐 步深入而不断定量和深入;要善于捕捉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 新问题,也需要制定对新发现问题调查的补充方案。因此,实 地研究方案一般是伴随调查的深入而不断予以完善的。

返回该节目录
38
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
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它的总体中的程度, 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 和普遍适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6张
§1 问题辨析
将研究领域细化为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过程
就是研究领域问题分类、问题定位和变量筛选的 过程。 首先,确定对问题域的研究视角和切入层面; 然后,寻找研究主题。
一、辨析要素
问题辨析阶段主要找出问题和提出假设。在辨析
§1 问题辨析
3、时间维度 在明确分析单位以后,需要从时间维度来标定 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域细化。 按时间维度来分,研究问题有横剖研究和纵贯 研究两种类型: (1)横剖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 收集某一时刻点上的数据,主要用来研究某 一时点上的某种现象,但也可以近似研究某种 事物的发展过程。 (2)纵贯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 研究一段时间内自始至终的某种现象,即研 究时间的变化和动态过程。细分为三种:
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分析单位指研究对象或要素。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7张
§1 问题辨析
管理研究中的五种分析单位:
(1)个人(individual) (2)群体(group) (3)组织(organization) 指具有共同目标和正式分工的群体,象企业、医 院、学校、政府机构等。 (4)项目(program) (5)社会(人工)产品(social artifact) 指人们生产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10张
分析单位
第一代 家族企业 组织结构 外包决策
家族企业
门 类
第二代 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 销 售
……
第n代 家族企业 代际庇荫
特 性
行 为
家族成员间冲突
图 3-2 研究主题“聚焦”过 程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11张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5张
§1 问题辨析
选择一个范围较广泛的研究领域。
理工科背景的研究生偏好某种理论或方法, 问题尚未辨析清楚就提出要用某种数学方法 或模型,让问题适应他感兴趣的方法。 文科背景的研究生偏好系统的理论框架,把 某领域的知识统统都统进自己的框架中,用 类似教材的写法完成论文。 上述两偏好都没有区分开“研究”与“学习” 的区别:研究是问题导向的;学习是方法导 向的。
接 上 张 幻 灯 片
变量 设计
论证方法选择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非实验研究
统计调 查研究 文本 分析 无干扰 研究 现有统计 数据分析
实验研究
实地 研究 收集处理及分析
评价研究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4张
§1 问题辨析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9张
§1 问题辨析
2、研究侧重点(points of focus)
一项研究工作的范围总是有限的,研究设计初期要
不断地“聚焦”,缩小研究范围。在确定分析单位 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考虑这些分析单位的哪些方面, 一般说来,可以从(1)门类、(2)特性、(3)行为三个 方面来“聚焦”。 上述三项内容本身以及门类—特性、特性—行为、 和门类—特性—行为之间的组合和互动机理等均可 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 图3-2表示研究侧重点“聚焦”的过程。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12张
§1 问题辨析
a. 趋势研究(trend studies) • 研究某类现象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其特点 是在不同时点观测不同的样本。 b. 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ies) • 研究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 而发生的变化。 • 同期群研究注重某一类型,而不是某个体的特 征。在不同时点可调查不同的人,只要属于同 一类型就行。 c. 追踪研究(panel studies) • 研究一批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 跟踪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起来,其特点是不 同时刻都跟踪同一组样本。
第三章 管理研究设计
本章目录
§1 问题辨析
§2 变量设计 §3 抽 样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1张
第三章 管理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是对研究课题的
规划,也是谋求新发现的策略。研究设计的两 个目的: 1、辨识主题、提炼主题(问题辨析) 2、论证和验证主题(假设论证,假设检验) 管理专业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选题容易犯两 类错误: 1、将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混为一谈; 2、选题希望解决的大问题。 研究设计过程可以用图3-1表示。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8张
§1 问题辨析
管理研究涉及的问题繁多,但辨别出分析单位,
对于论证阶段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尤为重要。 要清晰地认定分析单位,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错 位的毛病。e.g. p. 86对某企业的调查报告;在 不同车间进行的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率调 查。 数据源要出自分析单位。若做不到这一点,必 然会引起偏差,研究者要注意注意这种偏差。 研究论文要明确分析单位,在论证过程中前后 涉及的分析单位(研究对象)要统一。e.g. p. 86 研究企业委托代理的论文。
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适当的研究问题(问题辨
析或称问题阐明,problem formulation)可能是研 究工作中最困难的一步,为了找到合适的论文题 目可能要经历许多不眠之夜。 为找到合适的问题而花费较多精力是值得和必要 的。辨识问题分两步: 选择一个范围较广泛的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的提出一方面来自人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表现形式便是兴趣;另一方面,来 自职业的需要和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关心。
10/11/2018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2张
图 3-1 研究设计过程 主题 分析 单位
趋向
假设 ……
题材 假设 文献
…… 假设
假设 假设 …… 假设 …… (假设树) ……
问 研 究 题 侧重点 辨 析
时间 维度
接下张幻灯片
10/11/2018
转下张幻灯片 (假设论证)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三章 第3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