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古诗文大赛测试题
小学生诗词大赛第一环节必答题型样题 (1)

第一环节:必答题(每位选手必答,答对加10分,部分样题)小学诗词大赛选择题60道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B、曹丕C、曹操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B、边关 C 、燕山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王勃B、李白C、白居易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B、汗青C、汗清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B、坐下C、座位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第一环节:必答题部分样题抚州市实验学校古诗词填空1、《击壤歌》中反映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岂日无衣?与子同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衣》3、___________,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江南》4、何以解忧?_________。
________,悠悠我心。
《短歌行》5、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
《归园田居》6、_____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7、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
《登鹳雀楼》8、东林精舍近,______________。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9、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B2. 以下哪句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B3. 以下哪句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4. 以下哪位诗人是“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答案:C5.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A6. 以下哪句诗描述了雪景之美?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答案:A7. 以下哪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B8.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鬼”?A. 杜甫B. 李商隐C. 王之涣答案:B9. 以下哪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10.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满江红,江湖再见。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其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答案:春天2. 请补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六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

六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一、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__》。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此句出自孟浩然的《________》。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出自苏轼的《________》。
二、选择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李清照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描述的是哪种自然景象?A. 日落B. 日出C. 月落D. 月出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A. 王之涣B. 杜牧C. 白居易D. 李商隐三、默写题1.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
四、解释题1. 解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举头”和“低头”的含义。
2. 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绝顶”和“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五、鉴赏题1. 阅读李白的《静夜思》,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阅读王安石的《元日》,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六、创作题1. 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2. 以“离别”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七、判断题1.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杜甫的诗句。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连线题1. 将下列诗句与其作者进行匹配。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王维B. 苏轼C. 李白九、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创作背景。
2. 请简述《春望》中所表达的情感。
十、综合分析题1. 比较《静夜思》和《春望》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 分析《登鹳雀楼》和《元日》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五六年级古诗词竞赛试题

五六年级古诗词竞赛试题一、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__》。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孟浩然《________》中的名句。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王之涣的《________》。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苏轼《________》中的诗句。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静夜思》B.《望岳》C.《登鹳雀楼》D.《春晓》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孟浩然三、判断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王维的诗句。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意境。
2. 请解释“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在古代的含义。
1. 默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 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六、赏析题1. 分析《春晓》一诗中“春眠不觉晓”的意境。
2. 赏析《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象。
七、综合应用题1. 如果你参加一个古诗词朗诵比赛,你会选择哪首诗?为什么?2. 请根据你对古诗词的理解,创作一首四句诗,主题为“春天”。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静夜思》2. 《春晓》3. 《登鹳雀楼》4. 《水调歌头》二、选择题1. B2. B三、判断题1. ×(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四、简答题1. 《静夜思》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床”在古代指的是井边的栏杆。
1.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赏析题1. “春眠不觉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诗人的慵懒,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宏大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小学生古诗文大会2024年官方模拟题

小学生古诗文大会2024年官方模拟题第一题:填空题:如果有多个空需要填写,每个空之间用一个空格区分。
*1. 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2. 最爱湖东行不足,( )杨阴里( )沙堤。
*3. 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二题:选择题*4. 李白的《洛阳陌》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A.畅快淋漓B.心旷神怡C.怀才不遇D.悲喜交加*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 )。
A.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C.海内存知己D.无为在歧路*6. 对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B.汉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C.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朝时期的边关。
D.秦朝时期的边关,汉朝时期的明月。
*7. 《鹿柴》描写了( )时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 )的氛围。
A.清晨幽静B.傍晚喧闹C.傍晚幽静D.清晨喧闹*8.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下不是白居易作品的是( )。
A.《嫦娥》B.《长恨歌》C.《卖炭翁》D.《琵琶行》本期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参考答案和解析1红绿蓝。
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绿白。
出自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杏花。
出自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C。
《洛阳陌》是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间接地写城东桃李花美,熙熙壤壤人来人往,观赏人数众多。
虽然没有具体的描绘“白玉郎”的美貌,而写白玉郎在东陌看花时惊动了洛阳人,以此赞美洛阳的春景和游人的热闹景象令人流连忘返,亦通过“谁家郎”的春风得意与诗人作鲜明对比,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凄凉之感。
全诗: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小学古诗文竞赛试题含答案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古朗月行
白玉盘
瑶台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学古诗文欣赏
主讲教师——杨龙举老师
秦时明月汉时关
报得三春晖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万紫千红总是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
欲饮琵琶马上催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停车座爱枫林晚
粉身碎骨浑不怕
独在异乡为异客
雪花
梨花
西湖
西施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
×
×
×
2
1
3
3
第一章
×
1
4
3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朝辞白帝彩云间
两岸青山相对出
桂树作团团
柴通寨
醉卧沙场君莫笑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花落知多少D. 明月几时有答案:A3. 以下哪首诗是描写秋天的?A. 《春晓》B. 《静夜思》C.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D. 《江雪》答案:C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
” 请填入空缺的诗句。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_________。
” 请填入空缺的诗句。
答案:更上一层楼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答案:李白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作者李白的生平。
答案: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请解释“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在古代的含义。
答案:在古代,“床”字除了指睡觉用的家具外,还有井边的意思。
在《静夜思》中,李白用“床”字,可能是指井边,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井边的月光,引发思乡之情。
四、判断题1. “春眠不觉晓”是杜甫的诗句。
()答案:错误。
这是孟浩然的诗句。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答案:正确。
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答案:错误。
这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结束语通过本次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我们不仅回顾了古代诗人的佳作,也加深了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词,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年级古诗文竞赛试题

二年级古诗文竞赛试题一、古诗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晓》孟浩然)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夜思》李白)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思》王维)4.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5. 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句》杜甫)二、古诗文默写题1. 请默写《登鹳雀楼》全诗。
2. 请默写《江雪》全诗。
3. 请默写《望庐山瀑布》全诗。
三、古诗文阅读理解题1. 阅读《春晓》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诗中描述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人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2. 阅读《静夜思》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象?- 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 阅读《相思》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着什么?- 诗人是如何通过红豆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四、古诗文翻译题1. 将《静夜思》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登鹳雀楼》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古诗文创作题1. 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四句的古诗。
2. 以“月夜”为背景,创作一首四句的古诗。
六、古诗文综合应用题1. 请根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描述一下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心情。
2. 请结合《望庐山瀑布》一诗,谈谈你对庐山瀑布的理解和感受。
七、古诗文知识拓展题1. 请列举出你了解的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2. 请简述古诗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古诗文趣味题1. 请根据《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想象一下诗人当时可能看到的景象,并描述出来。
2. 请根据《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一下诗中的雪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古诗文大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李白的号是什么?
A、乐山居士
B、青莲居士
C、靖节先生
()2、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3、“静夜思”的意思是?
A、深夜沉思。
B、内心宁静,引起乡思。
C、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4、“又疑瑶台镜”中的“瑶台”指的是?
A、传说中神仙的住处。
B、诗人的家。
C、宫殿建筑。
()5、“桂树何团团”中“团团”的意思是?
A、聚集在一处生长。
B、圆圆的形状。
C、茂密的样子。
()6、庐山是我国名山之一,在哪个省?
A、江西
B、山东
C、河南
()7、“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香炉”的意思是?
A、烧香的火炉。
B、庐山的香炉峰。
C、就是指庐山。
()3、“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是什么?
A、阳光照射下水雾呈现紫色。
B、周围有紫的景物。
C、紫色的云。
()8、“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踏歌”指的是?
A、一首歌的名字。
B、一种歌唱形式,以脚踏地为节拍。
C、手舞足蹈地唱歌。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在什么地方?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河北省
()10、《独坐敬亭山》中的“敬亭山”在什么地方?
A、安徽省
B、江西省
C、江苏省
()11、《独坐敬亭山》中诗人与谁看不够?
A、孤云
B、敬亭山
C、众鸟
()12、“黄鹤楼”名称的由来?
A、根据人名所起。
B、传说三国时有人在此楼乘黄鹤登仙而去。
C、这个地方经常出现黄鹤而得名。
()13、扬州的旧名是?
A、广陵
B、金陵
C、杭州
()14、“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指的是?
A、指的是柳树。
B、燃放漂亮的烟花。
C、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15、“惟见长江天际流”中“天际”的意思是?
A、天上。
B、江边。
C、天边。
()16、《早发白帝城》中的“白帝城”在什么地方?
A、四川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17、“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万重山“是指?
A、一座的名字。
B、层层叠叠的山。
C、山高而大。
()18、《秋浦歌》中的“秋浦”是什么?
A、地名,在安徽。
B、人名,杜甫朋友。
C、秋天的田野。
()19、“缘愁似个长”中“个”的意思是?
A、多么。
B、好像。
C、这样。
()20、“何处得秋霜”中“秋霜”的意思是?
A、指秋天的天气冷。
B、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白。
C、秋天的寒夜露珠凝结为白霜。
()21、关于天门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黄河边上。
B、在今安徽省。
C、由西梁山和东梁山夹立而成。
()22、“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两岸青山”指的是?
A、天门山。
B、望山和梁山。
C、西梁山和东梁山。
()23、“孤帆一片日边来”“日边来”的意思是?
A、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B、从东方来。
C、从太阳的方向驶来。
()24、下面关于高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唐代诗人。
B、边塞诗写得真实而有气魄。
C、擅写宫廷诗。
()25、《别董大》这首诗中的董大是谁?
A、董庭兰,著名艺人,擅弹琴。
B、董庭兰,唐朝诗人,诗人的朋友。
C、唐朝官员,诗人的朋友。
()26、“千里黄云白日曛”中“曛”的意思是?
A、指云彩的颜色。
B、指风吹沙土的样子。
C、昏黄,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二、解释括号中的字意。
1、()是地上霜()
2、()头望明月()
3、()作白玉盘()
4、又()瑶台镜()
5、问言与谁()()
6、( )瀑布挂前川()
7、疑是银河落( )()
8、( )汪伦送我情()
9、孤云独去( )()
10、相看两不( )()
11、故人西( )黄鹤楼()
12、( )见长江天际流()
13、朝( )白帝彩云间()
14、两岸猿声啼不( )()
15、()愁似个长()
16、碧水东流至此( )()
17、莫愁前路无( )()
18、天下谁人不( )君()
三、问答题。
1、《古朗月行》中,李白小时候把月亮想象成了什么?
2、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你会想起哪句诗?
3、我们常用《赠汪伦》中的哪两句诗来赞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4、《独坐敬亭山》中哪两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5、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船行速度之快的诗句是?
6、为了突出心中的愁,我们可以引用李白《秋浦歌》中的哪句诗?
7、《望天门山》中带有绿色的诗句是?
8、《别董大》中把送别写得慷慨激昂的诗句是?
四、文字线索题。
(一)
1、这是一首思乡诗。
2、作者是李白。
3、是看到月亮后才思念家乡的。
答:
(二)
1、这首诗用的浪漫主义手法。
2、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
3、诗中描写的是李白童时期对月亮的认识。
答:
(三)
1、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
2、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3、是在庐山望瀑布时所写。
答:
(四)
1、这是一首赠别诗。
2、诗人用桃花潭水来比喻与汪伦的友情。
3、作者是诗仙李白。
答:
(五)
1、这是一首李白的五言绝句,
2、抒发了诗人因怀材不遇而产生的孤独的心情。
3、是诗人独游敬亭山时所作。
答:
(六)
1、这是一首李白的送别诗。
2、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送的人是孟浩然
3、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无限依恋的情感。
答:
(七)
1、这是一首李白的七言绝句。
2、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
3、诗中的诗句有“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
(八)
1、这首诗是李白晚年时所作。
2、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3、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说自己的白发有三千丈。
答:
(九)
1、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有山有水。
2、描写的是天门长和长江。
3、作者是李白。
答:
(十)
1、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
2、诗不谈离别之情,而是鼓励和劝慰友人。
3、告诉自己的朋友董庭兰,天下谁人不识君。
答:
七、送别朋友的诗句有哪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