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工业发展论文氯碱工业应用论文
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摘要】一般而言,氯碱工业用电量占据我国化工用电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节电降耗潜力非常大。
总体而言,氯碱工业节能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其一,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与严格的管理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称之为直接节能;其二,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进而提高单位产值,称之为间接节能。
本文主要对直接节能技术与间接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促进氯碱工业的高效节能发展。
【关键词】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直接节能间接节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人们对节能减耗越来越重视,并且针对行业特点与性质,提出了一些节能措施,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氯碱工业中,因为其对电能消耗非常大,促使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根据生产情况,提出有效的节能措施,保证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直接节能技术1.1电解节能技术现阶段我国烧碱生产力中离子膜烧碱产能大概占有总产能的50%,随着电解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离子膜法电解技术要比传统水银法电解与隔膜法电解省电,所以,大部分隔膜法烧碱装置被取代,并且对相关装置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其可以尽可能节能。
除此之外,好氧阴极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在此种阴极上,活性氢可以和氧发生反应,进而生成水,产生电能,但是不会产生氢气,所以,和隔膜法电解相较而言,其电耗能降低了30%以上,在氯碱工业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
1.2蒸发节能技术随着蒸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双效逐渐发展为多效,顺流发展逐渐为逆流,自然循环逐渐发展为强制循环,相应的蒸发器也由悬框式、标准式逐渐发展为结晶型列文、外沸式,进而逐步发展为外热式强制循环蒸发器,其节能效果越来越明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烧碱的质量分数,促进了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首先,对氯气、氢气从电解槽中带出热量的回收利用。
在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电解槽操作温度一般在85-90℃之间,其副产品氯气、氢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大概为21GJ以上。
氯碱工业的发展

氯碱工业的发展论文提要:氯碱工业生产的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其产品及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氯碱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它的发展壮大与否关乎着国家经济的好坏,如何使氯碱工业健康发展,如何处理氯碱工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能否保证氯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首要任务。
笔者所在单位是国内从事离子膜电解槽电解设备制造的企业,属于氯碱工业的源头企业,近几年,由于氯碱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设备制造商的我们也是销售额年年攀升,但是,透过这股猛吹而过的“氯碱风”观察氯碱工业,氯碱工业在飞速发展中还是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氯碱工业生存环境急转直下,许多氯碱厂商被迫减产或者停产,本单位的设备成品也出现提货延迟的情况。
这次金融危机,将氯碱工业所存在的问题彻底的暴露出来,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么才能让氯碱工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简单介绍了氯碱工业,阐述说明氯碱工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应对这些困难的方法手段,展望了氯碱工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寻找氯碱工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正文:一、氯碱工业概述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氯碱工业是基本原材料工业,是最基础的化学工业之一。
氯碱工业产品主要是烧碱、氯气、氢气,其下游产品可达900多种,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化工、农业、建材、电力、电子、国防、军工、冶金、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化工原料。
中国氯碱工业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那时处于建国前的战乱时期,主要氯产品仅有液氯、漂白粉、盐酸、三氯化铝等简单几种。
烧碱的年产量也不足2万吨。
建国后,氯碱行业迅速扩建,且氯碱厂注重产品种类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科研人员不惧困难,合作研发,为此后氯碱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论文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氯碱工业是指以氯气和碱液为原料,生产氯、碱及其衍生物的一种化工产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氯碱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首先,氯碱工业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氯碱工业生产的碱液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这些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氢氧化钠被用作洗衣粉、皂液以及清洁剂的成分,它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和去污性能。
氢氧化钙则被应用于土壤改良、脱硫、制浆造纸等行业。
其次,氯碱工业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氯碱工业生产的氯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中间体,广泛用于有机合成、药品制造、塑料制品等行业。
氯气还可以用于给水消毒、废气处理等环保工程。
此外,氯气还是许多金属提纯和杀菌灭菌的重要工具。
再者,氯碱工业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氯碱工业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氯碱工业通过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有效控制了废气中的氯气、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同时,氯碱工业还通过回收利用废水中的盐类和有机物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降低了对水体的污染。
通过这些措施,氯碱工业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氯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氯碱工业是现代化工产业的基础和支柱,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氯碱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同时,氯碱工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国内工业品和日用品的生产和供应,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
总结起来,氯碱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业,对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相信氯碱工业还将持续发展,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摘要: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当中,氯碱工业作为基础性的化工产业,对社会稳定发展和生产进步起到基本的推动作用,并且基于实际生产和应用,相应生产技术也获得了进步与提升。
在这过程中,需要切实考虑化工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化工行业发展带来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更是增加了对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本文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分析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化工生产;氯碱工业;节能技术1氯碱生产中的节能设备现阶段我国相关企业在进行氯碱生产时,会更多的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措施,以此实现节能减排。
从而也切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常见的节能设备有膜极距电解槽和氧阴极电解槽两种。
1.1 膜极距电解槽的相关应用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利用膜极距电解槽能够有效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膜极距电解槽的应用中,是利用离子膜电由低电容处转移到电解槽的原理,得益于烧碱生产技术的发展,而膜极距是由电容器的低电容处进行转化而来的。
膜极距电解槽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电解槽内电压较低,电耗较低的特点,通过对现有的电解槽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膜极距电解槽的节能效果,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该项技术已经得到应用。
1.2 氧阴极电解槽的相关应用在氯碱生产过程中,无用电能的消耗占总用电的5%左右,其中主要的耗能在离子膜电解槽,它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属于核心的装置。
据此,在世界范围内,对离子膜电解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新型的氧阴极电解槽。
这种电解槽利用氧气的电极还原反应进行氯碱的生产,这种反应不会在电解质阴极析出氢气,有效降低了氯碱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电压,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经有关测试证明,利用氧阴极电解槽进行氯碱的生产,能够节能约30%左右,大幅度降低在氯碱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
2氯碱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节能技术与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高耗能产业应运而生。
其中,氯碱行业的产生成为了高耗能产业中的重头产业。
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的进展与发展方向摘要:我国的氯碱工业为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自身的能源消耗却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数字。
在当前能源短缺较为明显以及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共同影响下,氯碱工业也开始逐步研发并应用相关的节能技术,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效。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节能技术分别就是应用节能技术的整流装置、膜过滤技术以蒸发环节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也得到了全新方向的发展。
同时也证明了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氯碱工业;节能技术;进展;发展方向引言氯碱工业为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弊端。
氯碱工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不仅是从企业本身考虑,更是为社会、人民和国家着想,发展新型的清洁生产技术,在氯碱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节能降耗对每一个氯碱企业至关重要。
氯碱企业要把握好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迎接技术上的难题和挑战,走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1 氯碱生产实现节能降耗的意义1)微观层面。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原材料、水资源和动力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物料的重复循环利用,尽量做到零污染、零排放,节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中观层面。
在氯碱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氯碱行业的长远发展。
氯碱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帮助树立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
3)宏观层面。
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积极作为也会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氯碱生产实现节能降耗有助于在全社会掀起节能环保活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珍惜和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2氯碱生产的概述及能耗情况简单来说,氯碱生产是对高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电解,制取NaOH、Cl2、H2等,再以其为工业原料生产相关的化工产品,构成了完整的、综合的氯碱工业。氯碱工业在化学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化工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准备了工业原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氯碱生产做出具体概述。1)原材料。NaCl、C2H3Cl、电石是氯碱生产最常用的原材料。2)资源和能源。水资源是氯碱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电能、天然能以及燃烧煤炭产生的蒸汽能是氯碱生产需要的动力能源。综合对比下,电能的消耗量占比最大,高达60%;水资源、煤炭资源位居其次,各占比20%左右。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清洁能源,在工业企业中应用范围较小,占比不足10%。3)制成品。氯碱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第一产品包括NaOH、Cl2、H2等工业主要原料,最终产品包括氯乙烯、聚氯乙烯、次氯酸钠、盐酸、纯碱、PVC材料等工业产品。
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我国氯碱工业节能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各部门的快速发展,化工产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但与此同时,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快速的经济发展消耗大量能源,给碳排放带来压力。
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现实政策。
呼吁在所有活动部门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氯碱工业的能源减排技术。
一、氯碱生产工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和减少消费,根据行业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鼓励深入的分析研究,鼓励学生根据生产条件提出有效的节能措施,确保氯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氯碱生产工艺氢氧化钠(NaOH),氯(Cl2)和氢(H2)由饱和氯化钠电解质制成,这些溶液用作氯碱工业生产一系列化学品的原料;氯碱工业作为最基本的化工产业之一,不仅广泛应用于化工产业,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冶金,主要有三个工艺:隔膜法、双电解池法和汞电解池法。
中国最早的氯碱工厂是上海天元化工厂(现为上海天元化工厂的前身),该厂于1930年开始运营,每天生产2吨苛性钠。
1949年解放时,氯碱厂很少,每年仅生产15000吨氯,仅包括漂白粉。
反应原理为电解,而具体反应式为: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H+获得比Na+轻的电子,因此H+继续在阴极接收电子,还原为氢原子,在氢分子结合过程中形成负排出趋势。
相关的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H+由水电离产生的。
当H+继续在阴极上产生电子时,H2被释放,破坏附近水的电离平衡。
水分子继续电离H+和OH-,H+继续接收H2电子。
因此,随着阴极溶液中OH的相对浓度增加,测试的酚酞溶液变红。
总反应可以表示为: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根据这一原理,通过使用合适的设备,添加钠、氯,可以实现氢气的连续工业生产,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盐水溶液的电解主要用于制造相关产品,典型的方法是膜分离,通过相关多孔隔膜在固定反应槽中将阳极区和阴极区进行分割并开始独立电化学反应。
氯碱工业的发展和应用

氯碱工业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化工行业发展在近些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氯碱工业更是在其中取得了很多突破,从氯碱工业的产量,质量,生产技术,生产品种等多个方面来看,我国的氯碱工业发展和应用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随着氯碱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市场饱和问题给氯碱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本文在分析当前氯碱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氯碱工业的应用进行分析,对氯碱工业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
1.氯碱工业的发展概况1.1发展概况我国最早的氯碱工厂是1930年投产的上海天原电化厂(现上海天原化工厂的前身),日产烧碱2t。
到1949年解放时,全国只有少数几家氯碱厂,烧碱年产量仅1.5万吨,氯产品只有盐酸、液氯、漂白粉等几种。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氯碱工业在产量、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到1990年,烧碱产量达331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于世界第三位。
1995年,烧碱产量达496万吨,其中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的达56.2万吨,占总产量的11.3%。
预计到2021年,烧碱年产量将达540万吨,其中用离子膜电解法生产的将达180万吨,占33.3%。
1.2行业概述氯碱化工工业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工业,主要产品为氯气、烧碱以及氢气等。
氯碱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氯碱化工行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氯碱工业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其发展己经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卞要采用电解食盐水溶解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的工业生产,我国大部分氯碱行业的企业都是采用隔膜法和离子膜交换法两种工艺来进行生产,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和公开化,因此这一行业的竟争比较激烈。
2.氯碱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产品结果规模问题目前我国的氯产品主要有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
我国氯产品开发与生产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相当大。
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张爱华(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淄博,255400)摘要:介绍了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氯碱工业的产品结构由以碱为主转向以氯为主。
因此,就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衍生产品,搞好氯碱平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氯碱工业现状氯衍生物开发1 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现状1.1 生产能力氯碱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各氯碱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纷纷扩大烧碱装置规模,从1999年开始,掀起了一轮烧碱扩建高潮,到2000年其生产能力已从1998年的6 860 kt/a增至8 000 kt/a,目前我国烧碱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8 620 kt/a,居世界第2位。
如此快速的增长,使国内烧碱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而且这种扩建热潮目前还在继续,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正在扩建的200 kt/a的离子膜装置,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再建400 kt/a的装置,其他的一些厂家的计划项目估计还有700 kt/a, 如果这些计划项目得以实施,我国的烧碱生产能力将达到近10 000 kt/a。
目前我国的烧碱企业有200多家,装置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能力超过100 kt/a的生产企业只有24家,见表1。
表1 我国烧碱主要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kt/a 序号单位名称生产能力1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02 锦化化工(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803 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2504 天津大沽化工责任有限公司2505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天津化工厂2356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1907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708 北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609 江西电化厂14010 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14011 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3012 江苏省常州江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013 江苏化工农药集团有限公司11014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0515 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16 无锡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17 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18 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10019 湖南株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20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10021 江苏泰兴新浦化学有限公司10022 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10023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环氧树脂厂10024 太化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1001.2 产量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近年来烧碱的产量也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烧碱产量达8 089 kt,为历史最高纪录,与2001年的7 135.2 kt相比,增长幅度为1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碱工业发展论文氯碱工业应用论文
【摘要】氯碱工业对于整个化工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氯碱工业的进步,从氯碱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过于追求产量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的现状,向技术,质量,综合效益的方向上发展是氯碱行业在未来的主要趋势,氯碱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将来的发展中也必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氯碱工业而已,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快工业转型,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工业质量,发挥综合效益,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化工行业发展在近些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氯碱工业更是在其中取得了很多突破,从氯碱工业的产量,质量,生产技术,生产品种等多个方面来看,我国的氯碱工业发展和应用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随着氯碱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市场饱和问题给氯碱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本文在分析当前氯碱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氯碱工业的应用进行分析,对氯碱工业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
1.氯碱工业的发展概况
1.1发展概况
我国最早的氯碱工厂是1930年投产的上海天原电化厂(现上海天原化工厂的前身),日产烧碱2t。
到1949年解放时,全国只有少数几家氯碱厂,烧碱年产量仅1.5万吨,氯产品只有盐酸、液氯、漂白粉
等几种。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氯碱工业在产量、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到1990年,烧碱产量达331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于世界第三位。
1995年,烧碱产量达496万吨,其中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的达56.2万吨,占总产量的11.3%。
预计到2000年,烧碱年产量将达540万吨,其中用离子膜电解法生产的将达180万吨,占33.3%。
1.2行业概述
氯碱化工工业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工业,主要产品为氯气、烧碱以及氢气等。
氯碱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氯碱化工行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氯碱工业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其发展己经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卞要采用电解食盐水溶解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的工业生产,我国大部分氯碱行业的企业都是采用隔膜法和离子膜交换法两种工艺来进行生产,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和公开化,因此这一行业的竟争比较激烈。
2.氯碱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产品结果规模问题
目前我国的氯产品主要有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
我国氯产品开发与生产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相当大。
从耗氯结构来看,我国的无机氯产品的耗氯量始终占据全部氯产品耗氯量的主导地位,虽然从1983年我国停止生产耗氯量占12%左右的666原粉商品后,聚氯乙烯树脂的耗氯量有所增加,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大力推广使用塑料建材,限制使用
木材,使建筑行业以塑代木、以塑代钢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聚氯乙烯行业的发展。
尽管如此,我国的无机氯产品的耗氯量依然占据我国氯产品耗氯总量的54%(包括盐酸和其他无机氯化物),其余46%用于生产有机氯化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乙酸和氯丁橡胶等)。
生产聚氯乙烯耗氯量约占氯总消耗量的22%。
2.2氯与碱平衡问题
氯与碱的平衡是氯碱工业发展的关键,在20世纪80年代,是以碱定氯,通常把氯气作为生产烧碱的副产品;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氯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氯碱工业逐步发展为以氯定碱,烧碱逐渐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副产品了。
近十几年来由于我国氯碱工业的盲目扩建,使烧碱产能增长过快,而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氯与碱的需求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显。
而且国内市场氯产品需求旺盛,而烧碱市场疲软,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烧碱过剩需要出口,却需要大量进口氯产品的国家,估计今后这种氯与碱的供求不平衡还将会继续进一步扩大。
显然,氯产品的发展是今后氯碱工业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成为企业今后主要的效益增长点,也是氯碱生产中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氯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对氯碱行业的氯碱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的氯碱工业目前已开始由建国初期的以碱为主的产品结构转向以氯为主的产品结构的新的发展时期。
3.氯碱工业的应用
3.1氯化橡胶
氯化橡胶(简称CR),是天然橡胶或某些合成橡胶经氯化改性后得到的重要橡胶衍生产品。
氯化橡胶具有优良的粘附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水性和难燃性,使之具有广泛的用途。
氯化橡胶因其分子量大小或粘度高低分为不同品种型号,而应用于不同领域。
低粘度的CR主要用于油墨添加剂,喷涂漆;中粘度产品主要用于配制涂料,如喷涂漆、耐化学腐蚀漆、建筑涂料、阻燃漆、船舶漆、集装箱漆等;高粘度产品主要用于粘合剂,用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特别是极性橡胶与金属的粘合。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氯化橡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氯化橡胶工业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
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四氯化碳消耗太高;尤其产品的粘度分级范围宽、白度较低、氯含量偏低、热稳定性差、溶解性差及四氯化碳含量偏高,以致于产品的质量受到限制,许多用户还得使用进口产品,每年进口量约在1 kt以上。
3.2塑料
由于塑料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制造方便、性能优良,从而迅速成为一种主要的耐腐蚀材料。
应用于氯碱工业的耐腐蚀塑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氟塑料等几大类。
其中聚氯乙烯是目前氯碱工业中使用最多和最广的一类,常用来制作管道、塔器、反应器、冷却器、电解槽等,氟塑料的特点是耐腐蚀、耐高温,常用它制成填料和设备衬里且十分有效。
但它的特点是易渗透、膨胀系数大和较难成型。
若把它涂复在金属基体上,形成塑料涂复层,则可克服这些缺点。
3.3非金属材料
氯碱工业使用的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如塑料、玻璃钢、橡胶、石墨、玻璃、陶瓷、搪瓷、防腐涂料等,近年来,陶瓷、玻璃、搪瓷等材料的应用逐渐减少,有的已被全部取代。
石墨主要用于合成盐酸,氯化苯工艺的冷却装置,总的说来,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橡胶,发展迅速的是塑料和玻璃钢,价格较廉的是涂料。
总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氯碱工业对于整个化工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氯碱工业的进步,从氯碱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过于追求产量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的现状,向技术,质量,综合效益的方向上发展是氯碱行业在未来的主要趋势,氯碱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将来的发展中也必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氯碱工业而已,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快工业转型,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工业质量,发挥综合效益,注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氯碱行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J].江苏氯碱,2014,01:1-14.
[2]张明俭.氯碱化工的生产效率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84.
[3]李军.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中国氯碱工业的战略抉择[J].中国氯碱,2014,01:1-3.
[4].氯碱下游主要产品评述[J]. 江苏氯碱,2014,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