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
高度 。” 也就是说 连通器 内的液面总是相平 的。后面 的那一句话就是多余 的 ,保 持在同一高度 ”这个说 法 “ 就 已经很明 白了 , 不需要再作解释 。
一
二、 逻辑严密
.
.
在 教学中 , 教师要 把教学 内容系统地 阐述出来 , 就 必须使 自己的教学语 言富有 逻辑性 。首先 , 符合初 中生 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 符合知识 的逻辑顺 序 : 由浅入 深、 循序渐进 。这样才能把教师对知识的“ 教学 过程 ” 转 化为学生的“ 认知接受过程” 例如 , 。 在讲做功的时候 应 该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功 , 再让学生判断有没有做功 。 其次 , 物理教学是严谨 的 , 师对 物理概念 、 律 、 教 定 原理 的叙述 和证 明要严密完整 , 要经得起推 敲。例如 : 在讲 阿基米德原理时 , 步骤是这样 的 :
到好 的教 学效果 。课本 上对 概念 、 定理 、 定律 的 阐述严 密 精确 , 大多是长 长 的句 子 , 大串 的附加成分 , 但 一 或 段话里插进许 多解释 。因为 附加成分多 , 有许 多互相
一
关联 的事物连缀起来 ,作为课堂教学 的语言长句讲起 来不易听 明白, 记笔记也不方便 , 常出现学生记 了前 句 漏掉 了后句 , 了前半句模糊 了后半 句 , 听 影响 了教学 效
大学出版社 ,0 7 20.
fJ 斯宾塞 ・ 6【 美] 约翰 逊. 每天 自我 激励 5 分钟 [ . 侯主 , 北 M】 仲 译.
京: 中国 言 实 出版 社 ,0 4 20 .
[ 李浪. 2 】 大学生心理学[ J M . : 长春 吉林文史出 版社,06 20.
[ 吴丽 娟 . 情教 育课 程设 计 【 . 京 : 界 图书 出版社 , 3 】 理 M】 北 世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

规律 和教 材的逻辑体 系。要从 已知到未
知 ,从 浅 到 深 ,从 表 到 里 ,层 次 分 明 ,
便 于观察和联想 ,其表 达效 果有时是 口 语不能替代 的 , 生更 容易理解和接受 , 学 更容易产生 兴趣 。 ( )化 长句 为短 句 ,巧加 连词 。 6 如果句 子太长 ,就会造成 学生理解 的困 难 和偏 差 ,教师应该把 长句分解成几个 短旬 ,把有多层含义 的句子分解成一个 句 子 一 层 含 义 ,适 当 的时 候 加 上 “ 如
I EN 课A U TG J X A Y堂 教 l U与学 I E O
浅谈初 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
杨 斌
摘 要 :教 学语 言是 教师传输知识信息 、指导 学生学习、发布 活动指令 的载体。本文分别从教 学语 言的激情 、教 学语 言的
形象直观 、教 学语言的风趣 幽默 、教 学语 言的变化 、教 学语 言的语意连贯和逻辑严密等方 面浅析物理教 学语 言艺术。
果 … …那 么 … … ” “ 为 … … 所 以 …… ” 因
这样学生才学得轻松愉 快。
() 3 教学 中要辅 以适 当的体态语 。
体态语有 表达感情 、渲 染气氛 的作用 , 也能增强 口语 的表达效 果 ,教师适 当的
一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教学语言在吐字清楚 、 用词 规范准确 的基 础上 ,还要注意 以下
还要注意适应学生 的心理特征 。
直 观化 ,变为让学 生看得见 、听得 到 、
闻得 出、摸得着 的东西 ,使学生乐 于 、
易于接受。 ( 2)教 学语 言要 遵循 学生 的认 知 作者简介 :杨
斌 ( 9 5 ),男 ,汉族 ,四川蓬溪 人 ,本科 ,四川省 蓬溪县 明月初级 中学校教师 ,中学一级 教师 ,主要 1 6一
探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先应受教 学内容的 限制 ,不 同的教学 内容要 用不 同的语言表 率” , 使教学 信息收发达 到同步 , 激起学生 情感的“ 共鸣 ” 。 达; 其 次还 要受 学生 年龄 的制约 , 对 于不 同年级 的学生 , 教 师 3 展 示 物 理 科 学 美 必 须运用不 同的语言形式 , 否 则会 失去对学 生的吸 引力 ; 再次 物 理学 的研 究对象 大到天体 , 小到粒 子 , 从 实体 到场 、 光
? 匕
探析初 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河 南省 安 阳 市 第三 十 三 中学( 4 5 5 0 0 0 )张 莉
[ 摘 要 ]教 学 改革 说到底是教 育观 念、 教 学思想 的转变 , 而教育观 念 改革 中的 一个 根本 I ' -  ̄ J 题 是怎样 看待 教 学过程 中教 师
与学生 的地 位及 其相 互关系。以启发式教 学为核心 的、 以学生“ 乐 学、 会学 、 主动 学” 为标志 的“ 学生为主体 、 教学为 主导” 的现代
是受 课堂上学 生接受知识 的情绪的制约 ,这就要 求教师 的语 等 都是物质 的。物质 又是运动 的 , 它 们的运动是 有规律 的 , 科 言要 有灵敏性 、 随机 性 , 也就 是 因材施教 。 . 学 家们在探索真理 的过程 中 , 往往 以科学美作 为追 求 的 目标 , 1 . 3 语 言技巧的 源泉 —— 想象力 。想象力 比知识 更重要 。知 通过他 们的努力而形 成的物理理 论 , 在 内容上 、 形式 上是那 么 识是有 限的 , 想象力是无 止境 的。丰富的想象 力 , 理 智 的想 象 的 自 然、 简单 、 和谐, 放射 出美的光辉 。在教学 艺术活动 中 , 教 力概括着 世界上 的一切 , 推动着物理 学的进步 , 推动 着社会 的 师的教 学能否产生艺 术效 果 ,有赖于 教师是 否精心 备课和讲 发展 。之 所 以说 想 象力是物理教 学语言技巧 的源泉 ,其原 因 授水平 的高低 , 还 要看学生是 否具有一定 的艺术情趣 。 物理科 是: 教师 可 以想象知 识 的演化 , 想象 实验 的结果 , 想象 学生认 学美的体验 不仅仅是视觉 或听觉的 ,更多 的是 靠学生 的心智 知过程 中的不 同特点 , 想 象课 堂教学过 程的情景 , 借助 于想象 去体验 ,由学生的体验产 生美的感受 和愉悦 与学生 的审 美能 提 高语言技巧 。从想象 中采集 ,由造 化 中进发 出语言 的技巧 力有关 。所 以 , 教师 在平常 的教 学 中, 要 引导学 生积极主 动地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作者:徐婧成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1期物理教学,对老师而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对师生两者来说又是一门艺术。
在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是最主要的方式,同时又是情感沟通的主渠道,如何自如地驾驭语言艺术来实现教学目标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
科学性具体针对性趣味性意思相同的一段话,善于表达者可以说得既精辟又生动,引人入胜,入耳难忘;不善表达者,可能辞不达意,让人昏昏欲睡。
可见,语言这门艺术对教师而言是何等重要。
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语言大师,但完全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让课堂语言既准确科学又通俗易懂,既精辟简明又幽默生动,用语言魅力充分掌控学生情绪,使其“欲罢不能”“乐此不疲”,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语言要符合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是指概念、定义、规律、原理和论证等的表述必须准确、清楚,符合事实,前后一致。
例如,在讲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条件,不能说当I→0时,电阻无穷大。
虽然这从数学上说得通,但在物理学上,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由导体的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跟电流大小无关。
2.语言要形象具体,贴近生活。
初中学生还没有完全脱离稚气,好奇心强,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难以持久。
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到新奇,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情绪高涨,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进而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喜悦。
假如教师不注意语言的形象化,词语贫乏,表达呆板,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语言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精辟、简练的,同时也必须考虑针对性。
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其次,还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制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具体授课班级学生情况及课堂上学生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活性,要机智应变。
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特色

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特色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它既要满足知识传授的要求,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
二、情感互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
他们应该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与学生进行亲密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启发思维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和观察现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启发思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生活实践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实例,将物理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生活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培养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物理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活动,将物理学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个性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激活物理课堂语言艺术

激活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摘要:物理在初中教学中难学是公认的事实,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利用语言艺术激活物理课堂,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四个方面(巧用文学语言;善用修辞手法;妙用幽默语言;乐用情感语言)来说明运用语言艺术激活物理课堂的技巧。
关键词:文学修辞幽默情感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教学的首要工具。
如果教师掌握好语言的艺术性、形象性及趣味性,生动运用好语言艺术,营造和谐而轻松的课堂氛围,物理难学就能得到有效解决,但如果忽视课堂教学语言的锤炼,虽然满腹经纶但词不达意、言不传情,造成“茶壶装汤圆——有货倒不出”,结果教学效果不佳。
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语言艺术激活物理课堂的几点体会:一、巧用文学语言,渲染艺术课堂优美的文学语言既有充分的艺术魅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诗歌、谚语、歇后语、广告词作为物理学的载体,能相得益彰。
优美的诗句、歌词通常是作者对某类物理现象观察而得到的形象表述,这正是我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起点,也为抽象思维提供了具体的材料。
在引入“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我饱含激情地朗诵了唐朝诗人杜甫《登高》中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作为引入材料。
又如:歌词“小小竹筏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已成了物理教师讲解相对运动的保留节目。
一些民间的谚语、歇后语是对自然规律的最好注解。
如:晋北谚语“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纱”揭示的是沙漠地区早晚温差大的规律,是引入“比热”知识的很好素材;“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扬汤止沸、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条件;“真金不怕火炼”——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
歇后语是生动的课堂语言,活用可使课堂兴趣盎然:“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平面镜成像特点);“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及压强);“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照相机成像特点)。
广告语是新时代的应用语言,但广告语言常为了追求宣传的效果而存在谬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适时纠正。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124-01摘要: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在于严密准确、逻辑性强,抑扬顿挫,感染力强,生动形象,直观性强,幽默可亲,趣味性强,巧手点拨,启发性强。
而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不可能始终保持注意力。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掌握好语言艺术,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疲劳,而且还能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关键词:物理学语言艺术准确幽默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作一初步探讨。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
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应该避免。
二、抑扬顿挫,感染力强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鲁迅先生的教师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一、结合优美的自然现象,让生感受到物理语言有修美物理来自于生活,生活充满物理知识,身边多自然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
挖掘出生活中的物,把它转化为物理课堂教的理论,使学生能从生活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些都给物理课堂的语美创造了条件。
在物理堂上,可通过修饰手法来描绘教材有关的物理知识,加课堂语言的修饰美。
例如,在习光学知识导入时,可让学欣赏这样一段文字:走进大门,只桃花柳绿连绵数里,蓝天、云倒映在碧水中,一幅色彩斑斓风景画跃然眼前,真不知大自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的!再如讲物态变时,可这样设计这样一个题目让学来辨别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夏天,露水晶莹;秋天,薄舞缥;冬天,瑞雪纷飞。
通这些语言的设计,创造了课的语言美,学生在得自然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地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补充生活中语,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语的生活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生子女,平常生活,很少与社会接触,很难了解生中俗语。
而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明古国,关于物理象的俗语有很多,在备课时可心收集与课文有关的俗,来丰富课堂语言,予课堂以美的内容。
例如,“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就是力的几分之一。
如果称砣的力臂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全可能的。
人们利用电磁波传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了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超过了“千里”。
“鸡蛋碰石头——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裂。
学生聆听这些普通的语,既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社生活的内容。
三、古今有关的名作、词、歌曲等来丰富课堂语言的识性和形象性,营造课堂语的意境美古今中外,许多文人用们自己细腻形象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怀他们往往借物抒情,描写真、形象。
有的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写,又是对物理规律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摘要:语言交流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方式及情感沟通的主要渠道,而语言
艺术不但能够真实反映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也能体现教师的知识、智慧和
修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语言艺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及主
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推动教学目标的
实现。
因此,如何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艺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对教师而言,物理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而良好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保障,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语言艺术要求教学语言有
一定的规范性和艺术性,物理教师的语言特点应将教学语言的共性囊括在内,同时也需具备
物理教学的个性。
鉴于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提升教学
效果。
一、语言要注意准确性
物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对物理概念、定义、定律、定理、现象及过程
等进行准确表述。
倘若在表述中出现了细微的错误,其意义就相差甚远,甚至还会产生歧义。
要想确保物理教学语言能够规范、准确,教师在备课时需认真查阅资料,并反复推敲,将教
材中与概念的实质与术语含义理解透彻。
二、课堂语言要注意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严谨性表现在教学实践中语言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正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环环相扣且层层推进的方法进行语言表述,
教师教学中必须叙述严密、条理清楚、论据充分、层次分明。
鲜明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依据教师的语言清晰、透彻地理解知识。
遣词造句上,切忌含糊其词,应准
确贴切,特别是原理、规则及概念等。
此外,教学语言还应层次清楚、抓住重点,尽量做到“言语少而精”,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尽量丰富的内容。
在叙述物理规律时,教师不能乱用词语,要注意规律的严谨性。
如“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如“反射角等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由于反射角的大小取决于入射角的大小,故而两个角
之间有因果关系存在。
鉴于此,教师必须懂教材、熟悉教材,对教材上的每个概念、每一段话、每一句话都要认真思考,甚至透彻理解每个关键词、字。
语言精练能为课内读、议、练、实验提供更多的时间,个别教师倾向于重点讲解部分难点,担心学生难以理解,然而讲得越
多却更容易导致学生理解混乱。
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好要点,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表述时
注意逻辑性、严谨性,以便学生能更轻易地理解、掌握知识内容。
三、课堂语言要注意技巧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保持饱满的精神、充足的自信。
教学中,应以清晰自然、朴实无
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口头语言为主,切忌信口开河、随心所欲;要追求旋律美,朗朗上口,如
同天成;要自由洒脱,具有学者风范。
鉴于此,物理教师在构思教学语言时必须注重技巧性。
物理教学中,课堂语言的技巧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尽量精炼、简短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充
分表达出来,如口说、板书及肢体等,帮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清晰、透彻地理解物理
问题。
而语言技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的准确及适时运用,在保障科
学性的基础上,推动教学语言趣味性与启发性的有效提升。
而结合口头语言进行的肢体语言
极具形象性,通过提示、说明、刻画及示范模拟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理解更轻易、透彻。
如电灯在水下照亮水面的面积,教师可借助自己的手臂,将通过光纤射出的光的弯曲方向表
达出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
肢体语言在物理模型的构建中也能发挥显著作用,
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中,每一句话都能搭配大量手势、动作,而教师
若想更清楚、明白地运用肢体语言将所讲内容表述出来,就必须确保肢体语言的规范性,切
忌表达不清、模棱两可或手舞足蹈。
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能更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教学内容。
四、课堂语言要注意启发性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个别教师尽管能够充分落实课前准备,课堂讲授也极其精彩,学生
仿佛置身于故事情节里,然而大部分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却难以回忆起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大脑并未思考课堂知识内容,难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故而,教师在教
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语言,而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应结合学生思想选择教学语言的要求,
并使所用的语言尽量贴近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以便学生能更轻易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以新奇方式为学生呈现物理知识,这
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顾红军新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26。
[2]蔺海丽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N].发展导报,2017,10,31,(033)。
[3]燕宁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9。
[4]陆裕仲刍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6):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