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问题,根据实际提出以下几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开发教师课程资源1.重视教师培训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技术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培训工作加强教师的新课程观念,强化新时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调者、服务者和引导者和“教材”的开发者与加工者的角色。

帮助教师准确定位,为使教师真正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做准备,促进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促进课程开发能力;帮助教师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认识课程资源开发,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

2.提高教师素质由于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在开发教师课程资源时就要充分发现并挖掘教师潜能,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努力提高教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所以教师只有尽可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综合学习并运用各种知识,才能作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

其次,提高教师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必须要有信息驾驭能力,充分了解获取信息的各种途径,指导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处理信息,有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再次,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创新的思维与方式。

所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3.融合师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它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有限性都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单独的一位教师难以胜任的。

教师之间必须超越学科界限,从个人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彼此交流合作,集思广益靠教师群体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以期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引言: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时,教师需要立足于价值体现,即将资源与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正向的价值感受。

教师还需承担起责任担当,将资源开发为符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目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合理运用资源、如何合理解决问题等实践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1.整合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的关联,这有助于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知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教学资源,综合开发出专业性强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该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具体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情境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开展“写给秋姑娘的明信片”主题活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入小学美术课程“走进大自然”的内容,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秋季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策略
和 理解 ;
3 、 高师( 高职 ) 院 校 教育 系 培养 专 职 的 综 合实 践活 动课 程教 师
通 过 有效 的方 式 将所 有 教 师 的智慧 集 中起 来 , 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 协 同指 导 ”
但 作 为一 门课程 , 它在 课程 目标 、 内 容选 择 和实 施方 略 等各 个 方 面和 环节 必 然 有着 自 己 内在联 系 忡 和系 统性 。没有 一 个 能够 从 总 体 卜 全 向 把握 这 些联 系并 能作 出适 时调 控 的 专职教 师 ,要 实现 课 程 的 目标 和 国家 对 这 门 课程 的期 望 是难 以想 象 的 。 目前 已
有效开发策略
学生 是综 合 实践 活 动课 的主体 ,他 们 实 施课 程 的 同时 也 在创 造着 课 程 ,活 动 中
应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主 体 的 能 动性 和积 极性 ,
领导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逐 步 对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的理 念 、实施 的意 义有 一 定 的认 识
三 、挖 掘小 学 综 合 实践 活动 课实践 活 动课 程
师 资 问题
j 、 立 足学 校 , 优 化 配置教 师 资源 各 学 校要 从实 际m 发 ,利用 好 已有 的 教 师 资源 。 F } i 于综 合 实 践 活动 课程 包 含 四 大 指定 性 领域 , 其 内容 的综 合性 、 空 间 的广 阔性 和时 间 的延续 性 ,仅 由少 数 班 主任 或 科 任教 师 承担 全 体学 生 开 展综 合 实践 活 动 的指 导任 务是 不 呵能 的。因此 , 如何 配置 现 有 的教 师 资源 ,进 行 优 化组 合 就 显得 尤 为 重 要 。其 次 , 扎实 开展 校 本 培训 , 加 大 教 师 培训 力度 , 切 实提 高教 师综 合素质 。 2 、 学校 和 地 方教育 行 政 部 门重 视管 理 和 制定 相关 的优 惠政 策 仪 靠理 念创新 , 新 课程 不能 持久 。只有 建 立 相应 的 管理 制 度 , 形成 一套 科 学 、 合 理 的 机 制 ,才 ‘ 能 充分 调 动 各科 教 师参 与综 合 实 践 活动 课 程 的积 极性 ,促进 教 师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地方 教 育行 政 部 门和 学 校 可 以通 过 各 种途 径 不 断进 行培 训 和 宣传 ,使学 校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2.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重合作,培养团队精神1. 小组合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2. 团队精神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1. 了解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 分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

五、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1. 实践活动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2. 实践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应注重过程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六、强化指导,提高实践效果1. 教师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加 过 培 训 ,对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的 理 念 把 握 不 准 ,开 发 能 力
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 究,着新课程的
基 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 。 它的实施 要求突破传统课程教材 和课堂 的约束 ,把学生置于丰富多彩、千变万 化的现实世界 之 中,而大量探究性 、实践性 的教学活动 需要 丰富的课程 资

综合 实践 活动课程资源开发 中的问题
( )课程 队伍建设 落后 ,不 能满足课 程发展 需要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 的关键是教师 , 师 自身就是课 教 程实施 的首要 的基本条件 资源 ,是最重要 的课程 资源之一 。 但是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团队却不容乐观 。 有的学 校将
素来源 。然而实践表 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存在 的问题制 约着该课程产生 预期实效 。

但是 目前综合 实践活 动课程 资源 开发 中教师 群体 的集 体优
势并未得到充足 的重视 , 并未形 成团体资源开发的趋势和氛 围。甚至有时课题在需要多个指导教师 时,由于责任不明而
出现等待 、推诿等情况 。
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提供保证。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00 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 152 1)40 3 —2 0 99 1(0 00 . 130
S r t g e n t eDe e o t a e isi h v l pm e t fCo p e n i ePr c ii g Co r e n m r he sv a tcn u s si o n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是 新 课程 改 革 中 诞 生 的 一 门全 新 的 课 程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进行探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独立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1. 生活实践类活动如:烹饪、缝纫、园艺、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环保意识。

2. 社会实践类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科学探究类活动如: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科学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对策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来说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机遇。

为了确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教师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对策,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讨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课程目标。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及时调整课程目标,确保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真正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

对策建议:1. 分阶段设置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布置。

2. 设计灵活的评估方式,及时调整课程目标,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实践与体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是实践和体验。

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的体验机会。

可以开展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直观的体验和收获。

对策建议:1. 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包括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兴趣和需求。

2. 提供具体的体验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促进跨学科融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应考虑如何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

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综合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将数学、科学、语文等学科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对策建议:1. 注重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2.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跨学科融合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四、注重情感态度培养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情感需求,利用教育实践的方式,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目的,有意识地整合学科内容、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各种资源,实现知识学习、技能提升与情感成长的有机统一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联结了课内外学习,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性和参与性最强的教育形式之一,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1、积极探索途径,挖掘适宜教育的资源。

我国教育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许多未有开发、尚未共享的资源。

要开发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需要积极探索途径、挖掘适宜教育的资源。

如利用学校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进行实践训练活动;利用地方资源,如文化古迹、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利用当地传统造物材料和器具开展手工制作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好的实践体验,使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感受实处,增加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塑造学生的课外个性,并扩宽他们的眼界。

2、优化课程设计,实现资源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学科知识与实践方法、管理技术、情感价值感知统一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要实现资源整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借用各种学科资源,如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等各种课程内容相结合,使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相互贯通,形成高度亲合的、密切联系的教学模式。

并且课程设计应能够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与需求,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增强实践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学生自身的实践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和成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调动参与主动性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例如,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扮演重要角色,担当自己的责任,以此激发他们的个性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7月 Vol. 32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0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青年发展专项研究课题(09C16) 收稿日期:2009-11-24 作者简介:李剑(1972-),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13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李 剑(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针对目前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课程内容不具有整合性等问题,提出重视师资力量,开发教师课程资源;立足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家校沟通,挖掘家庭课程资源等措施,为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提供保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4-0133-02Strate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ing Courses inPrimary SchoolsLI Jian(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n course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lagging behind of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course content cannot be integrated. It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eacher cultivation, developing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making us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xchanging views between parents and schools, and developing home curriculum, so as to insure adeq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ing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s.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racticing courses; course resources; school-based curriculum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承载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

它的实施要求突破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把学生置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之中,而大量探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

诸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然而实践表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该课程产生预期实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一)课程队伍建设落后,不能满足课程发展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但是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团队却不容乐观。

有的学校将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其分给专业能力差的教师或者是需要照顾的教师,有的稍好一点,设立一到两名综合实践的专职教师来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然而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开发能力严重不足。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求体现综合性、开放性,要求指导教师应该是团队形式进行合作开展工作,但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群体的集体优势并未得到充足的重视,并未形成团体资源开发的趋势和氛围。

甚至有时课题在需要多个指导教师时,由于责任不明而出现等待、推诿等情况。

(二)课程资源开发单一,具有片面性国家教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四个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但这四个领域的第32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7月-134-关系却存在模糊之处,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四个领域之间相互割裂存在,不能协调开展的现象。

同时还出现了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整合的问题。

出现了资源开发单一、主题单一的现象。

比如资源的开发过分关注课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实际应用设计等活动资源缺失,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完整性。

另外,一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学科化倾向,出现了以学科教学的形式来设计和开展活动的现象。

例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综合实践活动”。

(三)过分依赖课程资源包,忽视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 许多学校在开展课程时,对课程的理念理解有偏差,认为该课程向学科课程一样,必须有教材,有参考资料等才能进行,再加上有的地区和学校在培训教师及资源开发上工作不足,于是就奉行“拿来主义”,依赖于各种现存的资源包,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照抄照搬,而忽视自己本土本校本区丰富的课程资源。

比如,有的农村学校一味地追求大城市的课程设计,觉得农村无法像城市那样有资金设备环境开展课程,而忽视了农村广阔土地上有着城市学校不可比拟的优越的课程资源条件。

农村高大雄伟的山、清澈见底的小河、绿郁郁的草地、挺拔的大树、可爱的小动物,都能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又凸显农村风貌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农村、祖国的热爱之情[1]。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重视师资力量,开发教师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秉承先培训,再实践,再培训的循环提升模式,指导教师边学边干边提高。

其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鼓励教师在资源开发中的创新意识和尝试,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它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有限性都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单独的一位教师难以胜任的。

教师之间必须超越学科界限,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协作”,教师群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而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关系,也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与一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无论从人员和知识体系上都可以通过合作、相互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团体”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立足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权限、设计和理念上都是有严格区别的,但是目前的校本课程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似,而且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所在的社区为依托的,二者的课程资源是可共同享有的。

因此,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就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有力地防止了对课程资源包的过分依赖[2]。

在开发中应该尤其注意那些富有特色的、本土的校本课程资源,使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既能符合课程要求,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又能具有自己的特色。

厦门市莲坂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根据“铸民族魂,造时代人”的宗旨,开发了“中华文明探究”的活动主题。

把“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内容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让学生去体验发现,既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与目标,又体现了特色。

(三)家校沟通,挖掘家庭课程资源“家校合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的活动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有效地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

一方面加强宣传,使家长主动参与课程。

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支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而在活动中能够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且重视家长评价,来提升家长的参与热情。

另一方面将家庭课程资源纳入学校资源。

家长的阅历、职业背景,家庭中的书籍、报刊、影像资料都可以补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储备。

另外,家庭实践活动既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也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提供条件。

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各种家庭生活实践,发现活动主题,锻炼能力,了解和体验社会,有效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

(四)立体规划,重视社会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其活动空间上的广阔性都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课程资源作为依托,学校及教师要注意学生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成长需要,立体规划所需的社会性的课程资源。

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转换,充分利用社会各行各业、利用各种场所、机构与环境,如图书馆、科技馆、农场以及社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当然,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比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必须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在教育政策上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保证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起码要求,要有课程成本的观念等。

[参考文献][1] 王明祥.立足农村实际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05,(5):14-15.[2] 于浩.如何开发与利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J].山东教育,2006,(4):96-97.(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