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上1.4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共28张PPT)

最近,近郊旅游升温,小A同学准备随家人去济南南郊红叶谷游玩。因为 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以下资料:
怎么阅读和使用这 两种地形图呢?
这两种是最基础也是 最常用的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第二关:绘制 等高线
可以正确阅 读和使用地 形图了
第五关:判读分 层设色地形图上 的陆地地形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要点回顾(最后冲刺):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海拔 。
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3、判稀断疏:
山脊 山谷
陡崖 山顶 鞍部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 绿(色颜色)表示。 5、最能直观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的是:C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第一关闯关题:
海平面
甲山的海拔为 1500 米, 丁山的海拔为 1000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1500-1000=500 米。
第二关:等高线及等深线的绘制。
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 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 面的地图上呢?
等高线的绘制: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垂直或近似 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山顶
脊山 谷山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陡崖
连 连 看
大 家 一 起
山 顶
山 脊
山 谷
鞍 部
陡 崖
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1.4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4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33张PPT)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平面1000米500米500米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与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名称方法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减小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增大方法点拨LOREM IPSUM DOLOR方法点拨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知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方法点拨2)判断山顶海拔高度的范围大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小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等高距的海拔高度。
如右图,最内圈的等高线为300m,等高距为100m。
求该山的海拔高度。
方法点拨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① 判读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② 判断地形部位:A ;B ;C ;D ;甲;③ 判断地形类型:图中以为主。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山峰方法点拨3、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地形海拔地面起伏程度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大,坡度陡峭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小,边缘陡峭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一般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 平原盆地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广阔四周高,中间低方法点拨1)凸向法200300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300200100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4、区别山脊与山谷方法点拨2)垂线法4、区别山脊与山谷1)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及其垂线2)该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3)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由内向外海拔降低为山脊,由内向外海拔升高为山谷100200300山脊ACD100200200100方法点拨3)利用紧握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4、区别山脊与山谷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
RJ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1.4地形图的判读

和坡度
地形剖面图
新知讲解
活动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读“中国地形剖面 图”,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新知讲解
活动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读“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 分析台湾的地势特点:
东高西低。
总结提升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等 海拔和相对高度
高
线 等高线 地 形
坡度的陡缓
图 等高线地形图 山地的地形部位:
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3. 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
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
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
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得到第一层。
4. 依次制好第二、三、四层。
5.最后安上山峰,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就做好了。
3、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C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0 0
C.甲、乙0 、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0 0 0
D.丁处比丙处的坡度陡
0 0
课堂巩固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A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
②
;
③
;
④
。
新知讲解
山峰
等高线的特征: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降低。
新知讲解
山 脊与山 谷
等高线的特征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高处凸出;
新知讲解
陡崖 等高线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 (共20张PPT)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等高距:50米
低
山
C F谷
鞍G部高
山脊 低
B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50米
高原
较大范围 的、较平坦 的、海拔在 500米以上的 地形区。
丘陵
海拔在500米 以下,地势起伏 较大的地形区。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崎岖不平、呈条带 状分布的地形区。
平原
海拔在 200米以下、 相对较平坦 的地形。
山顶——
密闭等高线的 最内层
山脊——
(山的高处像兽 类的
山谷——
等高线表 现为向内凹进 去(低处突向 高处的地点连 接起来 )
鞍部——
两山顶之 间的地方
陡崖——
等高线重叠 的地方
鞍部 山顶
山
体
山谷
的
不
同
部
位
等陡高线 密坡集
陡崖E
A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口诀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凹凸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练习反馈,运用新知】 必答题: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回答背后的问题
1
2
3
4
如果把拳头比成山地……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中a为( A)
A. 山峰 B. 山谷 C.陡崖 D.山脊
1.4地形图的判读
1
【图片展示,整体感知 】
山峰
高 鞍部 高
低
马 鞍
山脊
山谷
陡 崖
山峰
山峰
等高线闭合,中 间高,四周低
两个山顶之间的 线弯曲,由低 海拔向高海拔凸出
陡 崖
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
陡坡的等高线密集,缓坡的等高线稀疏
缓坡
陡坡
稀疏
密集
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B )
读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D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鞍部的是( C )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 (共27张PPT)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7:07:14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识迁移
云南腾冲火山
知识迁移
等高线为近似圆形, 由内向外,海拔先 增大后减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火山口怎么表示?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应用
2.降水:夏季甲地降水 多还是乙地降水多? 试分析原因
乙地。夏季我国东部季风区吹东南风, 乙位于地迎风坡所以降水多。
归纳总结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0.6℃)。
2.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 水少 。
拓展延伸
读台湾岛等高线地形图: 简要说明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
对气候的影响?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判读第一课时(21张PPT)

不对,书上说珠穆朗 玛峰的高度是 8848.43米
这是我见到的最 高山峰,它最少 4000米
二、什么是等高线 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150 200 200 150 100 200 150 100 150 100 200 200 200 150 100
等高距是50米
山顶 鞍部 山顶
山顶
山谷
山脊
山峰
闭合曲线,中间高,四周低 用 表示
鞍部
两个山峰的中间部分
露营选择鞍部
A
山中间
陡崖
线重合
山脊
山谷
形成小河
山脊和山谷的判断
山脊
山谷
800 600 400 800 600 400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出
低 脊
高 谷
山谷处易形成小河
2、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拔相同
山峰
山谷 3重新、思考 1.37的山体部位特点 陡崖 P25页图山脊
一、等高线地形图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 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练习
A
山 谷
400 B 300 200 100
山 脊
练习
300 200 100
• A • B
100 200 300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脊 鞍部
⑤
陡崖
山峰
山谷
A和B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大于450米 小于500米
人教七上1.4地形图的判读共4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七上1.4地形图的判读共4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10b6f983d049649b665878.png)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120 110 100
130 120
110 100
•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同; • 所有等高线不相交; •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同。
【根据地形剖面图绘制原理,将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不低于 不高于 100米 300米
. .. . . .
A--B的剖面图
练习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叫(A)
A、海拔
B、相对高度
C、高度差
D、高度
2、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 线叫() C
A、等深线 B、等温线
C、等高线 D、等降水量线
• 该地最高山峰在_D_ (填字母),海拔范围 约_40_0_-_4_50_米。
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 是__1_00_米__
• 适合建攀岩场的地点 是____ (填字母) 。
• 登上D点, ___②___路线更轻松。( ①, ②)
1. 图中,A点的海拔是 150米,B点的海拔是300米, A与B的相对高度是150 米。
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世界陆地最低点—— 死海(湖面海拔-422米)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阅读教材第24页,回答问题:
• 什么叫海拔? • 什么叫相对高度? •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死海海拔约-422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是多少?
海拔:某点 到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C ) A、等高线重叠 B、等高线稀疏 C、等高线密集 D、等高线疏密相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什么是等高线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150
100 100
200
150
150
100
100 15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 点?同一等高线上海拔
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3.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4.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
甲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即海拔
乙
500米
海平面
山
算一算: 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新疆艾丁湖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8844-(-155)=8999米
③工厂厂址选择:
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 也要考虑地形,一般建在河流 下游。
④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 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 建盘山路等。
孩子给老师的请求书
[法]雅克·萨洛美 请教我们热情 请教我们发现惊奇 请不要只给我们答案
请启发我们去发现问题 请接受我们的疑问 请教我们尊重生命 请让我们学会交流 分享和对话 请不要只给(jǐ)予你们的知识
(3)距离判断:公路长度、河流长度等。 (注意比例尺)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①选建水库坝址: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 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 盆 地处.
②农业区划: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 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 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 玛峰的山脚下,一位 藏族老人对他的孙子 说:“这是我见到的 最高的山峰,它至少 有4000米。”“不 对,爷爷说的不对, 书上说珠穆朗玛峰的 高度是8844米。”
地形图的判读
自主学习——导学提纲
1.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距 等深线的含义。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 鞍 部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3、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 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山脊 B
鞍部 C
300 200 100
D 陡崖
E 300
山谷
2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基础知识应用
(1)方位判断:公路走向、山脉走向、河 流流向、村庄、城市的方向等。(注意指向 标()2)气温推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 降低6℃(根据相对高度)
请让我们去发现真正的渴望 请接受我们的叛逆 和我们的探索 请教我们在生活中长大 请教我们找到最好的自己 请教我们去观察 去探究和触摸那些难以名状的东西 请不要只教我们知道如何去做
•谢谢大家!
达标练习:
1、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山顶向下看,线圈越大,海拔越高 B.等高线之间相互平行,永不相交。 C.等高线间距越小,说明地形坡度越大。
• 2、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 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C)
•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 • 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 • 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 •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
山顶 山谷
陡崖
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
山顶 山顶: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呈闭合状!
山脊
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等高 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地点的连线
山谷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鞍部 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陡崖 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
CD山坡陡
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山 体
鞍部
的 不
山顶
同 部
陡
位
坡
缓 坡
4.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判读
点击文字进相应图片
山脊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 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 高线稀疏坡度缓
以下几个地图的等高距各是多少?
互助拓展: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坡的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A
1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0 B
100
120 130 C
110 100 D
AB山坡与CD山坡哪个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