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生活》栏目特色解析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

第八章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

第二节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的特性
一、以实用信息为中心的内容定位 关注百姓生活、服务大众是电视服务类栏目的内核, 这种服务理念一定要以实用为基础,决不能空谈。 无论是行医问药的健康类节目,还是出行参考的旅 游节目,在节目中出现的信息一定要以能够给观众 指导为目的。对于电视服务节目中播出的信息,一 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让观众落到实处。
第三节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分类解析
四、旅游服务栏目 旅游服务栏目是指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旅游信息与 服务、介绍历史地理文化知识,给观众以性情愉悦 的栏目。 我国的电视旅游栏目出现得较晚,《祖国各地》是 较早播出的旅游栏目,进入90年代后,各类旅游栏 目和生活类栏目中的旅游板块开始增多。 央视的《世界各地》、《走遍中国》、《华夏掠 影》、《旅游黄金线》等。
第三节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分类解析
五、医疗保健栏目 狭义上的医疗保健节目指医疗节目,即就病论病, 通常邀请医学专家介绍讲解各种医学常识、疾病的 预防以及平日的保健卫生。广义上的医疗保健节目 除了狭义的含义外,还包括优生优育、健身、美容、 养生等。 现在屏幕上狭义的医疗保健节目较多,如中国教育 电视台一套《健康新时尚》、三套《医药30分》、 《健康讲座》;北京《健康生活》、《专家门诊》; 重庆《健康人生》;湖北《健康俱乐部》;浙江 《电视门诊》等。
第三节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分类解析


而关于健体的节目多在体育频道播出,更多的可归 于体育锻炼范畴,诸如现在非常红火的健美操教学 示范节目、减肥节目。 央视体育频道的《健身房》最有代表性。《健身房》 栏目一直在健身新理念的指导下,把“服务大众, 创造一种健身新方法、新方式”作为节目宗旨。 2003年的节目内容将在保持其前两年栏目风格的基 础上,通过一些新版块的设置,将大众健身和休闲 体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广大受众在学练的过程 中,心灵得到愉悦、身体得到锻炼。

体验类慢综艺叙事结构的创新发展——以《你好,生活》为例

体验类慢综艺叙事结构的创新发展——以《你好,生活》为例

收稿日期:2020-07-27作者简介:陈笑云,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与传媒研究。

体验类慢综艺叙事结构的创新发展———以《你好,生活》为例陈笑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 要:近年来,慢综艺在综艺节目市场上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早期推出的体验类慢综艺仍是当前热度较高、品类较为丰富的慢综艺类型,随着节目市场的发展,这类节目也出现了利用明星流量的娱乐化倾向和同类节目扎堆的同质化问题。

在市场渐趋饱和的态势下,如何突破“双化”问题并实现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转型突破,则需要节目更关注其差异化升级和文化价值深化。

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你好,生活》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节目在叙事主体、框架和手法等方面的创新,为当前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叙事结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验类慢综艺;《你好,生活》;叙事结构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065-04 2020年3月,央视综艺频道和央视网联合出品的体验类慢综艺《你好,生活》第一季完美落幕,作为央视首档先网后台的体验类慢综艺,节目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3亿。

体验类慢综艺,是指嘉宾按照节目既定安排和规则体验生活,观众随着嘉宾体验产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鸣的一类综艺节目[1],这类节目通常以去城市化的生活体验为主,以“慢生活”、平凡、温暖等为关键词。

但是,这类节目的同质化和泛娱乐化问题却日益凸显。

《你好,生活》以体验类慢综艺的形式和特征为基础,在叙事结构和文化内涵上立意创新,突破了原有的高度重合的叙事模式,在画面呈现、环节安排、文化延伸等方面都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

一、叙事主体:飞行嘉宾的平民化转向叙事通常有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在这些要素中,节目的创新突出体现在叙事主体的人员选择和语态呈现上。

2012年危机案例解析——毒胶囊事件

2012年危机案例解析——毒胶囊事件

危机传播管理案例分析——毒胶囊事件解析姓名:王会珍学号:U200917739班级:广告0901班毒胶囊事件:黑心药VS良心药食品为人延续生命,药品则为人挽回健康,当食药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时,最为普通公众,我们该何去何从?2012年,一把胶囊,一个行业“潜规则”,牵扯出了多少出“皮鞋很忙”的闹剧?毒胶囊事件是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食药品领域的又一重大公共危机事件。

“铬超标”、“毒胶囊”严重触动了药品安全的底线,黑心企业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和商业伦理,一切都让人不寒而栗。

值得注意的是,“毒胶囊”事件所引发的大范围的指责舆论和愤怒情绪,不但指向了涉事的9家药企,更把相关政府部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是对我国政府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一、案例回顾1.危机周期分析2012年4月9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内幕很可怕”,引发了人们对工业明胶的关注,问题胶囊浮出水面。

毒胶囊事件自此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引发了全国医药用品界的轩然大波,公众对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充满了疑问,导致了社会的恐慌。

这一公共危机事件引起的恶果持续至今,公众对我国药品的质量问题尚未完全消除疑心。

下面我们从危机周期的角度来分析毒胶囊事件。

1.1、 萌芽期(2004年5月~2012年4月14日)2004年,央视《生活》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入口胶囊 卫生堪忧”的节目,揭露了素有“中国明胶生产基地”之城的河北阜城和山东博兴一些地区的胶囊生产企业,在生产直接入口的药用胶囊时使用来路不明的原料明胶,而且其生产环境恶劣、生产空间不封闭、卫生状况差、工作人员徒手操作等内幕。

图1-1-1央视《生活》栏目曝光垃圾明胶生产过程危机阶段 标志事件不法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治理整顿。

但问题胶囊只在小范围内得到清查,未得到国家药监局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对胶囊行业进行清理,为毒胶囊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法律讲堂》生活版内容评析

《法律讲堂》生活版内容评析

《法律讲堂》生活版内容评析作者:周莫也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5期【摘要】《法律讲堂》生活版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重点推出的法律类法制节目,笔者以《法律讲堂》生活版电视法制栏目报道内容为研究样本,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报告数收集,从报道案例选择、各部门法内容比例倾向性和观众期待度分析等三个层面入手,总结《法律讲堂》开播以来的历期节目在我国当前法治环境中所获得的观众认可满意度,分析报道题材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尝试提出完善策略。

【关键词】法律讲堂;案例选择;观众期待研究目的与意义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隆重开播。

《法律讲堂》以专家主题讲座寓法理和个性思考于案例中或者通过回顾司法历程、认识法理内涵、普及法律知识的形式,着重于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民主法治意识,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展现在普通百姓面前,帮助百姓学法、用法,这在法律谈话类节目中尚属首例。

其分为生活版和文史版两种类型,其中生活版为每日18:57首播,次日00:45重播,每期节目30分钟;而文史版每周末播出。

通过栏目组几年的努力和改进,《法律讲座》节目日臻完善,成为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全力打造与重点推出的名牌栏目,逐渐在电视观众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和信任度。

但是,介于《法律讲堂》专家型品质法制谈话型节目的定位,其虽然受到了央视社会与法栏目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打造,但是近几年这一节目一直在全国的法制节目中不温不火,当然《法律讲堂》生活版播出的时段恰巧与新闻联播时间相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预期收视效果的达成,但没有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其背后应该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一个通过阐述精解法理内涵、普及法律知识的形式,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展现在普通百姓面前,帮助百姓学法、用法的好节目,如果从节目内容上适应观众的需求,是其节目发展的核心要素。

笔者特意选取分析2011年8月24日后,《法律讲堂》生活版各系列近一百期节目,配以采取内容数据分析和量化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星网站(http:///)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法制新闻节目收视调查》和《〈法律讲堂〉的收视调查》的调研数据和通过线下查找各机构相关数据统计调查的方法对《法律讲堂》从开播以来的历期节目以其节目选题内容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其进行所涉及的部门法类别分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并尝试进行完善策略的探讨。

关于央视《你好生活》观后感评价5篇_看你好生活有感5篇

关于央视《你好生活》观后感评价5篇_看你好生活有感5篇

关于央视《你好生活》观后感评价5篇_看你好生活有感5篇《你好生活》是央视联动共青团中央推出的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主持人尼格买提与两位常驻嘉宾董力、孙艺洲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去往四座城市经营体验民宿生活,探寻生活意义,分享独特的生活哲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你好生活》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央视《你好生活》观后感【篇1】伴随着综艺节目的不断出新,在近期的综艺节目当中由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主导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的综艺节目《你好生活》自从播出后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作为一档慢综艺,用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找寻人生最简单的生活哲理,而每一期节目当中尼格买提,董力,孙艺洲组成的常驻团队都会迎来飞行嘉宾的助力一起感受生活。

央视主持天团开启团建,李思思依旧美丽,康辉却是爱猫人士在最新一期的《你好生活》当中在上一期告别了两位常驻嘉宾董力和孙艺洲之后,在本期节目当中则是迎来了央视的主持天团,他们分别是康辉,张蕾,李思思,朱迅,再加上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尼格买提,这样的阵容颇受大家关注。

而从节目一开始就用一种跑步接力的方式一一揭晓着本期的嘉宾。

其中李思思作为央视主持阵容当中的大美女格外亮眼。

在几位央视主持人集结完毕之后正式的开启了团建之路,首先他们来到了一所学校的龙舟训练的地方,在这里央视央视主持人们不仅学习了龙舟技巧,而且还体验了一次龙舟滑行的乐趣。

在结束运动之后他们来到了一个猫咪咖啡馆,在这里央视主持人们都被这里的猫咪给融化了。

并且在讨论猫咪的时候康辉格外的认真给大家讲述了很多关于猫咪的知识。

在过程中尼格买提和康辉谈到了离世的猫咪激动落泪,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些在新闻当中威严专注的主持人们也有着对待动物柔软的地方。

买菜做饭各显其能,谈及亲人和工作的责任集体落泪随后主持人们开启了生活模式,他们一起前往了菜市场购买食材,在这个过程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忙碌的主持人对于这样的生活模式并不在行。

在结束购买食材后,他们回到住所开启了烹饪模式,在此期间主持人们各显其能,拿出了自己的做饭功底。

央视综艺《你好生活2》:一股清流,透着一股诗意(含摘抄金句)

央视综艺《你好生活2》:一股清流,透着一股诗意(含摘抄金句)

央视综艺《你好生活2》:一股清流,透着一股诗意(含摘抄金句)什么是生活?我们又该如何生活?这或许是每个人必须时刻面对,却总是无解的难题。

不过,最近一档热播的央视综艺节目,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生活启示录”。

它就是——《你好生活》第二季。

豆瓣9.0的高分,微博话题阅读高达23亿多,这样一档节目,带领我们去完成一场关于生活的旅行,以年轻活力的青春视角,展现生活之美,探寻生活智慧。

露天的音乐会,星空下的篝火,闪着泪光的笑容,辽阔草原上的歌声。

向生活说一声你好,来一场温暖走心的旅行。

01生活是什么?“向生活说你好”,这句标语乍一听上去有些宽泛——生活是什么?节目第三期片头,有这样的解读: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家人的聚会、大汗淋漓的球赛、一次热闹的派对、身心疲惫的飞行……生活的定义也可以十分具象,《你好生活》第二季就于无声处呈现出一系列美好场景。

比如第一期嘉宾爬山时,偶然看到一个被随手丢弃的垃圾,尼格买提顺手捡起并向观众传递环保意识,撒贝宁玩笑地说“为了录这一段,小尼昨天特意上山丢的这个垃圾”……节目如同一记随笔,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点滴,传达着“只可意会”的美好意境,而这些美好不一定要行至远方,还可以是身边一些不动声色的小事。

素材导写从身边微小的点滴切入,用贴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回归生活本质,探索生活智慧,《你好生活》第二季的立意和用意在于体现当下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首期节目中,嘉宾们在闲聊时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展开了探讨,尼格买提感慨“有机会真的要多了解这些文化,不能跟年轻人脱钩”,因为“他们的眼界越来越开,他们能认识的世界越来越广阔”。

远离大众猎奇,贴近真实细节,这或许就是这档节目的初衷所在。

适用话题:真实感、美好生活02何为“心之所向”?雨天、草地、露营,三五知己,围炉而坐,说说笑笑,这样唯美的场景,在第四期的节目里。

尼格买提和撒贝宁邀请央视主持人康辉、李梓萌、张蕾一起,发起了一场“央视团建”。

老友相见,只需一杯清茶、一份早餐,便能开怀畅聊,只要一声问候、一个玩笑,便能热络升温。

《你好,生活》叙事表达和价值传导的分析

《你好,生活》叙事表达和价值传导的分析

▲THE FILM影视106《你好,生活》叙事表达和价值传导的分析申耘箐(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摘 要:《你好,生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首档慢综艺节目,以新青年的生活分享为主题,通过分享节目嘉宾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向新时代的青年人传递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直面挑战等正能量的价值观。

当前,慢综艺节目呈现井喷之势,笔者希望通过对该节目叙事表达和价值传导策略的分析,为同类节目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你好,生活》;慢综艺;叙事表达;价值传导2019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央视网联合推出以新青年的生活分享为主题的慢综艺节目《你好,生活》。

该节目已播出12期,展现了尼格买提、孙艺洲、董力和飞行嘉宾等的“都市青年代表”探寻生活本真、挖掘生命美好的过程,向新时代的青年传递了生活的温度和态度。

1 理想化的现实生活《你好,生活》在内容设置上首先凸显了同类观察体验类慢综艺的共性之一,即“生活在别处”的理想化情境设置。

节目中“都市青年代表”离开繁华都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告别朝九晚五甚至加班熬夜的都市打拼状态,与朋友一道回归田园、山野环绕的自然,安居城市烟火气的一隅来感受生活。

这是当下社会环境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很多青年人的理想情境。

相较于《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同类型节目,《你好,生活》更偏向于呈现理想化情境中的现实生活。

一是节目中的体验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轻松拷贝。

节目中,嘉宾们邀三两好友结伴而行,做饭、登山、健身、绘画、听音乐、帮助他人、围炉夜话,“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这是大部分观众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过或是能够尝试的,而不必如《向往的生活》一般真的生活在乡野,如《亲爱的·客栈》一般去创业经营旅舍;二是嘉宾在体验中发生的小状况或是面临的困难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是偶然发生或是刻意为之的。

例如,第1期《你好少年》里在菜园摘菜时,撒贝宁分不清楚山楂和海棠;第2期《勇敢的攀登者》中孙艺洲爬山途中感觉山高路险险些放弃;第3期《加油!新青年》的健身过程中钱枫觉得运动强度大难以坚持等,这些状况就发生在大家的日常里;三是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都没有生活角色或是社会角色扮演,就如同生活中结伴而行的普通青年人一样,带着各自的性格、职业特点、人生经历,自在相处。

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核心元素

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核心元素

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核心元素作者:王亮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3期[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各级电视台不断涌现。

本文就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种类,尤其是核心元素等方面进行说明、论述。

作为核心元素的实用性、大众化以及个性化对于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成功推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活服务类节目实用性大众化个性化[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084-01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生活服务类节目不断地在各级电视台涌现,由具有30多年历史的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节目雄踞收视榜首逐渐发展到几乎所有的省市电视台都推出针对地方特色的生活服务类节目。

一、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最早而且最为成功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当属1979年首播的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节目,但是随着90年代的新闻评论以及近些年来崛起的娱乐节目吸引了许多电视观众的关注,以至于中国电视观众对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关注有所下降。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元化以及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为了迎合电视观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推出地域性更强、选材性更为专业的以服务百姓生活为宗旨的节目,并且在收视市场异军突起,其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吃、穿、住、行、玩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百姓提供服务的节目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亲睐。

二、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类型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主要可以根据节目形式分为“服务竞赛节目”和“服务活动节目”两种。

“大型服务竞赛节目”是指用竞赛形式来制作的大型服务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厨王争霸》。

“服务活动节目”主要指通过电视机构自己或与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织的服务活动而制作的电视节目,如《全民健康行动》等。

根据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内容可以把此类节目分为饮食、时尚、家居/家装、旅游等不同类型的节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